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成為中歐“第四物流通道”,卡車可在12天內到達歐洲!

國際道路運輸聯盟(簡稱IRU)秘書長翁貝託·德·佈雷託(Umberto de Pretto)在4月24日舉辦的媒體會上表示,鑑於時間和成本上的優勢,公路運輸已成為中歐之間除航空、海洋、鐵路之外的“第四物流通道”,而國際陸路運輸協定(Transport International Router,簡稱TIR)對“一帶一路”沿線貿易的發展“功不可沒”。

“現在中國至歐洲的卡車可以在12天內到達。實際上,中國南部直接開到西班只需要16天,而西班牙是歐洲距離中國最遠的國家。”佈雷託說,“這與中國至歐洲的貨物空運所用時間相當,因為從貨物裝載之前到在目的地卸載,中間需要經歷繁瑣的官方手續。而公路運輸最大的優勢是其成本最高可比空運節省10倍。”

此外,與鐵路相比,公路運輸的速度是鐵路運輸的兩倍。“時間對於貿易方至關重要……運輸速度每提升1天,在全球範圍內,一家公司每天可以節約5000萬美元,尤其在製造業。”他說。

公路成為中歐“第四物流通道”,卡車可在12天內到達歐洲!

2018年9月7日凌晨,首箇中歐卡車航班"蘇新號"抵達蘇州。"蘇新號"8月22號從德國斯圖加特首發,穿過德國、波蘭、白俄羅斯、俄羅斯、哈薩克斯坦等國,於8月29號到達中國邊境,9月1號從霍爾果斯口岸進入中國境內。

公路成為中歐“第四物流通道”,卡車可在12天內到達歐洲!

佈雷託進一步指出,TIR系統在中國實施以來,在中哈(薩克斯坦)、中吉(爾吉斯斯坦)烏(茲別克斯坦)、中俄(羅斯)等重點走廊實現TIR公路運輸,推動中國與周邊國家深化雙多邊經貿往來。

TIR是一個建立在聯合國《國際陸路運輸協定》基礎上的全球性貨物運輸海關通關係統,發展至今已有70年的歷史,旨在通過簡化通關程序和提高通關效率,促進全球貿易便利化水平,提升國際道路運輸安全性。中國於2016年7月加入《國際陸路運輸協定公約》,成為公約的第70個締約國。

2018年5月,中國首批六個TIR運輸試點口岸同時開放,包括霍爾果斯口岸、伊爾克什坦口岸、二連浩特公路口岸、滿洲里公路口岸、綏芬河口岸和大連港口岸。在上述六個試點口岸基礎上,今年3月又新增了吉木乃口岸、巴克圖口岸、阿拉山口口岸、都拉塔口岸為TIR運輸試點口岸。

佈雷託說,中國剛剛提出“一帶一路”倡議時,外界普遍對“一帶一路”能否實現中國所說的互利雙贏表示疑惑。“我可以負責任地告訴全球成員國,這種互利雙贏正在實現。其中一個重要標誌就是,中國目前為止已經開放10個TIR試點口岸,這是非常了不起的一步,有助於推動跨境貿易。今年晚些時候,中國海關會進一步將TIR推進到內陸口岸中,這證明中國真的是在向全球開放。”他說。

IRU於1948年在瑞士日內瓦成立。作為道路運輸行業的國際組織,IRU在全球100多個國家擁有會員並開展活動,致力於推動全球交通運輸行業的發展。

2017年,佈雷託受邀參加了第一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IRU作為國際組織代表,在論壇期間分別與國家發改委和海關總署簽署了戰略合作文件,這兩項合作文件均被納入論壇76項重要成果之列。佈雷託稱,截止目前,這兩項協議已經成功踐行,更多的中國貿易商從中受益。

儘管去年全球貿易關係緊張,但中歐貿易卻迅速發展。海關總署數據顯示,2018年中國對歐盟進出口總值達到4.5萬億人民幣,同比增長7.9%,其中,對歐盟出口2.7萬億人民幣,增長7%,自歐盟進口1.8萬億人民幣,同比增長9.2%。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