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人孙宏斌:匹夫不死,王者无双

匹夫生来骄傲,不可半分低头。


世上有那么一种人,天生骄傲,骄傲的人一方面桀骜不驯,另一方面拿得起放得下。

桀骜不驯让他不管是从事哪个行业,具体在做什么,必饱尝打击与挫折。所谓木秀于林风必摧之,野心有异于常人,必备受打压与挫折。拿得起放得下让他一次次跌入谷底,却一次次卷土重来,东山再起,赢得世人包括曾经敌人的尊重与喝彩。

低头与妥协可以换来一帆风顺的前途与富贵,但他偏偏选择泥泞坎坷的黑暗地带开拓未来。

所以我们有幸见证传奇的诞生,王者的征途。

两次大起大落,他用实际行动向世人交了一份无比张狂的答卷,命运的挫败没有磨平他的棱角,反而缔造真正的传奇,他名孙宏斌,一个最近以收拾"烂摊子"闻名全世界的地产界狂人。

狂人孙宏斌:匹夫不死,王者无双

人们很难对他下定论,他总是出人意料又大获全胜,即便输得一无所有也能涅槃重生东山再起。老话说的好,要知道一个人未来走向何方,就看看他之前干了些什么,今天我们就深度、客观的扒一扒传奇人物孙宏斌。

1. 锋芒初现,锒铛入狱。

老孙,1963年生,山西平困山村长大,家中四人,排行老大,清华硕士毕业,桀骜不驯,才气无双,据说面试的时候,当面诘问面试官,凭什么让他留在这家企业。

1988年进入联想的孙宏斌,凭借常人难以企及的桀骜和胆识,获得柳掌门赏识,鼎力支持,随后从无到有,一手组建联想全国销售分公司网络,业绩突出,不到两年时间,被破格提拔成联想公司企业部经理,分管国内18家分公司的业务。

25岁春风得意,前途无量,为人仗义、能力非凡又桀骜不驯的孙总,自然得到一大群年轻人拥护,成为联想内部少壮派的领军人物。

柳总的垂青让孙的野心具备了发芽的土壤。

当然在柳总眼里,可能是另一个形象,敢打敢拼,能力超凡又勤奋,能带队伍能打硬仗的可造帅才,他以为自己能驾驭得了年轻的孙宏斌,可有志不在年高,孙的能力足以匹配他的野心,他注定称王。

狂人孙宏斌:匹夫不死,王者无双

大船里面造小船,对世人而言,开除了事。可对当时柳掌门人来说,这是一件事关企业存亡的关键大事,必施以雷霆手腕,震慑人心。所谓龙有逆鳞触之必死,1990年4月,孙宏斌27岁,风华正茂,锒铛入狱,罪名是挪用一笔 13万的公款,主要是为了防止财务程序繁琐而支取到私人账户的, 2003年经孙申诉改判无罪,其实明眼人都知道,这是柳总打击孙的小团体的铁腕手段罢了。

那个年代,入狱基本上意味着毁了,可世上确实有种人,无论陷入何种绝境,都将不同凡响,一旦时机成熟,即赫然崛起,搅得天翻地覆。

2.顺驰速度,无与伦比。

世事难料,如果当初老孙没有入狱,在联想继续发展,可能中国商业史上就少了一个地产传奇,那是一块多么巨大的空白。毕竟接下来十年,顺驰用一己之力颠覆了整个房地产行业,只差一步几乎挑翻地产业头把交椅。让各路英豪惊掉一地眼球:原来还能这么玩。

1994年因表现良好,减刑一年,这年孙总31,刚过而立之年,四年牢狱,没人知道他经历了什么,但他随后的行动表明,四年的磨难没有让他消沉,相反,正是在身陷囹圄之时,勾画了未来的宏伟蓝图,人们常说选择比努力重要,事实证明孙总战略眼光极佳,未来二十年除了互联网再没有哪个行业像房地产这般红得发紫,一路狂飚。

出狱后的孙宏斌,没有报复,反而是心平气和的找柳总谈话,饭桌上一笑泯恩仇,饭后,柳总放言,任何场合,孙都可以说自己是柳传志的朋友。拿得起放得下才有机会做成事,老孙就这样取得原始资金,50万元,对房地产业而言,仿佛一颗小石子投入江河,掀不起一丝波澜。但拿到石子的人可不是一般人,他是孙宏斌,很快他就会将石子变成沙洲,甚至截断江河。

1994年在天津成立房地产中介公司,正式进入地产界,这个时候的老孙还只能做销售代理业务,于房地产开发而言,连人们都算不上,但狡猾的猎人都富有耐心而且善于学习,正是这一年的潜心研究,加之四年牢狱的光阴错过,让老孙研究出一套以速度见长的房产开发模式,在随后的10年里,这种模式颠覆了整个行业,被无数人模仿。

狂人孙宏斌:匹夫不死,王者无双

1995年,老孙有机会实验他的速度打法,7个月时间,完成第一个房地产项目"香榭丽"小区。7个月,这个速度比房地产行业从拿地到开发的平均周期18个月快了一倍以上。这个时候,顺驰还是个默默无闻的新来者,无人理会。

房企发展的最大制约往往在于拿地和资金。

1996年,老孙让出董事长之位,请来人脉丰厚的前政界人士张贵宗,果然项目不断,1995-1998三年间,靠着快建快销的速度打法,顺利完成了顺驰品牌的前期扩张,从天津一个普通的代理商变成名震津门的开发商。

1998年-2002年,搭乘国家停止福利分房的政策东方,迅猛发展,先后拿下14万平方的名都项目,万科和泰达都不敢碰的蓝水项目,170万平的"超级大盘"太阳城,基本奠定津门老大地位,前后开发30多个项目,顺驰速度,震动业界。

这一模式的核心是:低自有资金启动 快开工建设

销售回款支撑后续建设 毛利结转启动新项目 循环滚动

按照他的模式,只要每一个时间点拿捏得当,每一步战略执行到位,这一模式不仅行得通,而且威力巨大。这就是日后鼎鼎大名的顺驰模式雏形。

事实证明,在房地产行业狂飙的黄金时代,顺驰模式无比契合行业发展节奏,而孙的"使命般的激情"、"偏执""狂人"性格构筑的企业文化和充分授权的管理体系,又有力的支撑了集团的扩张。

金鳞岂非池中物,一遇风雨便化龙。

2002年,风雨兴!国土资源部11号令改革标志着土地出让模式由经营性土地转让变更为招拍挂模式,这无疑是打开了枷锁,顺驰如猛虎出笼,乘风而上,由区域性的地头蛇变为在全国兴云布雨的过江猛龙。

2003-2004年,短短两年间,顺驰销售额从02年14亿元到04年销售破百亿,04年行业龙头老大万科销售额才不过60亿元。团队拿地势不可挡,在全国各地频繁拍出地王,广大同行,闻之色变。

"对信念的偏执创造奇迹,历史是这样写就的,竞争版图是这样重划的,世界是这样改变的。"---孙宏斌《鸿鹄之志向 蚂蚁之行动》,这是2003年莽山会议上发表的演讲,也是孙红斌走向全国,逐鹿王座的标志性事件。

他曾在一次业内论坛上说:"顺驰的目标就是全国第一,就是要超过在座诸位,包括万科。"弄得王石脸色阴晴难定,会下拉着老孙说:"你是不可能这么短时间超过万科的,你要注意风险"。

狂人孙宏斌:匹夫不死,王者无双

你要注意风险啊

激情的、偏执的、具有独特战略判断的孙宏斌带着他极具狼性的顺驰团队,在全国市场"攻城掠地",所过之处,一片哀嚎。

有人批评顺驰是地产界的搅局者,这样不惜代价的竞标是不可能有利润的。但孙觉得,要那么多利润做什么,规模扩大才是当务之急,与同时代其他地产大佬不一样,他们专心创富,而孙一心称王,这也使他四面树敌,埋下失败的种子。

2005-2006年,风向骤变,政策调控,银根紧缩,银行停止放贷,顺驰高速扩张的背后是极为紧绷的资金链,这对孙来说堪称致命。

用行话来讲,一般是两个瓶子一个盖,而孙比较狠,他是十个坛子五个盖。风暴骤来,时不我待,历史没有如果,如果调控再晚来一年半载;如果当时孙不是四面树敌,有哪个同行大施援助之手;如果当时赴香港顺利上市或者摩根没有拿出魔鬼协议。现在会怎样?

孙宏斌再次遭遇人生大败,顺驰被迫以十几亿的价格卖给路劲基建,而这不过是顺驰当年拍下一块地的钱。孙的股票最后作价1亿,几乎输的一无所有。那晚,孙喝酒了,唱了一首"一无所有"。

狂人孙宏斌:匹夫不死,王者无双

事后,顺驰模式变成业内失败的典型案例,转谈于各大高校商学院,业内评价:"霸王之术,悍将之命"。

但老孙不后悔,他说:人原本生活得很好,原本可以不冒险,但因为选择了梦想,而遭受到困苦和失败。虽然中国人讲究成王败寇,但为了梦想和理想而拼搏,即使没有成功,也值得所有人尊重。因为这个世界,终究是靠有梦想的人去推动的。

就像他曾经说过的话:商业的本质就是冒险!言如此,行亦如此。

3.融创并购,王者归来。

清华大学有句校训: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这句话用在孙宏斌身上,真是恰如其分。

2005-2008年,政策调控加大,房地产业遭遇十年以来的凛冽寒冬,孙宏斌淡出公众视野,在融创韬光养晦,将目光聚焦在北京、天津、重庆和苏南6个城市,专注做高端精品。

08年12月底,融创出手20.1亿元,拿下"海淀西北旺地块",也就是后面大获成功的北京"西山壹号院"豪宅项目,拿地价7000/平,售价5万/平,在那个惨淡的房市,逆市热销。奠定了融创万亿商业帝国的基石。

狂人孙宏斌:匹夫不死,王者无双

狂人孙宏斌:匹夫不死,王者无双

时人惊呼:"那个四处买地的孙疯子又回来了!"

人们错了,孙宏斌带着融创再度回归,不过这次,他不在迷恋于全国圈地,快速扩张,而是重点经营少数几个一线城市,慢功出细活,高端精品+区域聚焦+稳控风险。

他说:"以前我们的理想是做第一,现在我们的追求是做好产品"

他变了,变得更加成熟,老辣,仿佛凤凰浴火重生。

尽管这一年,融创的销售额不过50亿,连全国50强都不算,在业内充其量是个二三线公司。但它依然得到一大批重量级投资机构的垂青,这里面有中投、中银、贝恩、德意志银行,因为灵魂人物孙宏斌和他的狼性团队在废墟中重生,暴风中倒下,又在雷电中重生。他们比别人更懂得稳控风险的重要,也比别人更擅长企业的扩张。

所以2010年,老孙终于得偿所愿,在香港上市,浦一上市,就遇到政策重大利空,股价跌破发行价。

但是没关系,老孙终于可以在玩当年别人在他身上玩的那一套:并购那些陷于困境的企业或者说捡漏。融创后面十年的繁荣与跃迁式的扩张证明老孙的战略眼光彷如开挂,他再一次走在了众人前面。

狂人孙宏斌:匹夫不死,王者无双

图1:中国房地产已经进入"大鱼吃小鱼"阶段

风虎云龙,兴王只在谈笑中。前文所说,有的人不管陷入何种绝境,一遇时机,赫然崛起。老孙就是如此。

没有人想到2008年以后,政策调控不断,限房限购,让消费者更加惜购,一方面更加利好一线城市房地产,另一方面也打击了在全国范围内跑马圈地的房地产公司,特别是那些争抢土地哄抬地价的房企。

如果没有宏观调控,房地产业的机会是属于那些有更多土地储备的公司,他们付出巨大的代价储备海量的土地,这些在信贷紧缩和消费者观望的情况下,都变成了压垮企业的沉重负担。

而老孙的融创,高端精品+区域聚焦,再一次走在大势的节拍上,无比精准,是巧合还是预见,无人知晓,但融创确实再乘东风,具备了问鼎中原的潜质。

天予不取,反受其咎。在主流房企还在全国各地肉搏拿地的时候,融创已经悄悄开始进入数万家房地产公司,四处捡漏,并购。

据研究数据表明,并购拿地成本几乎是招怕挂拿地成本的一半,这种作弊式的操作,直到数年后才引起同行的警觉,但融创大势已成。

狂人孙宏斌:匹夫不死,王者无双

图2:融创平均土地成本大幅低于土地拍卖价格

近8年来,融创中国年度销售额数据分别是83.3亿、192亿、356亿、547亿、658亿、682亿、1506亿及2017年的3620亿。根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计算,8年间,融创中国销售额实现了43倍增长、五个年份销售额大幅增长。

2012年开始,融创中国便开始在全国收购项目和土地,其凶猛的风格在近几年犹为明显。在融创中国并购史上,相继出现绿城中国、佳兆业、雨润、融科、金科、万达等知名房企的身影。尽管这其中有成功也有失败,但相继并购为融创中国持续增加了知名度以及扩张能力。

2015年,融创进一步在强二线城市中占位,当年通过收购中渝置地部分项目,进入西南重镇成都。此外还进入南京、武汉、西安、济南等城市。2016年其并购不断,收购金科地产股份,成为其第二大股东;从恒大手中收购青岛嘉凯城全部股权;收购莱蒙国际位于三河燕郊、上海、南京、杭州、深圳及惠州的7个项目公司所有股权;以137.88亿元代价收购联想旗下所有地产业务。财报显示,2016年公司共对外发起16笔收购(包含对同一家公司发起的连续收购),涉及资金595亿元。

狂人孙宏斌:匹夫不死,王者无双

2017年的态势更是凶猛,连续发起10笔并购,甚至参与万达那场"世纪大并购"。当年7月,万达商业将13个文旅项目91%股权以438.44亿元的价格转让给融创房地产集团,并由交割后项目承担现有全部贷款约454亿元;两项交易总金额637.5亿元。经记者统计,2017年融创并购涉及金额高达1065.04亿。

最近地产界又多了个段子,一个月前说拿地要小心的孙总,一转头一天内花光153亿在武汉拍了4块地。

狂人孙宏斌霸气归来,嘴上说着不要不要,但我们知道他骨子里的东西从未改变,王者无双,老孙何时登顶,且让我们拭目以待!

狂人孙宏斌:匹夫不死,王者无双


-----老孙语录:媒体给我加的定语总是狂人疯狂疯子等,熟我的人知道我不疯也不狂,其实我只是一个经历多一些的普通男人,感性幽默重情重义。但是这世界确实需要疯狂性格的人,做人也需要某些疯狂的时刻,要不然这世界会多么平淡乏味无趣?疯狂就是不惜命的激情,不惜代价的投入,不顾一切的坚持。趁年轻做点疯狂的亊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