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臉部水腫,我為什麼建議她趕緊查肺?

“醫生,我的臉腫是睡覺造成的,只要我換個睡覺姿勢,臉腫很快就消失了…。”

這是最近門診收治的一位患者和我的對話。

這位患者的老公和我說:“她最近一個月來,早起後總會發現右側臉部腫脹,活動後會逐漸消失,反反覆覆有一段時間了,最近家裡人不放心,所以帶她來醫院檢查。”

我看了一下,是右側臉部腫脹,因為兩側臉頰不對稱了。雖然正常人的臉頰也是不對稱,但她的臉頰不對稱要明顯一點。

對於看病來說最難的是做出正確的判斷,只有判斷正確了,才能給患者做相應的檢查,進而才能快速診斷病情。

在對患者做了一系列病史採集及體格檢查後,憑藉呼吸科醫生的直覺我做了一個判斷,就是患者臉頰腫脹可能是肺部的問題。

她臉部水腫,我為什麼建議她趕緊查肺?

雖然臉部腫脹腎源性問題也要考慮,但重點詢問患者近期的生活狀態後,並沒有發現腎臟出問題的跡象。

於是我建議她做一個胸部ct檢查,開始她還不願意,想要起身離開醫院,但禁不住老公的要求,於是心不甘情不願的去做了ct檢查。

這一檢查不要緊,結果直接把她下了一大跳,原來發現了縱膈淋巴結腫大,4R組淋巴結出現了佔位性的腫大,當時就感覺不是什麼好東西。

於是趕緊將她收入住院,緊接著就是安排氣管鏡檢查。

我們給她做了超聲氣管鏡下穿刺活檢,這是一種前端帶有超聲探頭的氣管鏡,可以在超聲實時引導下對病灶進行穿刺活檢,穿刺活檢的結果也證實了之前的猜測——小細胞肺癌。

臉頰水腫和肺癌看似八竿子打不著,怎麼兩者扯上關係了呢?

其實這兩者還真有關係,導致顏面水腫的一個原因是上腔靜脈被壓迫靜脈迴流受阻,而肺癌是造成上腔靜脈壓迫的常見原因。

她臉部水腫,我為什麼建議她趕緊查肺?

上腔靜脈的解剖結構

上腔靜脈的直徑約為1.8cm左右,是人體上肢靜脈的主要引流血管(包括頭頸部、上肢及胸部等)。上腔靜脈管壁較薄且很容易受壓。

上腔靜脈穿行於中縱膈,周圍與之相伴的是氣管、右主支氣管、肺門周圍及氣管旁淋巴結等結構。人體上肢的靜脈血通過上腔靜脈迴流至右心房,進而參與全身的血液循環。

肺癌導致的上腔靜脈綜合徵是最常見的原因

上腔靜脈因為管壁較薄,周圍組織結構複雜,很容易受到壓迫產生梗阻。尤其是肺癌導致的上腔靜脈綜合徵是最常見的,臨床上大概有70%左右是因肺癌引起的。

這其中肺癌侵犯上腔靜脈是導致梗阻的主要原因。肺癌侵犯上腔靜脈又可分為直接侵犯,以及經上縱膈淋巴結侵犯上腔靜脈兩種方式。

她臉部水腫,我為什麼建議她趕緊查肺?

上腔靜脈壓迫後的症狀

肺癌導致上腔靜脈壓迫後,會出現一系列靜脈迴流受阻的症狀。因為上腔靜脈是頭頸部、上肢及胸部靜脈血液迴流彙總的地方,其出現阻塞後,這些血管也會跟著迴流受阻。接著就會出現一系列阻塞症狀,比如雙上肢、顏面部水腫,胸壁靜脈曲張,頭暈頭痛、眼結膜充血等。

上腔靜脈綜合徵的診斷

臨床上診斷上腔靜脈綜合徵不難,根據患者病史,再加上相應的影像學檢查基本可以確診。比如增強CT檢查就可以清楚的發現上腔靜脈是否存在壓迫,通過上腔靜脈造影檢查腔靜脈的通暢性也可確診。

另外胸部X線片、磁共振、頸部血管超聲也可協助診斷。

上腔靜脈的治療要從兩方面入手,一是:緩解患者的壓迫症狀,二是:積極治療原發病。

患者出現上腔靜脈壓迫症狀後,這時需要採取如下處理方式:注意臥床休息,臥床時要注意採取頭高腳低的姿勢,這樣有利於上肢靜脈迴流。使用利尿劑能緩解壓迫症狀,採用下肢輸液減少上肢靜脈血容量,適當的使用激素減輕壓迫後的炎性反應。

對於造成腔靜脈壓迫的腫瘤應採取積極的抗腫瘤治療,比如對原發腫瘤的放化療治療,還可以採用靶向及免疫治療。另外還可以手術治療,比如上腔靜脈狹窄段切除、上腔靜脈重建等。

介入治療也是一個不錯的方案,上腔靜脈壓迫狹窄後,可以在狹窄段置入支架撐開狹窄的血管,血管通暢了,壓迫症狀也就緩解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