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州舰:实战化苦练“海洋轻骑兵”

鄂州舰名片

入列时间:2017年

特征性能:舷号513,海军鄂州舰是我国新一代多用途轻型导弹护卫舰,型号为056A型。最大长度89米,最大宽度约12米,满载排水量1300-1400吨,最大航速28节左右,具有操纵性能好、适航性能好、续航力自给力大、隐身性能好、攻防能力强、自动化程度高等特点。

鄂州舰:实战化苦练“海洋轻骑兵”

“以武而昌,精武善战……鄂州战舰,万里巡航。”

这首威武雄壮、蕴含鄂州古称“武昌”的舰歌,海军鄂州舰的官兵人人会唱。“军人就是要许党报国,崇德尚武!”鄂州舰政委刘学文说,把“以武而昌”的战斗精神培育和“精武善战”的战斗作风训练落实到平时的战备和工作中,这让鄂州舰的威武之师形象更加凸显。湖北舰入列两年常态开展实战化训练

鄂州舰入列两年来,在海军、战区海军等各级组织的比武竞赛和评比活动中取得多项优异名次,常态开展实战化训练,参加并圆满完成战备巡逻、演习演练10余次,荣获集体三等功,军事训练一级单位、基层建设先进单位等多项荣誉。

按照计划,记者原本将于近日登上返回福建某军港的鄂州舰探访。但由于临时变化,鄂州舰调转船头,再度驶向东部海疆执行任务。“这种情况,对于我们来说很常见。”鄂州舰政委刘学文说。2015年,作为原某水警区第一条护卫舰,刘学文和他的战友们从该水警区经重重考核挑选出来,成为鄂州舰首批官兵。数年间,他们以舰为家,与鄂州舰朝夕相伴。

今年2月6日,正是大年初二,鄂州舰全体官兵刚刚迎来农历新年,又按计划驶向了大海深处。但刚刚离港,译电员陈宇超就得知他的父亲突发疾病去世。得到消息后他内心非常悲痛,但为了执行好任务,在委托支队后方保障组代为照料安慰母亲之后,他强忍着伤悲一直坚守在自己的岗位,直到任务圆满完成。

陈宇超本人也发起高烧,悉心照料他的是军医马第强,但在马第强心里也一直有一份牵挂:他出生不到两个月的孩子刚在上海做完手术,出海期间正是孩子术后复查的日子,但他却没办法及时了解情况,陪伴在孩子的身边。“为了完成好保卫祖国海疆的任务,我们每位舰员都有舍小家顾大家的故事。”刘学文说,报国以为家,这就是军人的使命。

湖北兵湖北老乡都在“心脏”岗位上

“咱们舰上有5名湖北籍官兵,都在鄂州舰的‘心脏’岗位上。”19日,鄂州舰副机电长杨斌斌笑着介绍。

今年31岁的杨斌斌,是孝感人,毕业于海军工程大学,也是首批登上鄂州舰的官兵之一。他和其他4名湖北籍官兵的岗位,都在鄂州舰底部的机电舱室,负责为全舰保障动力和电力。“这个岗位相当于鄂州舰的‘心脏’位置。”杨斌斌介绍,虽说“分量”重要,但却是全舰较为艰苦的岗位之一。机器一旦运行起来,舱室里温度高、噪音大,坚守数年下来,杨斌斌已经觉得听力没有以前灵敏,但他却没有动过换岗位的念头,“舰上的哪一个岗位都要有奉献精神,我愿意到最需要我的岗位去坚守!”

坚守海防一线岗位,光杨斌斌自己奉献还不够,他的妻子也为此做出了常人难以做出的牺牲。杨斌斌和妻子恋爱、结婚已有8年,当时在武汉上大学时,在华中师大上学的妻子还能与他时常见面,但毕业后杨斌斌来到海防一线,在谈婚论嫁时,妻子的父母为她的未来担忧,要女儿考虑清楚。“我考虑清楚了,我愿意成为他的妻子,他在外保卫国家,我在家守好小家!”妻子的一番表白,不仅让岳父母答应下婚事,更让杨斌斌感动不已。

结婚后,这对相隔千里的夫妻,一年中见面的时间仅有月余。今年2月初,杨斌斌的妻子来到福建军港,和他共度了猪年新春。可大年初二,他就随舰出发,妻子也返回孝感。

平常的时光,他们仅能依靠电波交流。杨斌斌说,遇到下大雨别人有丈夫送伞接送,妻子只能自己想办法;家里有重活,也指望不上他,每当此时妻子也会有脾气。甚至有时发脾气都找不到人,“出海后就难以联系上”,但他每每讲个笑话逗逗妻子,妻子也总能“阴转晴”,“因为她知道,我们都是共同在为国家奉献。”

湖北情市民代表见证入列

鄂州舰与鄂州市结缘,得追溯到2013年。

鄂州市退役军人事务局相关人士介绍,当年,是鄂州市建市30周年。鄂州市委、市政府、鄂州军分区正式向海军提出申请,请求在新造舰艇入列时,命名一艘鄂州号舰艇。海军收到来自鄂州的申请后,很快批准。2017年1月18日,鄂州舰正式入列归建。在鄂州舰入列命名授旗仪式上,鄂州市派出了该市获得全国爱国拥军模范、全国三八红旗手等国字号荣誉的市民代表,共同见证这一时刻。

同时,受鄂州舰邀请,鄂州市宣传、民政、文化等部门通力协作,在鄂州舰舰歌、舰训、舰徽、舰帽的创作、设计、制作方面充分加入鄂州元素,并邀请鄂州本土书画家创作书画作品,建设舰上鄂州文化长廊,还邀请国家一级军旅歌唱家吕继宏演唱舰歌。

从此,军拥民、民拥军的故事,在鄂州舰与鄂州市之间开始谱写新的篇章。

每年八一、春节期间,鄂州市委、市政府、鄂州军分区都要对“鄂州舰”全体官兵发送慰问信和慰问金。

同样,鄂州舰全体官兵把鄂州作为第二故乡,始终心系鄂州发展,情系鄂州人民,每年春节都要发来慰问信、慰问电,录制视频向鄂州父老乡亲拜年。2016年鄂州发生洪涝灾害,鄂州舰官兵情系鄂州,通过媒体始终关注当地灾情,牵挂受灾群众,并及时发去慰问信,鼓励“第二故乡”的父老乡亲攻坚克难、夺取防洪战斗的最后胜利。(来源:楚天都市报)

战舰通道上挂满“第二故乡”介绍

鄂州是我省第7座有海军命名舰艇的城市,2017年1月18日,鄂州舰正式入列。

刘学文介绍,鄂州舰舰舱内部的通道中,有条鄂州文化长廊。《千年吴王古都,万顷梦里水乡》《鄂州赋》等文字介绍,让官兵对鄂州的数千年文化赞叹不已;长江、梁子湖、西山、古铜镜等地标和古文物照片,则让不少舰员都希望日后有机会去“第二故乡”一睹名胜;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鄂州雕花剪纸等作品,更让战舰增添了文化气息。

在鄂州舰的舰徽和舰标上,鄂州的元素也得到体现。舰徽上除了鄂州舰战舰舰体形象、中英文舰名及“铁心、铁血、铁拳”舰训外,还有鄂州市市花腊梅。而腊梅也同样出现在舰标上,寓意舰城同名、血浓于水。

民拥军,军爱民,军民团结一家亲。鄂州舰发扬了我军这一优良传统,用实际行动回报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

今年2月14日,鄂州舰在海上收听到一则紧急求助,值更官陆光林用甚高频与求助者取得联系,得知海上有一艘货船失事。时间就是生命,鄂州舰询问位置后马上高速出击,赶赴失事地点。风高浪急,搜救落水人员无异于大海捞针,鄂州舰严密制定搜救方案,加强观察瞭望,与随后赶来的其他中国军舰一起展开联合搜救。在军地船只及相关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失事船只船员安全获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