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歲後,該喝點什麼酒

四十歲後,該喝點什麼酒

前幾天自深圳來倆朋友帶了幾瓶好酒與我共享,一時貪杯,一人喝了估摸一瓶葡萄酒。按以往的經驗,基本上沒有什麼問題。但第二天早上醒來,卻發現自己睡在客廳的沙發上,什麼時候睡的,怎麼會睡沙發,真的一點都不記得了。我又不敢問太太,更不好意思問孩子,於是裝著沒事人一般刷牙洗臉,吃早餐,上班。一瓶酒已經完全可以把我放倒,甚是可怕。

四十歲後,該喝點什麼酒

人到中年,人的壓力特別的大。父母漸漸老去,孩子漸漸長大,房子依舊還在供著,到處是花錢的地方。有時候覺得現在特別的艱難,不論是經濟上還是心理上。所以,很多時候喝點葡萄酒來調解一下心情,緩解一下壓力,那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然而,如果只是緩解一下壓力還好,自己控制,有些微醺倒也無妨,而是現在做生意,無論大小,吃飯喝酒,卻是必不可少的程序。一來增強大家的情感,二來酒桌上比較好溝通。在中國,喝酒、吃飯都不能解決的問題,估計這個問題也很難解決了。

四十歲後,該喝點什麼酒

所以,往往許多生意,在餐桌上談著談著也就成了。這也是人們不得不經常喝酒的原因。年輕的時候,身體好,喝點當然沒問題,而年紀一上來,天天喝,夜夜喝,鐵打的身子也吃不消呀。人到中年,人的生理機能開始下降。做小夥的時候,幹工作加班熬幾個通霄只要補個覺,就沒事人一樣。而現在熬一夜,恐怕不是件容易的事情。上半年有一個週末,跟幾個同學玩牌通宵感覺整個人都不是自己的了。

四十歲後,該喝點什麼酒

酒精經由口腔與食道,進入胃中,有20%被胃粘膜吸收進入體內循環,其餘進入小腸進入血液。酒精度越低,小腸吸引越快,而酒精度越高,小腸吸收越慢。這是為什麼有些人喝葡萄酒、啤酒容易上頭,喝白酒,洋酒倒不容易醉的原因。酒精進入血液後,會奪取細胞內的水份造成細胞脫水,特別是大腦神經細胞脫水,引起強烈的口渴感覺。這種口渴感,即使不停地喝水,在細胞沒有恢復之前,都很難解除。所以,酒後醒來,很多人都口渴難耐,口腔特別的乾渴。往往要喝很多水。

酒精對於我們的中樞神經系統的作用,先是興奮,而後是抑制,最後是麻醉。而興奮,卻不是使人真的興奮,而是在酒精的作用下,興奮占主導地位,這時候人變得特別的大膽,敢作敢為。大部分酒精依靠肝臟來進行分解。其它組織是沒有酒精的分解能力。所以,酒精攝入過多,會造成人體細胞因為中毒損傷或者死亡,長期酗酒,增加肝臟負擔,肝細胞長期如此,也會受不了,必然造成肝臟受損。

酒精是熱量,但是卻不是我們人體所需的食品,不含蛋白質、維生素、礦物質等營養成份,長期飲酒,只能堆積在體內,沒有氧化燃燒,便一直堆積著,給身體帶來負擔。

四十歲後,該喝點什麼酒

所以,人過四十,如何喝酒,喝些什麼酒才有利於身體健康,這是件值得所有中年朋友深思的事情。中國畢竟是個人情社會,酒是人們社交中非常好的催化劑,能夠使我們更容易溝通與理解。但是,為家庭,為社會,為自己,中年朋友喝酒,還是需要控制總量,追求質量。

首先,要經常有規律運動。生命在於運動,要保持好的喝酒狀態,運動更是必不可少。多運動可以促進人體將多餘的熱量分解,其中當然包括酒精轉化的熱量。好的身體,是保持能夠長期喝一點的基礎。

其次,選擇一些酒精度數較低的酒類產品。葡萄酒是一個非常好的選擇。葡萄酒的酒精度數一般在8.5%~15%之間,酒精少,熱量自然也少。另外,葡萄酒時尚、健康、有人文沉澱,話題性十足,通曉一點葡萄酒知識,還可以提高自己的人文情懷。

四十歲後,該喝點什麼酒

葡萄酒的選擇當然要有講究,不要去網上亂買一些看起來就不靠譜的葡萄酒。多去參加一些葡萄酒的體驗活動,選擇一些適合自己風格的葡萄酒。無論選擇哪個國家的葡萄酒,產區與品質,良好的性價比是需要注重的細節。選擇葡萄酒也要注重一下餐酒的搭配與侍酒溫度。這樣會使葡萄酒的風味得到良好的發揮。

控制一下總體的飲用量。一般而言,一瓶標準為750ml的葡萄酒為兩個成年男性的量。這個量剛好微燻,不會太多。不要為面子喝酒,多為他人考慮,這才是真確的喝酒方式。比拼式的喝酒,長期下去,做成了生意,垮了身體,毀了家庭。

喝酒要慢,注意細節,多引導他人感覺葡萄酒的口感與香氣變化上來,讓大家覺得有品味,而不是盲目地瞎喝一通。幹完酒是挺爽的。但第二天醒來,頭疼難受在所難免。而且長期如此,給家庭也帶來矛盾,對孩子的成長也是百害而無一益。

喝酒要有原則,要避開那些糾纏喝酒,追酒喝的人。其實那些人喝到這種程度,基本上都是酒精中毒,不能自控。不理他們,不給面子,翻臉就翻臉,事後其實當事人也後悔。為朋友著想,都是少喝一點才好。

四十歲後,該喝點什麼酒

以往說,人到中年萬事休,而現在這年代,信息化程度特別高,變化日新月異,每天都是新節奏新情況,逼迫中年的我們,一刻也不能停息。適量品點酒,抒發一下小情懷百益而無一害。而長期大量飲酒,是中年人所不能負擔。珍惜當下,多多品味。喝酒的態度,其實也就是人生的態度,健康飲酒,才有健康的人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