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創始人雷軍:做企業,人比制度重要!

大家知道,互聯網創業企業的成功,離不開這個企業領導人敏銳的市場嗅覺和創新思路,也離不開好的商業模式和企業管理。在創業團隊裡,人重要?還是制度重要,這個問題一直眾說紛紜。小米掌門人雷軍,就在一次講話中明確提出了自己的觀點,合夥人,比制度重要。

小米創始人雷軍:做企業,人比制度重要!

雷軍在一開始,就直接強調說,團隊第一,產品第二。原因很簡單,因為只有好的團隊,才有可能做出好的產品。幾年前,在小米公司還剛剛起步的時候,很多人才在加盟之前都會非常猶豫,那個時候,雷軍是怎麼集聚人氣的呢?主要還是靠他的創始人團隊。為了吸引到公司需要的人才,幾個人是輪番上陣,甚至有的時候和人面談,一聊就是將近10個小時,很多優秀人才終於被公司合夥人的誠意打動,答應加盟小米。

第二個,公司創始人最重要的工作是找人。雷軍回憶說了,在小米成立的第一年,花費大部分時間去做的一個事情,除了找人,還是找人!在整個過程中,組織硬件團隊花費的時間最多。因為當時小米的幾個創始人都來自互聯網行業,不懂硬件,也沒有多少這方面的人脈。就算有人想來,也都是來談條件的。這些人要高期權,還要比現在的大公司還好的福利待遇,搞得幾個合夥人都快崩潰了。後來乾脆就果斷拒絕了這些人。

小米創始人雷軍:做企業,人比制度重要!

那麼,一個好的合夥人該符合什麼標準,雷軍在講話第三點裡就給出了答案,說好的合夥人必須都得各自獨擋一面。不少今天很成功的企業,當初都經歷九死一生。比方大家看到的淘寶、支付寶、天貓這種家喻戶曉的產品。其實最有價值的不是產品,也不是品牌,而是背後的團隊,尤其是馬雲和他的18個聯合創始人。所以說,做老闆的,主要就是負責把整個班子團隊搭好,就像小米如今的合夥人班子,也是各管一塊。如果沒有什麼事情的話,基本上都不知道彼此在幹嘛,也不會管彼此。大家都是自己的事情自己說了算,這樣就能保證整個決策非常非常快。

第四點,合夥人以下的員工用最好、最合適的人。可以毫不誇張地說,一個頂級工程師,不是頂10個,而是頂100個普通工程師。所以,在核心工程師的選擇上,一定要不惜血本去找,千萬不要想偷懶,省錢。那些最有創新精神的人,你只要把他放到他喜歡的事情上,讓他用玩的心態來工作,他就能真正做出一些事情來。

小米創始人雷軍:做企業,人比制度重要!

第五點,合夥人團隊要有持續創業的心態。一家企業的員工,只有在感覺是在為自己幹活時,才會有主動性。那怎麼才能持續激發團隊的主動性呢?雷軍給出的答案是,讓員工成為粉絲。小米內部是沒有績效考核的,但這不是說公司沒有目標。那這個目標怎麼分解呢?小米沒有把指標壓給壓給員工,而是把考核指標算在合夥人頭上。對員工的要求,小米有和別的企業不同的地方,就是更關注過程。員工只要把過程做好,結果是自然的。

第六點,企業要想成功,必須讓員工“爽”。雷軍說,任何激勵,其實目的就是讓員工爽,為了讓員工爽,企業的管理者有時候真的應該把姿態放得更低一點,去跟你的員工打成一片,聽聽他們到底想怎麼爽,怎麼讓他們有參與感、成就感。創辦小米之前,雷軍看了很多公司,發現這些公司都只跟人說有期權,不過都是要到臨近上市的時候,才跟你說你的期權是多少。只有小米的合夥人、核心員工,進來之前就知道自己的期權是多少。把很多事情都擺在桌面上,看到實實在在的東西,大家就會更有動力。

小米創始人雷軍:做企業,人比制度重要!

第七點,讓員工成為粉絲,讓粉絲成為員工。小米手機,從本質上說,它是一件成功的粉絲產品。雷軍說,為了培養,維持小米的這種粉絲文化,必須首先讓員工成為產品品牌的粉絲。每一位小米員工入職時,都可以領到一臺工程機,要當作日常主機使用;其次,讓員工的朋友也成為用戶,每位小米員工每月可以申請幾個小米手機優先購買邀請碼,送給親朋好友,這在無形中,通過員工這個中介,把小米的這種品牌文化傳遞到了更廣泛的受眾。小米內部不僅要求讓員工成為粉絲,甚至還嘗試讓粉絲成為員工。小米新媒體運營團隊,很多都是從粉絲中招聘過來的。不少用戶在現場體驗過小米之家的服務後,會選擇申請來小米工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