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万名民警下基层!这个省的公安机关有了大动作

近万名民警下基层!这个省的公安机关有了大动作

“希望大家要放下机关的架子、扑下自己的身子、干出应有的样子。我宣布,‘下基层上一线’民警,出发!”

4月23日8点30分,蜀地春光明媚,四川省公安厅举行了一场简朴而隆重的出征仪式,厅机关首批200名驻点民警整齐着装、依次列队,等待着副省长、公安厅党委书记、厅长叶寒冰的一声出征号令。使命在肩,全川9800名机关民警也将相继离开机关大门,背上行囊启程出征,奔赴基层广阔天地,各自开启长达2年的“淬炼之旅”。

网友们对此纷纷点赞,“好样的,机关民警下基层,以后的决策才不会脱离群众”。

“为认真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四川省公安厅党委在全省公安机关开展‘万名机关民警下基层上一线’活动,是落实公安部党委‘践行新使命、忠诚保大庆’实践活动的重要内容,是深入推进‘一三五’发展战略、加强和创新基层社会治理、积极转变机关作风的实际举措,是全面夯实基层基础工作的有力支撑,将切实为基层松绑减负,抓好‘聚焦五个最强、建设四讲铁军’,进一步做精机关、做大基层、做强实战,为打赢新中国成立70周年安保维稳硬仗夯实工作根基”,叶寒冰说。

近万名民警下基层!这个省的公安机关有了大动作

解决“谁来抓”

警力下沉夯实基层基础

今年既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又是“基层减负年”,公安机关使命光荣、责任重大。

近年来,四川公安基层基础工作取得了长足发展,但仍存短板和薄弱环节。经过一番深入调研、精心谋划,四川省公安厅党委将“推动警力下沉”作为加强公安基层基础工作“谁来抓”的最佳注解,也作为打赢新中国成立70周年安保硬仗、推动四川公安事业长远发展的重要保障。

4月3日,四川省公安厅召开全省公安基层基础工作会,对“万名机关民警下基层上一线”活动做了安排部署。会上,叶寒冰要求,所有下基层民警要做好“名到人到、人到事到、人到心到”,主动融入基层、安心扎根基层、干事创业基层,做受基层欢迎的人、做对基层有用的人、做让基层难忘的人。

新警事儿小编了解到,四川省公安厅党委决定组织万名机关民警开展“下基层上一线”活动,希望在夯实基层基础工作的同时,推动机关完善指挥模式、转变工作作风、提升指挥能力、推进高效运转,进一步为基层减负松绑。

四川省公安厅机关的一组统计数据显示,1256名机关民警有723名民警没有基层公安工作经历,比例高达57.6%。“很多机关民警‘走出家门进校门,离开校门进机关门’的‘三门干部’,缺乏基层公安工作经历”,省公安厅党委副书记、常务副厅长张颖表示,“警力下沉,有利于推进机关民警增长才干、真情服务基层,对个人磨砺成长而言也是件实事好事”。

近万名民警下基层!这个省的公安机关有了大动作

“补上基层经历这一课非常有意义,能让我们以更佳状态接好四川公安事业的接力棒”,许多机关民警很期待赴基层锤炼成长,并表示今年的工作主题是为新中国成立70周年创造安全稳定政治社会环境,扎根在为国防控风险、为民维护稳定的第一道防线,当好“四讲”表率,争做受基层欢迎的人、争做对基层有用的人、争做让基层难忘的人,能够更好践行忠诚、发挥光热,助推安保维稳硬仗考满分、获全胜。

人在事上练、刀在石上磨。为做好“墩苗”培养,四川省公安厅将优秀机关民警下沉到社会矛盾突出、治安形势复杂、队伍状况多发的基层所队摔打磨炼,让他们投身“警民和谐保稳定”“禁毒缉毒助脱贫”“治安防控护平安”“迎庆”系列专项行动等中心工作。

经风雨、见世面、壮筋骨、补短板、长才干,今后能够挑更重的担子、有更大的作为。四川省公安厅将从中及早发现、及时培养有潜力的优秀年轻民警,为实现公安高质量发展提供充足干部储备和人才保证,锻造一支担当得起公安事业未来发展重任的过硬队伍。

明确“怎么下”

为期两年做实“联驻带”

深沉警力,必求做实。四川省公安厅坚持“硬性下”“优选下”“引导下”原则,规定没有2年以上基层公安工作经历和新进机关的民警,必须下沉到基层2年。优先选派有基层工作经历的优秀民警和年龄较大、工作经验丰富的民警,下基层当好“师傅”,做好“传帮带”工作。活动首批为期2年,一批次进行,共计10000人,其中驻点民警原则上不低于3000人。

“有条不紊开展好‘万名机关民警下基层上一线’活动,首先要明确活动内容,解决好‘怎么下’的问题”,省公安厅党委委员、政治部主任舒文表示,关键在于做实“联、驻、带”,才能进一步牢固基层基础、缓解基层压力负荷,适应新时代创新社会治理新需求,助推“迎庆”系列专项行动、“六进六边”活动、“十百千万”工程等重要任务见实见效。

做实“联”,下沉人员将坚持驻乡联村、联户带人,联系治安情况复杂地区和重点人员、重点家庭,成为联系上下、沟通左右的桥梁纽带,积极回应人民群众的平安期待。其中,下基层民警每年联系1个基层所队、1个村(社)或社区、3至5户群众和1至2个民警家庭。年龄偏大、工作经验丰富的机关民警,每年下沉次数不少于10次、时间不少于90天。

近万名民警下基层!这个省的公安机关有了大动作

做实“驻”,下基层民警原则上将驻扎在基层所队,扎根社区、坚守岗位、服务群众,当好群众贴心人、当好民警知心人。下基层民警平日里将接受基层所队工作安排和日常管理,并将结合日常工作,调研当地社会治安状况和勤务模式。

做实“带”,下基层民警要坚持抓点带面、整体推动,发挥好引领辐射作用,聚焦公安主业,力争破解一批制约发展的难题、带出一批业务骨干、化解一批风险隐患、形成一批经验做法,进一步夯实基层基础工作、提升基层队伍素质能力,维护一方平安稳定,带动基层整体工作上台阶、上水平。

“与机关安静有序的环境相比,派出所工作多、忙且繁杂,24小时连轴转,365天不打烊,每一个忙里忙外的民警都是‘多面手’。从警21年,这于我是考验更是机遇,必须安心稳神谋事、为民多做实事……”作为一名典型“三门民警”,四川省公安厅指挥中心(办公室)副主任王泳滢赴成都市公安局青羊区分局草堂派出所报到后,这样谈起她与基层战斗实体单位的第一次“零距离接触”。她很快融入角色,积极参与值班执勤,跟着分管基层工作的副所长从头学起,初步了解辖内4个社区情况后,围绕“联、驻、带”内容正着手制订自己的任务计划表。未来两年,她将挂职副所长,在基层一线摸爬滚打,与基层民警并肩作战,期盼在从警履历上写下最浓墨重彩的一笔。

纳入“督考推”

建立奖惩长效机制

把下沉民警选出来、派下去,关键在于管好用好、发挥作用。四川省公安厅成立了由叶寒冰任组长,其他厅领导任副组长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于厅政治部,强化组织领导。市、县公安机关也将相应成立领导小组,细化工作方案,具体组织实施。县级公安机关积极向党委政府汇报,争取重视支持。

记者了解到,为强化服务保障,省、市、县三级公安机关将密切配合,做实各项暖警措施。四川省公安厅将专门针对“联”“驻”工作人员,制定出台具体关爱措施。各级公安机关将当好下基层民警的“娘家”,带着感情、带着温度去关心关爱下基层民警,多做一些接地气、暖人心的事,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

在活动中,各级公安机关将优先提拔任用优秀下基层民警,对表现特别突出的民警要火线提拔,对实绩突出、群众公认的民警将及时表彰奖励,且表彰奖励比例予以倾斜。同时,各单位要为下基层民警配备单警装备、防护设备、执法记录仪和移动警务终端,并组织执法资格考试及警务技战术、群众工作专题培训,明确执法权限、制发执法工作手册。

“对下基层搞敷衍、走过场、不负责任的,视情调离机关;情节严重的要调出公安机关。对在基层违规违纪甚至违法犯罪的,给机关‘丢脸’、给基层‘添乱’、给队伍‘抹黑’的,坚决严肃处理、决不姑息迁就”,叶寒冰强调。省厅要求,各级公安机关对于下基层民警,要始终坚持从严治警、加强日常管理,杜绝发生“船在河中行,几头不靠岸”状况。

近万名民警下基层!这个省的公安机关有了大动作

在帮助基层“减负担”的同时,更要让机关民警“接地气”。四川省公安厅要求,下基层民警要树立和维护机关的良好形象,自觉遵守各项纪律规定和工作制度。党员民警要将组织关系转到所在基层所队党支部,参加所在支部组织生活和民主评议。勤务工作管理与年度工作考核则以接收单位为主。接收单位要放开手脚,大胆管理、大胆使用下基层机关民警,并制定相应工作管理办法,做好勤务管理和工作评价。接收单位要统筹做好下基层人员的分配调度工作,着重在治安管理、犯罪打击等方面调整充实力量,进一步完善领导机制、工作机制、保障机制,确保一线力量得到实质性壮大、基层工作成效得到实质性增强、下基层民警能力水平得到实质性提升。

四川省公安厅相关负责人介绍,随着活动不断纵深推进,四川省公安厅将出台下沉民警考评实施办法、纪律管理办法、警务保障办法,并将这项工作纳入“督考推”工作内容,确保活动取得实效。在第一批活动2年期满后,四川省公安厅将评估总结经验,进一步制定完善活动考评的办法措施、长效机制,并将2年基层公安工作经历作为机关民警提拔使用的硬杠杠、硬要求,促进“下基层上一线”活动在四川常态化、制度化开展。

采写:王自然 吕志元 胡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