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堪称“河南近代教育之父”,可人们早已把他忘记

他就是李时灿,又称李敏修,提起他大家也许很陌生,但他是开创河南近代教育的先驱。今天就来了解一下这位“河南近代教育之父”。

一、李时灿其人

李时灿(1866—1943),字敏修,卫辉人,16岁考中秀才,20岁考取举人,26岁中进士。先后在寡过书院、经正书院、致用精舍、颍滨精舍、遵经学堂等学宫讲学。1906年,李时灿改三仙庙为学堂,群众将其家摧毁,他向全县发表了《告汲县父老书》,讲清道理,继续致力于新学教育。1906年,李时灿担任河南学务公所议长兼河南教育总会会长,协同河南提学使掌全省教育行政。李时灿倡议设立了优级师范、法政、实业、蚕桑、工艺等各类专业学校。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后,李时灿任河南省教育司长。

此人堪称“河南近代教育之父”,可人们早已把他忘记

卫辉古城

(一)河南最后一位大儒

李时灿师从王少白,王少白师从李棠阶。河南理学家李棠阶、倭仁一起创造了理学的“同治中兴”,李棠阶曾主讲河朔书院,王少白这时师从与他。李时灿在理学方面有师承渊源,在多所书院、学校讲学,效法孙奇逢(明末清初,三大儒之一),晚年更是处处以其为典范,是河南最后一位大儒。

(二)结交袁世凯、徐世昌等

袁世凯因与载沣不和,被迫回原籍,袁世凯没有回项城,而是去了卫辉和安阳,李时灿在卫辉结识了袁世凯。另外李时灿与徐世昌同为卫辉人,相互比较熟悉,徐世昌曾任民国大总统,曾对李时灿有很高的评价。结识袁世凯、徐世昌等名人,为其主持河南教育改革提供了强有力的后盾。

此人堪称“河南近代教育之父”,可人们早已把他忘记

(三)整理中州文献

1915年,李时灿任清史馆协修兼中州文献征集处总编辑。曾在北京成立中州文献征集处,广泛搜求有清一代河南诗文资料。由于时局多变,战火纷飞,文献大部分散失,由原来的1597部,减少到726部,1668册,2000多万字。现藏于新乡市图书馆,是研究清代河南政治、经济、文化的珍贵资料。

二、李时灿与河南教育

(一)1898年,创办经正书舍

经正书舍被誉为“中州文明之权舆,河南学校之先声”。他与王锡彤、王安澜、高幼霞等在卫辉创办经正书舍,是河南近代教育的开端。收藏图书30余万卷,邀请辉县、新乡、开封等地的名儒等到此讲学,使其成为豫北的文化教育中心。1906年(光绪三十二年),李时灿、王锡彤等在经正书舍内设经正中学堂和经正师范。“河朔人士知科举外尚有学问自此始”的赞誉由此而来。

此人堪称“河南近代教育之父”,可人们早已把他忘记

《创建经正书舍记》石碑

(二)1906年,改建河南法政学堂,为国立河南大学法学院前身

李时灿任总办。将开封原仕学馆改建为河南法政学堂,地址在三圣庙街。先办预科和讲习科,招生百余名,次年一月正式开学。后又设政治、法律、经济等科,增收学生。该校于民国元年(1912年)改名为河南公立法政专门学校,1927年,并入河南中山大学(今河南大学前身),是国立河南大学法学院前身,今河南大学法学院创建于1985年。

此人堪称“河南近代教育之父”,可人们早已把他忘记

(三)1907年,创办中州公学

李时灿任总办。将明道书院改为中州公学,在南关繁塔寺创办。首任监督为王锡彤,李时灿好友。1909年,每年招4年制中学1班,按甲、乙、丙、丁次序排列。全校200多名学生,绝大多数加入了同盟会。1913年,中州公学师生因参加反对袁世凯的二次革命而遭镇压,学校被解散。冯友兰便是中州公学学生。

(四)1907年,改建河南优级师范学堂,理科为今河南大学理科前身,文科并入郑州大学

李时灿任堂长。将河南师范学堂改名为河南优级师范学堂,添招优级师范选科生200名。今河南大学教育学科前身。聘请教育界名家到校任教,还聘请美国、日本、英国等外籍教师来任教。1912年,与河南第二师范学堂合并,成立河南高等师范学校,1917年,改为河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1956年,理科改建为省立开封师范专科学校,1959年学校并入开封师范学院,成为今河南大学理科的前身。1956年,文科部分改建为郑州师范专科学校, 后成为郑州师范学院重要组成部分,1961年,并入郑州大学。

(五)1912年,倡议创办河南留学欧美预备学校,为河南大学前身

1912年,李时灿与河南提学使陈善同、省学务公所议员王敬芳、教育司科长林伯襄等人上书当局,力陈设立留学欧美预备学校,向欧美派遣留学生之必要。河南都督张镇芳决议设立河南留学欧美预备学校,校址设在河南贡院,主要学习外语,为派遣留学欧美创造条件,是为河南大学前身。据说“河南留学欧美预备学校”校门匾额就出自李时灿之手。

此人堪称“河南近代教育之父”,可人们早已把他忘记

河南留学欧美预备学校旧址

(六)1913年,创办河南公立农业专门学校,为河南农业大学前身

辛亥革命结束后,河南巡按使田文烈,教育司司长李时灿,为提倡教育、振兴实业,派日本东京帝国大学林科毕业生吴肃,筹办河南公立农业专门学校,设办公处于前营门,旋择开封繁塔寺二程夫子祠为固定校址,开始招收农林两科,学生各一班,半年又招收蚕科学生一班,年拨经费六万元,购置图书仪器,聘请国内外专家,担任教授。1927年,并入河南中山大学(今河南大学前身)。

(七)1934年,创作焦作工学院校歌,今为中国矿业大学、河南理工大学校歌

李时灿创作的焦作工学院校歌为“太行之阳河水东,莘莘学子救国重劳工。源深流自远,物阜民用丰。山葱葱,水溶溶,努力,努力!行健天同功。”

此人堪称“河南近代教育之父”,可人们早已把他忘记

三、人物评价

李时灿的学生嵇文甫(郑州大学首任校长,曾任河南大学、河南师范大学校长)在评价李时灿时说:“在清季末年倡导新学驰名中国文坛的有3人:江南是张季直,河北是严范孙,河南是李时灿。”1982年,北京大学冯友兰教授特别指出:“李时灿老夫子,是领导河南教育界的一代鼻祖。他整理的中州文献名扬全国,没有印的一定要设法印出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