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脫髮自救指南


中醫脫髮自救指南


導讀

脫髮讓人頭禿,逐漸成為現代人的煩惱。作為頭禿主力軍的各位醫友,今天我們就一起看看中醫如何看待脫髮問題,希望大家能成功自救。


中醫認為:毛髮不僅具有儀表功能,又是體內氣血盛衰的外在標誌。《雜病源流犀燭》曰:“毛髮也者,所以為一身之儀表。”這種儀表有兩種含義:

  • 其一,毛髮命名的含義:發,拔也,拔擢而出也;眉,媚也,嫵媚也;須,秀也,物成乃秀;鬢,隨口搖動,髯髯也,髭,姿也,姿容之一類也。既概括了毛髮的儀表功能, 又反映了從儀表的外證探知機體的成熟;
  • 其二,毛髮榮枯驗證氣血的盛衰,這是古人在醫學史上的一大創舉,至今仍然是臨床診療毛髮疾病時最方便、最直觀的方法 之一。


關於脫髮之病名,《內經》稱“毛拔”、“毛墜”,《難經》稱“毛落”,《諸病源侯論》稱“鬼舔頭”,《外科正宗》稱“油風”(斑禿),明清以後一直沿 用此名。脂溢性脫髮,古代稱“發蛀脫髮”,最早見於清代王洪緒的《外科證治全生集》,以後許克昌的《外科證治全書》又載有“蛀髮癬”之名。

病因病機:

★ 腎虛說:《黃帝內經》載:女子七歲,腎氣實,齒更髮長……五七,陽明脈衰,面始焦,發始墜。丈夫五八,腎氣衰,發落齒枯。

★ 肺損說:張仲巖說,肺主皮毛,肺敗則皮毛先絕。可知周身之毛,皆肺主之,察其毛色枯潤,可以覘(音蟬)肺之病。肺為華蓋,主一身之氣,肺氣旺則能 助津液營血的宣發與敷布,內則榮養臟腑,外則滋潤肌膚皮毛空竅。

★ 血瘀說:《血證論 ◎瘀血》說“瘀血在上焦,或發脫不生”。《醫林改錯》說“頭髮脫落,各醫書皆言傷血,不知皮裡肉外血瘀,阻 塞血路,新血不能養髮,故發脫落”。

★ 血熱說:《儒門事親》說:“年少發白早落,此血熱太過也,世俗只知發者血之餘,血衰故耳!豈知血熱而發反不茂;肝者木也,火多水少,水反不榮,火 至於頂,炎上之甚也,熱病汗後,發多脫落。《醫鑑》說:“過服辛熱藥而眉發脫落者,乃肝血受傷而火動,非風也”,《醫碥》說:“年少發白早脫,或頭起白屑 者,血熱太過也”。(多指油性脫髮及少年白髮)。

★ 失精說:《金匱要略》說:“失精家,少腹弦急,陰頭寒,目眩,發落”。精洩過多,造成精室血海空虛,一精十血,精血不能互生而發落。

★ 血虛說:《諸病源候論》說:“衝任之脈,謂之血海……,若血氣衰弱,經脈虛竭,不能榮潤,故鬚髮毛落”。

★ 偏虛說:《諸病源候論》說:“人有風邪在頭,有偏虛處,則發禿落,肌肉枯死,或如錢大,或如指大,發不生,亦不癢,故謂之鬼剃頭”。

★ 溼熱說:清《臨證指南》曰“溼從內生者,必旁潔酒醴過度,或嗜飲茶湯,或食生冷瓜果及甜膩之物”。說明恣食肥甘,容易損胃傷脾,溼熱內蘊,循經上 蒸巔頂,侵蝕髮根而脫落。(油性脫髮)

★ 憂愁說:《千金翼方》說:“憂愁早白髮落”。憂思不遂,情志內傷,肝氣鬱結則發落,或損及心脾,氣血化生無源而脫落。

★ 胎弱說:《蘭臺軌範◎小兒》說:“發久不生,生而不黑,皆胎弱。”

以上可以歸納為:虛與實兩大類,虛指氣血不足,肝腎虧虛,實指血熱或血瘀。

1、生理性脫髮

毛髮分為硬毛與毳毛。頭髮約8-11萬根,硬毛分為長毛和短毛。長毛包括頭髮、鬍鬚、腹毛陰毛,毳毛為人體所特有,又稱汗毛。頭髮的顏色因宗族不同而 異,有黃、棕、黑、白等不同顏色,頭髮的粗細、稀密也因人而異,頭髮的自然壽命3—7年,到時便脫落可自己再生。因此,每天脫落80根以內均在正常範圍, 謂之生理性脫髮,四季之中尤以秋天脫髮更為明顯。每天零散脫髮超過80根以上者為病理性脫髮(散在脫髮)。

2、病理性脫髮

①精神性脫髮:常有情緒波動、煩躁、過勞、失眠、驚嚇等因素而導致突然脫髮。三五成片,多少、大小不定,頭皮光亮,無自覺症狀,僅發於頭部數片者稱為 斑禿,若脫掉1/3以上者謂之全禿,繼發眉毛、鬍鬚、腋毛、汗毛脫落者則為普禿,與斑禿相同,只是症狀加重,病情發展而異,沒有性質區別。另外,單有眉毛 或鬍鬚呈片狀脫落者仍是斑禿之例。

治療這一類脫髮,初期宜疏肝理氣,調理氣血,選用逍遙散加味治療,後期耗血傷腎,引起血虛腎虧,則以養血滋補肝腎為主,選用《外科正宗》神應養真湯加味內服。外用海艾湯燻洗(艾葉、菊花、薄荷、防風、蒿本、藿香、甘松、蔓荊子、荊並穗)。

②脂溢性脫髮,由秉賦脾虛溼盛之體,脾失健運,或恣食肥甘,傷胃損脾,致使溼熱上蒸巔頂,侵蝕髮根,引起毛髮脫落,或血熱太過,導致風勝則燥,進而耗 傷陰血,陰血不能養髮,毛根乾涸而發焦脫落。脂溢性脫髮,即是汗出與風,溼熱糾結,治療上應治療營衛為主。

分兩種類型,其一,是血熱風燥型脫髮(乾性脂溢性脫髮)。頭皮發癢較甚,頭屑多如雪花,抓之易脫,頭髮乾燥無光澤,頭頂部零散脫髮。此類屬腎虛血虧引 起,初期宜涼血消風,用朱仁康涼血消風散加減(生地、當歸、荊芥、蟬衣、苦參、白蒺力、知母、生石膏、甘草),後期治當滋補肝腎,養血生髮,用神應養真湯 加減。

其二,脾胃溼熱型脫髮(油性脂溢性脫髮),頭油大如滲水,劇癢、頭屑粘膩汙穢,洗不淨。頭髮油膩,頭頂部頭髮稀疏無光澤,零散脫落。此類多屬脾不健 運,溼從內生溢於肌表而成,治宜健脾祛溼,化濁止癢生髮,常以平胃散與神應養真湯合用。或用趙炳南祛溼健發湯(白朮、澤瀉、豬苓、蓽解、車前子、川芎、赤 石脂、白鮮皮、桑椹、生地、熟地、首烏)溼去則發生。

③症狀性脫髮,這類脫髮可見於很多疾病,作為某一種疾病的一個局部症狀,如紅斑狼瘡的脫髮最具有代表性,以頭頂和前髮際為主,隨著原發病的輕重而表現 不同。在診斷SLE時“狼瘡發”是一個指徵。待原發病治癒後脫髮亦停止。頭髮可以再生,其它如皮肌炎,甲亢、糖尿病、貧血、硬皮病均可導致脫髮。硬皮病皮 膚髮硬萎縮後局部無汗、無發。一般是對症治療原發疾病。

④藥物性脫髮,這類脫髮主要發生於某些疾病治療過程中藥物的副反應,如化療使用的免疫抑制劑,如秋水仙礆,氟脲嘧啶,維生素A等,可引起頭髮零散脫落 直至脫光。如各種廣告治療銀屑病的藥服後有脫髮,這是此類藥物抑制毛髮生長之故。染髮也可引起脫髮,另外,某些中藥用量過大後也可引起脫髮,如川芎、香 附、天花粉、雷公藤等。

⑤真菌性脫髮,主要是由真菌感染引起的片狀脫髮,有發鞘、鱗屑、斷髮、發病快,有傳染性,黃癬伴有黃癬痂及鼠尿味,男女老幼皆可發病,不及時治療可引 起永久性脫髮。白癬則只發於兒童及少年,至成年後可自愈,伴有白色鱗屑,易繼發膿癬,黑點癬則少見。中藥有土槿皮,白礬,黃精,陳皮等都是有效藥,西醫有 效的內服藥及外用藥不少。

⑥永久性脫髮,也稱疤痕性脫髮。主要由外傷、燒傷、燙傷、手術、癤腫、黃癬等引起局部毛囊破壞、疤痕形成,毛髮難以再生,此類脫髮的治療。目前可用毛 發移植術.

臨床試驗

一、秋收冬藏,秋天收割的季節,陽氣由外放改為內收,有陰陽不和、氣血不從之人發病,可以黃芪桂枝五物湯加當歸、升麻、蔓荊子,益氣固表,昇陽護衛,氣血生髮。外用生薑片擦頭皮,促進氣血循環,引血上行。有些經驗治脫髮的引經藥是荊芥,風藥中能夠入血的藥物唯有此藥。

二、發為血之餘,即“血”是頭髮生長和發育的基礎,一旦血虛、血虧,頭髮賴以生長的基礎削弱,則見脫髮。

所以中醫主要是干涉"血"的生成環節來治療脫髮:

①脾胃氣虛型:脾胃為氣血生化之源,脾胃氣虛引起脫髮的主要原因,病人往往合併胃腸疾患,表現為消瘦,顏面萎黃,納呆,乏力,舌淡胖,脈沉細。

治以健脾益氣,補血生髮。方用複方異功散加味:黨參,白朮,茯苓,甘草,陳皮,何首烏,黃芪,當歸,木香,草蔻,女貞子,旱蓮草,生地,枸杞子。

②肝鬱腎虛行:肝主藏血,“血”暢流顛頂四末,濡養頭髮生長,全賴肝的條達疏洩,若肝氣鬱結,血絡鬱滯,頭髮是生長就會收到影響,因此治療脫髮,除了注意調理脾胃外,還須抓住調達肝血這一重要方面;腎,“其華在發”,是調和陰陽的根本,它在一定程度上,包含著現代醫學的內分泌、植物神經功能等綜合作用在內,而脫髮大多數與內分泌(脂溢性脫髮、雄性激素性脫髮、甲狀腺功能失調引起的脫髮)和植物神經功能紊亂(精神因素引起的脫髮)有著緊密的聯繫。因“肝腎同源”,治以肝腎同補,這類脫髮的患者多伴有頭暈,腰痠,腿軟,口苦,胸滿煩躁,舌質紅,脈弦。

治以補肝腎,益精血,調氣血,促生髮。方藥:六味地黃系+柴胡疏肝散+何首烏,補骨脂,枸杞子,女貞子,菟絲子。

③氣陰雙損型:氣血乃營血生化之源,若氣陰雙損,化源枯衰,則毛髮難生。此型為頭髮久治不愈型者,兼見顏面晦暗,乏力,口乾,虛煩,舌紅少苔,脈沉細。

治以滋陰益氣,補血生髮。方藥:何首烏,破故紙,當歸,赤芍,生熟地,黨參,麥冬,五味子,女貞子,旱蓮草,丹參,玄參,白鮮皮,木瓜。

外洗方:側柏葉100g,水煎洗頭。斑禿用鮮薑片輕擦頭皮無發處。

④氣滯血瘀型:曾運用王清任“通竅活血湯”有良效。

方藥:赤芍3g,川芎3g,桃仁9g(研泥),紅棗7個(去核),紅花9g,老蔥3g(切碎),鮮姜9g(切碎),麝香0.15g(絹包)。 用黃酒250ml,將前7味煎至150ml,去滓,將麝香入酒內,再煎二沸,臨睡服。

劉渡舟火證論中提到火邪脫髮證治

現將原文摘抄於下,供大家參考。

★ 病理:發為血餘,而主於心,心主血脈,血潤則發榮,血燥則發焦,焦則脫落。

★ 症狀: 頭皮苦癢, 滲出脂溢, 每晨起則枕巾落髮成綹,日久可致斑禿。 脈數舌紅, 伴有便秘心煩等證。

★ 治法: 清火涼血。 方藥: 三黃瀉心湯:大黃、黃連、黃芩各一兩

上三味, 以水三升, 煮取一升, 頓服之。

方義: 三黃瀉心火以下行, 則心之陰血得寧。 血寧則能滋養毛髮, 而頭皮不癢, 脂液不滲而發亦不脫。

★ 治驗

某飯店餘某,男,42歲。患脂溢性脫髮,每晨起則見枕蓆之上落髮片片,因之頭頂光禿而人亦蒼老許多。經人介紹,前來診治。

餘問曰:"頭皮癢否?答: 甚癢。

問:頭皮所出脂液味否?答: 以指甲揩而嗅之,似有臭味。切其脈數,視其舌絳,乃命侍診學生書三黃瀉心湯予服。 學生執筆不解用方之旨, 三黃瀉心湯能治脫髮耶?

餘曉之日: 發名"血餘",而主乎心,其人頭皮甚癢,是為心火上炎,脂液味臭,乃火之味矣。脈數舌絳,非心火獨旺而何?一火傷血,則血不榮發, 反為焦灼之變,是以毛脆發脫而為病也。今用三黃瀉心湯,皆苦寒之藥, 大能清心涼血,使心血能上榮於發, 則發必不脫落。患者服藥三劑,大便作瀉,小便黃甚,然頭皮之癢立止,而發從此不脫。

注:文中所涉及到各類藥方、驗方等僅供參考學習,不能作為處方,請勿盲目試用,本平臺不承擔由此產生的任何責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