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4 白洪志:明確供需關係是行情分析中的戰鬥機

對於做投資交易的人來說,行情判斷是非常重要的一件工作,因為對於行情多空的研判,直接影響著交易的方向以及對於盈虧的預期,很多主觀交易的都是屬於這種類型。當然,也有人聲明自己不判斷方向,或者用單純的概率方式,例如目前的一些程序化交易,或者叫EA系統,賺幾個點就走人,或者虧幾個點就止損。其實這也是一種行情判斷,屬於客觀交易,換句話說,不去判斷行情其實也是一種判斷,因為他的方向在資金曲線上而不是行情的曲線上。

無論是主觀還是客觀交易,這兩種方式沒有絕對的好壞,因為90%或以上的主觀交易者和客觀交易者最後都會被市場消滅,但同時,也都有少部分的主觀和客觀交易員都賺錢而且賺了大錢!所以,正像毛主席他老人家說的,決定戰爭勝負的不在於武器而在於人,也就是使用武器的這些人。這個道理也適用期貨市場。

今天要聊的是主觀交易。為啥不聊客觀交易呢?因為從實際的執行層面而言,客觀交易不適合散戶操作,目前市面上追蹤趨勢單邊投機的EA系統很多都存在這樣或者那樣的漏洞。散戶如果沒有在硬件配置、交易成本、交易速度、研發團隊以及風控系統等方面的優勢,做程序化交易基本是死路一條,就算是賺錢也是暫時的,那不是因為系統好,而是因為剛好行情配合這個系統。哪天行情不配合系統了,就是穩定虧損的開始。在國內的期貨市場,自從2015年的股災之後,由於交易所限制了每日的開倉次數,所以高頻的量化團隊幾乎全部歇菜,有些轉為較長週期的交易,有些則乾脆轉為人工主觀短線,每天用人工在市場裡貼著地皮收割韭菜,割來割去,很多主觀的短線交易員自己變成了韭菜。

從傳統的供需角度來判斷趨勢性行情並穩穩做一波趨勢,是適合散戶而且給了屌絲們逆襲大戶的一種比較靠譜的主觀交易方式。供需關係屬於基本面中的基本面,行情判斷中的戰鬥機,真正瞭解了供需,也就明確了方向,該漲的一定會漲,該跌的一定要跌。在金融市場中,供需方式可以適用於任何品種,無論是股票、期貨還是外匯,都可以用供需的關係來做最根本的行情判斷。供大於求,價格一定漲,供小於求,價格一定會跌。真正明確了供需關係以及背後的邏輯,可以達到,至少是接近了判斷一個“確定性”行情的狀態。這種狀態對於主觀交易者非常重要,因為它會直接影響開倉、持倉和平倉等後續一系列的交易動作。

在股市中供不應求的例子,可以參照最近引起廣泛關注的牛股,包括茅臺、格力、平安和其他等典型的穿越熊市的牛股,期貨中的蘋果則是最典型的由於大幅減產而引來資金追捧。匯市的分析要稍微複雜一些,資金在國債、股市和商品之間的“搶籌”行為,實際上就意味著對於相關外匯品種的買進和賣出,例如近期匯市裡面的日元和澳元,交易員們不妨可以重點留意。

在最近結束的“首席風控官”的課堂上,傅海棠先生講完課後的提問環節裡,有位“老白股金匯”的學員問交易的秘訣是什麼,傅老師直接回答說,之前講過了啊!就是找到市場裡價格被低估的品種,然後買入就好了!

老白認為,此言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難的其實是交易員是否可以發現市場裡面的事實、看透邏輯關係並且不折不扣的執行。開倉之前不妨慢一點,入場之後也不妨待的久一點,放緩節奏再加上時間,長此以往堅持下去,相信大部分的交易員都可以獲得不錯的成績!

白洪志:明確供需關係是行情分析中的戰鬥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