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粉丝营销走向全粉丝价值链

从粉丝营销走向全粉丝价值链

粉丝经济和粉丝营销本质上是由媒介变革带来的连接效率提升驱动的,原来品牌不具备直连消费者的能力,只能通过层层渠道和终端间接与消费者发生关联,间接连接也决定了传播上只能采取一对多的灌输式教育。

粉丝营销与传统营销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品牌与用户的关系,从交易变为交往,从弱关联变为强关联。但这种关系思维的影响远远不止品牌营销层面,未来必将从前端慢慢向后端渗透,直到贯穿整个企业运营的价值链。

除了营销上的用户粉丝化之外,粉丝思维还将体现在以下层面。

员工粉丝化:就是把企业员工转化为产品或者企业创始人的粉丝。

员工是离产品和品牌最近的人,他们最有发言权,也最容易产生口碑。

如果能让员工认同企业的价值观,成为企业的粉丝,不仅可以带来口碑传播效应,而且可以让其发自内心地热爱企业,并转化为统一的行动,在思想理念与企业战略方向上保持步调一致。这有利于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自觉性,对于企业管理也大有裨益。

我们始终认为,员工粉丝化是粉丝营销的起点,如果连内部员工都转化不成自己的粉丝,又如何奢求顾客成为你的粉丝?

渠道粉丝化:顾名思义,就是把上下游的供应商和销售商变成自己的粉丝。传统的渠道关系是利益捆绑的,古人云:以利相交,利尽则散;唯以心相交,方能成其久远。

所以,利益关系是极其脆弱的,品牌强势时,因为丰厚的利润,渠道商唯厂商马首是瞻,一旦品牌下滑,渠道商则会掉头就走,甚至转投竞争对手,落井下石,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

如何才能与渠道商建立长久牢固的关系?答案就是把他们变成品牌或者创始人的粉丝。

粉丝化是基于价值观认同和情感共鸣而产生的强关联,以利益为基础,但又超越于利益之上。比如,樊登读书会的代理商就是由其粉丝孵化而来的,代理商销售读书会的产品不仅仅是为了商业利益,更是基于对“让3亿国人养成读书习惯”的价值观和社会使命的认同,所以,该渠道体系看似松散,却异常牢固,樊登不需要像传统厂商那样通过制定各种政策来鞭策他们,而是充分赋能和授权,取得了指数级的快速增长。

此外,以上两个层面的逆向扩展也是成立的,即:粉丝员工化、粉丝渠道化。前面是说把现有的员工和渠道商变为自己的粉丝,其实反过来讲,我们的员工和渠道合作伙伴也可以直接从粉丝中来。

从“得渠道者得天下”到“得草根者得天下”,再到“得粉丝者得天下”,代表的是中国营销的三个发展阶段,分别是:深度分销、流量为王、深度粉销。其背后贯穿的是媒介的变革,更是向“顾客价值”“以人为本”等商业本质的回归。

本书正是发端于这种深刻的媒介变革背景之下,既提出了一种新的营销思维,又提供了若干实操方法:第一章主要纠正了粉丝的概念及其对企业和品牌营销的价值;第二章介绍了粉丝营销的三大思维模式;第三章是我们在实战中总结的一套粉丝营销方法论——三大黄金法则;第四章分别从策划、招募、引爆、传播、运营、激活、众筹七个层面介绍了一场粉丝营销活动的立体式闭环;第五章是经典实战案例,从我们操盘过的众多项目中甄选而来,结合前面的理论进行讲解,相信一定会加深你对粉丝营销的理解;第六章既是总结又是展望,介绍了粉丝经济和粉丝营销发生的社会背景,以及从厂商思维到用户思维的转变,指明互联网下半场的竞争中,构建用户信任链将是营销核心。

​未来,粉丝将成为品牌最贵的资产,无粉丝不品牌,一个全新的时代正在到来,赶紧开启你的粉丝之旅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