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很多農村高中以考上本科為榮?

___呂曉龍-


這麼看:

一是農村大學升學率並不高。記得上世紀90年代農村考上大學的更少,我考大學那一年,共考上了我們三個。那時候全村人口大概在三四百人,大家都很高興,因為我們那一年近幾年考上大學人數是最高的一年。算一下升學率的話,也就是1%左右。還再上去兩年,鄰村有個姐弟倆,同一年考上了大學,全鄉轟動,放了三天電影慶賀。

二是還不是特別重視孩子的教育。農村還不太重視孩子的教育問題,其實也挺突出的。每年從鄉鎮中學考上高中的孩子本身就不多,有一些農村孩子高中畢業就就業了。我姐家在農村,家裡有兩個女兒先後都考上了大學,而且是一本。姐姐和姐夫都非常驕傲,說他們村裡,兩個孩子都考出來的很少,而且都是一本的,就他們一家。他說村裡大部分人看著孩子學習不大好,就早讓孩子們回家裡務農了或者外出打工了。

三是農村孩子的出路更少,考上大學是最好的選擇。對農村孩子來說,雖然考上大學的升學率不高,1%左右,大多數輟學的孩子選擇務農或外出打工。但是相比那些在外面上班的人來說又辛苦,工作工種又不好。大家也都知道,只要能考上大學,以後就業就非常有希望了。所以即使自己家孩子沒有考上大學,看到別人家孩子考上大學,也是由衷的替別人高興。再回頭看一下,我自己的同學在家務農的那些,看到我們上班,總是眼裡充滿了羨慕啊,說還是你們上班好。

總之,農村人考上大學不容易,所以農村人考上大學,就非常驕傲與自豪。

追求有趣,趣答教育疑難困惑,隨時交流,祝你成功。


追求有趣


真事。我高中的同桌,父親是教育局領導,高考前花十幾萬把戶口轉到北京了(九幾年),然後考上了北京某重點大學(名字就不說了,剛才說出來沒通過審核),他的學習成績和分數在我們當地就是大專的水平。



在高考大省,比如河南、安徽、山東、江蘇等地,不要說農村高中,就算是縣城裡的高中和小城市裡的市級高中,能考上本科的也是寥寥無幾,以前沒擴招的時候,一個學校四五百人,考上本科的不超過10個,有的班四五十人只考上1個。



所謂物以稀為貴,在這種環境下,如果誰考上本科當然會覺得無比榮耀,周圍的人也會羨慕不已,至少在當地這樣的人是出類拔萃的。這一方面說明了農村和小城市的教學水平還很低,另一方面就是教育體制。



如果是持有北京戶口的學生,不要說考上本科了,如果沒有考上清華北大別人都不會高看你一眼,錄取比例在那擺著呢,就算考不上清華北大,北京還有幾十所重點大學,這些重點大學在外省人看來要想考上算得上是比登天還難了,但是在北京考生眼裡,只有沒考上清華北大又沒條件出國留學的學生才會去上,對於其他廣大考生夢寐以求的北京重點學校在北京考生眼裡只是退而求其次的三流選擇而已。



所以,如果有條件的話到寬鬆的競爭環境參加高考肯定更容易考上好大學。如果沒有條件就選擇一個升學率高的中學讀書最好,也許你在好高中裡排五百名都比在農村高中排前五名成績好。



超級女兒奴



家庭經濟條件的差異化導致的。好學生少,培養的少,留下的也少。教學質量等差異。


我是在家裡的農村上的小學。三年級後自己村裡的小學取消了,每天要跑到四五里地的別的村去上小學,無論颳風下雨 還是冬天下雪,整整堅持了四年,每天兩個來回。那時候只是想到有學校上就行,能學到最基本的知識就可以了。小學六年級畢業,對口升到了我們鎮上的初中。從來沒想過要花高價去城裡上中學。初中幾年,身邊不斷有輟學不上的同學。好不容易熬到了初三,中考考高中。學習好的會分到一個班衝刺中考,學習差的一個班準備上職業高中或者技校。班裡的升學率真的嚇人,一個實驗班六十人左右,能正經考上二十多個就算非常好的了。我仍然記得當時我們班就考上了不到十個人。我的鄰桌女生,學習非常刻苦,遇到不會題的一定會問到自己會了才行。成績忽上忽下,非常不穩定,看的出來他非常想上高中。可惜的是基礎實在太差,又不是太聰明。最後去學校拿通知書的時候,看到她的痛苦 失望 羨慕表情,至今仍然忘不掉。很同情她,覺得真的可惜,一個那麼努力上進的人。她的人生應該就是外出打工 嫁人生子吧。



再說說高中。我本來分數是夠上市裡最好的高中的。無奈初中老師都一直勸我上縣裡的一高。說是市一高都是城裡的娃,去到後怕不適應。還是縣裡高中好點,都是農村娃,教學也不差。最後懵懂無知的我聽了老師的話去了縣一高。事實上,市一高每年清華北大都能考上十個人左右,一本上線人數一千多人。而我們縣一高早就落寞了,每年能考上一個清華北大的都會全是遊行放鞭炮宣傳,二本以上每年大概五六百人左右。

上到高中你會發現,好學生大部分是城市裡的學生,他們有從小接受更好的教育。也有更好的資源,輔導班家教 什麼的更是經常上著。父母自身的認知度也對孩子有很大幫助。我在高中以前幾乎沒上過什麼輔導班。家長對我們的期待是考上二本就行了。三本專科我們也是不願意上的,除非沒辦法選擇了。對我們農村學子來說,考個二本真的太不容易了,一旦考上,鎮上還會發一次學費補助。大概幾千塊。農村人的想法很簡單,上一個不太差的學校,將來找一個坐辦公室的工作,風吹不著,雨打不著,不再做農活就行。這一切也就導致農村高中升學率不太好,因為學習特好的尖子生會被更好的學校主動挖走。留下的都是從小靠著自己唯一的信念,一步一步堅持下來的孩子。幾乎完全靠老師 和自己,沒有輔導班可以上,也沒有更好的教學條件和資源。間接導致了農村高中升學率,只要達到本科就會被統計出來,貼上紅榜。因為二本以上升學率真的慘不忍睹啊。

我依然記得剛上高中那年,學校還會統計二本以上考生,貼光榮紅榜。到我畢業那屆,三本的在紅榜上竟然佔了一半還要多。教學質量,生源質量讓我曾經輝煌的母校變得一年不如一年。(以上內容有跑題嫌疑,想到以前真的是有感而發。)


大家有什麼想說的或者是相同的經歷,可以留言討論。我是教育領域創作者,歡迎關注。


日光傾城corn


我剛好是從農村學校考上本科學校的,這裡來講一講我的經歷,題主就明白為什麼我們農村人為什麼以考上本科為榮了。

我家在一個比較偏的村莊,祖上三輩都是地地道道的農民。爺爺之念了三冊書,爸爸唸到初二就輟學了,在外面打工為生,我的母親也是讀完初中後就輟學了,其實她本來有機會通過體育特長進省城的體育中專讀書的,但外婆家裡實在太困難,根本就拿不出學費,另外外公重男輕女,認為女孩子讀書沒啥用。

我所在的村裡絕大多數孩子成長的軌跡通常是這樣的:幼兒園-小學-初中-去廣東打工。我相信這樣的成長模式也是湖南、貴州、江西這些省份裡很多農村孩子熟悉的。我們所接受的家庭教育,基本上都是放養。輔導班、培優班、特長班?不存在的,我們壓根就沒聽說過。

我們上小學和初中也是在農村裡的村小和農村初中讀的。我現在還記得,我小學的有一位老師麼次都是上午或者下午半天在學校裡上課,因為他還有半天需要在農田裡幹活。初中的一位數學老師,黑眼圈特別重,因為他要利用晚上的時間出去打魚、捉青蛙補貼家用。至於教育的質量,那就更加不用說了。我記得我念初三的時候,兩個畢業班,一個畢業班的人數大概四五十多個吧,數學科目的最高分是七十多分。(滿分120分)

後來我們學校有四個人利用擇優生的指標才勉強考進了縣城裡的高中。進了高中讀書後,我的數學就更差了,因為基礎太差,根本就跟不上老師的進度。怎麼辦?只能拼記憶啊!

高中的學習壓力也很大,箇中的艱辛此處就不再說了,反正最後也算是磕磕絆絆地考上了一個還不錯的二本。同一個初中畢業那四個人裡還有兩個也考上了二本。

回過頭去看,近一百號人裡面,考上二本的也就包括我在內的這三個人了。(或許還有其他人也選擇高考並考上了本科,但數量也很少)。倒不是說考上了本科有多麼了不起,但這樣低的比例,聯繫到家族裡受教育的程度,要把我和我父親換位,我也會在村裡大擺酒席,以我的兒子為榮的。


教育故事鋪


農村和城市本來就有差距,農村的教育資源匱乏,農村的孩子已經輸在了起跑線上,所以,農村孩子的目標就低。


城市孩子從小學升初中、初中升高中的奮鬥目標就是省、市重點中學,高中升大學的目標就是全國重點大學,考上本科對於城市學生來說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只有考上重點大學才引以為榮。而從農村出來念高中的孩子就相當於大山裡飛出金鳳凰了,已經很不簡單了,一個村裡能讀上高中的學生真的是屈指可數,高中畢業能夠考上一般的本科就很了不起了,是光宗耀祖的事情,走在街上都會受到人們的另眼相看。

說實話,很多農村家長壓根就不懂的重點大學和一般大學有什麼區別,只要孩子能夠考上大學,家長就把整個家庭的命運交給孩子了,期盼孩子成龍變鳳拯救貧窮的家庭。可是近幾年來遍地都是大學生,造成了嚴重的就業難問題,除非重點大學的學生才有出路。歡迎大家留言互動。


三農張老師


說說我吧,地地道道的農村人,家裡爸媽那一輩的親外甥(女)16個,只有我上了大學,上小學五年級的時候就有好幾個輟學回家了,上初中的時候班裡37個人,去參加中考的27個,結果只有5個人考上了高中,更具諷刺意味的是這五個人裡面有3個是從初三降到初一複習的。等上了高中,參加高考的有67個,二本以上有12個,一本只有1個,結果我上了個一般的大學。上了大學後感覺只有上學這條路,於是修了雙學位,最後通過努力考上了還算不錯的985。去年剛剛研究生畢業,目前平均一個月到手有10000左右。想想當初的努力,總算沒有白費,做為農村人能考上大學真心不容易(特別是山東的,能考上大學難上加難)在這裡感謝爸媽對我無私的愛,感謝這一路走來曾經幫助過我的人,祝願好人一生平安。各位頭條好友們共勉啊,都能過上自己理想的生活。

打字真心不容易,加個好友給我點個贊!


奮飛42


我戶籍農村,在老家生活了9年被爸媽接到了城裡讀書,一直到高考。

我因為後來一直在城市裡長大,所以覺得,考上大學是一件特別正常的事,只要願意學習就能考上大學,因為從小成績還不錯,就從來沒想過考不上大學這種問題。

但是每次回老家過年,爺爺奶奶叔叔嬸嬸都要跟我說好好學習,我是家裡的長女,所以大家都盼著我成為家裡的第一個大學生,認為這是一件特別光榮的事。



後來回老家讀了一年的高三,才發現,家裡是真的很少人讀到高中考上大學的。我的表姐妹很多都是初中畢業就不讀了,上了高中的人就更少了,而家裡的高中一年一個重點班也就一半人考上本科這樣,大家自然就覺得,能考上大學是一件能讓人脫穎而出的事。

在我老家農村,考上大學都是要辦酒席的,拉一塊橫幅說:祝**考上了*****大學,我當時覺得自己考的不好,不想辦酒席,但是家裡人堅持。不過橫幅大概掛了兩個小時不到我就把它扯了,實在覺得沒必要,但是,家裡都是覺得這是正常的,而且以之為榮。



所以,這種情況主要還是根據實際讀書讀完,考上大學的人數而決定的,城裡的,考上大學的比比皆是,大多數人都能儘量完成學業,考上大學,而農村裡很多就是上不下去了就去打工,沒有“必要”“浪費錢”,導致上大學的人特別少。


我只是圍觀


我是一名城裡的老師,來自農村,家裡有長輩在農村高中教書,也有親戚孩子在讀書,經常和他們討論農村高中的尷尬問題,現在上本科本是輕而易舉,可是在農村還是有一定難度。我想原因如下: 第一,從生源看,農村高中的生源質量很差。由於多年的計劃生育導致農村的孩子減少,又由於城鎮化導致大量的孩子入城,呆在農村的孩子不多,所以農村中學不停壓縮,能選擇的面非常小,很低的分數都可以進高中,進口差,出口自然好不了,沒法改變。

第二,從師資看,農村高中裡許多優秀的老師流失嚴重。不可否認城鄉到如今差異仍舊巨大,無論從校園環境、教師成長空間、工資收入等等方面,城裡都有巨大的吸引力,凡是有一點門路的,都千方百計地入城了,沒有門路的,什麼都不要,進了培訓機構或私立學校。稍微好一點的大學畢業生,也很少到農村中學,這一切都導致了農村高中的辦學質量不高,所以上個本科也不容易。

第三,從家庭看,在農村就讀的孩子,家庭情況一般不突出。可以說一個優秀的學生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和家庭的環境有莫大的關係,城裡孩子成績好,和家長的金錢投入和精力投入息息相關。凡是有一點門路的,經濟情況稍好一點的,對教育還算重視的,早就千方百計進城了,沒有進城的,要麼是家庭情況差,要麼是父母對教育不夠重視。

第四,從社會看,社會對農村中學重視不夠。由於城鎮化,農村高中在大幅萎縮,導致國家投入不夠,學校無論在硬件還是軟件方面,都無法於城裡高中抗衡,而高考是統一劃線,自然處於不利地位,說實在的,連高考題目都有鄉村歧視,更多的題目是為城裡孩子設立的,特別是作文表現突出,比如說高考中的共享單車,鄉村孩子很多都不知道。

以上,是我對這個問題的一點思考,希望得到你的關注,有商榷的地方,請留言。


木葉看人間


因為種種原因導致農村高中考上一本高校的幾率很小,這就使得農村地區高中如果有學生考上本科的話,也是一件很榮幸的事情。

●農村高中.

農村地區的高中一般不是重點高中,這些高中往往是縣裡面的普通高中。

普通高中的師資力量沒有重點高中強,況且普通高中是位於鄉鎮的話,更是難以吸引優秀的教師加入這所學校。中考以後,縣裡面最優秀的那一批學生會進入縣城的重點高中讀書,其餘成績稍差的學生會進入這些普通高中讀書,所以從生源角度來看的話,鄉鎮地區的高中生源要比縣城的生源差很多。

往往是縣城重點高中,佔了全縣考上二本公辦高校的絕大多數,而普通高中考上公辦二本高校的幾率是很小的。




●我所瞭解的情況.

我所在的縣是一個僅有20多萬人口的山區縣城,全縣有一所重點高中、一所普通高中、一所職業中學。在我參加高考的那一年,重點高中1900多名考生中,考上公辦二本高校的人數有大概1100名。而那所普通高中考上二本高校的人數還不到50名。也正是因為普通高中每年考上二本高校的人數特別的少,所以在這樣的學校裡面能考上二本高校都是一件很榮幸的事情了。


●農村學生.

我有統計過以前初中時候的那些同學的上學情況,我上初一的時候,全班總共有60多名學生,後來通過中考有大概十幾名學生上了重點高中,其餘沒有考上重點高中的學生中有十幾名去了普通高中和職業高中讀書。這十幾名去重點高中讀書的學生中,也僅有5名左右的同學最終上的是一本高校;去普通高中和職業中學讀書的那些同學,有一部分考的是專科院校,其餘的上完高中以後就外出打工了。所以綜合的情況來看的話,全班60多名學生中僅有大概5六名學生考上了一本高校,考上二本高校的幾率都是很低的,所以農村地區學生能夠考上二本高校都已經是一件很不錯的事情了。

我所在的小村莊,和我一屆的學生大概有將近20名,到了那年高考的時候,大概有7、8名學生參加了高考,這7、8名學生中考上一本高校的有兩名,考上二本高校的學生有大概四名,另外的一些考上都是專科院校。


●原因.

農村地區的基礎教育實力是比較薄弱的,這些農村小學、初中師資力量並沒有城裡的學校那麼強,而且其基礎設施也是很弱的,這就導致農村地區的小學、初中教學質量得不到保證。

農村地區的普通高中所招收的學生也基本上來自於農村地區,本身這樣的普通高中師資力量就不是很強,更何況生源也不是特別的厲害,這就導致農村地區高中學生考上一本院校的概率是很低的,能考上一所二本院校已經是一件很不錯的事情了。


饕餮視聽


面對題主的問題,值得我們每個人深思,之所以農村高中的孩子以上本科為榮,有多層次的因素,在此我們共同探討如下:


一、在農村,大概也只有讀書才是改變命運的最佳途徑。作為一代一代的農村人,其實特別渴望進入城市生活,來擺脫農村貧窮的渴望;多數年輕人哪怕去城市打工都想脫離農村,但也會產生自卑感和膽怯感。如果考上大學,就是給農村孩子一個抬起頭和別人平等對視說話的機會,所以農村的孩子考上本科,由衷的產生驕傲和自豪感。

二、作為土生土長的農村孩子,如果想有一個好的工作機會,文憑無疑是一塊敲門磚,在城市,稍微有點規模的企業,都是要求有本科文憑。所以對於農村孩子來說,考取了本科就意味著可以上大學,就意味著能在城市找到體面的工作,也就意味著脫離了農村,過去城市的生活。在城裡工作就意味著下一代能享受生活,更好的教育。



三、 農村教育水平的滯後,使農村的孩子能考上本科的幾率相當的低。農村的教育資源和城市是有明顯差距的,無論是基礎設施建設還是師資力量,都無法和城市的學校同日而語。從小學到高中差距越來越大,農村的孩子能夠考上本科,無疑是魚躍龍門的大事。比較稀少,所以農村孩子有本科大學上,當然高考驕傲自豪,以此為榮的事。


四、好多人感覺“寒門再難出貴子”,是有它的道理的。農村教育的滯後,農村資源的匱乏,更加劇了農村孩子考上本科難度,再加上農村人整天為了生活奔波,無暇顧及孩子,對於孩子的教育問題不管不問,任由孩子野蠻生長。城市的孩子在教育資源很好的情況下,仍然花錢課外輔導,農村孩子沒有這樣的條件,更加劇農村孩子和城裡孩子之間的差距。

總之,農村的孩子考上本科不容易,需要社會關注,改變農村教育,讓孩子能考上本科,是刻不容緩的事,作為農村的教育工作著,期待給農村孩子一片藍天,給農村孩子創造更美好的明天。

我是魏老師,每天晚上八點直播高考志願填報,點擊頭像關注我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