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孩子的阅读质量?

许凯伦


导读:4月17日,人民日报公布了第16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上显示,2018年我国人均纸质书阅读量,为4.67本。作为参考,法国的人均阅读量为14本,日本为40本。让人震惊的是,那么是在移动端阅读如此普及的今天,我国成年人的年均电子书阅读量,也仅为3.32本。

读书俨然成为了一项全民的大事,除了阅读量以外,更让人在意的是我们的阅读效果,你有多久没有读过书了?你知道如何去高效地阅读完一本书吗?小编今天就来给大家讲解几个实用有效的阅读技巧,让你读书不仅仅是读书,更能真正做到丰富自己的知识量!

一、集中注意力看书

二、适当地做好笔记和摘要

三、学会总结

一、集中注意力看书

想要获得高效地阅读效果,首先我们在看书的时候就要做到注意力集中。现在很多人看书,往往都会受到很多外界信息的干扰,或者自己经不住其他信息的诱惑。最常发生的事情就是你在一边看书,另一边的手机却在不停的振动,偶尔还要不断地在社交平台上与人聊天。这样我们集中在读书上的精力就会大大被分散掉,最明显的结果就是看完了也不知道书本到底讲的是什么内容。

所以,当我们想要开始看书的时候,最好就是能够先放下手上的所有东西,留给阅读一段专属的时光,没有其他的事情干扰。因此,我在阅读的时候,会将手机放到我注意不到的地方,这样能够杜绝掉绝大多数信息的干扰,同时还会有一处安静的阅读空间,能够帮助我更集中精神去阅读。

二、适当地做好笔记和摘要

这个技巧或者说是习惯对于读书来说非常的重要,尤其是在阅读一些学习类技巧类的书籍,想要让自己对于书本吸收的知识最大化,光靠阅读时的临时记忆是远远不够的。这时候我们就需要给自己准备一本笔记本和一只笔,必要的时候可以将对自己有用的知识记录下来,这样能够方便我们后续的总结和复习加深。

但我们在做笔记的时候也要注意,不能够整段整段地摘抄下来,这样费时效率也不高,我们只要将关键的字词记录,并且运用一些简单的思维导图做内容概括,如果害怕忘记具体的意思,可以在旁边标注上此内容在书本上的具体位置,这样就能方便我们必要的时候进行相关的内容检索。

三、学会总结

俗话说,“温故而知新”,很多人在读完一本书之后,就觉得自己已经完成了阅读的任务,而不会去反思自己到底从中获得了什么。想要检验自己的阅读效果是否好,是否真的读懂了一本书,最好的办法就是在读完书之后做一次阅读总结,这样能够将自己之前读过的内容在温习一遍,从而加固自己的阅读体系。

而我们常见的读后感、书评等等,就是非常好的阅读总结的方式,将自己对书本的理解、看法以及内容的解说用自己的文字表达一遍,这样能够加深我们的阅读印象,让这本书真真正正的成为你知识体系中的一部分。

重要提示:想要高效地阅读完一本书,并且能让书本的知识为你所用,那么我们在阅读的过程中就需要集中好自己的注意力,提高阅读的效果,同时还要养成随手做笔记的习惯,构建出关键的记忆点,在阅读完整本书之后,还需要做好阅读总结,方便自己架构完整的阅读体系。

今日话题:你最近在读的一本书是什么?

【格格亲子读书会,让孩子形成一生的读书习惯。 宽度看到全世界,广度看到五千年! 让你建立起系统的亲子共读体系!如有任何亲子共读问题,请给格格留言】


格格巫育儿


有些家长会非常纳闷,为什么自己每天都坚持给孩子阅读各种各样的书籍,可是孩子对书籍的理解却依然浅显。原因就在于没有正确的引导孩子在阅读中思考的能力。

事实上读书并非简单的,读完就算了。只有掌握了正确的方法,孩子的阅读质量才能得到有效提高。接下来就分享三点简单可行,能引导孩子深度阅读的一些方法。

1.通过情景再现故事内容,引发思考。

阅读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和孩子进行积极地互动。通过多种方式阅读,将故事放在不同情境之中,孩子就会在不同的感官刺激下,对阅读进行回忆和再加工,这也是非常重要的思考环节。在阅读的过程中,家长可以采取表演的方式,跟孩子进行类似绘本剧的即兴表演。

比如:家长和孩子读完《你看起来很好吃》之后。合上书本,家长就可以扮演书中的霸王龙,假装要吃掉孩子。孩子就会容易站起来和家长一起玩肢体类的游戏。这个时候,家长就可以尝试让孩子表演故事中的小甲龙。孩子很可能会按照自己的想法“编排”出另外的故事。家长就可以让孩子思考一下,小甲龙还可以通过怎样的方式,让霸王龙不去吃它?然后,他们是如何一起生活的?



家庭情景剧,往往是即兴发挥的,它可以通过家庭成员的沟通进行自由编排。如果,家长每次阅读完以后,都会和孩子共同扮演合适的角色,孩子就会渐渐习惯了这个流程。通过这样形象的阅读方式,孩子更容易将自己代入书中的角色,跟着他们的视角,思考书中人物的性格、台词、立场、自然也会加深孩子对整本书的理解。

2.适当留白,注意引导、倾听感受。

在阅读过程中,如果某处出现亟待解决的问题,家长可以稍作停顿,让孩子思考如果遇到类似的事情,应该怎么办?比如,在阅读《不一样的卡梅拉》的时候,遇到了一些困难,家长可以在卡门想出解决办法之前,让孩子也尝试构想解决方案。这样,在阅读过程中,间接地锻炼了孩子解决问题的方法,也提高了思考能力。

家长也可以问问孩子对某本书的感受,比如,在读《100万只猫》的时候,问问孩子,挑选猫的心情,还有,他对哪只猫咪的喜爱。或者,为什么,最后一只小猫会存活下来,得到老人的宠爱。不要认为孩子年龄小,回答不了如此深奥的问题。事实上,孩子对书籍会有自己独特的理解,阅读时候进行提问,可以促使孩子思考。尝试和孩子从不同角度分析书中的内容。



3.发现细节,主题阅读中寻求更多答案

经典的童话故事都是相互关联的。经典的故事,也许很多童书都会将它引用其中。就拿《三只小猪》为例,你不仅可以对照大卫·威斯纳和《儿童之友》,或是《三只小猪的真实故事》等童书中,感受一个主题故事的不同。你也可以从《数字的挑战》、《我爸爸》、《视觉大发现》等诸多绘本中,找到它的影子。家长在和孩子阅读的过程中,可以通过主题阅读,寻找相似的影子,再和孩子探讨其中的区别。

而且,相同绘本作者也经常会将相关联的细节,绘制在他的不同图画书中。家长可以引导孩子,共同发现其中的关联。在读了铃木守的《山居鸟日记》以后,你可以和孩子继续阅读他的《汽车嘟嘟嘟》,在那里继续寻找鸟儿的踪迹。你也可以在阅读《汽车嘟嘟嘟》系列套书的时候,尝试寻找书中的关联。比如,警车、挖掘机……你可以在多本书中观察他们的活动,寻找更多文字未曾提及的故事。


悦读漫写


学龄前的孩子的话,主要是亲子阅读,家长和孩子一起共同阅读一本书。可以随时展开讨论和游戏。小学后 ,孩子就可以自主阅读了。

要想提高阅读质量,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

1.提供一个安静的良好的环境。

不管是亲子阅读还是孩子自主阅读。都需要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在吵闹的环境下,孩子是无法专心致志的。


2.亲子阅读,需全心全意地投入。

亲子阅读,是指大人要全心地投入和孩子一起阅读。抱着也好,依偎着也好,躺在床上一起阅读也行。就是要营造这样亲密的亲子时光。孩子会阅读得更开心,也更专心。

而不是大人一边刷手机,一边敷衍孩子。或者一边看电视一边叫孩子自己阅读。

3.阅读完,可以和孩子展开讨论,或者做一些游戏、手工延展。

提高阅读质量的话,读完可以和孩子展开一些讨论,讨论某个情节,找到某个乐趣的点,或问孩子为什么会这样。思考还有没其它的办法。学习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或者做一些游戏,手工延展,加深理解 。

4.培养孩子良好的阅读习惯。

阅读,需要养成习惯,孩子才会接受,和更高效。

坚持每天阅读,渐渐形成习惯。不要三天打鱼,两天撒网。

5.做适龄段的分级阅读。

不同年龄段的孩子理解力不一样。根据年龄段来阅读,会让孩子更好的体验和理解。

6.根据孩子的兴趣来阅读。

孩子只有做自己最感兴趣的事的时候,才会上心,和专心。所以不要勉强孩子阅读他不喜欢的书籍。而是从兴趣出发。兴趣就是最好的指导老师。会引导孩子自己深入阅读和学习。

7.控制阅读的速度。

阅读有快速阅读和慢速阅读,要是一本好书可以慢速阅读。

一本书的有些部分,可以读得比其他部分更快些。敏锐的读者可以识别,并据之换速。

8.好书可以多次重复阅读。

尤其是三到五岁的孩子,特别喜欢重复阅读,讲完一遍还想要妈妈再讲一遍。反反复复,乐此不彼。因为这是他真正喜欢的书。

9.了解一下作者和书的背景,加深对这本书的印象。

要想更好地读透这本书,就可以做一些作者和书的背景了解。清楚作者写这本书的意图,书的背后有什么故事等等。

10.作阅读笔记。

准备一支笔,重要的地方划下横线或者重点标记。

又或者摘抄做笔记。加深理解。



--你好,我是琉璃巧育儿,国际知名IP童话绘本作者,绘本阅读指导师,编辑,早期教育研究会会员。分享国际前沿育儿理念。欢迎关注。


琉璃巧育儿


教育部规定,12岁前孩子的课外阅读量至少要达到50万字以上。只有达到这个要求,孩子的理解能力和知识量才足以支撑以后得中考、高考测试。

尽管教材改版,注意课外的延伸,但我们不得不承认学生的阅读量还是远远不够,既要有量又要有质,究竟要怎么办呢?


常言道:“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所以好书是提高阅读质量的关键,也是培养孩子看书习惯的方法。由此看出,读什么样的书很重要,中、低年级的孩子读物大多都是由家长选取或老师推荐,其实除了这两种方法家长还可以在网上搜索一下小学生必读书目,然后大概了解书中内容,再替孩子取舍,这样读书的质量会大大提高。


子鱼杂谈



244886819


我感觉,呵呵。其实也没有啥。就是经常看见小孩在阅读,而旁边的父母大都在看手机,玩游戏。或者旁边电视机开着,你说这孩子的阅读质量,或者说造成作业的质量会好吗?

所谓的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你做啥它也做啥,陪读呢,也该有陪读样子,跟孩子一起来读书。你想想你也在旁边读书,孩子是啥感觉。

孩子应该多读书,多看课外书,多读古诗词,多读点书


桥生桥


读书要想效率高,不但要动口,还要动脑,动手。

动口了当然是多读,多背。动脑,多思,多想几个为什么?动手,写读后感,记笔记:

记生字,好词语,好句子,好段落。作者的思想,文章的类别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