晚清權臣李鴻章到底是“賣國賊”還是“歷史英雄”?

隨著科技的發達,很多歷史證據漸漸浮出水面。對於一個歷史人物的評價,終究會有兩面性。因為你不可能讓任何人喜歡你,相反也不可能任何人都討厭你,作為晚清一大權臣的李鴻章,世人對他的評價更是如此。有說好的,有說壞的。

小編認為縱觀李鴻章一生,李鴻章不算賣國賊,但也不可能是什麼英雄人物!

晚清權臣李鴻章到底是“賣國賊”還是“歷史英雄”?

李鴻章照片

一、李鴻章大節有汙,一生貪圖享受,講究排場,腐敗成性,斂財無數。

他親筆在自家中堂撰寫了一副對聯:“享清福不在為官,只要囊有錢,倉有粟,腹有詩書,即是山中宰相;祈大年無須服藥,但願身無病,心無憂,門無債主,便作地上神仙。”對比左宗棠的自撰聯“身無半畝,心憂天下;讀破萬卷,神交古人。” 其境界高下立判,自是無須多說。

清末流行於民間有一副著名對聯:“宰相合肥天下瘦,司農常熟世間荒。”上聯就是寫的李鴻章,李乃安徽合肥人,曾任文華殿大學士(相當於宰相);下聯寫翁同和,翁乃江蘇常熟人,曾任司農(相當於現在的農業部長)。此聯一語雙關,充分反映了當時民間對吸食民脂民膏的李鴻章、翁同和之類的貪官的憤恨之情。這樣一個大發國難財的權臣也配稱為英雄?

李鴻章在辦洋務的過程中,大肆收受賄賂和回扣,撈了無數的銀子這也是有據可查的。

晚清權臣李鴻章到底是“賣國賊”還是“歷史英雄”?

李鴻章故居

二、李鴻章對民族、國家利益,功過各持一半。

李鴻章一生在盡力維護中國的利益,洋務圖強。對於不平等條約的簽訂,他曾據理力爭,然而無奈國家羸弱,不得不接受屈辱的要求。他也有外交上維護中國的事蹟,如在八國聯軍攻佔北京後獨自前往談判,最終不割地而平息事件;在甲午戰爭處於不利情況時曾主動用最小代價來達成和解等,都是他衛國有利的一面。

李鴻章也曾作出的錯誤決策。如過於避戰和重視海防而願意犧牲整個新疆放棄疆防;1885年在完勝日本的情況下籤訂的《中日天津會議專條》;與日本的中日甲午戰爭中的指揮失誤導致軍艦在威海衛被全殲;中法戰爭勝利後反而簽訂了不平等條約等。他要為這些事件的誤國行為承擔很重的責任。另外在早期鎮壓太平天國運動時,他殺人過多。洋務運動和他的一系列措施並沒有改變中國繼續淪落。

晚清權臣李鴻章到底是“賣國賊”還是“歷史英雄”?

《辛丑條約》簽訂時,右二為李鴻章

三、李鴻章一生並沒有直接賣國,還算主流向善。

人的一生終會做對做錯許多事,但是有些事錯即便你只做錯一次,也不可原諒。比如一個殺人犯,他可能曾經幫助過很多人。但即便如此,最後他故意殺人了,法院是否可以據此認定其殺人無罪?汪精衛年輕時是一個激進的革命者,曾經深得中山先生賞識,那是否就能以此來掩蓋他後來賣國投降的罪孽?

但是在縱觀李鴻章一生,可以肯定的是沒有直接證據表明他賣國的。在民族,國家利益等大事大非面前,李鴻章還是做出了他儘可能正確的決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