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洪志:大咖都是如何做交易的?下

以下正文為6.12日在“老白股金匯VIP會員群”的直播分享內容,現把文稿發出來共勉

以下正文內容接6.19日未完

(三)

接下來我把首席風控裡面的一些觀點做一個總結,綜合了幾位老師的一些觀點跟大家聊一下。

今天講的這種交易方式都屬於主觀交易,我不太建議大家去做客觀交易,也不建議用程序化去做交易。尤其是像外匯市場的一些EA系統,這個是有問題的。因為真正的客觀交易,如果大家有聽過課,裡面一個臺灣團隊的叫言承旭,聽過他的課後會發現散戶在各方面都沒有優勢,比如說硬件的配置,交易成本是否能拿到更低的價格,交易的速度能不能把服務器架到交易所裡面去。有沒有很強的研發團隊,以及有沒有一整套完善的、公司最高層的風控系統。如果這些都沒有,程序化交易基本死路一條。

有些程序目前確實賺錢,並不是因為程序多麼厲害,而是因為剛好行情配合了你的程序,給你賺錢。但是最終下去一定會被行情給磨損掉。哪天行情不配合的話,那麼就開始虧了。

交易所的領導也講過。2015年股災以後限制了每天的開倉次數,所以高頻的量化全部倒下。要不轉人工短線,要不就做稍微長一點週期的交易,現在有很多人工交易員在做短線,每天在日內打短。但是這個裡面成功率並不高,我們這次也碰到了幾位90後,就是短信炒單,炒的蠻厲害的,曾經拿過冠軍,而在今年收益並不是特別好,還有幾個是虧損的。

所以我個人建議,大家做交易還是要從主觀開始做。因為主觀的你可以充分發揮你的主觀能動性,還可以去學習,然後可以把周線拉長。慢慢的做,一波一波的做,可能在市場裡面贏面會比客觀交易更大一些。

我再講一下EA,舉個例子,比如說小朋友比較喜歡打架,認為自己很厲害,學了幾招,但是真正上正規的賽場級別去格鬥的時候,比如說終極格鬥那種比賽,就像李小龍那種鐵籠搏鬥的話,你可以發現自己在那根本就不堪一擊了。所以這個是客觀的,但是如果說有些人願意去試,還是可以去試,我只是把結果跟各位講一下。

主觀交易其實就一句話,就是你對行情的分析有多大的確定性。確定性越高,那麼你的贏面就越大,就這一條。

我記得我們有位叫天望的會員,當時是傅海棠老師講課以後,他就問老師交易的秘訣是什麼,傅老師說就是找市場裡面價格被低估的品種買入就好了,然後就跟它耗時間。

這個地方我再補充一下,他其實還說了幾句話,他說了他的秘訣是兩點。第一點就是入場的速度要慢,就是說判斷出了趨勢也不要急著進,要等到相應的點出現。他舉了四個例子,其中有一個例子就是蛋農殺雞,蛋農只有殺了雞以後才能做多雞蛋,而並不是說當你看多的時候你就去做,做了的話你會被行情來回折磨,一定要殺雞,而且大規模殺雞,殺雞不要錢,五塊錢隨便挑,那麼那個時候買雞蛋一定是沒問題的。

還有幾個例子,我記得有一個是講鋼廠的老闆開會哭了,就虧的受不了了,他說鐵礦石白送給我們,我們煉了鋼也虧錢,那麼這個時候你可以放心做多,這些屬於一種信號。另外一個是煤炭價格上漲,就是總理下礦井,說明煤礦也沒法兒活了。這個時候做多都是有很大的安全性。

所以只有在這種時候才敢於去重倉做,那有人說為什麼不去做空,其實他也不放棄做空,但是做空的商品包括黃金,外匯除外,做空了一塊賺錢,速度越來越慢,越跌價格越低對吧,你保證金越少,然後盈利也少。不像上漲,上漲是保證金在放大,但是盈利在放大,而且空間,上方是無限的,下方是有限的,根本沒有一個商品可以跌100%。但是一個商品可以漲100%,所以我一直講做交易除外匯以外,大家還是多考慮商品裡面找一些品種去做多更安全一些,而且可以獲利,基本上每年都有這樣的機會。

比如說今年在外匯市場的就是美元,歐元的這一波,四月底五月份這一波,美元的多頭就可以做了。然後看看下半年美元還能不能再給一次機會,尤其是在宣佈加息二十五個基點之後,這個加息肯定非常大。下去之後沒了方向,就真正的方向,那個時候如果一旦出方向的話,那麼再做非美會更強一些。

所以第一點入場要慢,第二點就是入場以後也得慢,就是拿的時間要夠長。不行的話就耗,因為確定性很強,你就知道一定是這個方向,不大可能轉勢了,你就拿著就好了,一直拿著。最終通過時間,價格一定會往有利於你的方向去發展。但是這種信息還是來自於對於行情之前的一種確定性的判斷,如果不確定,來回做的話那就等於你把錢都刷手續費了,把成本都磨損掉了,這樣是沒有必要的。

對於外匯分析會稍微複雜一點。我們在資金流裡有幾個指標是看外匯的,比如國債收益率的差值,主要股指的基金的比價,還有跨市場的估值的比較,這個可以看出一個外匯品種單邊的走勢。從這個角度而言會讓我們對於匯市的方向有一個比較堅定的信心。

黃金的工具會更多一些。當然最近這幾個月的黃金,那個指標有幾次不是特別靈,但是大家對這套指標還是有信心,因為過去幾年他是非常的準確地反映了黃金的方向。只不過今年前五個月到這個月六月,這種震盪確實很罕見,來回答打,能讓賬戶不虧已經很難得了,所以我在上個月說過,如果黃金不行的話,你換個賽道,不要老盯著黃金做,你可以看看別的品種。

這個是分析,主要就是這個確定性,然後就是要開倉。開倉的剛才已經說過了,開倉前要慢,一定要等到有利於我們的機會出現以後再去做。一定有信號出現。要先做到至少入場以後不會輸,或者不會輸太多,甚至於超過了自己的風控的基準,所以這個是在入場之前就要去算好的。我講了對於棉花你能開多少手是能算出來的,而不是說拍腦袋。

這裡面就涉及到要算細賬,還有就是風控的標準,有幾位像王兵,包括言承旭這個團隊。他們的風控標準的就是開倉以後的回撤,虧損不要超過總資金的2%。之前大都以為是20%,因為一個基金回撤的基準線就是不能超過20%。但是20%不是一次虧完的,是一個過程,你每次虧2%,那麼其實虧十次還不到20%。所以最好的方式就是每次卡住2%的底線,那麼多少是2%,這個是可以自己來算的。

如果是做國內期貨,基本上槓杆平均是在10倍。有的8倍,有的是12倍,你可以算出來,外匯50倍、100倍都有,然後算一下,如果這筆虧的話能不能卡在總資金的2%以內,能的話,那麼你再算應該是買多少手,你會發現可能遠遠會少於你之前想下的單子。也就說判斷方向是一方面,但是倉位,就是資金的把握,其實比判斷方向更重要。

每次講到這兒就會有很多人說,那些人是大戶,資金很大,至少都千萬以上。我們小散就應該多做。大戶方法不適用我們。其實這個問題在課堂上就有一位學生提出來過,等好幾天好幾周都不開倉,我們小散我就想天天做,這樣才有可能翻盤嘛。我記得當時講這句話的時候好像那堂課老師是傅海棠老師,他就說,如果你不確定你能贏的話你來回做豈不是輸的更快嗎。

而且這些人也是從小散成長起來的,最高的應該是王兵,他入市是拿了30W,因為他以前是礦商,做進出口貿易的,主要做進口,所以他對黑色很瞭解,他是最豪華的起步,30W我相信這個資金其實不算少,很多人做交易的起步就是兩三萬,幾萬塊慢慢做起來的。我知道一位做交易做的比較好的一個小男生,90後。是河北農村的,他起家是兩千塊、三千塊錢,最後做到一千多萬。他是他們村第一個給他們家買寶馬的。

大家記得我們在五一節期間,咱們有一位會員在深圳,他去了深圳的水貝,連續去了兩天,給大家拍了照片發回來。當是我還把照片發到群裡面,我就說從水貝情況來看,黃金漲的可能性比較小,因為市場確實需求太低迷了,最後果然就是黃金就沒怎麼漲。

像這種就屬於一種比較初步的很簡單的一個調研,如果說再往深裡走的話,其實應該是聯繫一些貿易商,現貨商、加工廠以及店鋪這種終端。你問問他們,問一些問題,基本可以得出來,整體黃金市場的需求。影響價格就是供需,如果需求弄明白的話那其實方向也出來了,因為這種工業品就是看需求,農產品是看供給。

入場也有一些不同情況,比如說像王兵、傅海棠等等都是輕易不入場,王兵是要等到指標全部走穩了,比如做多,價格一定要站上均線,均線開始多頭排列,那麼開始第一單入場,入場先用10%。然後再加一次倉,加到40%就不動了。傅海棠基本上也是這樣。但是像付愛民的做法就是先拿5%或者更小的去試,試對了,你正好投機對吧,就可以拿著,然後後面再加。如果錯的話就交了學費,成本嘛。但是你起碼跟市場保持一個接觸。有限的冒一些風險,我覺得這兩個都對,關鍵還是在於哪一個更適合你的性格。

如果性格比較穩,就是喜靜不喜動的,我覺得用穩一點做法,就是等他完全出現以後,入場是晚了一點,但是確定性提高了,而且倉位可以稍微重一點,這樣來做。如果說性格比較急,那就小倉位試試,反正不做心裡會癢癢,就想動手。那就動一動,但是把風控控制好,每次最多不要超過2%的回撤。如果你長此以往卡住的話,不能保證你賺,但是可以保證你肯定不會死,那不死的話就有機會。很多交易員問題在於還沒等到翻身就掛了,然後他老是說,我上次就差一點點,其實差的很遠,就是因為首先方向判斷有問題。

第二資金方面,資金的管理上面有問題。所以不能簡單地以支撐壓力來看止損,而是看你的賬戶資金的曲線,來做賬戶資金的管理。

這樣入場以後,無論是價格沿著之前的方向走,還是價格回撤,肯定會碰到有可能會進場就被套,或者說漲了以後盈利了,一回撤你又變成浮虧了。或者說打平了,那這個時候你就很難受,然後就會想到砍倉,是不是做錯了,還是說減倉了還是怎麼著。那麼這個地方其實是真正的體現水平和心理素質的地方。

比如說入場以後馬上被套,入場就虧,這種情況很容易發生在當行情走穩的時候進去,有可能一進去就轉向。那麼這個時候很多人選擇就是止損,直接砍倉。有些人說扛住,拿時間去耗,傅海棠就是這種人,因為他完全不懂技術分析。

這兩點的沒有絕對的對錯,你可能不止損,抗住可能是對的,但是某一次總會錯,錯就是滅頂之災。

所以如果定了2%的回撤還是嚴格執行,因為畢竟全中國的農民就出了一個傅海棠。然後再加上他的這種性格以及過去這幾年的市場情況,剛好被他趕上了,所以多種因素集於一身,出了這麼一個人,但是我不建議大家一出現回撤就去扛,未必能扛的回來。

像侯婷婷這種在最小的時間單位之內,以最小的止損去博更大的收益,這個方法是典型的炒單方式,因為她開倉是在一分鐘圖形上,甚至於更小的跳動上去開倉,就是比一分鐘還要小的單位,這個在MT4上是沒有的。在文華上面是有這種單位的,但是這個是需要點功夫,比如他會讓學生去畫圖,至少三四個月吧,就把每天高開低收畫出來。畫畫就會有感覺,就可以用在盤面上。

這種方式應該說是很多短線炒單人員的必修功課,業內有很多做這個賺到錢的。但是我認為這個一是需要有耐心,二,這種方式確實也比較符合你的性格。這個我不能多評論,因為她的課我也沒有上過,我一直想去上,但是我覺得這種方式可能比較適合女性,就是很細膩。

侯婷婷老師這段時間,尤其今年也在轉,就是她開始轉中長線,做基本面。所以最近他跟幾位行內的行業研究員交流比較多,我相信今年他對棉花、蘋果等等應該是把握不錯的,都是大週期。

咱們會員群應該有同學想去參加他的課程,我覺得可以請他上完課回來給大家分享一下,侯婷婷老師的手法有哪些地方大家是可以去學習的。

所以這裡的就需要選自己去定哪個交易風格,你是做短線還是中長線,然後是做像侯老師這種方式的還是像付老大這種,就是大開大合的做法,就要看自己性格。一旦定了以後,就不要變了,風格和方法。因為變來變去,其實很多機會該賺的沒賺到,不該虧的倒是虧了很多,所以從這個角度而言,其實主觀交易,是首先要先了解自己尤其自己的性格。長處在哪裡,短板在哪裡,清楚以後總結出一個適合自己的方法。實際上咱們群裡這大半年的交流有不少方法出來。

在外匯和黃金方面判斷,我之前出那本書就是《追蹤資金流》,關於黃金的分析方式應該是比較全的,這個方法的整體思路就是為了降低判斷的一些不確定性。但是後面我又補充了幾個維度上去,如果能夠能掌握好這個方法的話,再配合非常嚴格的風控,一定可以保證黃金上不會大虧。賺大錢不能保證,賬戶肯定不會掛,我覺得能做這個已經很不錯了。

同樣的對於外匯和原油也有一些工具,尤其是外匯有三個工具應該是比較穩妥的,至少比只是看單純的盤面要來得更加穩妥一些。所以從外匯角度來看,中長線級別趨勢。我用這幾個工具,也是能夠達到一部分的確定性,不能說百分百肯定不敢講,90%也不敢講,但是比例應該還是比較高的。

所以入場就被套,還有這種浮虧。我個人認為如果你不是那種像傅海棠這種性格的,我認為還是要卡住風控標準,就是每次儘量不要超過本金的2%,只要超過2%第一時間先砍倉再說。回來後還是再買。但是千萬不要說有僥倖心理說要扛。

另外就是不要頻繁交易,也不要頻繁地止損。這個以前我反覆講過,如果你來回來回做的話,其實你會發現大部分的錢都輸在了自己的砍倉裡面,也就是說被自己風控給幹掉,是自己把自己幹掉。所以真正的風險並不是說你的賬戶出現了虧損,虧損到2%就砍倉對吧,真正的風險是你把方向看錯了。那這樣的話,你怎麼做都錯。比如說多頭裡面做空,空頭裡面做多,還有就是震盪市裡面你想讓他出單邊,他出不來,就像這幾個月黃金是一樣的,方向看錯了,那麼這個時候如果再去平凡做的話,就是做的越多,掛的也越快。

另外還有一些交易手法是用對沖,這個我認為可能在目前的一些像mt4平臺上面是比較難處理的,在國內平臺上一般交易員也比較不好處理,比如說你拿什麼對沖,你拿近月還是遠月,還是說跨品種對沖還是跨市場,這個可能對於目前咱們整體還是難度大一點,所以還是在於要選對品種和看對方向,提高對於行情判斷的確定性更加關鍵,所以在入場之前反覆仔細的研究是非常的重要。

美元的這個例子,我應該之前講過的,南京的陳揚,火藍投資的。幾千美元做到一千萬美元,七八個月的時間,就是2014年7月份一直到2015年的2月份還是3月份,就是一個奇蹟。還一個也是南京的,大概一千美元左右吧一直做到一千萬,這倆都是很獨特的交易員,一個是信心強。用一個固定的系統是第二,第三是體力很好,我問過陳揚,就在一分鐘圖上,來回來回來回來回做,這樣一下子一波行情就翻了一千倍。

我認為對於普通投資者而言,只要執行風控標準,然後加倉,你可以不加倉,一次也可以,10%其實已經很好了,因為10%如果100倍槓桿的話,就等於你用了10倍槓桿。那麼如果是用於國內期貨,10%等於沒有槓桿,但是他一旦方向對了以後你可以用30%-40%,就是用三到四倍槓桿一波一波做,其實也蠻好的,幾年下來,你不用冒太大風險,但是收益是很可觀的,我認為一年翻個幾百上千倍,純屬個案,就像傅大師一樣,全國就出了這麼一位是吧。所以我認為還是看好風控,然後用適當的槓桿做,然後一波一波的做行情會更加穩妥一些。

還一個例子就蘋果,蘋果沒有問題,大家可以考慮遠月應該是可以買的。入場的保證金,如果按照這個算法的話可以翻一倍。

我們後面看一下有沒有機會能夠一起去做調研,如果我們參加這種高質量調研,調研一次那它的收益會遠遠超過你花出的時間、精力和差旅費。這次就有一位,江西還是哪裡的,花了一萬塊錢的差旅費,跑了幾個蘋果產區,然後那一個月光在蘋果上就賺了一千多萬。

這種有效的調研是真正的以小搏大,花一萬賺了一千萬。後面的機會依然還有,每年都有機會。其實我們缺的不是機會。我們缺的是當機會來的時候,我們缺少抓住機會的能力和膽量魄力。

所以總結一下,基本上這個課程裡面客觀交易我就不講了,EA我建議大家可以看一看,但是不要把它當作一件能讓你賺錢的事情來做。重點講的是主觀交易,那麼主觀交易說白了就是確定性,比如說風險不是來自於止損等等,非風險是來自於你看錯了方向,所以還是要提高入場前的確定性。那麼確定性就是在於你對整體市場包括這個品種的瞭解以及分析。有沒有從多個維度來看,越細緻就會越有信心,就越敢於重倉並且長期持有,這個是從確定性的角度而言。

另外就是要有耐心,就是入場之前的一定要慢,就是要等待出發點出現以後再去做入場的動作。所以入場要慢,然後入場以後拿的時間要長,用時間去耗,換空間,最終的勝利一定會站在看對了方向的這一邊。除非你看錯了,看錯了就止損,我建議還是每次整體資金2%,這是比較科學的一個回撤點。

然後大家記住,做交易其實跟我們平時工作做生意是一樣的,就是老話講叫做財不入急門,越急越賺不到錢,所以做交易的路上,其實不是那麼擁擠,因為絕大部分人都想賺快錢,如果說慢慢做的話,這樣路上人其實挺少的,如果真能做到這一點,那基本上一波趨勢下來,應該可以有一些躺賺的效應,比如說今天講的蘋果都可以考慮一下,還有下半年的澳元都是可以重點考慮。

股市在前面講的非常清楚了,上證50和滬深300,短期而言從估值的角度應該是見底了,那剩下的就是選股,其實好的白馬股也上去了,比如說平安、茅臺、海康衛視這個就算了,還需要再挖掘其他的新的個股出來。後面有時間跟大家再交流一下這方面的一些最新的消息。

>>>>以下內容為學員提問

問題:記得白老師之前也講過,想掙錢得重倉持有一段時間,這一點和2%總資金止損是怎麼個辯證關係。是不是理念上有些衝突?

答:2%的資金回撤指入場的時候,而且重倉不是一次到位,而是數次,例如至少2次。第一次可以去槓桿的方式,比如5%,甚至高槓杆的可以用1%。如果錯誤,那麼2%可以看作是交易成本。如果正確,那麼後面可以把倉位加到30-40%。這些是正常情況。如果碰到不太正常的極端行情,倉位就要加足,例如股市牛市來的時候,重倉股指,如果超過100倍槓桿,基本上10%是平時常態下的最大倉,極端行情可以再加大。

問題:白老師,您剛才有說蘋果,現在的多頭是在逼倉吧,是因為交割標準太高了,有沒有可能交易所改變交割規則呢?因為在國內什麼樣的事情都會發生,是吧?

答:有可能會改變規則,例如白糖就有先例。但這是有周期的,起碼下半年這種情況還看不到。最近市場裡面除了少數品種之外,大多數都比較沉悶。所以,目前需要的是耐心,以及剛好利用這個時間學習充電,多與其他交易員交流。

白洪志:大咖都是如何做交易的?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