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說諸葛亮的“隆中對”有錯誤,註定了劉備最後的覆亡?

曹政情


誠邀,如題。為什麼說諸葛亮的“隆中對”有錯誤,註定了劉備最後的覆亡?小編以為原因可以這樣理解。

東漢末年,桓帝靈帝昏庸無能,天下崩亂,自董卓以後,東漢中央政府名存實亡,各諸侯不再奉漢帝命令,於是諸侯並起,跨州連郡者不可勝數。在漢末群雄中,先後湧現出了袁紹,袁術,曹操,劉備,孫策,馬騰,劉表等諸多梟雄。劉備起身於微末,與曹操孫權相比發家太晚,幸得諸葛亮相助才得以跨有益州成就霸業。諸葛亮也以隆中對聞名於世,那麼隆中對真的那麼完美嗎?

其實不然,隆中對雖然很不錯,但是它忽略了一個問題,那就是荊州對於孫劉兩家的影響

按隆中對所言,荊州西通巴蜀,東連吳會,北接中原是天下之中,不但地理局勢非常有利,而且荊州土地肥沃,隸屬於荊州的南陽,南郡都是東漢的人口大郡,可以說誰掌握了荊州,誰的力量就會得到巨大的提升。

孔明設想的是劉備先取荊州後得益州,這有兩個問題

其一,劉備本是天下之末,如果取得了荊州和益州,那麼劉備在兵馬屬地方面就會超越東吳孫權,那麼孫權會看著劉備一天天壯大嗎?

其二,荊州對於東吳有著特殊意義。孫權之所以能在亂世之中歷久不倒,長江天塹和水師是其兩樣法寶,但是劉備得到荊州後,東吳的長江天塹對於劉備就是個擺設,劉備完全可以順江南下攻打東吳,東吳的國家安全得不到保障。試想一下,孫權現在面臨著兩個比自己強大的老虎,一個是曹操但是它隔著長江過不來,另一個是劉備,而且劉備是有實力吃掉東吳,是以孫劉聯盟必定會因為荊州而破裂,這就是隆中對一個很大的BUG

以上就是小編的看法,如有出入還請斧正


電視劇裡看歷史


隆中對策是諸葛亮為劉備制定的戰略規劃書,也是諸葛亮與劉備初次見面就贏得劉備信任的關鍵因素,劉備聽完諸葛亮的對策後立即表示“如魚得水”,顯示對這一規劃的高度認可。

但是,蜀漢事業發展的軌跡並未完全與隆中對策相吻合,劉備生前未能完成統一大業,其後諸葛亮按照對策中的規劃連續北伐,也未能完成規劃目標,是不是隆中對策的戰略規劃一開始就錯了呢?

首先,看一下隆中對策的要點

諸葛亮的隆中對策並不複雜,按照陳壽在《三國志》中的歸納僅有300多字,其要點可以歸納為以下幾個:

  1. 曹操不可與之爭鋒;

  2. 孫權可以為援而不可圖也;

  3. 荊州是天所以資將軍;

  4. 佔據益州以圖天下;

  5. 天下有變時自宛洛和秦川出兵。

其次,看一下隆中對策的實踐過程

諸葛亮提出隆中對策後,被劉備完全接納了,當時的形勢剛好符合諸葛亮的判斷,劉備聯合孫權,北拒曹操,在荊州站住了腳。

隨後,劉備又西進益州,最終佔領了成都和漢中,完成了“跨有荊州益”的目標。

下一步就應該北伐了,但也就在這一步上出現了問題,劉備、諸葛亮都未能完成統一大業,隆中對策沒有達成圓滿的結果。

再次,看一下隆中對策遇到的問題

隆中對策前期順利、後期遇阻,主要存在兩個方面的問題:一是孫權背叛聯盟,與對策中的重要判斷不一致;二是北伐曹魏未果,與對策的結論不一致。

按照諸葛亮的判斷,孫權始終是外援而非對手,這是打敗曹魏的關鍵,諸葛亮也努力維護孫劉聯盟,但孫權方面最終還是出了問題,似乎顯示出諸葛亮在這一問題上存在誤判。

北伐曹魏未果,也是隆中對策最受詬病的地方,如果北伐最終成功了,無論中間的過程多麼曲折,諸葛亮的戰略規劃也都會受到高度評價,但北伐沒有成功,找原因的話自然會想到這份規劃書。

最後,如何對隆中對策進行評價

蜀漢大業未成,是不是隆中對策和諸葛亮造成的呢?其實不應該這樣看。

從戰略規劃本身看,隆中對策其實說得很清楚,北伐要想成功必須“天下有變時自宛洛和秦川出兵”,這裡麵包括了3個條件,但到諸葛亮北伐時,只勉強剩下了“自漢中出兵”這一條。

不是規劃有問題,而是規劃提出的條件沒有具備。北伐的條件為什麼沒有如期達成?這裡面的變數太多了,先是關羽擅自北伐,造成荊州丟失,接著劉備憤而東征,造成蜀漢國力大減,這些都不是諸葛亮能控制的。

至於對孫權的判斷,諸葛亮提出佔領荊、益後仍然要“外結好孫權”,但劉備讓關羽守荊州,關羽對孫權懷有敵意,孫、劉兩家不僅沒能結好,而且上演了益陽城外的單刀會,積累了矛盾,而這件事仍然不是諸葛亮能左右的。

所以,不是隆中對策的規劃有問題,而是執行不到位。在劉備生前,在劉備親自決策的一些重大問題上諸葛亮的發言權其實是有限的,北伐大業未成的責任不能推給規劃本身,也不能推到諸葛亮身上。


南門太守


我個人認為隆中對如果有錯,那麼就是把益州這個地方說得太過於誇張了。

大家都知道,益州雖然易守難攻,土地肥沃,但人煙稀少,少數民族又多。

益州離中原太遠,以至於發兵征討任何地方,運兵,運糧都要不停的轉運。從各地抽調的官員和百姓都要經過長途跋涉才能到達前線。諸葛亮說的以荊州之兵打宛城和洛陽,以益州之兵出秦川,也就是說全部的兵源和糧草都要集中在荊州,才能出兵。

俗話說:“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對敵軍如此,對自己一方也是一樣的。雖然諸葛亮發明了木馬牛車,但行進也是很慢的。難於快速給前線補充糧草。

另外,益州的少數民族也是很多的,通過七擒孟獲就知道,諸葛亮是費了好多的力氣才把蜀地的少數民族地區穩定下來。這就給蜀地增加了很多內耗。給蜀國增加了不穩定的因素,每次遠征,都要預防被蠻族偷襲後方,所以也牽制了很多兵力防守。

還有,蜀國因為地處偏僻,山高路遠,交通不變,就成都平原那一片地方土地肥沃,可又被世家大族長期佔據,所以老百姓在蜀地生存空間很狹小,導致人口也少。又加上各民族雜居,亂的不是一般的亂。只要人口一出蜀地,就根本不回去了。也是益州人口稀少的原因之一。

從後來發生的戰況來看,還有個重要原因,益州的人才太少,基本就靠諸葛亮一個人在運籌帷幄。人們常說,“三個臭皮匠,抵個諸葛亮。”魏國和吳國可不只三個臭皮匠啊!

所以,綜合分析,諸葛亮在【隆中對】裡對益州的分析是不怎麼切合實際的,有可能是道聽途說,人云亦云;也可能是照搬了漢高祖劉邦的幹法。但曹操和孫權都不是項羽那樣的目中無人,他們都是有遠大抱負的一代梟雄,所以諸葛亮的失敗也是正常的。


軍哥論史


劉備的覆亡與隆中對沒有直接關係,更多的是劉皇叔自身格局不足。

劉備戎馬半生,48歲行就將木的年紀下,兵不過數千,將不過關張,文不過孫簡,地不過一縣,非劉備能力不足,實乃劉備缺乏格局。

當48歲的劉備請出28歲的諸葛亮時,三顧草廬,隆中對策,指點江山,三分天下,劉備對這個比自已年輕20歲的年輕人感慨:如魚得水。



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年輕人為劉備今後20年的事業規劃《隆中對》,準確的預測了劉備奪荊州、佔益州,離最終目的僅一步之遙時,止步於荊州,覆亡於夷陵,絕非《隆中對》之戰略規劃有錯誤,時代在變、環境在變、事態在變,唯獨《隆中對》戰略沒有變。

公元221年,劉備敗於夷陵,次年亡於永安,卻把劉備失敗的原因歸結為成書於15年前於隆中草廬之中所作《隆中對》,以瞬息萬變的事態指責一成不變的戰略《隆中對》,實在沒有說服力,這個鍋諸葛亮和《隆中對》不背。



況且劉備真的看懂了《隆中對》嗎?完全是按《隆中對》戰略規劃來執行的嗎?

顯然沒有。

1、取荊州。諸葛亮的建議是全取荊州,在曹操南下未到之際,劉琮舉城投降之後取荊州。劉備沒有這麼做,反而帶著數十萬折服於其宅心仁厚、心懷天下的士民南下,結果完敗於曹操,被迫結盟於孫權這個渣渣,勢弱則依附,以致於戰後處於附庸地位,勉強借了南郡,卻招致11年後孫權的背盟偷襲,何以數十萬士民寧願跟著劉備逃難,也不願跟著劉琮投降?何以劉備不憑當時的民心強攻劉琮,以劉備的戰力絕對不輸荊州軍。否則荊州哪有孫權什麼事。

2、佔益州。劉備是仁義之師,所以劉表、劉璋盛邀劉備抗曹而不太擔心劉備吞併,因為劉備身上除了漢室宗親外,還有仁義、正統、扶漢等一大堆正義標籤,而劉備奪益州這事幹的不地道,力邀而來結果鵲佔鳩巢,舍諸葛帶龐統,除了諸葛亮長於治國外,還因為諸葛亮太正人君子,將軍既帝室之胄,信義著於四海,總攬英雄,思賢如渴。如果劉備聽從劉璋的要求攻打張魯拿下漢中,再乘勝進軍雍涼及關中,可惜沒有那麼多如果。



3、奪天下。若跨有荊、益,保其巖阻,西和諸戎,南撫夷越,外結好孫權,內修政理;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將軍身率益州之眾出於秦川,百姓孰敢不簞食壺漿以迎將軍者乎!

《隆中對》說的很清楚,天下有變!為何劉備奪漢中後稱王?為何劉備在益州男子當戰、女子當運之機令關羽北伐?為何傾益州全力東征孫權?

從劉備決裂劉璋那一刻起,諸葛亮《隆中對》中信義著於四海的劉備已不復存在,劉備成為了自己奮鬥一身與之不共戴天的漢賊曹操一樣的梟雄,也就註定了劉備的覆亡。


一國之君歷史研究


諸葛亮的“隆中對”在大戰略上是完美的,但是也只是理論而已。檢驗其結果,劉備並沒有按照它的規劃,最終實現平定天下的目標。那麼到底是哪裡出了問題?難道“隆中對”有錯誤嗎?讓我來為大家分析一下。

首先我們可以看一下“隆中對”的核心內容,劉備三顧茅廬向諸葛亮請教,諸葛亮明顯事先已經考慮好了應對的策略,為什麼呢?因為隆中對明顯就是為劉備而“量身定做”的。

隆中對的核心內容是首先不與曹操爭雄,其次不要妄圖圖謀吳地的孫權。那麼既然諸葛亮這麼講了,明顯就是讓劉備置於荊州之地這個出發點說的,所以才有了諸葛亮對劉備的發問:

荊州北據漢、沔,利盡南海,東連吳會,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國,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資將軍,將軍豈有意乎?

這其實就是諸葛亮假設的前提條件,劉備在荊州威望甚重,而劉表無雄才守衛荊州,所以劉備的第一個目標就是取而代之,佔領荊州。那麼諸葛亮為什麼會這麼問呢?劉備當時能順利取得荊州嗎?能。

劉備此前取徐州基本就是這個情況,陶謙被曹操進攻,無力守衛徐州,於是陶謙將徐州讓給了劉備。而荊州當時的情況是劉表年邁,膝下兩子無雄才,因此要想守住荊州,必須需要劉備,所以劉備兵不血刃取代劉表佔領荊州是很有可能的。而一旦劉備取得荊州,那麼就是隆中對的下一步:

益州險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業。劉璋闇弱,張魯在北,民殷國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

益州的情況幾乎和荊州差不多,劉璋闇弱,連張魯都戰勝不了。益州內部也是經常發生叛亂,人心不穩,所以取益州比取荊州更容易。而一旦劉備取得益州和荊州,那麼就可以按照隆中對的設想,待天下有變,命一上將出荊州進攻宛、洛(南陽郡,豫州),而劉備率兵出秦川,這樣的話霸業可行。既然諸葛亮規劃的如此完美,為什麼劉備最終沒有成功呢?

俗話說:萬事開頭難,而劉備按照隆中對實行的第一步就出現了問題。怎麼回事呢?劉備取荊州最好的時機就是劉琮投降時,這時劉備可以以劉琮違背劉表遺願,擅自投敵的名義而進攻襄陽,隨之佔據襄樊(荊州),據守曹操。但是劉備沒有,劉備直接南撤,去守江陵,後來被曹操趕去了夏口。

這時形勢發生了很大變化,荊州本就是魏、吳垂涎的地方,尤其是東吳。早在孫堅時期,孫堅進攻江夏郡,被夏口守將黃祖一箭射死。等到孫權即位統領江東,荊州對他來說,既有殺父之仇,又有疆土之爭,所以孫權也是欲吞併荊州而後快。隨後的赤壁之戰,曹操敗績,吳軍佔據了荊州腹地南郡,在名義上,實際是孫權佔據了荊州。後孫權將南郡(荊州)借給劉備,雙方的矛盾自此形成。

原來,荊州屬劉表,劉表死後劉備本可以輕鬆佔據,但因為劉備的仁義使得他繞了一大圈子才最終佔據荊州,但是性質已經變了。孫權認為荊州本應該屬於東吳,而劉備根本不會放棄荊州,所以隆中對中的東連孫權徹底成為泡影。

劉備儘管隨後迫降成都,佔據了益州,同時擁有益州、荊州之地,但是失去了同盟孫權的信任,也為後來失去荊州埋下了隱患。果不其然,後來關羽圍困襄樊,孫權趁機在背後襲擊,趁機奪回了荊州。自此隆中對的設想被徹底打破,由原來的兩路出兵,變成了蝸居益州,你讓劉備平定天下的構想如何實現?


基於隆中對的設想,也是基於對殺害關羽的憤恨,劉備都不得不發動夷陵之戰。但是劉備明顯低估了孫權,也低估了東吳的謀士們。隨後陸遜出任大都督,在夷陵打敗劉備。自此,三國鼎立徹底穩定,而劉備成為最弱的,只能蝸居益州而已。

所以,從夷陵之戰失敗那一刻開始,就已經註定了劉備今生平定天下無望,也就無法再實現隆重對的設想了。那麼依照劉備的能力,如果他沒有失掉荊州,他真的能夠和曹操一決雌雄嗎?劉備到底在人們心目中是個能君臨天下的人嗎?諸葛亮看對人了嗎?我覺得諸葛亮看錯人了。

水鏡先生司馬徽曾經說過:“臥龍雖得其主,不得其時,惜哉!其實這句話說的有誤,諸葛亮根本沒有找到他合適的主上,而劉備也沒有人們想象的那麼有雄才。那麼劉備到底有多大才能呢?曹魏官員裴潛曾經有過經典論斷:

潛曰:“使居中國,能亂人而不能為治也。若乘間守險,足以為一方主。”

意思就是說:如果劉備身在中原,那麼只能促使局勢更加混亂。但是如果他據險於一易守難攻之地,那麼足以稱霸一方。試想當年劉備守徐州,使得徐州遭受呂布、袁術、曹操三方攻擊,徐州沒有得到平安,反而更加混亂。而後期劉備據險守衛漢中,逼退用兵如神的曹操,所有這一切都映證了一個事實:劉備只適合當一方諸侯,至於統一天下,基本沒戲!

所以迴歸題目,諸葛亮的隆中對有錯誤嗎?從理論上說沒有,但是隆中對是有前提條件的,而隨後發生的事情從一開始就偏離了隆中對的前提條件,即劉備沒有實現兵不血刃的佔據荊州,一步錯,步步錯。即使後來實現了劉備佔據荊州、益州的設想,但是東和孫權的目的沒有達到,最後雙方因為荊州翻臉,致使劉備丟了荊州,再就無法再談去北上伐魏,平定天下了。

從另一方面講,隆中對假設的前提條件是劉備是個能夠平定天下的雄主,而劉備就像裴潛論斷的那樣,沒有那個能力,所以最後只能偏居益州而已。

最後正面回答問題,隆中對沒有錯,但是實行起來非常困難。劉備從一開始就錯了,再加上自己本身的能力不足,所以沒有實現平定天下的願望。因此,錯不在諸葛亮,不在隆中對,而在劉備。


每日趣評


隆中對並沒有錯,三分天下這個概念最早是由魯肅提出來的,而諸葛亮只是借用,把其中的劉表勢力替換成劉備而已。

拋開這個不談,只說隆中對,在諸葛亮的規劃中,其中一個重點是“外修孫權”,以“待天下有變”,然後由主力率軍取長安,再“擇一上將出兵宛、洛”。

而劉備的失敗,是並沒有滿足以上的條件。先說外修孫權這點,因為魯肅的去世,東吳其實已無戰略家,而是有武鬥派掌權。本來劉孫兩家底下私鬥不斷(荊州4郡被孫吳打回去3個-沒錯,是打回去的)只不過在戰略層面上保持同盟,魯肅一死,連戰略層面都維持不了了。所以外修孫權這點沒做到。誠然關羽的性格是一個原因,但是最主要的核心矛盾已經是不可調和了,哪怕你換成其他柔和一點將領守荊州,也只是把東吳的偷襲延後而已。

再說“待天下有變”這點,當時曹操尚在,雖然新失漢中和夏侯淵,但是並未傷及曹魏的根本。而曹操的“遷漢中之民”的策略,也導致劉備只是拿下漢中一個殼子而已,需要很長一段時間才能恢復。

最後談出兵,我並不覺得當時劉備和關羽已經覺得可以反撲曹操,而依照隆中對的計劃行事。誠然,關羽出兵是為了配合劉備出漢中,但是在劉備撤兵的時候,關羽卻沒有撤。主要的原因,是打的實在是太順了,水淹七軍,斬龐德,俘于禁,威震華夏!導致後期關羽成為了孤軍。

隆重對的最終失敗在於失去荊州,而失去荊州的最大原因在於關羽。沒錯,就是關羽的性格。當時東吳偷襲荊州後,關羽率軍回援,照理說,和東吳摩擦,至少也要派人通知下成都那邊。要知道,當時關羽所在的地方離劉備所在地才幾十裡地。加急也就朝夕可到。可是關羽被之前的勝利衝昏了頭,不報成都,然後帶著近2.5萬人回頭想把城打回來,呂蒙軍力大約2萬人左右。兵力上還是佔優的,但是被呂蒙仿四面楚歌,挾持城中兵士的家屬上城頭向關羽士兵喊話,導致關羽軍隊土崩瓦解。最終導致敗走麥城。

從東吳偷襲到關羽敗走麥城,一切都發生的太快。導致劉備那邊根本沒時間反應。

如果,如果說關羽不自負,實時和劉備保持通訊,在呂蒙白衣渡江的時候,就求援。那個時候劉備可由白帝城發兵救援,朝發夕至。夷陵之戰的時候,劉備還能拿出6萬兵,那個時候至少可以出兵2萬以上。雖然面臨和東吳全面撕破臉的風險,但應該也不至於到失去荊州,受困於蜀地的局面。

假設劉備出兵保住荊州,那麼隆中對的成敗還尚未可知。可惜,歷史沒有假設。


不笑貓81050135


諸葛亮三分天下戰略構想的失敗與悖論

“自董卓已來,豪傑並起,跨州連郡者不可勝數。曹操比於袁紹,則名微而眾寡,然操遂能克紹,以弱為強者,非惟天時,抑亦人謀也。今操已擁百萬之眾,挾天子而令諸侯,此誠不可與爭鋒。孫權據有江東,已歷三世,國險而民附,賢能為之用,此可以為援而不可圖也。荊州北據漢、沔,利盡南海,東連吳會,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國,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資將軍,將軍豈有意乎?益州險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業。劉璋闇弱,張魯在北,民殷國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將軍既帝室之胄,信義著於四海,總攬英雄,思賢如渴,若跨有荊、益,保其巖阻,西和諸戎,南撫夷越,外結好孫權,內修政理;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將軍身率益州之眾出於秦川,百姓孰敢不簞食壺漿以迎將軍者乎?誠如是,則霸業可成,漢室可興矣。”

上文是諸葛亮的隆中對。三分天下戰略構的一個前提:攻取荊州和益州,結好東吳,搞好內政,勤修軍備,待天下有變的時候,分兵兩路分別從荊州和隴西北伐,一旦攻下關中,天下震動,那就有可能消滅曹操,復興漢室。退則和孫吳聯盟,劃江自守,割據待變。

無獨有偶的是,魯肅,甘寧也提出過類似的戰略構想:

“昔高帝區區欲尊事義帝而不獲者,以項羽為害也。今之曹操,猶昔項羽,將軍何由得為桓文乎?肅竊料之,漢室不可復興,曹操不可卒除。為將軍計,惟有鼎足江東,以觀天下之釁。規模如此,亦自無嫌。何者?北方誠多務也。因其多務,剿除黃祖,進伐劉表,竟長江所極,據而有之,然後建號帝王以圖天下,此高帝之業也。”

甘寧更向孫權提出過更具操作性的建議:

“今漢祚日微,曹操彌憍,終為篡盜。南荊之地。山陵形便,江川流通,誠是國之西勢也。寧已觀劉表,慮既不遠,兒子又劣,非能承業傳基者也。至尊當早規之,不可後操。圖之之計,宜先取黃祖。祖今年老,昏耄已甚,財谷並乏,左右欺弄,務於貨利,侵求吏士,吏士心怨,舟船戰具,頓廢不修,怠於耕農,軍無法伍。至尊今往,其破可必。一破祖軍,鼓行而西,西據楚關,大勢彌廣,即可漸規巴蜀。”

都是以江東之地為根基,攻取劉表和劉璋的地盤,劃江自守,以成帝王之業。只不過,在東吳的戰略構想裡,沒有劉備的地盤。畢竟當時劉備兵微將寡,名聲不彰。而且對東吳來說,佔領荊州是剛需,荊州位於江南的上游,如果從荊州出兵攻擊東吳,順江而下,那是朝發夕至,一鼓而下。如圖所示:一旦荊州不在東吳手裡,東吳就沒有安全感。誰知道蜀漢會不會在北伐之際,來一記迅猛突襲,先一統南方呢?掌握了荊州,就能造船訓練水軍,攻擊東吳,歷史上曹操就是這麼做的,如果不是中了周瑜的火攻之計,曹操就統一天下了。

可見天下英雄所見略同,諸葛亮、甘寧對荊州,益州的判斷都是正確的,劉表碌碌無為之輩,守戶之犬,劉璋闇弱,不堪一擊。這兩塊相當於沾板上的肉,對於苦於沒有立身之地的劉備來說,正好找到了用武之地。但是他忽略了東吳對荊州的戰略剛需,在關羽丟失荊州之後,又不支持劉備的軍事冒險,導致隆中對戰略的最終破產。

自古以來,要憑藉長江天險割據,主要是依據兩條防線防守來自北方的攻擊。一個是荊州防線,所謂守江必守淮,歷史上成功的南方割據政權,都必須守住這兩個地方,比如晉朝,比如南宋;另外一個是兩淮防線。曹丕幾次從兩淮攻擊東吳,都被東吳輕鬆化解。

赤壁之戰以後,蜀漢搶先取了荊州,又搶先入蜀,在漢中戰勝了夏候淵,搶佔了漢中這個戰略要地,基本上是處於一種進可攻,退可守的戰略狀態,基本上是完成了諸葛亮的戰略構想。但是在這種態勢下,吳國是不可能甘願接受這一切的,沒有荊州,就無法防禦來自上游的進攻。所以在關羽出兵打敗龐德之後,孫權在後面偷襲就是必然的了。諸葛亮的錯誤就在於低估了吳國的野心,吳國既然是想割據成就帝業,就絕不可能接受荊州在別人手裡的結果。

關羽戰敗失去荊州之後,劉備已意識到,如果不孤注一擲進攻東吳,基本上北伐大業是沒有什麼戲了,所以不如孤注一擲,能不能以哀兵作最後一博,看能不能把荊州奪回來,或者趁曹操沒有反應過來進而滅了吳國。當然結果我們都知道了,劉備在夷陵之戰一敗塗地,自己也去逝了,他在臨終前跟諸葛亮留下遺言: “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國,終定大事.若嗣子可輔,輔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很可能是真心的,因為當時的北伐大業確實看不到希望了,只是能支撐多久的問題。

夷陵之戰是最後一次賭博的機會,賭的是蜀國的國運,如果成功,奪回荊州,大業還有機會,如果不能,其實劉備的一生的奮鬥也基本宣告失敗了。從這一點來說,諸葛亮不支持劉備北伐,個人認為是錯誤的,他應該跟隨劉備出征,盡力輔佐劉備。荊州是隆中對的根本,是一切的前提。

至於諸葛亮後來六出祁山,姜維九伐中原,不過是以攻代守,盡人事,憑天命而已了。


一點點人生經驗


“隆中對”是戰略規劃,指明大方向,細節方面是可以補充修正的,之所以沒有出現真正貫徹落實的情況,在於形勢比人強,不具備實施的條件,現在評論隆中對的優劣,都是站在已知歷史的上帝視角中來看待事物。劉備在孤窮無依,被曹操一路窮追猛趕時,逃到荊州依附劉表,可謂仰人鼻息身無長物,在曹操南攻時,再次逃走也將可以預見,直到諸葛亮輔助後,才扭虧為盈,立住腳步逐漸反敗為勝,說諸葛亮隻手迴天,也不算溢美之詞。

劉備諸葛亮初見,一席對天下大勢的分析應對的談話“隆中對”就此出爐,其中分析了曹操佔天時,挾天下,其鋒已不可擋。江東孫氏三代人的經營與人脈,有長江之險,人民安居樂業,也是不可以謀取的地方,因為力量較弱,倒可以結盟。(今日頭條南方鵬首發)而劉備的發展方向在哪裡呢?諸葛亮認為是荊州和益州,荊州北有漢江沔水,可以阻擋北方騎兵重步,南有南海,東邊聯結東吳,西邊貫通四川,交通發達又是一個四戰之地,不是雄才大略的人守不住,對劉備來說是老天賜給的他的。這樣的分析,諸葛亮已看到劉表家族的敗亡不遠。


有荊州後需要戰略縱深大後方,諸葛亮把目光放在益州,認為是天府之國,易守難攻,國險再做到民附,可以經營成大根本,又是劉邦創業的地方,給劉備再起合適不過。這些分析規劃,後來事情的發展證明了它的可行性,劉備之後的歷程發展基本就是按照這張藍圖去執行和變現,後人讀史至此,對時年二十多歲的諸葛亮驚歎不已,真正的迴天手。

多為人所詬病的包括本題的出現在於其中一句“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將軍身率益州之眾出於秦川,百姓孰敢不簞食壺漿以迎將軍者乎”?達成戰略目標後,進入戰略進攻階段,諸葛亮認為北伐曹操要二路出兵,一路從益州出雍涼取關中,一路從荊州出取宛城洛陽,東西夾攻,左右合擊,大事可成。後來有人點評說“豈有千里分兵而取勝”?意指兩路兵距離太長,無法援應。這一點事實上是以三國真正形成的形勢說事,論事先的規劃隆中對,當時的構思是全據荊州別說七郡至少得大半以上,與後來關羽鎮守時的吳蜀劃界北有曹操的荊州形勢不可同日如語,如果劉備方能全據荊州益州,這個出兵計劃真的不可行嗎?(今日頭條南方鵬首發)


另一點後人也以上帝視角苛責諸葛亮,本人也曾寫過分析說失敗在聯吳這一方面,但那是以三國後無數戰例為依據的,諸葛亮當時面臨的形勢,也沒有多少前朝經驗可以借鑑,不可能面面俱到,不能以神人的思路去求全責備。隆中對的缺點在於要劉備方佔領荊州益州,據有長江中上游,而對以長江為天險的東吳政權考慮不足。只要有人佔據荊州,與東吳分據長江,就是他們的大敵,上游一失,長江天險便大打折扣,隨時有被滅國的危險。所以孫策孫權屢屢與荊州政權為敵,很大原因在此。

劉備方既要佔荊州,聯吳便成空談,遲早生禍,這也是隆中對的不足。但這個觀點的出現和得到論證是經過三國晉滅吳,南北朝,歷代地方割據,特別是蒙宋襄陽攻防戰得出來的,作為漢末人士,看不到這點是很正常的。


南方鵬


首先說結論,《隆中對》是非常高明的戰略謀劃,是劉備集團最科學的發展路線,如果沒有隆中對,劉備可能連赤壁之戰都挺不到就被曹操消滅了。隆中對的構想之所以失敗,是因為計劃趕不上變化快,但這並不是戰略構想的失誤。

其實《隆中對》的總體計劃並不複雜,分為幾步:

第一步——佔領荊州,聯合孫權。

第二步——以荊州為根本,佔領益州

第三步——待天下有變,從荊州益州同時出擊,一路攻打宛洛的中原腹心之地,一路攻打長安,如此則大事可成。

我們可以認定,這是劉備集團當時能採取的最科學的策略,事實也證明這個計劃是可行的。

在《隆中對》以前,劉備始終沒有自己穩固的地盤。無論是徐州還是小沛,都是有今天沒明天,隨時有被趕走的可能。可是隆中對之後,劉備聯合孫權,打贏了赤壁之戰,迅速奪取荊州,繼而奪取益州,前兩部走的非常順利。

隆中對的問題在哪呢?

最關鍵的問題——沒有考慮到孫權集團的反水。

隆中對中說的是——江東已歷三世,根基牢固,不可圖謀,要劉備不要進攻孫權。

但是他沒注意的是,孫權集團不是一群死人,你不打他不代表他不會打你。

荊州對於孫權太重要了。自古以來,從長江中游打長江下游,沒有一次不勝利的。拿不下荊州,孫權永無寧日。荊州對於江東的重要意義,是孫權沒有想到的。

實際上,孫權對荊州的吞併之心並不是從偷襲荊州才展現出來的。公元215年,孫權就著手“討要”荊州。在歷史的真實裡,孫權可不是派魯肅諸葛瑾用嘴來“討”,而是以甘寧為首的東吳將領帶著兵馬來“討”。關羽自然不怕,雙方擺好了架勢準備交兵見仗,劉備親自帶部隊從益州來支援,大戰一觸即發。


結果就在這個時候,曹操親自攻打張魯,張魯投降,曹操拿下漢中。漢中是益州門戶,劉備必須回援。於是劉備不得不迅速和孫權簽訂協議,將桂陽等三個郡劃給孫權,雙方平分荊州,史稱“湘水劃界”。

孫權圖謀荊州的打算,從那個時候就已經暴露無遺了。半個荊州不足以滿足孫權的胃口。

但是即使在這個時候,劉備依然具有隆中對的成功條件——益州和荊州北部仍然在手裡,北伐的條件依然還有。

直接導致隆中對失敗的,是關羽襄樊之戰的擴大化。

關羽北伐襄樊是在劉備漢中之戰剛結束的時候(公元219年),這個時機與隆中對中的時機完全不符。

隆中對裡面怎麼說的?

“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將軍身率益州之眾出於秦川”

關羽北伐的時候天下有變嗎?

沒有。

劉備在四川策應關羽了嗎?

也沒有。

當時的劉備漢中之戰剛結束,打的精疲力竭,正在休養生息的時候,關羽行動了。

事實上,關羽被殺後僅僅不到一年,曹操就死了,曹魏陷入了爭大位的內鬥,與當年袁紹政權一樣。那個時候才真是“天下有變”,如果關羽能在那個時候北伐,效果會好很多。

不過關羽的問題不是出在時機選擇上,而是他太強了。

襄陽、樊城的守軍大概三萬人,關羽的兵力大概也是三萬人,以基本相等的兵力,關羽居然打的襄陽守軍連連求救,連名將曹仁都頂不住。

本來關羽只是想戰術性試探,能攻下樊城襄陽最好,攻不下就算了。沒想到的是,曹操一下子把老家底“七軍”派上來了,戰爭一下子由區域戰爭變成了全面戰爭。

結果關羽又用了一個特別巧的計謀,讓曹魏最精銳的幾萬名士兵被水淹的全軍覆沒。整個“七軍”被關羽消滅,所以當時稱關羽“威震華夏”。一個戰略試探性進攻,就此變成了決定三國局勢的大戰爭。

所以曹操不得不求著孫權來偷襲關羽,關羽的輝煌戰績,不僅讓曹操膽寒,也讓孫權肝顫,於是他決定同意曹操的請求,後面的事情我們都知道了,三國曆史從此改寫,消滅曹魏政權的機會一去不復返。

如果關羽能夠在一個好時機行動的話,比如劉備有足夠的兵力北伐或者援救關羽時行動,則局勢不止於崩壞到不可挽回的程度。劉備在關羽陣亡兩年以後才東進,是因為這兩年裡他實在是沒有足夠的兵力打仗了。

人算不如天算,諸葛亮在計劃隆中對的時候,不可能想到關羽北伐的時機不準,也不可能想到關羽會把戰爭擴大化,更不會想到孫權的偷襲。隆中對的戰略沒有問題,執行有問題,這不能怪諸葛亮啊!


小約翰


隆中對是諸葛亮為劉備做的戰略規劃,未出隆中已知三分。劉備三顧茅廬見諸葛亮首先講自己復興漢室多年還是一事無成,但我還未放棄。君你為我排擾解難嗎?諸葛亮的規劃是:首先要建立自己的革命根據地,槍桿子出政權。曹操勢大力量最強,暫時要避鋒芒。孫權在江東已歷三世,政權穩固也不能打主意。能打注意的只有荊州益州,因為其主不能守。

很多人講諸葛亮的隆中對是錯誤的,這個本人不認同。

第一是跨有荊益:隆中對也許是不完美,但當時是最適合劉備的戰略規定。隆中對講的很清楚:曹操已統一北方,我們打不了注意。孫權在江東已歷三世也打不了注意。能打主意的就只有荊州和益州。因為劉表劉璋都守不住。難道在當時劉備還能有別的更好選擇嗎?打北方曹操的注意?還是打江東孫權的注意?曹操孫權兩方都在打荊州的主意。曹操一統北方時就曾講下一步就是荊州了。孫權也是把據有荊州為南面稱孤進而成就帝業的必爭之地。只能說是劉備太晚遇為他做戰略規劃的諸葛亮了。公元209年劉備拿下荊州四郡:零陵、桂陽、長沙、零陵。然後向東吳要了半個南郡。公元211年劉備入蜀,公元214年拿下蜀地。公元219年拿下漢中。實現了當年諸葛亮跨有荊益的戰略目標。荊州未能全據只有半個荊州。這是計劃中的變數,但整體上還是照著隆中對走的。但因公元219年關羽丟了,使隆中對不能實現了。

第二千里之遙分兵

隆中對講跨有荊益後就發展經濟,招覽人才。跟周邊的少數民交好。待迂天下有變時,荊益兩路進軍北伐。這樣漢室興復就有望了。很多人講什麼千里之遙兩分兵是錯誤的。這個我不認同。歷代以來分兵,比比皆是。怎麼蜀漢這裡就是錯的。何況荊州益州是相連的。漢中能順漢水到荊州,巴蜀能順長江而下直達荊州。如漢朝衛青霍去病分兩路深入大漠兩千裡殲滅匈奴主力。如明朝北伐就是分為三路,一路主力向中原打擊元朝主力、一路向南攻福建等地、一路攻西南廣西等地、解放戰爭百萬大軍千里分東中西三路,渡過長江。如西晉滅吳,分西中東三路伐吳。像抗日戰爭八路軍三個師不分赴不同的地方開闢抗日根據地。像劉邦韓信不也分兩路。韓信攻魏趙齊國,劉邦攻項羽。集中兵力也不盡然是對的,像二戰法國把軍隊都集中在馬奇諾防線。德國分三個集團軍,C集團軍佯攻馬奇諾防線。B集團軍吸引英法聯軍。A集團軍為主力繞過重兵防守的馬奇諾防線。直插防守薄弱地帶,一舉打敗法國。隆中對的的天下有變兩路進軍只是一戰略構思,並不是詳細的戰略計劃。個人認為真到那時蜀漢會有詳細的戰略計劃。蜀漢謀士法正就曾講:拿下漢中後,廣農積穀,觀釁伺隙,上可以傾覆寇敵,尊獎王室,中可以蠶食雍、涼,廣拓境土,下可以固守要害,為持久之計。(隆中對計劃的進一步深化)

隆中對的天下有變兩路進軍,是把益州為主攻荊州為次的。隆中對講:命一上將將荊州之眾以向宛洛。將軍(劉備)身率益州之眾出秦川。我認為這是最適合蜀漢戰略規劃。荊州方向能直接威脅魏國中心的,能減少益州方向的壓力。關中魏國的防守是比較薄弱的。一旦荊益兩軍在洛陽會師未必不能一戰定天下。前面講過隆中對的兩路進軍東晉南朝是實施過的。但是東晉一錯在錯。桓溫就曾率四五萬人從荊州北伐攻破許昌洛陽,收復北方大片土地。但桓溫卻班師了。東晉朝不支持北伐,桓溫也不是真心北伐。如果換成蜀漢北伐有劉備諸葛亮在必然上下一心北伐,沒有東晉的勾心鬥角。在兵力上也能數倍於東晉北伐兵力。

第三蜀漢應棄荊州,荊州守不住。換取東吳共同魏。

我覺得至少蜀漢有荊益在手遠比只有益州機會大的多。還有人講蜀漢根本守不住荊州乾脆棄荊州,這是不對的。蜀漢據荊州十餘年,如果守不住早丟了。東吳打荊州的主意不是一天兩天的。益州的糧草器械軍隊完全能順江而下支援救援荊州,也能更好的支援荊州北伐。只是由於關羽的自大丟了荊州。

東晉南朝就曾在益州荊州方向北伐,一舉攻破洛陽長安。桓溫攻破洛陽,要求遷都回洛陽。東晉政府根本不同意。桓溫為防大權旁落於是班師回朝。在北方政權內亂時,將領要求北伐。可是東晉不許,這時就是天下有變。當時東晉的內鬥和限制,桓溫從荊州方向也只是率四萬人北伐而已。益州方向也只是數萬,攻到長安。後繼無力,而且桓溫因斷糧而匆退軍。要知道東晉的地盤可是東吳加蜀漢。蜀漢東吳同時北伐有三次左右。第一次蜀漢十萬東吳十餘萬。第二次蜀漢數萬,東吳二十萬。第三次蜀漢數萬,東吳十餘萬。可見東晉並未全力支持北伐。

第四關羽是因隆中對死的

早點丟了荊州,將來在益州北伐更好。我認為這是不現實。關羽的死跟隆中對沒有半毛錢關係。隆中對講天下有變兩路進軍。公元219年七月天下無變又未兩路進軍。公元219年八月水淹七軍,九十月圍攻襄樊。十月東吳密謀偷襲荊州,關羽也在這時再抽荊州軍隊北上前線。閆十月東吳偷襲荊州。關羽已得到消息,但未回救。十一月荊州大部分城池已丟,關羽這時才回救。荊州將士家屬都在城中,都拋棄關羽投降了。十二月關羽死了。關羽一誤再誤怎麼能怪在隆中對身上呢。

東吳也有類似的隆中對,大約在公元200年後魯肅對孫權講:曹操勢大,暫不能打主意。我們應先拿上荊州,一統長江。然後稱王稱帝,一統天下。公元229年孫權稱帝在登壇時回過頭來對眾人講:過去魯肅常對我說到這件事,可以說他真是明白天下大勢啊。

再者隆中對是公元207年諸葛亮為劉備做的規劃,事態的發展是有計劃之外的變故的。不能因此而否認隆中對。隆中對講要先佔據荊州,但實際上佔得荊州五郡。隆中對講要拿下蜀地和漢中,劉表也確實拿下了。變故就是漢中人口讓曹操遷走了。隆中對講天下有變,兩路北伐。實際是天下無變,荊州已失。但不能講隆中對的錯誤,導致劉備的覆滅。

關羽身死除了東吳下黑手外,更大的原因在於他自己。三國志關羽傳講:羽善待卒伍而驕於士大夫。就是說關羽對待士兵很好,但非常看不起士族。結果關羽對待很好的荊州將士:眾委羽而降吳。看不起的士族:投降(公安守將傅士仁:與羽有隙。江陵守將糜芳:素嫌羽輕已。荊州治中,典留州事潘濬:亦與關羽不穆。像糜芳當年曹操為拉攏表薦做官,但他去官跟到劉備四處流浪。)

公元219年六月劉備稱漢中王,擬封前後左右四位將軍。即使關、張、馬、黃。諸葛亮當時就講黃忠的名望都不如張、馬,關羽只是聽說他立大功。我覺得關羽不會接受。劉備派費詩前去授關羽前將軍封號,關羽大努:大丈夫終不與老兵同列!不肯接受封號。

人家黃忠在定軍山斬殺敵軍主帥,是一大功。黃忠是拿命拿戰功換來的。三國志黃忠傳:忠常先登陷陳,勇毅冠三軍。益忠推鋒必進,勸率士卒,金鼓振天,歡聲動谷,一戰斬淵,淵軍大敗。

有句話講宰相肚裡能撐船,將軍額上能跑馬。

第五隆中對沒有提防東吳

隆中對是公元207年諸葛亮為劉備做的戰略規劃,是根據當時情況而定的。當時劉備需要東吳這個盟友,東吳也需要劉備這個盟友。

例如公元200年後魯肅為孫權做的規劃是:進伐劉表,竟長江所極,據而有之,然後建號帝王以圖天下,此高帝之業也。公元208年劉表死了,曹操又準備徵荊州。魯肅馬上改變計劃:若備(劉備)與彼(劉琮)協心,上下齊同,則宜撫安,與結盟好。如有離違,宜別圖之,以濟大事。然後曹操徵荊州,劉琮投降。魯肅再次改變計劃:勸備(劉備)與權併力。(諸葛亮也說:事急矣,請奉命求救於孫將軍。)

赤壁之戰後,劉備攻下荊州桂陽長沙零陵武陵四郡。東吳攻下半個江夏郡半個南郡。周瑜主張吞劉,魯肅主張聯劉。魯肅講:多操之敵,而自為樹黨,計之上也。

對於東吳的打算諸葛亮、劉備心知肚明。公元210劉備問龐統當初我去建業。周瑜等人是不是要扣留我,龐統講是的。(孫權以大敵是曹操未採納,加上魯肅又勸諫)據江表傳備嘆息曰:孤時危急,當有所求,故不得不往,殆不免周瑜之手!天下智謀之士,所見略同耳。時孔明(諸葛亮)諫孤莫行,其意獨篤,亦慮此也。孤以仲謀(孫權)所防在北,當賴孤為援,故決意不疑。此誠出於險塗,非萬全之計也。

從上所述諸葛亮和劉備都清楚這時聯吳只是迫不得已,也知道東吳無時無刻在打荊州的主意。當時龐統就講荊州北有曹操東有吳,應早取益州為根基。公元211年劉備入蜀,公元214年得到蜀地。

公元214年後諸葛亮講:主公之在公安也,北畏曹公之強,東憚孫權之逼,近則懼孫夫人生變於肘腋之下。說明劉備在荊州可是很不安。

劉備的下一步計劃就是攻取漢中。這樣孫權要求劉備從荊州分三個郡給他。劉備回信講得到涼州再把荊州給他。劉備荊州那些地盤雖然是劉備自己打下來的。我認為當時孫劉可能有口頭協議,荊州將來給東吳。也許當時劉備是迫不得已或暫時拖延的計策。劉備根本不會把荊州讓給東吳。孫權因此大怒,準備動用軍事手段強奪三郡。

公元215年魯肅呂蒙進攻荊州長沙、零陵、桂陽三郡。長沙桂陽兩郡投降,零陵郡堅守。劉備從成都率軍五萬支援荊州,重奪三郡。孫劉兩家大戰在即。但這時傳來曹操攻入漢中的消息,劉備迫不得已跟孫權議和。孫權也同意了。於是以湘水為界,南郡、零陵、武陵歸劉備。長沙桂陽江夏歸孫權。於是劉備率軍趕回蜀地,孫權則率軍攻合肥支援劉備。

只是劉備諸葛亮都沒有表現出來而已,並不等於沒有防東吳。只是由於關羽的自大敗的太快,劉備諸葛亮根本沒有反應的時間。(至於不少人講是劉備諸葛亮借東吳的手除掉關羽,那是無稽之談)有人講關羽北伐到死有半年時間,完全來得及。下面例於時間:公元219年七月北伐—八月水淹七軍—九月圍襄樊(估計這時呂蒙開始裝病)— 十月孫權上書曹操要聯合,陸遜接任。關羽抽調荊州備兵北上前線—閏十月東吳偷襲荊州。關羽得到消息,但不肯退軍。關羽自己都不退軍自然不會向劉備求救— 十一月公安江陵降,陸遜拿下武陵零陵並把守川口。關羽回救荊州。然後在路上荊州將士都棄關羽降吳— 十二月關羽孤軍敗走麥城,東吳斬殺關羽。所以說劉備諸葛亮根本來不及反應。

公元215年因曹操攻漢中威脅蜀地。劉備於是暫時不跟東吳鬧翻,東吳得了兩郡也暫時收斂。公元217年底劉備開始進攻漢中,公元219年五月六月得到漢中。公元219年六月群臣推劉備為漢中王。蜀漢在此時達到頂峰。蜀漢佔據長江中上游,對東吳形成巨大威脅。此時整個蜀漢都陶醉在勝利的喜悅中。特別是劉備逐漸放鬆了防備。北邊曹操大敗,暫時不會有大的軍事行動。而且得到漢中這個蜀地門戶。荊州足以自保,即使有事劉備完成能從蜀地順江而下支援。這時蜀漢犯了幾個錯誤。1公元217年呂蒙接任魯肅,看似聯劉派實際上是吞劉派。據三國志呂蒙接任後:外倍修恩厚,與羽結好。特別是呂蒙裝病,由不知名的陸遜接任。關羽知道呂蒙病了由書生陸遜接任,更加放鬆了。關羽於是把荊州防備東吳的軍隊調到襄樊前線。遠在千里之外的劉備就更加鬆了。公元222年劉備敗於陸遜手上,劉備講:我居然敗給陸遜,這是天意呀。蜀漢陶醉於勝利喜悅中。當公元219年七月關羽北伐時,劉備也未阻止。(史書未有記錄,個人推測劉備默認了)特別是八月關羽水淹七軍,圍襄樊威震華夏。劉備就更不會阻止了。3蜀漢沒有料到,東吳會跟曹操聯合。自赤壁之戰後曹操老打孫權,並沒有主動打劉備。也許是曹操認為孫權的威脅更大。必竟當時是孫強劉弱。公元210曹操從合肥打東吳、公元212年打東吳、公元214年打東吳、公元216年打東吳。孫權甚至對曹操講:你不死,我不得安。後來還公開講:老賊不死,天下不得安。所以劉備根本沒料到孫曹能聯合起來。

第六隆中對是公元207年諸葛亮根據當時天下形勢做的規劃,時事在變。不能把十多年後的變故歸責於十幾年前的計劃。公元209年—公元219年這十年間是劉備實行隆中對計劃的十年。入蜀帶龐統,爭漢中帶法正。龐統在荊州時也建議奪益州,得到蜀地後法正、黃權都建議要拿下漢中。三位智謀之士的想法都跟諸葛亮一樣,難道不是所見略同耳。

公元212年劉備攻蜀,這時曹操這邊就有不少人認為劉備根本拿不下蜀地。覺得劉備征戰一生勝少敗多,逃跑都來不及。而蜀地又易守難攻。曹操丞相府參軍傅幹持反對意見,他認為劉備能拿下蜀地。傅幹日:劉備寬仁有度,能得人死力。諸葛亮達治知變,正而有謀,而為之相;張飛、關羽勇而有義,皆萬人之敵,而為之將:此三人者,皆人傑也。以備之略,三傑佐之,何為不濟也?

諸葛亮在這十年間是執行隆中對:內修政治。劉備讓諸葛亮:調其稅賦,以資軍用。鎮守成都,足兵足食。很多人以此講諸葛亮只是管後勤,並不重要和重用。我認為是不對。兵馬未動糧草先行,打仗依靠的除了軍隊的戰力還有就經濟實力。當年漢太祖高皇帝劉邦稱帝后,大封功臣。然後要定眾功臣後位次。大家都認為曹參:身被七十創,攻城略地,功最多,宜第一。關內侯鄂君反對請:曹參是一時之功,蕭何是萬世之功。我們跟楚打了五年,全靠蕭何鎮守關中足兵足食。劉邦對此表示贊同,賜帶劍履上殿,入朝不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