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有些癌症是可以遺傳的!

部分病友確診惡性腫瘤後,會非常緊張地問醫生兩個問題:這個病會

傳染麼?這個病會遺傳麼?

一般情況下,為了消除病友的緊張和焦慮,同時絕大多數情況下也是屬實的,醫生會回答:癌症不會傳染,癌症也不會遺傳,請您放寬心,配合治療。

但是,如果較真起來,以上的說法還是有一些例外情況的:

癌症不會傳染!

從來沒有見過說病人A的癌細胞跑到了健康人B的身上,從而B也得了和A一樣的癌症,從來沒有過!

但是有一部分癌症是由病毒或細菌慢性感染導致的,而這些病毒和細菌可能會傳染——比如導致肝癌的乙肝病毒、丙肝病毒,導致宮頸癌的HPV病毒,引起鼻咽癌的EB病毒等。

癌症大多數不會遺傳!

但是,的確存在少數(5%-10%)的癌症是由於明確的、可遺傳的基因突變

導致的。

比如某乳腺癌病友攜帶BRCA基因胚系突變,那麼她的女兒將有可能遺傳這個突變基因(當然不是100%啦)。萬一她的女兒的確不幸地遺傳了這個基因,那麼她女兒一生得乳腺癌的概率將高達70%以上。關於BRCA基因突變與癌症的關係,咚咚腫瘤科已經發過專門的文章:美麗人生從基因健康開始:BRCA與防癌篩查

BRCA胚系突變一般常見於乳腺癌、卵巢癌、前列腺癌,如果有家族病史的,可以查下這個基因。而且有部分其他癌種也會出現BRCA體細胞突變(萬癌之王的“完全治癒”:癌症基因的治癒鑰匙),如果鉑類化療敏感,可以查下BRCA突變,用相應的PARP抑制劑靶向藥,現在也有臨床試驗招募,具體可以聯繫咚咚助手小紫微信號dongdonglczm。

今天,我們要隆重介紹另外一個和癌症密切相關的可遺傳的疾病:Lynch綜合徵。

1:什麼是Lynch綜合徵?

由下面4個基因胚系突變導致的一連串相關的癌症及其他疾病,被稱為Lynch綜合徵。

這4個基因是:MSH2、MLH1、PMS2、MSH6。這4個基因都和DNA錯配修復有關,因此統一稱為DNA錯配修復基因,簡稱MMR基因——有沒有發現什麼地方很眼熟?

什麼?有些癌症是可以遺傳的!

對的,我們講了半天的dMMR檢測、MSI檢測這類PD-1療效預測,其實測的也是這4個基因。

dMMR檢測的這四個基因直接對應的蛋白,基因檢測套餐中的dMMR檢測就是直接檢測基因(如果有對照也可以檢測是否胚系突變)。MSI檢測特殊一點,是檢測這幾個基因上的位點,比較好解讀。

什麼?有些癌症是可以遺傳的!

這4個基因有任何一個發生了缺失突變,對於病人而言,他是幸運的,意味著他有更大的可能性能從PD-1抗體中獲益。但是老天又是公平的,有上述任何一個基因缺失突變的,他的直系親屬該緊張了,要擔心這個病人會不會是Lynch綜合徵,以及自己是不是這4個基因也有問題。

這裡重點解釋一下“胚系突變”以及“體細胞突變”。所謂胚系突變,就是從孃胎裡帶來的基因突變,這種突變在全身所有的細胞都有(正常細胞和癌細胞都有);而體細胞突變,一般特指的是癌細胞自己產生的突變,正常細胞是沒有這種突變的。

那麼,如果我們把腫瘤送去基因檢測,測出來A突變;然後我們又把正常細胞(比如抽血送點白細胞去)測一下,發現沒有A突變;那麼這個A突變就是體細胞突變;如果正常細胞也有,那麼A突變就是胚系突變。

4個MMR基因,假如至少有1個發生了胚系突變,那就是Lynch綜合徵。

2:Lynch綜合徵與癌症的關係?

假如真的發現自己患有Lynch綜合徵,到底有多大的概率會得癌呢,會得什麼癌呢?下面這張圖,列出了清清楚楚的數據:

什麼?有些癌症是可以遺傳的!

Lynch綜合徵的患者:75歲前,出現癌症的風險在50%-80%之間——其中MLH1和MSH2這兩個基因最兇險,得癌的概率

高達75%以上

其中最主要的癌症就是:腸癌、胰腺癌、胃癌、膽管癌等消化系統腫瘤,子宮內膜癌、卵巢癌等生殖系統腫瘤,腎癌、膀胱癌等泌尿系統腫瘤,以及乳腺癌、腦瘤等其他實體瘤。

3:什麼樣的病人應該篩查Lynch綜合徵?

目前我們鼓勵在所有確診的子宮內膜癌以及年輕的、有家族史的腸癌患者中進行Lynch綜合徵的篩查,有家族史的卵巢癌也可以考慮篩查。

一般來說,腸癌做病理或者免疫組化時會做dMMR檢測(部分醫院會升級做MSI檢測),如果有突變缺陷或者MSI高度不穩定可以考慮PD-1抗體治療。同時,啟動對正常細胞的MMR基因分析,如果正常細胞也有MMR基因突變,然後再排除一下特殊情況,基本可以確診就是Lynch綜合徵。然後酌情對直系親屬進行檢查,提前預知癌症風險,提前做好定期的體檢和干預。

參考文獻:

Cancer risk and survival in path_MMR carriers by gene and gender up to 75 years of age: a report from the Prospective Lynch Syndrome Database. Gut. 2017 Jul 28. doi: 10.1136/gutjnl-2017-314057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