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友陈寿光学会了速记

周栋 军旅警营

阅读更多军旅美文

蝶恋花 致老战友陈守光

作者周栋

少岁从军黄海岸。滚打摸爬,几度春秋战。速记绝活功力显,龙飞凤舞勾圈绚。

荣转冰城色不变。为警高歌,才气冲霄汉。年逾古稀心不乱,兵风浩荡腾情澜!

战友陈寿光学会了速记

 上面是本文作者周栋的蝶恋花词赋及陈守光用速记符号作出的译文。

  常言道:有志者事竟成,七十二行行行出状元。这话确实在理。老战友陈守光刻苦学用速记,并卓有成效显身手的故事就是很好的例证。

陈守光,黑龙江省阿城县人,一九六八年入伍。四十多年前,我俩共同服役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外长山要塞区直属队通讯站通信二连,共同摸爬滚打战斗生活了四年多。在那四年多的兵戎岁月里,守光给战友们最深的印象就是他能抓紧一切业余时间刻苦练习和努力使用速记。

守光战友六八年入伍那年已23岁,是当年服兵役规定的年龄上限。入伍后,连领导发现他年龄较大,没有处对象,就在一九六九年十二月八日特批他回家探亲并择机找对象处理当时俗称的“个人问题”。

战友陈寿光学会了速记

这是当年陈守光和董桂兰的结婚照。

  守光战友学习速记源于那次回家探亲找对象。当时守光和那位兵团姑娘董桂兰确立恋爱关係后,就双双去看望她两姨姐王凤娥,却偶然发现姐姐王风娥的丈夫戴书成会速记。而且通过聊天得知:戴书成是一九六四年从北京亚伟速记学校毕业的高材生。他的速记水平相当高:可以把他人的报告或讲话一字不拉地全部记录下来。当时戴书成还给守光作了速记表演。这引起了守光的极大兴趣!他暗暗下定决心:非把这手速记绝活学到手不可。于是他就拜这位速记高人戴书成为老师有模有样地学起速记来。

  当年,守光初学速记的方法是函授。即每半月远在千里之外哈尔滨的戴老师就往守光部队驻地大长山岛邮一次手抄速记教材。守光学完这课后,即把作业做好,邮给戴老师批改。戴老师再把批改好的作业,连同下一课手抄速记教材邮过来……

  守光在和戴老师用书信函授的方法学习时,渐渐觉得戴老师用很多时间为他一课一课抄写速记教材太辛苦。于是就多方打听能否在哪儿买或借到一本速记教材。某天他听同连的一位战友说:部队直属政治处干事郝宝坤会速记。于是就慕名去直政处找郝干事。说来也巧,他见到郝干事时,发现其正在宿舍学速记。而且所用教材跟自已函授的教材一模一样。经了解,得知这本教材是从大连海运学院图书馆借的,而且应该还能借到。得此消息,守光兴奋不已,便托一位公出去大连办事的战友顺便去大连海运学院图书馆,帮他借到了梦寐以求的《速记教材》。守光见此书如获至宝,便起早贪晚,马不停蹄地抄起书来。一本268页的《速记教材》,仅用了22天的业余时间就全部抄完,并工整地装订起来。有了这个手抄本的《速记教材》,守光学习速记可就方便多了。再也不用麻烦戴老师从千里之外的冰城哈尔滨往海岛逐课抄写并邮寄《速记教材》了。

  守光通过戴老师对他的书信函授教学以及后来他用手抄本《速记教材》自学,仅用半年的业余时间,就基本学会了速记。所谓“基本学会”,就是指每分钟能用速记符号记下120至140个汉字。这个速度虽说已经很快,但还不能满足把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音员每分钟吐出的180个左右汉字全部记录下来的要求。

为了练就把播音文字用速符全部记录下来的硬功夫,守光常在业余时间,一个人躲在通信二连收发室仓库里,专心致志地听广播练习速记。平日里战友们休息时,他就请人念《解放军报》,自己用速记符号作记录。记完后,他再把速记稿念出来。请给他念报纸的战友挑错。在找不到战友帮他念时,他就一边眼看《解放军报》,一边用笔在报纸上尽可能快地书写每个字词相应的速记符号。每逢部队或连里开会,守光都坚持用速记作记录,从不放弃练习速记的机会。通信二连战友群老战友王福田说:“守光大哥当年在连队学用速记之事,至今虽已过去四十多年,但仍清晰如昨。我还清楚地记得,一九七六年周总理逝世时,守光大哥还用速记第一时间把广播里播放的悼词全文记录下来,给全连干部战士念过呢”!

  天道酬勤!由于对速记技术的无比喜欢,并在业余时间,利用各种方法坚持了一年多的刻苦练习,守光战友终于练成了硬功!即能够用速记符号全部精准地记录下他人的报告或讲话了。

  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一九七九年九月,陈守光战友转业到地方,被分配到哈尔滨市公安局南岗分局奋斗路派出所。他脱下军装换警服,当上了一名光荣的人民警察。在派出所,守光即当片警又兼内勤文书。是金子总会发光的。守光由于速记功夫日渐显露,很快就被分局领导发现。在派出所工作还不到一年的他,就被调到分局秘书科作专职秘书。

战友陈寿光学会了速记

 在南岗公安分局秘书科工作时期的陈守光。

  陈守光在南岗公安分局秘书科岗位上工作期间,充分发挥速记专长,记下了许多局务会议发言,分局和市局领导的重要报告或讲话。并把这些速记记录稿随时整理成文字稿,装订成册,保存到分局档案室,留下了许多珍贵的历史资料。不仅如此,守光还经常下到各个派出所,用速记作采访笔录和起草新闻报道稿件。他曾经在《黑龙江日报》、《哈尔滨日报》、《哈尔滨公安》、《新晚报》等多家报纸发表过公安新闻报道100多篇。

一九八O年五月,陈守光经黑龙江省速记研究会理事长,我国著名速记专家庞麟先生的实地考核,把他吸收为黑龙江省速记研究会会员,并增选为理事。当年那实地考核的场景,守光至今仍记忆犹新:由庞麟先生的夫人孙凤云老师拿出当天出版的《深圳日报》,随便在上面选了一篇有关版权法方面的文章。再由孙老师念5分钟。守光和庞先生同时作记录。孙老师念报纸的速度基本控制在每分钟170至180字之间。守光和庞先生都给记下来了。最后由守光和庞先生分别念各自的速记稿。并请孙老师和所念的报纸核对。结果守光和庞麟先生的记录一样准确。

守光被增选为黑龙江省速记研究会理事的消息传出后,引起了媒体的关注。当年的《黑龙江日报》、《哈尔滨日报》、《哈尔滨公安》以及全国发行的《成才之路》杂志都对他在公安战线广泛使用速记的事迹作过报道。一九八五年八月十七日,《黑龙江日报》在发表对陈守光的专访《笔下天地宽》一文时,开头就开门见山地写道:“某日,在哈尔滨市公安局一审讯室里,一桩要案的审讯工作正在进行。此次担任记录的,是从南岗公安分局临时借用来的速记员陈守光。他的记录经与录音核对,准确无误,精彩”!

那次哈尔滨市公安局审的案子,是由市局九处,即出入境管理处经办的一起重大反革命案件。被审的犯罪嫌疑人讲话速度很快,记录难度很大。即便这样,陈守光也不辱使命,细心听,认真记。终于凭着自已在部队练就的速记硬功,坚持作完了连续四个多小时的审讯记录,园滿完成了局领导交给他的这项特殊任务!

岁月如歌,老战友陈守光相亲偶缘速记,在军营中刻苦学习速记,转业从警后又充分发挥此特长,有声有色卓有成效地服务于公安事业,直至一九九七年光荣退休。可以说,速记伴其大半生且令其终生受益!

正是:

天道酬勤定律循,

功天不負有心人。

速记功力腾壮志,

笔下生辉舞红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