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评论看不懂怎么办?

xegWN


我也经常撰写艺术评论,在回答这个问题前,我先简单介绍一下艺术评论的目的,以及常用的写作方法。

艺术评论是一种实用性文章,目的是以客观公正的态度,来对艺术作品给出中肯评价,在肯定优点的同时,也要指出缺点,以便艺术家以后更好地创作出欣赏者喜闻乐见的作品。

艺术评论的常用写作方法有四种,叙述法、比喻法,对比法和议论法。

其中,叙述法是目前最常用的一种,采用记叙文的方式,从艺术家的人生经历和生活背景开始讲起,然后穿插讲解艺术家在不同时代的代表作的风格,这类评论通俗易懂,大众往往容易看懂。

比喻法是采用形象化的比喻来评价艺术家的作品风格,古代画评人非常喜欢此类写作方法。比如,形容画面虚实关系和气韵时,常用“密不透风,疏可走马”,“干裂秋风,润含春雨”等词来形容,倒也很形象地说了作品用笔用墨的特点。

但是,此种写作方式如果用词不当,会形成形容词的刻意堆砌,让观者看起来不知所云。

对比法是把艺术家的作品进行横向和纵向的对比,然后得出评判。横向是跟同时代的艺术家的作品相比较,有什么优势,纵向是跟历史上的艺术家比较后得出优缺点。运用对比法对写作,对评论家的知识储备和美学修养的要求相当高,若这些方面不过关,很难写出好评论。

议论法是评论家根据自己的理解,对作品分析后,提出一个观点,然后找出论据来论证,最终要自圆其说,这种评论法驾驭起来也不容易,对评论家的要求也相当高。

因此,在当代,我们就会看到大量的叙述法评论和比喻法评论拥有顽强的生命力。

艺术评论看不懂怎么办?

实际上,看不懂既有欣赏者自身的问题,也有评论家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三方面。

其一,欣赏者美学修养过于欠缺,尤其对现代艺术理念缺乏必要认识。

遇到这种情况,除过恶补现代艺术美学知识外,没有其他捷径可走。比如,抽象派,立体主义,表现主义,超现实主义,波普艺术,等等,这些现代艺术理念的形成背景,艺术理念,创作方法等方面的问题,欣赏者有没有一个比较清晰的认识,如果对这些都不了解,欣赏这类风格的作品,以及艺术评论就很难,跟看天书差不多。

其二,欣赏者固化了自己的思维,不能从多角度去理解。

人类社会经过长期发展后,许多思维从直线型的单向性变成了多维度的网状型,在艺术创作上也呈现出这种趋向。就像古典油画,把造型的精准放在第一位,画家都在力图塑造形象的真实性,对欣赏者来说,这类画看起来很直观,也很轻松。但艺术经过不断发展后,艺术家已经不满足于塑造造型的完美,对色彩、笔触、情绪、画面的解构和重组,对抽象概念的具象化还原,等等,都成了艺术探索的目标。如果老是用一种思维去审视现代绘画,如同钻入了牛角尖,会越发看不懂。因此,必须以开放性思维去欣赏现代艺术。

第三,一些评论家故弄玄虚,为显示自己的学问,把一些玄学词汇引入到艺术评论体系中来,让观者看得一头雾水。

目前写这类评论的人大有人在,似乎不喜欢说人话,满篇各种各样的哲学名词,满篇形而上的大论,许多人因为看不懂,又担心别人笑话自己没水平,就故意吹捧写的有水平。面对这类评论文章,不必对评论家刮目相看,要有自己的判断。


鸿鹄迎罡


艺术评论看不懂,那是因为审美之间的差异,艺术的评论分为“形式评论”与“神式评论”及“综合式评论”,

形式评论也是最容易读懂的评论, 是完全从艺术作品的人物造型结构进行评论,但依旧会存在“褒贬不一 ”的评价,比如,人体艺术作品;神式评论完全靠想象力、思想意境进行评论,比如,艺术作品的肢体动作、神情在表达什么样的思想主题,神式评论与综合式评论,在评论上难免会有欣赏者自身的思想情感赋予在艺术作品上,确切的说,原本艺术家没有表达的主题思想,欣赏者结合自己的阅历给艺术作品全新的评论,当然了,艺术作品本身的主题思想没有丢失,

怎样看懂艺术评论呢?的确是个广泛的问题,不求完全读懂艺术评论,只能在某一个细节评论上寻得欣赏共鸣,因为人与人之间的思想意境没办法完全同步或在同一精神层面上,



诗夜城主


艺术评论看不懂不是个个别问题,很多人都存在这个情况,我也是其中的一个。

毕加索《格尔尼卡》



看不懂的原因我分析有两个:

一个原因,是艺术品本身不大好懂。就拿西方绘画来说,一般来讲,写实类油画大家还是“一目了然”比较容易看得懂的,尽管不一定都知道画里面的故事,但画本身人物形象清皙,或美或丑,普罗大众欣赏得来,我觉得这就够了。但遇到印象派特别是后印象派的画,看懂就觉得有些费力了。如高更的名作《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谁?我们要到哪里去》,字意还能理解,画意就比较费解了。但这还不算啥。倘若看抽象派的画,那简直有点看天书的意思了。如毕加索的最著名的一幅画《格尔尼卡》,就很不好懂。这还不是毕加索最难懂的画。




再一个原因是评论家的评论太“高深”和深奥了。不排除有些艺术评论家为显示“博学”,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了。结果本来是帮助人们理解艺术品的,反而越说越不明白,搞得人们越发“糊涂”了。

艺术评论看不懂怎么办,不外乎两点,一点是有时多看几遍,兴许就会懂的。再一点就是不看也罢。


灯影书画



人类总是追求更高层次的认知和享受,艺术的诞生和这个有很大的关系!

我们喜欢艺术进而想要更加欣赏它、理解它,可是欣赏和理解需要你有更高的认知!


很多人为了更好的欣赏艺术品而去学习艺术评论,可是最后发现艺术评论也不是那么好理解的。。。这是为什么呢?

艺术评论是作者在对这个艺术品充分理解的基础上进行的解读,里面包含大量的艺术理论知识和专业的术语,对艺术理解不高的人确实连评论都比较难理解!

那么对于这样的情况我们能做的就是开拓视野,更加广泛的学习各种知识!

为何是各种知识?因为艺术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它“来源于生活”,它真正的基础其实在于生活本身!

看不懂艺术评论很正常!自己可以去多了解一下这个艺术品的创作背景和艺术家的生平,这样更加有助于你对它的理解!谢谢!


万物皆明


我也有这样的感觉,不光是艺术评论看不懂,有时候影评、书评好多都看不懂,这些评论有一些共同特点,都是文绉绉的,没什么大白话,这样显得他们有文化,但是读者就头疼了,而且总是喜欢含沙射影,不把话说明白,让人意会,看这些评论实在让人难受,一点也不痛快。当然,有一些还是通俗易懂。

能写评论的这些人,起码都是内行人,毕竟术业有专攻,他们写评论主要是给同行看,所以不可能写的太简单,必须要拽词,否则就可能被同行嘲笑。说白了,评论就不是给一般人看的。

不过话说回来,一部艺术作品、文学作品可能凝聚了作者毕生的心血,承载了数百上千年的历史文化,要用短短几十字、几百字总结出来,难度不小,对于欣赏者文化修养的要求也是比较高的,看不懂也正常 。说明积累还不够。

我现在基本不看评论,一是看不太懂,再一个会直接影响我个人的判断,我就直接看内容。






金小主666


艺术评论看不懂

艺术评论很多都是为了迎合一些以前的词汇不足以描述的语镜而创造的新词,而很多的词的意义又不止一种。其实这些不难去理解,而是我们日常几乎使用不到也见不到,就显的很高大上看不懂罢了。而很多评论的解读在细细读下去会表现出一层一层的意义,会跟自身的文学底蕴的不同给人一种不一样的体悟和感觉,自身的底蕴决定了看到什么。而想怎么去看懂艺术与了解艺术是什么,推荐阅读下《艺术的故事》能让自我多一种看待艺术的角度和深入的了解艺术。


感谢


阅读的魔力


其实艺术看不懂,个人觉得有2个原因:第一、因为现在很多所谓大艺术家,以打破传统为务,实则是在乱弹琴,如:倒立书法,“灵魂画作”等等,这是在误导艺术,自然看不懂;第二种、跟自身的阅历和见解还不够有关,如:二王(王羲之、王献之)的书法,是一千多年来习字者绕不开,必学习的字;毕加索的抽象绘画,看似怪异却功力深厚、表现传神。这些经典作品很多看不懂的话,大家应该提高自己的阅历和文学等知识,用自己的体验、知识、思维去欣赏,去品味该作品,甚至对其“再创作”。

那么艺术评论看不懂也是正常的,因为评论里很多是乱弹琴艺术家和一知半解的评论。


其实并不是看得懂的作品才算艺术,因为艺术之美,在于其能够以独特的形式传递出作者的人文精神和美学理念。一幅作品是否能被“看懂”并不是决定其艺术高度的关键。真正优秀的作品,应该超越作者自身创作水平,给观赏者以美的享受,给艺术界以启迪,进而推动艺术进步。

因此,要看得艺术的话,我们平时应该多看书,增加自己的阅历,多一些文学、历史、哲学等学科的精神滋养。


趣集记


艺术评论的概念比较宽泛,可以是基于鉴赏和欣赏角度地评论,也可以是基于历史或市场定位的分析,亦可是带有质疑和批评角度的评判。任何专业的评论都需要一定的审美经验和专业知识地储备,这是毋庸置疑的先决条件。

题主所强调的是现代艺术作品和相关评论不大好理解,这点在我们周遭的确是一种普遍而有趣的现象。

昏鸦就此问题还做过一定深入的了解和思索,总结了以下几点希望能为大家带去一些有益帮助吧。

审美惯性和审美盲区所带来的各种问题导致严重的思想意识固化。

艺术其实不存在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的主观区分,一位审美已经固化和封闭的人又怎么可能去接受和理解专业艺术评论呢?

一旦是否正确和是否符合我被放在了艺术学习的前面那只能是一个结果,就是审美越来越趋同和僵化。

不怕白纸一张就怕半瓶子晃荡,艺术认知和价值观一旦形成错误概念那肯定是八头牛也拉不回来的客观现实。

艺术评论和艺术鉴赏以及艺术批评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容易混淆不清。

其实艺术评论和艺术鉴赏比较自由和宽泛,稍微了解些艺术简史都能有一定基本理解。艺术批评是建立在科学与客观的基础上的质疑和批判所以相对晦涩难懂。

艺术评论主要围绕艺术作品和艺术家展开品评和分析,前因后果都会有所涉及。诸如历史背景、流派定位、社会影响和后续发展都要有所交代,如果看不懂那肯定是基本知识严重缺乏了,即便给你一本小说恐怕也就是看个表面热闹罢了。

网络令阅读高度碎片化的现象使得知识获取泥沙俱下,良莠不齐。

人人可发表观点,人人可自认为正确这就是互联网。不怕知识碎片化,有方向地摘取和识别那就是有益的。能够连点成线、聚线成面即便再碎也不怕。

如果你连那种不负责任满嘴跑火车的艺术评论都无法识别的话昏鸦还是建议你去看纸媒,毕竟还有编辑和各种审核把关呢。

最后说说题主关于对现代艺术和评论不理解的有趣话题。艺术发展到今天是非常清晰的脉络,那就是越来越普世和社会生活化了。
《破壶》――格瑞兹

洛可可风格画家格瑞兹的甜腻唯美看似一目了然,其实里面的内容晦涩难懂。一方面这幅画是在宣扬以贵族为代表的道德价值,一方面又表现了画家对于女性贞操的更深层的思索。少女手挽的破壶是失贞的隐喻,阴暗中的喷水人兽象征着枷锁和禁锢。手捂小腹是生命的孕育?美丽的面庞洋溢着的不应该是失贞后的痛苦吗?格瑞兹在风格语言上看似是洛可可却又反叛了洛可可。正如我们似乎是看懂了却又毫无疑问是在“看热闹”。

《柠檬收割》
――保罗·克利

装饰感的色彩和符号完全本能的感官视觉刺激,抽象极简就是将形式和内容合二为一。没有什么懂和不懂一说了,观者可以无限想象和参与。德国抽象主义直接成就了他们在应用设计上的领先直到今天。
标识设计

我们所熟知的大众、奔驰、宝马标志极其设计都和抽象主义与观念艺术息息相关。现代艺术是真正意义上的大众艺术,如同这网络人人可艺术,生活中无处不艺术。

反倒是想真正能看懂古典艺术和巴洛克艺术等写实风格艺术挺难呢,里面太多讲究和故事内容没有一定知识储备那都是看热闹式的附庸风雅罢了。

此话题就先说到这里吧,喜欢艺术的友友们别忘记关注和点赞,昏鸦飞掠而去。


疾飞昏鸦


为什么艺术评论会看不懂?真的说起来,有好几个原因。


类似的回答里我也提到过相关的论点,综合叙述一下。


其一,关于知识体系。如果你仔细想想,是不是在平时生活中时常会提到艺术,也隐约觉得一定是有关于“艺术”的相关知识对象,但其实在谈论它的过程中,时常会产生困惑,甚至不知其应否称之为艺术,可遇到精致至极的事物或风景时,每当心情愉悦情感充溢时,我们的表达中都会不经意地使用这个词。

可当我们去细想这件事时,比方说当我们进行艺术审美时,不是会掉入美学和哲学的范畴——审美经验的构建,就是会掉进艺术史的框架,从艺术家及其时代背景理性地分析,并不存在一个“艺术”的客体知识——再举个例子,我们提到“艺术的起源”时,“艺术”成为了社会学、历史学甚至宗教学的研究对象,而关于“艺术”的知识则是建立在不同学科对其的描述上。

另一方面,我们在考虑关于“艺术”的知识时,时常会与艺术史混淆,认为自己在谈论“艺术”作为知识对象的用途,但却是在艺术史的范围内思考,关于的是人和物。说回艺术评论,1737年沙龙这种定期艺术展出的形式终于确定了,也终于开始有了公开的评论(很多社会学家将这个时期也看做是公共空间——这一对现代人日常生活非常重要的空间的出现节点),而艺术也开始以市场导向。

经过短短两百年的发展,博物馆和艺术展览馆成为今天西方文化中最重要的公共空间之一


这造成几个问题,一种看似关于“艺术”的客体知识以评论的形式开始出现,这种文本一开始就具有非常有优势的开放性——它可以来自于社会各个阶层,哲学家、社会学家、文学家、诗人都可以对其评论——所以艺术才被当做另一种现实,其他的现实经由它均可以被想象,艺术逐渐成为社会自我观察体系的子系统,这个系统是以自己的生长为目的的,而非其他。但是这种文本及其依赖于文本自身,于是很多客观的艺术课题逐渐出现文本堆叠的情况,人们对其进行研究时,往往需要通过非常多的作者来对其研究的课题做基本的了解。这也是经常让爱好者望而却步的地方,观众看不懂当代艺术是正常的——很多艺术家的目的便是对看似愈来愈清晰的今天的现实提出让人困惑的观看方式,而人们透过这种方式对现实进行另外的理解(如果可能的话)。

另一个问题是神话艺术家,艺术家急切地参与到自身形象的塑造当中来,他们自然认为这是理所当然的——这甚至是艺术自己给自己定下的规矩,而这一项造星运动从希腊时代就源源不止——牧羊少年被业界大师慧眼识珠故事的背后是西方“天才神授”观念的传承,这与他们的宗教文化不无关系。公开的艺术评论给了艺术家“表演”的权利,他们更迅速地在公众面前塑造自我形象。

被誉为“欧洲油画之父”的乔托的故事模板便是“牧羊少年”


排除这一个个对大众并不十分友好的体系因素,如果有足够的耐心——对于当代艺术门外汉而言,一开始接触些西方哲学概念的确有些头疼——逐步地在文化修养上下功夫(当代艺术的脉络重点还是在西方),是能享受到一种独特的审美经验的——从前看不懂的东西能看懂了。


其二,第一点中提到的当代艺术基于西方文化的问题,很多中国观众对其中的西式方法论和他们的神话系统非常不感冒,也缺乏历史参与,整体宗教背景提供的世界观天差地别,更别提现如今来鉴赏经由他者文化发展的艺术形式。

艺术北京


即便没正经看过中国艺术史和当代艺术史的正常人都能得出一个结论——当代艺术变成今天这个样,咱们几乎没咋参与——如果将变成这样的原因看成200年发展的结果。虽然西方的大众也未必人人对当代艺术感冒,但欧洲百姓们至少对马蒂斯毕加索塞尚高更之流一点不陌生,且相应的博物馆文化(也属于社会自我观察和展示额系统的一部分)已经存在有了几代人的基础。在欧洲看展时,遇到带着几个孩子的父母或带着几十个孩子的老师在博物馆中上课,是极为平常的一件事情——理解不理解是一回事,他们关于艺术存在和艺术究竟如何存在的事实基础比我们要好不少。

这种参与感的历史根源的丢失也使得中国学界有一种“阴谋论”,这在不能解决现有大众对当代艺术的消极态度外,只是给“反智主义”和民族主义提供了另外一条道路。文化上的事情到底几何谁也说不清楚,但理性地去了解不会使你比以前更封闭,为何要选择关闭理解的窗口?


“永远怀着我不懂心态的人是不可能一无所知的”——如果有足够的主观能动性,对未知和不理解存有怀疑的人,自然会主动去寻找途径来了解,但部分对一整个知识结构都怀有抵触不愿接触,以阴谋论等概之者,别人也帮不了他。对于艺术爱好者而言,但凡真的梳理过一遍艺术史——这的确很坚韧——至少现代艺术发展过程的,多少也能在今天的展览中看出点名堂。


透明流动虚无


其实欣赏艺术作品这件事,每个人对同样一件艺术作品的看法各不相同,对待艺术也有不同的观点,所以我还是觉得根据自己的审美去寻找,欣赏自己喜欢的艺术作品,每个人对艺术的解读都不一样,欣赏不来的一件艺术作品去看别人的评论,也许能帮助你有一定的理解,但是不会对你的欣赏水平有任何提高。

艺术创作来源于生活,这也就表示如果有相同的生活经历,那么对相应的艺术作品也就更容易产生共鸣,比如就我个人而言巴赫的无伴奏大提琴组曲,能让我感受到十分华丽的生活气息,但是同样的巴赫的赋格曲我却完全不知道要表达什么,即便在怎样欣赏,也无法体会他的含义,所以也就不强求了。欣赏艺术作品我觉得还是觉得先自己体验有没有共鸣吧。

另外我回答这个问题会很直接,我不会因为某个作品是名作就去捧它,自己不喜欢,欣赏不来就欣赏不来,喜欢的艺术作品,就是作者是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感受是好的那就是好的。比如说下图毕加索——梦,这副作品,即便我知道他要表达的是现实和梦境中的少女,但是看完没感觉就是没感觉,每个人对艺术作品感受是不一样的。

又比如下面这一副画菲利普·卢泰尔堡——阿尔卑斯山的雪崩,我看完就很能从色彩感受到那种压迫的感觉,也能很直观的感受到画面纵深的空间感,还有很壮观,非常具有力量的气势。

我最喜欢的一副画作俄国画家克拉姆斯柯的《无名女郎》,也许这副画作是最早让我理解气质的意思吧,有些高傲,但是又不缺乏成熟女性的精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