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名縣李宗澤:三省交界處的“幫大哥”

近幾年

“幫大哥”成了

廣大基層人民調解員的代名詞

他們調解鄰里矛盾

化解家庭糾紛

他們古道熱腸、依法說理

促進了社會的和諧

在咱們大名縣張集鄉

就有著一位

有四十多年調解經驗的“幫大哥”

他就是

張集鄉司法所調解員李宗澤

大名縣李宗澤:三省交界處的“幫大哥”

大名縣李宗澤:三省交界處的“幫大哥”

李宗澤

年齡:67歲

調解工作時長:42年

“只要有需要

我就幹到幹不動了為止!”

這是李宗澤被問到退休問題時的回答

大名縣李宗澤:三省交界處的“幫大哥”

近日

《河北法制報》

“省界線上的時代足音”板塊

就深刻報道了李宗澤的事蹟

大名縣李宗澤:三省交界處的“幫大哥”

報道正文

一棵梧桐 香溢三省

大名縣李宗澤:三省交界處的“幫大哥”

院兒裡種著一棵梧桐樹,粗大的樹幹兩個人都圍抱不過來,枝枝丫丫的樹冠遮蓋了大半個院子。大名縣張鐵集鄉司法所院兒裡的這棵梧桐樹,是調解員李宗澤從事人民調解工作7年的時候種下的,到現在已經生長了35年。梧桐花開,花香四溢。它經歷了風風雨雨,也見證了李宗澤做調解工作的四季輪迴。

“張鐵集鄉東臨山東省莘縣,以沙地為主,農作物的產量不高,以前大家都是沙裡刨食,彼此相安無事。”司法所所長宋資超說,隨著改革開放,人們在地裡種上了花生、山藥這些適合在沙地生長的經濟作物,經濟交往逐漸頻繁,各種矛盾包括一些跨省間的矛盾也越來越多。

大名縣李宗澤:三省交界處的“幫大哥”

4月10日上午,記者見到李宗澤的時候,他正在調解一起經濟糾紛。李宗澤個子不高,一身運動衣,一雙運動鞋,褲腿扎著,褲子被雨水打溼了一大片。

糾紛雙方都姓李,家住小古灘村的小李辦了個養殖場養鴨子,外村人大李租了小古灘村的地種山藥。大李種的地堵住了小李家養殖場的水源,導致小李家的鴨子渴死了2000多隻。村裡調解不下來,兩人找到了司法所,前兩天李宗澤專程去村裡看了現場。

“現在就是兩方提出的賠償數額差得太遠。”李宗澤說,小李要大李賠償3萬元,大李堅稱鴨子的死與自己無關,就算賠也不能超1萬元。兩家爭執不下。

李宗澤苦口婆心地勸,又拿出法律條文來講,兩家還是沒能達成一致。“過兩天我還得給他們調解,非要把他們的事調成了不可!”李宗澤抱定主意。

大名縣李宗澤:三省交界處的“幫大哥”

40多年前,李宗澤是張鐵集鄉為數不多的幾個高中生之一,後來當了老師,教過學生,1977年幹起了人民調解。近些年,他調解了不少跨省的婚姻家庭矛盾,高價彩禮是造成矛盾的一個主要原因。

前不久,山東省莘縣馬村的一個男子來到張鐵集鄉司法所求助。他去年娶了張鐵集鄉一女子,女方家裡提出要20萬元彩禮,男方沒辦法借了高利貸。婚後為了還錢,男方家中生活捉襟見肘難以為繼。共同生活了一段時間後,女方提出離婚,男方要女方退彩禮,女方不給。男方帶著一群人找女方理論,最終還是沒有結果。

李宗澤瞭解到這些情況後,將女方一家人也請到了司法所,從人情和法律兩方面加以勸說,最終女方退回了15萬元彩禮。

“結婚不是賣閨女,我現在到哪個村都要跟村民講,高價的彩禮換不來好生活。”李宗澤說。

大名縣李宗澤:三省交界處的“幫大哥”

在42年的調解工作中,李宗澤已經記不清究竟調解了多少糾紛,看的事多了,接觸的人多了,什麼糾紛到了他手裡總能抓住關鍵去化解。他說,調解糾紛就像醫生看病,要抓住病根,而且手段也要與時俱進。法治社會一切都要依法辦事,調解糾紛也不例外。為了豐富自己的法律知識,他還自費上了法律函授班。

大名縣李宗澤:三省交界處的“幫大哥”

2012年,李宗澤被司法部評為全國模範人民調解員,大名縣司法局以他的名字命名了一個調解工作室。隨著他調解成功的案例越來越多,現在李宗澤已聲名在外,不光是相鄰山東省的人來找他諮詢或調解糾紛,連隔著兩個鄉鎮的河南省南樂縣的群眾也慕名而來。

大名縣李宗澤:三省交界處的“幫大哥”

4月10日下午,記者來到與張鐵集鄉司法所相鄰的山東省莘縣王奉鎮司法所。提及李宗澤這位河北的同行老大哥,該司法所工作人員劉豔霞豎起了大拇指,她說:“這麼多年來,只要是我們兩省、兩縣、兩鎮邊界附近出現了跨省矛盾糾紛,老李大哥總是衝在最前面,和我們聯合起來做調解工作,從來沒有因為矛盾的發生地或者困難大退縮過、猶豫過,他是我們的好榜樣!”

宋資超也說出了內心的感受:“說起來是兩個省的兩個鄉鎮,工作中,我們始終當成是兩個村,不分你我。”

67歲,這個年齡在其他單位早該退休頤養天年了,李宗澤卻還在調解一線奔波著。幹了這麼多年,啥時候退休啊?記者問他。“只要有需要,我就幹到幹不動了為止!”李宗澤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