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古代打仗耗费粮草,难道不打仗就不吃饭吗?

菠萝不吃肉


为什么说打仗耗费粮草,难道不打仗士兵不打仗就不用吃饭了吗?

首先打仗确实对粮草的消耗很大

原因有以下三点:

战争所需军力甚巨,用时也长


古代战争不比今天的现代化战争,那时候玩的就是人海战术,谁人多谁就是老大,因此一打起来动辄就是上万人。

我们熟悉的三国时期的“三大战役”双方投入的总兵力都在十万以上: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夷陵之战。

本纪云“绍觽十余万,囤营东西数十里。”—《三国志·武帝纪》

而且真正的大战双方都比较谨慎,因此两军对垒的时间就会比较长,很少有能够做到速战速决的。

人多又吃的久,这样一来粮食的消耗自然很大。


古代士兵真的很能吃

一方面古代军营伙食油水少,食量自然就大,另一方面以前打仗经常要长途奔袭、近身肉搏,体力消耗巨大,因此吃的很多,人均一天在三斤米以上(诸葛亮因为一天只能吃一斤多米而被司马懿看作是将死之兆)。


心理作用的结果

“古来征战几人回?”,王翰在诗中极言古代战争军人的伤亡率之高。士兵上了战场就相当于是把脑袋别在了裤腰带上,不知道什么时候就掉了。这样一来他们自然就把每顿饭当作是最后一顿,不吃个酒足饭饱绝不会罢休,我想这也是犯人被砍头前那顿断头饭比较丰盛的原因吧,都不想做个饿死鬼啊!



其次士兵不打仗肯定也要吃饭

人是铁 饭是钢,谁能把饭给戒了呢?我想“打仗费粮草”这句话一者是在说粮草的用量比平时囤练兵马的时候要多;

二者则突出了粮草在行军打仗过程中的重要性,“兵马未动 粮草先行”永远是古代兵法的至理名言。这话在暗示着打仗耗费粮草再多也得想办法筹足,毕竟古代很多的战役都是靠断人粮草才得以翻盘的(曹操突袭乌巢一把火烧了粮草,导致袁绍军心大乱,才以弱胜强赢得了官渡之战)。



总的来说不论是否发生战争,士兵吃饭都是必须的,只是量多量少的问题

以上就是我的个人之见,有不同意见,欢迎大家下方留言!


晓史才能明事


打个最简单的比方:你每天在家里也是吃饭住宿走路,你出门在外旅游也是吃饭住宿走路,为什么你旅游时花的钱要远远多于在家呢?

古代军队不打仗的时候,当然也要吃饭。但是打仗时期的吃饭和不打仗时期的吃饭,完全是两个概念。


古代政府是怎么解决军队的吃饭问题呢?

在大多数时期,古代军队的吃饭问题基本靠自己解决。

与现代军队不同,古代军队的职业化水平并没有那么高。古代军队多是临时征召的。有战事的时候入伍打仗,和平时期就参与生产,这种行为被称作“屯田”。


国家会把军队驻扎在一些边境地区或者无主的区域之中(一般经过战乱之后,会有大批的无主之地)。军队在该地区类似于“生产建设兵团”,士兵们每年划出固定的时期操练,其他时期都用来种田。在粮食上尽量实现自给自足,减轻国家压力。比如三国时期姜维在汉中屯田,就是典型的自给自足型军队。

唐朝以前,古代军队大多数实行这种制度,这种制度称之为“府兵制”。唐朝中期以后府兵制解体,开始出现了大批专业化的职业军队,这也让国家可以负担的军队数量大大减少,因为军队全靠国家养着。典型的例子就是清朝,清朝的疆域远大于唐朝,人口数量是唐朝的五倍都不止,可是清朝的军队只有六十到八十万,远远没有唐朝多,多了实在养不起。

不过总体来说,唐朝以前,政府在和平时期养兵的成本是不大的,因为军队基本可以自给自足。所以政府可以攒下钱用来主动进攻,也成就了汉唐的赫赫功勋。



说了这么多,古代打仗为什么费粮食呢?

打仗消耗的粮食不是消耗在士兵身上,而是消耗在了运输上面!

军队出兵是要打仗的,可是打仗不能只在家门打仗吧?发生战争的战场可能在千里之外,军队要机动到那里。

这一路上,军队要吃饭,到了战场之后,军队要吃饭,如果长期驻扎在战场,军队也一样要吃饭。

士兵们的确可以带上几天的干粮,可是古代士兵不是钢铁侠,负重是有限的,一个士兵能带上十天的干粮就是极限了。直到抗美援朝,志愿军的士兵每人也只能带七天的干粮。

那么士兵的粮食吃完,就要有人运。

古代没有铁路,没有大卡车,无论粮食有多少,运输的方式都是人拉肩扛,牛牵马拽。

(木牛流马的便捷,只存在于古人的想象之中)

人的有效负重是很低的,走远路更是如此。有道是远道无轻载,一个人能带个三五十公斤的东西已经是极限了。

牛马虽然力量大一点,但是耐力不好(牛马的耐力不如人,负重更是如此),所以速度会很慢,古代的辎重队伍,一天能走五十里路已经是奇迹了,一天只能走二三十里很正常。

这里还有一个问题,比如一支辎重队,每天走三十里,战场在三百里外,政府要补给三百里以外的军队,会发生什么?

三百里的路程,这支队伍要走十天,但是时间不是问题,问题是在这十天里,这支辎重队里的人和马,也是要吃饭的。

人不是机器,相信我,他们在吃光自己所运输的粮食之前,是绝对不会饿死的。

所以古代政府要供给三百里外的部队要准备什么呢?

要准备辎重队十天的粮食+前线士兵的粮食。

对吗?

肯定不对啊,因为辎重队不会留在那里,你要给他们回来的粮食啊!

所以,政府需要准备的是:辎重队二十天的粮食+给军队的粮食。

随着战线的拉长,你会发现大部分的粮食不是给了军队,而是给了运输粮食的辎重队。战线越长,消耗在路上的粮食越多。

在秦始皇时期,有人做过统计,秦朝要供给长城前线的士兵,从中原地区运出三十石粮食,才能有一石送到长城下,那二十九石呢?全在路上被吃掉了。

而汉武帝征西域的时候则更可怕,由于道路艰难,路途遥远。从长安出发的军粮,居然只有两百分之一到达敦煌前线,浪费比例极其惊人。

所以,古代军队打仗,有条件的话尽量选择就地取粮(抢老百姓或者抢敌人),或者挖运河运粮(船运的效率高很多)。你可以发现,古代的大规模战争,比如长平之战,淝水之战等,基本都符合以下两个条件之一:1.补给线非常短。2.有水运。

淝水之战时,前秦军队有长江和淮河作为运输通道,通过水运运输粮食。而长平之战的战场离秦、赵两国的本土和农业区都非常近,补给线只有一二百里,这才让长平之战双方各自拥有几十万军队。

而只要战场稍远,没有水运,古代的战争规模就会断崖式下跌,比如萨尔浒之战。明朝作为一个人口上亿的封建大帝国,居然只能出动十二万人进攻后金,这已经是明朝的极限了,可见古代打仗的补给有多么艰难。


小约翰


在古代打仗,粮草基本是决定一场战争胜负的关键,因为古代打仗拼的就是时间,谁熬过谁,谁基本就是胜家。 前提是不能拿那些特别案例的战争比较的话。

就打个大家都知道的,长平之战的案例!秦赵两国与长平会战。


都说是纸上谈兵的赵括,因为轻敌,与秦军决战,害死了赵军40万大军。

其实看的一篇小说,觉得里边说的很有道理,当时赵军断粮多天,更没有后援,而且赵括面对的又是杀神白起这样的老将,他能想到的方法,白起也会早早地想到。

而且他不能坐以待毙,因为60万秦军虎视眈眈赵国,他只能用40万赵军人命硬生生打断秦军北上的本钱,这样才能保住赵国。 40万大军被60万大军包围,其实想逃跑其实并没有那么难,难就在难在“上党之后,就是邯郸。邯郸之后就是赵国。”


这逼的赵括不能撤兵,而且城中无粮,又不能长时间拖垮秦军,赵括想到的只能是与秦军硬抗,把秦军打的无力北上,而自己挂上千古骂名。

有人会说了,赵国当时很富裕啊,为何不运粮啊。

因为我们都知道战争大都是发生在边境,离粮食充足的地方可能相距几百里,甚至几千里。怎么运呢?运气好可以走水路海路,可大部分战争都是在内陆地区,基本都是走陆路。 走陆路吧,需要车装,需要马拉,需要人押运,古代可没有火车,完全就是靠人力马力。 那么运输过程中马得吃草料吧,运粮的人也得吃饭吧,我一天累死累活也就走个五十里路你也不能说我走得慢吧!

而且敌军这时候人多,他们的斥候早就在不停的收集情报,一般根本到不了自己手里,平白便宜敌军。

而且古代打仗的士兵都是兵民接和制,没有战事的时候下田种地自足只给,战事的时候随时提刀随从大军征伐。 而且古代打仗都是用的青壮年,在那时候他们一走,一家的田地基本就没人管理了,这也治使粮草无收,而且还在不停消耗。



而且打仗基本都属于长途作战,那时候交通及不方便,具一些人的计算,一趟粮草的运送,每消耗20石,才能运到前线1石。

另一方面,军队的后勤人员特别多,一只十万人的作战部队,后勤人员普遍达到30万以上,他们也消耗不少粮食。

而且打仗,士兵们粮食不能自足自给了,朝廷只能征收百姓的粮食,这也就是为什么一到打仗,经常民间就会处长饥荒的原因了!


立里国际


古代打仗粮草问题十分紧急,主要是因为供给的减少和消耗的异常增加。

如题主所问,难道不打仗就不吃饭吗?不打仗也要吃饭是对的,但是不打仗有人种地,而一旦打起来仗,就没人种地了,而且一打仗就会产生无业流民!


首先是战争必然征兵,征兵必然导致务农人口的减少!在真正的大仗面前,常备部队根本经不起战争的消耗,要知道前线的人都是几万几万的死的,这些人死之后,兵员怎么补充?我们拿大家熟知的长平之战举例,按史书的说法,秦赵双方投入的有生兵力达到80万以上,而这80万是什么人呢?精壮年男性,这些人是打仗的主力部队,更是务农的主力部队,这些人有多少是战时征发过来的呢?长平之战将80万精壮年束缚在战争前线,试问谁来种田啊?没人种田谁来提供吃的啊?


其次是古代农业生产力低下,国家的存粮在战争初期很快就会消耗殆尽。战国时期孟子有这么一句话“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可见农业生产的脆弱和低下,稍有不慎就会出现大量的饥民。根据现代学者的研究战国时期每亩田的产量只有不到一百斤斤左右的粮食,这还是好收成的情况。那时候亩相当于现在三分之一亩,一石相当于现在五分之一石。根据李悝的说法岁收亩一石半,也就是三斗粮约和40斤。所以李悝要尽地利之教,使每亩地多产三斗六升,也就是82斤左右。在这种情况下一个国家数年来积蓄的粮草,会因为长平之战这样的规模的一次战斗消耗殆尽。战争抽调走大批劳动力后,必然造成后方粮食产量不足,这些留下的老弱病孺,生产出来的粮食能够做到自给自足已经非常困难,要知道当时的生产工具及其粗糙,如果你见过用牛耕田的地方,你就会了解古代人民种田的难度之大!


然后是战争对农业生产的破坏,大兵所到之地,往往伴随着人民的逃串。大批民众的逃串导致粮食生产再次下一个台阶,这逃串的饥民还要受到国家的照顾为其供给粮食,不然饥民就会演变成盗贼,在国内没有开战的地方进行破坏,再次威胁农业生产。还是以长平之战为例,上党郡数十万人民投靠赵国,这些人如何解决,留着就要养。这就造成,赵国在其后方缺缺少劳动力的情况下,再为难民提供救济!消耗异常增加。


消耗为之增加,供给为之减少,那里来的粮草?所以题主的问题就变成了,打仗的时候“何不食肉糜”的问题!


最后粮食匮乏之后,国家打仗必定要征收粮食,怎么征?强征,人民都快饿死了强征必然导致国内混乱,向大户买,就会造成大户坐地起价,从而导致国家财政枯竭。就是孙子兵法说的“近于师者贵卖,贵卖则公家财竭,财竭则急于丘役”


为了解决梁草问题,兵家有两种做法:一是扩大生产,就是屯田制,在部队所到之处进行屯田,增加粮食供给。二是取粮于敌,就是攻入敌国,掠夺敌国的粮食。这也是为什么孙子兵法说,善用兵者,役不再籍,粮不三载,取用于国,因粮于敌,故军食可足也。故智将务食于敌。食敌一钟,当吾二十钟”

所以战争讲究的是兵贵神速,在存粮和常备军经得起消耗的情况下解决战斗,一旦成了拉锯战兵源和粮源就会成为问题!


目西


战时更耗费粮草,主要是因为运输路上消耗的的粮草多了。

士兵平时在驻地的时候,并不是不用吃饭,但是和平时期军队大多是分散驻扎在各地,往往可以就地解决吃饭问题,直接在驻地附近购买即可。而军队驻扎比较多的地方,譬如首都、边关等地,其实平时粮食耗费也很大。以明朝为例,为了供应北京和边关的驻军,每年需要运粮400万石,所以设立了专门的漕府和漕运总督管理此事,漕府有12.76万人,运船11700艘,还有海船350艘和水手7000人,其日常开销也是非常巨大,不过因为可以有水路可以利用,因此还不算太吓人。

而打仗时士兵从分散的驻地调到一起,那么只靠地方供应就不行了,需要从后方转运,而且战场未必有水路可以利用,那就只能人力或者牲畜搬运粮食,这个耗费就大了。沈括在《梦溪笔谈》里就专门谈过这个事:

若兴师十万。辎重三之一,止得驻战之卒七万人,已用三十万人运粮,此外难复加矣。

出动10万大军,辎重兵占1/3,战兵只有7万,即使这样也需要30万民夫来运粮。民夫消耗的粮草,也需要计算进去,所以看看只有10万大军,需要供养的确实40万人,这粮食消耗立刻就变成平时的4倍。用牲畜的话可以较少人手,但是用牲畜也会面对新的问题:

比之人远,虽负多而费寡,然刍牧不时,畜多瘦死。一畜死,则并所负弃之。较之人负,利害相半。

路上转运辛苦,牲畜又得不到周全的照顾,一旦死了,那么所背负的粮食因为没法携带,就要被一起抛弃,消耗也会上升,和人力运输各有利弊。

所以沈括才会强调“因粮于敌,最为急务”,也就是尽量从敌人地盘上获得粮食,减少自己运粮的麻烦,是最重要的。而两军对垒,也经常攻击对方粮道,就是因为粮食运输太麻烦,而又太重要。


不沉的经远


你这问题问的我既好气又好笑。照你这么说的话,应该每天住五星级酒店,吃海鲜,喝洋酒。反正人住在家里也要花钱的……道理很简单,打仗消耗的粮草可不止一点半点。

首先,我们可以肯定一点,士兵打仗比平时吃的多。我仅举一例。根据《纽约时报》报道,菲尔普斯训练时,每天摄入的热量超过10000大卡。相当于普通人的8倍。那么我们简化一下,普通人一天吃一斤米,菲尔普斯一天就是吃8斤米。为什么需要那么多的热量?因为训练消耗大。同样道理,行军打仗比平时能量消耗更大。而古代都是冷兵器,不像现在,按个按钮,发个导弹能杀死成百上千人。用一句电视剧的台词,几百个人让你砍头你都砍得累死。


(普通人挑战菲尔普斯一天的食量)

其次,我们说,打仗要吃饭,那还有后勤的呢。古代都靠人工运粮,不打仗,运粮兵可以休息,打仗他们要干活了吧?这些人吃的粮也是增加了。不信你一天走几万步看看,保证晚上吃三大碗饭。所以古代打仗又有“千里不运粮”的说法。就是前线距离国家超过一千里,就不用从国家运粮了,因为你运出去的粮草还没路上人马吃的多。


第三,这里涉及到一个专有名词,就是“屯田”
。所谓屯田,简而言之就是士兵战时打仗,闲时种地。最早起源于秦汉,各朝各代都有,有名的“南泥湾开荒”也是屯田。那么好,士兵不打仗,就可以种地种粮食。士兵打仗,那么这部分士兵的粮食产量就是0,甚至因为打仗饭吃的多,粮食产量变成负数。因为士兵打仗了需要运粮兵,那么好,本来运粮兵可以种田的,现在去运粮了。这部分人的粮食产量也是0甚至是负数。

所以说,三军未动,粮草先行。古代打仗打的是钱。一点不比一百万美刀一枚的战服巡航导弹便宜。


西索的苹果


冷兵器时代,农耕是国之本,

农耕规模需精壮劳动力数量支撑。

职业军人不生产,

备战的拓殖军人生产效率低,

参战的军人只消耗粮食,“不生产粮食”,

战时减员,会使该国战后农耕能力,城池基建能力遭受严重打击。

投入库存粮草,发动与耕地扩张,矿产资源占取无关的“赌气”“宗教”“宗族内斗"战争,对战胜方而言也是一种灾难。

东方的宗教势力不掌控耕地资源,因而,很少有宗教战争。

通常古人发动战争时首要考虑因素是自己的粮草存量。“粮”关系到人口增长,关系到战斗力,“草”关系到马匹数量与动能,关系到战争速度。其次是考虑如何以最机巧的外交,精悍的战斗力,最小的投入,最快的速度博取,保全最大的增量人口,耕地,草地,提振税赋源。这是古代发动战争的基本指导思想。

因此,发动常规战争往往选择在秋后至入冬的这段时间。一方面自已有存量粮草,进入农闲期,调军遣将不影响耕作,一方面可掠夺或烧毁对方存粮,耕地,杀死或俘虏敌国精壮劳力做农奴,掳掠年青女人。一旦成功,打破量化平衡,敌方的疆域,城池内的剩余人口经不住其后冬季的饥寒煎熬,四处流散,不撬自破。

远征,则是一项举国大工程。

以500公里直线距离扩张半径计算,大约需备20天来回天数*口粮/人/天*人数+40天交战期(10月至12月)粮草。

超过这个粮草定量,胶粘,拖延战期即为冒险的战争,历史上的战争大多是冒险的战争。


seibu


在古代不打仗时,士兵粮食消耗相对少一些,打仗时,后勤保障粮草消耗很大,摊算到每个士兵差不多是平时两倍之多。


古代有句俗语叫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可见在古代的战争中,后勤保障是非常重要的,有时候甚至能决定一场战争的胜败。

在诸葛亮四出祁山时,司马懿知道蜀军远道而来,粮草保障困难,所以坚守避战,最后导致诸葛亮无功而返。

秦国在一统天下前,在众国之中是后勤保障做得最好的,我们就以秦国为例,看看战与不战粮草消耗的区别。



据《睡虎地秦墓竹简·仓律》记载,秦国士兵不战时,军士一天配给粮食是2斤,而到前方作战时,军士每天粮食配给是2.5斤。

后勤保障的粮草队是以5为单位,5个人负责2辆粮车。一辆马车大概能拉1000斤的粮草,以300公里的路程为例,往返最快需要半个月的时间。

按这样计算,一辆马车负责运粮的民夫和士兵运一趟就消耗了150斤粮食。一匹马每天消耗12斤马料,15天就是180斤。这里不含其他物料运输。

粮草到了前方,还需要士兵保护,也需要消耗粮食,所以综合摊算下来,到前方战士手中的军粮就顶多只有一半了。如果算上天气等因素,往往实际送达率不到5成。



在汉武帝北征匈奴时,由于路途遥远,运到前线的粮草一般都不及出发时的一半。所以每次出征粮草的预算都要增加一倍之多。

秦、赵长平之战时,赵王为什么冒险派赵括替代坚守的廉颇?就是因为赵国的后勤已经供应不上前方的军队了。

所以大型的战争,有时候就是国力的较量。强大的后勤保障往往决定了一场战争的胜败。




花木童说史


为什么古代打仗会耗费粮草?

这就是需要从古代的运输说起来了。

众所周知,古代的交通不发达,没有很好的交通工具,道路设施也不好。所以运东西,运粮草基本上是靠人力。(别被电视剧给骗了,古代牲畜是很重要的劳动力,基本都是在田里干活呢,朝廷或者个人是不可能大规模的动用牲畜去运输粮草,用不起知道吧,而马在每个朝代都是重要军事工具,是不可能来运输粮草的)

古代的王朝,每发动一次战争,首先考虑的就是后勤物资供给。而这就需要人力来了完成,而从哪里来呢,士兵吗?这是不可能的,士兵负责的是打仗。古代有个规定是,每家每户必须按规定每年出一个成年男性服徭役,也就是给国家工作,免费的,不给你钱,但是给你饭吃,每年一段时间,一般是在农闲的时候。而在战争时,朝廷则会大规模的征发徭役,就是这些人去运输粮草的。

而运输粮草的时候,每个服徭役的都得吃喝吧,所以每个人运输的粮草在到达目的地的时候往往就已经消耗了很多了。而要运输几万人,几十万的粮草,往往需要发动两到三倍的徭役去运输这些物资,自然而然的,粮草在打仗的时候比平时多很多了!

谢谢!


银河中盛放


打仗消耗和平时吃饭消耗是不一样的,他不仅要牵扯到直接参战人员,还有后勤运输和征集,占用大量人员,政府就需要招募,那么种粮人就会相对应减少,同时,打仗的时候还有不确定的消耗,比如你不能不让他们吃饱吧。以前可是全靠体力,做饭又不肯能做的正好,浪费也肯定多。平时一个人比如平均半斤足够,战时恐怕加上浪费就得一斤。同时还有兵器的损耗,战马的损耗,战死的,受伤的。就是现在如果打上几年仗,粮食恐怕也会紧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