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笔好是练出来的还是看书多的结果?

李蔷蔷


文笔好是练出来的,还是看书多的结果?


文笔好是练出来的,看书多只是其中的一个原因而已。它们之间的关系具体是怎样的呢?

1.兴趣是第一老师。文笔好的人,喜欢用文字表达,认为文字表达更贴切、更有力量。换句话说,文笔好的人,都是爱好文学、爱好文化的人。这大多与家庭遗传、家庭爱读书等文化氛围有关。

2.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锻炼文笔,最佳的途径就是读书。置身浩瀚的书籍之中,你会感觉文字都鲜活了起来,有无数闪耀着光辉的思想在熏陶着你。

3.并不是每个人读书都会锻炼文笔,会出现几种情况:

第一种,一些人选择的书籍,只是自己感兴趣的,对文笔并没有什么要求或关注,那么基本上是看热闹、满足某种兴趣、锻炼其他能力或实际的需要。如,武侠、侦探等小说,养殖等实用书籍。

第二种,阅读方法每个人不同,有细读、泛读、选读、精读等等。不管哪种都要与个人阅读的领悟力、理解力相结合,结合得当的人自然有文笔上的进步。

第三种,大多文豪在阅读书籍时,喜欢按照自己的理解做注解或写读书感悟、笔记等,有利于练就代表自己思想和风格的文笔。

4.处处留心皆学问。文笔好的人都喜欢博览群书,尤其是经典著作。例如,中国古代的四书五经、二十四史、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近现代中国文学经典,以及外国文学经典。还有些人在练笔过程中,善于钻研文字,找各种途径来丰富、完善自己的文字表达。例如,这些年我们国家,在大力弘扬文化方面推出了很多节目,《中国汉字听写大赛》、《中国诗词大会》、《一本好书》等。

5.词不达意不罢休。为了表达自己准确的思想和意境,很多文笔好的人会经常反复修改、不断完善。常说重视炼字,对文章表达要求分毫不差的人很难长寿,因此很多文学巨著都耗尽了作者毕生的心血。

6.人外有人,永无止境,文笔的造诣会随时间变化。比如,阅读某位作家在不同时期的书籍时,就可看出其文笔的变化或要求。有些文笔已成的大家,会更加虚怀若谷,会更在乎某个字或词语的准确,会时常翻阅各种工具书籍,如《说文解字》,《尔雅》,《辞海》等。甚至有些古文大家,还会钻研甲骨文、金文等。

文笔好的人可套用一句名言,感情越丰富,感受就越深刻。文字就越有活力,思想就越有光芒。


图片如违权立删。欢迎大家留言讨论,谢谢。


知行正己心


谁能想到,一个从小学到初中,几乎所有作文都是母亲说一句,我写一句的人,今天竟然会以码字为乐?

一开始,学看图写话,四格漫画,我真的只能憋出四句话…

再后来,作文要求600字,我尽量多用“了、的、啊、呀”这样的字滥竽充数。网上评论要求15字算什么,我600字都能凑出来。

再往后,800字作文…我已经混到了语文考试前面60分几乎全得,作文40分基本放弃的程度。

老师说,别的同学书写差要扣分,你这个书写分我都不忍心扣。

家长老师痛心疾首,明明语文成绩不错的一朵美男子,竟然在作文上败得这么惨。

你说怎么办!?


直到有一天,我迷上了看书…其实是上课悄悄看小说。

敲黑板!

敲黑板!

敲黑板!

这里就要正面回答题主了!

看书,要讲方式。

我以前答题说过,学习分为输入和输出。


看书就像听老师讲课,是被动的输入式学习。

不管看小说,还是看名著,你不能光看。

我看书的时候,会做笔记,把自认为好的段落、句子、词语勾画或者抄写下来。

如果说看书是基本的输入,那么这种记录就是从输入到输出的一第一次转换,会加深一层印象。

这个方法,是从考试打小抄总结出来的。以前考试,连夜加班做小抄,抄一遍之后发现,我竟然已经都记下来了。

再次写作文的时候,就会尽量去套用这些句子。

这是输入到输出的第二次转化,印象再次加深。

这个阶段,作文已经有一些不小的改变了。我觉得自己真是个天才,以前纯粹是被埋没了,没发现自己的创作才华。谁在中二的年纪还没有把创作冲动当做创作才华过?

有才华,就会主动去写。

渐渐地我发现,纯粹的套用、搬运那些句子已经满足不了我的才华,我已经能把它们化用,变成我自己的语言了!

这是输入到输出的第三次转化。



注意,我自己从纯粹的抄袭者,变成能写出自己的东西了。

再往后,一句一段的出彩再次不能满足我,我也有了喜欢的作家,于是踏上了模仿的道路。

有了喜欢的作家,喜欢的风格,就大胆去写,去模仿,喜欢码字的人,谁不是从模仿起步的呢?

这是输入到输出的第四次转化。

越写越多,越写越爱写,只要你不是一个满足现状的人,慢慢地总会形成自己的风格。

上面是我的故事。

有的同学看了可能会说你特么这不是抄袭么?

怎么说呢,一开始确实是,但那是用在校园作文里,没什么商业用途,大概也算不上侵犯知识产权。所以题主如果想用这种方法,就自己在家练笔,不要发表出来。

所以题主明白了么?

读书是基础,是被动式学习,是输入。而动词写是主动式学习,是输出。

两者缺一不可。


也可自话


一日去一朋友家玩,此友是大机关的笔杆子,已出版了二十部书籍。入室小叙,他领我去工作室旁小仓库参观,八九个平方放满了他的草稿和习作,各种纸章,笔记本密密麻麻的写满了文字,他自嘲,字字血,纸纸泪,估计没有一吨也有八百斤的手稿,我知道此友只是初中毕业当兵,靠自学苦练才成为大机关的一号笔杆子。我想练是他成功的基础,没有数量难有质量,有了一定的数量就会有质的提高和飞跃,他说他的写作能力是他用纸张挑(担子)出来的,不勤学苦练,大胆实践,持之以恒的不懈努力难有他现在的成就。决心与行动是一对双胞胎。一个挑字反应了在他成功的道路上有多少艰难险阻和曲折弯路,有多少打击和失败,付出了多少辛勤的劳动!很巧隔日又去一位同学加战友家看新房,此公现是省作家协会常务理事,市文联常务副主席。出版发表了十多部大块头,曾经担任过市委宣传部副部长·部队战士复员,高中没有毕业,没有上过大学。一进家门到处都是书橱书架,最大的房间也专门做了书房,家里各类书籍七万余册,记得上学时他语文成绩并不突出,但确实从小就爱看书,什么都看·还爱吹他看过书籍中的各类趣事,他告诉我,当兵回来先去电视台做记者,最后一直做到了台长。读书学习是他长久的习惯,后来一直搞文字工作也没有费多大周折。我想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功夫在诗外吧!多年读书学习的习惯,虽然他没有成为专家,但是成了杂家,天文地理,文学艺术,医药卫生,棋琴书画,吃喝玩乐,体育教育,工程机械,他样样都懂,门门都会,所以触类同通,融汇惯通,厚击薄发,水到渠成。想想这两位虽然各有特色,都有成就,我觉得合二为一更是如虎添異,十八般武艺,轮番上阵,通俗·美声,戏曲,逐个登场,那更是文章的闪光之处!


手机用户坭瓦匠


我从前也觉得自己看了很多书,不但气质没啥变化,连个文章也写不出来。

人呢是土的要死的,脑子里是很混乱的,思想是没有的,就好像我没读过书一样。

而且很多比我读书少很多的人看起来气质也比我好,谈吐也比我得体儒雅,看起来博学多才的样子。

后来我也认命了。可能人就是这样的,长得丑,读再多书也还是个丑。气质啥的,没有足够的自信,没有足够的饰物,没有足够的审美,也很难。

直到有一天突然觉得文思泉涌,不写点啥,总觉得脑子里十分激荡,必须拿笔写东西才能安静下来。

突然就想写东西了。

虽然未必做的成作家,但是写点东西却已经非常容易了。

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只是自己觉得自己读书多,其实却未必。读更多的书,慢慢的自然就想写东西,写的多了,自然就越写越好。

读的足够多,自然就能写,写的足够多就能写的好。不能写不会写,写的不够好,自然是还没读到时候,没写到时候。


金菊豆


文笔好与看书多少当然有关系,但主要还是练出来的。作为一个靠文字吃饭的媒体人,我对此有深刻感受。

在28岁进入报社工作之前,除了写信和找工作时必备的个人简历,我几乎没有写过什么正式文字。当领导突然让我做版面编辑并写稿时,我几乎傻眼了,但只能硬着头皮上啊。刚开始,我请同事帮着写稿,同时自己也勤学苦练。几个月后,我较快适应了采编工作,写的稿子虽然质量一般,但也都有惊无险地见报了,还算对得起读者。

之后几年,我一跃成为部门的写稿主力,也有人开始说我文笔好,甚至称我为“笔杆子”了。虽然当时领导说我不是新闻科班出身,写作功底和稿件质量还不行,但处在整天与文字打交道的工作环境中,加上自己用心学习,我写作能力的进步还是很明显的。12年来,如今已届不惑的我累计也写出了几十万字的见报稿件,编辑整理过的文字更达数百万字。

我不仅写新闻稿,也写广告软文、领导发言稿、工作报告、工作总结、策划方案、广告文案等多种文体,多年的历练,让我具备了较强的文字综合能力。虽然只是个半路出家的文字工作者,理论素养和专业能力比不上科班人士,但论对文字的整体把控,我并不见得差多少。

其实,我平时很少看书,文字功底也主要是吃高中语文的老本。不过,报纸和网上的各类文章我这些年可没少看,并且是边看边学、边学边用。常言道:“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我除了日常工作与文字打交道之外,闲暇时间也喜欢随意写点东西,一开始写完存成Word文档,后来在QQ空间里写,再后来写博客,到如今在头条和其他自媒体写文章,总之,写作成为了我的主要兴趣爱好,乐此不疲,乐在其中。

书中自有黄金屋,笔下也能妙生花。我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朋友们,想要文笔好,光看书不动笔可不行。只要多写、多学、多思考、多感悟,迟早都能练得一手好文笔,也欢迎大家与我多交流互动。


多彩天津卫


文笔不是看书看出来的,也不完全是练出来的!

他需要三点:

第一点,就是你的记忆力够好,平时看电视看新闻看书等等,一些普通大众的修饰词语你能记住,不然到写时想起该怎么表达,但那个词语一时想不起来了!

第二点,就是思想,你必须是个情感细腻的人,有生活经验的人,爱观察生活的人,这样你就能幻想出很多人物的性格特征,你只要把你所想的这些描绘出来了,就是好文笔了。

第三点,就是练习,经过长时间的练习,你就会掌握描述你思想的方法,不需要学习,这是自然而然形成的。

所以文笔跟这三点有关,你如果会观察生活情感细腻,你就尽量去把你所想的用文字表达出来,只要坚持,如果词语不贫乏的话,你就能有好的文笔!

文笔不是需要多华丽,只要通顺就可以了,你只要能把这个人的性格特征完全的表达出来,写得活灵活现就是好的文笔!

所以不需要刻意的去模仿,用你自己的方式表达,就能形成自己的风格!




独孤扫平


文笔好,个人觉得有很多方面的因素,有些人天生文笔好,有些人靠多读多写也能文笔好,还有些人,怎么刻苦钻研,文笔就是好不起来,这都很正常。

术业有专攻,人各有所长,我们真不必太过于纠结在某些特定的点上,有时候可以曲线救国,迂回曲折地实现自己的目标。

我们熟知的唐宋八大家,那些个人人称道的大文豪,很多都是早慧型的文学巨匠,若说没有天生的文笔底子,单靠后天的训练而有此成就,是让人难以置信的。


所以呢,今天我们要说的,应该是一个普通人,怎么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文字表达水平达到一定的等级,不至于在“写作”这个现代社会必备技能上,太对不起自己的文化。

我总结的方法,大致有读、悟、写、改,可能还有缩、扩等步骤。

读,广泛地读叫做泛读;精细研读叫做精读;简略地读叫做略读;此外还有浏览、翻看等等读书方式。

  • 对于一些经典名著,采用精读的方式,不光体会书中意思,更去揣摩作者的写作逻辑、描写手法,就能在写作方法上有所收获;

  • 对于一些小说、故事、漫画之类的作品,采用泛读的方式,既了解故事的脉络,同时学会一些有趣的、有用的词汇,丰富你的用词;

  • 对于图书、杂志以及各种报刊读物等等,采用略读、浏览等方式,吸收信息,作为储备,以备不时之需。

每个人都在读书,却只有很少的人可以读完然后写,这说明读和写之间,有一个转化的过程,这就是领悟——当你吸收了很多信息,却无法用自己的思想融会贯通时,就还没有达到转化,也就很难诉诸你的笔头。

悟,意味着思考,这非常重要。对一个问题的深入思考,对某个现象的联想思考,对某些案例的批判性思考,都是你的思维在对信息进行处理、对文字进行重组的一个过程。这就好比吃饭和长高之间,还需要我们的身体吸收和运化,读和写之间,需要悟来做转化。

写,只是把思想诉诸笔端的一个流程。<strong>比如在我回答这个问题之前 ,我整理了自己关于文笔的大部分思路,然后在心里打好了腹稿,拟好了逻辑,最后才是把我想好的这些东西用文字描述出来。而写的这个过程,逻辑性和层次性至关重要,这意味着我的读者能否清晰地读懂我要表达的意思。

改,是写作练笔必经的一个过程。记得笔者小时候刚写作文时,一篇作文写了几百字,被老师删得只剩寥寥几十字,在后期的作文实践中,老师的每次修改,都在不断纠正我的表达方向,也在促使我锤炼我的文字。

不知道现在的语文老师还会不会认真批改每一篇作文,如果没有人认真去改你的文字,那么以下的方法,便是很好用的:

缩写和扩写的训练。

你可以试图找一篇很长的文章,然后试着把这篇文章用你自己的话,缩写出来。比方说一篇千字文,你把它缩写成三百字,然后看看意思的准确度,这样你就明白有些词句为何要那样表达。或者你可以找一个很短的句子,然后添加你的想象,把它丰富成一篇文章。

由多到少,由少到多,训练的不光是文字的驾驭能力,也有对于中心思想的把控能力。能够经由这样的训练,使你行文时更有的放矢,慢慢地,文字逻辑性提高了,文字的功夫自然就越来越好。


所以说,任何事情都是有方法可循的,关键是方法要正确。

每个普通人都可以经由适当的文字训练,掌握文字表达的基本功。当然了,我们不会希望每个人都成为作家,但每个人都能用文字表达出自己想表达的意思,这点基本需求还是能够满足的。

祝好!



素秋慈


作为一个专业作家,也来说说怎么才能文笔好。

首先,要看书。而且,还不是随便看,那些网络小说或者漫画书,消遣类的书,可能看完就一个爽,看对写作毫无裨益。很可能那些书本来就是末流的,你能从末流的书里学习到什么文笔?

(莎士比亚)


记得以前我们一些写作者在聊天的时候,说到有人想学亦舒的风格写作,就看了很多亦舒的书;这没有错,但是,如果你只看亦舒,再强的学习能力,也一定会比亦舒差很多:取乎其上,得乎其中;取乎其中,得乎其下。类似的风格,你没有点超越能力怎么行呢?

不仅要看书,而且还必须有针对性的看,知道自己能从什么书中获得什么帮助,什么书的结构巧妙,什么书的文笔心腻,什么书的心理描写微妙,读多了,才能融会贯通,而是生搬硬套。

而且,不少好的作者,并不需要自身亲自经历,他们是靠什么学习和感悟的?阅读。作家中的作家博尔赫斯,他后来眼睛不行了,后半生很少离开图书馆,但就是用阅读,奠定他在二十世纪作家当中无上的地位。

(博尔赫斯。)


另一方面,要亲自去写,多写,带着脑子去写。

讲一个故事:古龙小说《多情剑客无情剑》里,百家兵器谱上的第二名上官金虹去挑战第一名天机老人;人人都以为上官金虹必败,但死的却是天机老人。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天机老人赢了之后就很少出山了,但上官金虹一直在江湖上四处挑衅,实战经验很多,所以实际上他的武力已更强了。

(天机老人与孙女孙小红)


这个故事的意思是:你不能脑子里想着你一出手就是惊天动地的《红楼梦》,写不出旷世佳作你就不动手;不,好的文笔、好的思路,就是要反复地练习,反复地找感觉,反复地进步的。而且,这不是一个重复性的工作,你必须刻苦地思考。

最后要说的是,文笔好,多多少少得有一点天赋。有些人不笨,但他的天份可能在别的地方,而不是写作,靠看书和练习不能进步多少,那还不如从事更合适自己的工作呢。


侯虹斌


不说大道理,就说实用的方法。说了一圈大道理,如果没有切实可行的方法也是白搭。

我认为,要想有效的提高文笔,背诵一百篇优质文章,是特别可行的方法。

1.要求一定要背得相当纯熟,什么时候叫你背你也能背出来,里面的每个词每个精妙的句子。背得直到成为你的血肉里。有的人背得不熟,也不行。一定要滚瓜烂熟,背到了这个程度,你的语感会非常好了,句子也会写的流畅典雅。

2.同时,也不要贪多,一百篇足够了。有人会说了,背哪些呢。就背一些你认为写的好的,文笔好的呀,构思好的呀!

那么为什么要背呢?

先说说,有些博士生甚至语文教学工作者写出来的文字,很多是佶屈聱牙的。为什么呢?就是语感不好,词语用得不好。这还真的跟读书多没关系,博士生读书不够多吗?

背的效果就是打通你的语感,对,就是打通你的语感,让你写出来的文章,别人看一眼有大作家写出来的感觉,文从字顺。

谈完了背,后面就是练笔了。因为你有一百篇文章的底子,练起来,你的文章很快就会有一个质的飞跃。但是,这只是一个新的开始,只有在练的过程中多加总结,慢慢地你会形成自己的写作风格。

总而言之,写作是从模仿开始的,背就是一开始就让你的写作背得纯正。而不会像有些文字写作者,要走很多弯路,大量的写作大量的阅读,也写得不够流畅。


作家平儿


平时多写作,练的是驾驭文字的能力。没事多阅读,是文学积累。它们都和文笔有关系,但是,和文笔好没有直接关系。

我个人觉得,文笔好的真正原因,是写作灵感的迸发,是创作欲望的感召时的冲动。

爱好写作的人都有这样的体会,越是想把文章写好,往往是事与愿违。越是深思熟虑后写出的文章,越是拘谨放不开套路化。

反而,在不经意时的突发奇想,产生的灵动,激发写作欲望,如鲠在喉不吐不快时写出的东西,会有如神助一样。整个写作过程处于亢奋状态,简直是文思泉涌。这样状态下写出的东西,往往文笔流畅,语言独特。其实,在这种状态下写文章,根本不考虑文笔问题,完全是意识自然流动而形成的。

所以,关于文笔的优劣,和作者自身的基本功,以及创作欲望的大小有直接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