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鍋頭哪一款最好喝?

每天大明星

說起二鍋頭,年頭確實不少了。北京二鍋頭見到最早的是紅星二鍋頭,喝的最早的是在60年代酒館裡的散裝二鍋頭。去過北京建國門外釀酒總廠,除了二鍋頭還有中國紅葡萄酒,喜歡聞的是一股酸酸的酒糟味。開始喝二鍋頭時感覺(比汾酒)很衝,並有一種好似“麩子”的味道,大概就是紅星二鍋頭特有的香味,喝慣了就開始喜歡這種味道了。其中56度的味道比較濃,當然那時候主要原料是“高粱”。而牛欄山二鍋頭味道稍淡一些。還有十三陵,京都,永豐,北京二鍋頭,曾經的“樂天瑪特”定製的北京二鍋頭,味道各有不同。對於王剛說的咱北京人愛喝的牛欄山二鍋頭,感覺太假了,因為王剛是哈爾濱人,一個話劇演員對於二鍋頭的瞭解實在不敢恭維。二鍋頭酒就是“二鍋頭”,不僅僅是北京生產,本人曾經喝過山西晉城生產的二鍋頭和其他地區的二鍋頭。同樣的二鍋頭,京都二鍋頭酒就沒有“麩子味”。二鍋頭只是釀酒工藝,北京釀酒總廠建立了一個二鍋頭酒“博物館”,有比較詳細的介紹。傳統的二鍋頭是以高粱和水為原料,那些摻入澱粉,食用酒精和香精的二鍋頭,不是那個味道。至於什麼50度,46度,42度,由於含水太多,感覺不像二鍋頭。單就口感而言,56度紅星(現在的)還行。那些“濃香型”或者“高檔”的只能說是金玉其外。傳承800年,百年曆史只是傳說。喝的是酒,不是故事,更不是價錢。對於陳釀一說,應該是釀造過程,不是放在瓶子裡收藏。把陳酒和陳釀混為一談,用幾滴陳酒勾兌一下就敢稱陳釀,實在是低估了喝酒人的智商。二鍋頭兌酒精,香精和水是對不起喝酒人的嘴。二鍋頭不論好喝不好喝,都有點兒變了味。只能說,現代人喝的是面子,能喝出味道還是有些難度的。因為除了交情,交易,“酒蟲”“酒膩子”還真沒幾個。


麻辣SC

二鍋頭的由來,是在蒸酒時,將蒸餾而得的酒汽,經第一次放入錫鍋內的涼水冷卻而流出的“酒頭”和經第三次換入錫鍋裡的涼水冷卻而流出的“酒尾”提出做其它處理,因為第一鍋和第三鍋冷卻的酒含有多種低沸點的物質成分,味道較雜,所以酒廠只摘取味道醇厚的經第二次換入錫鍋裡的涼水冷卻而流出的酒,故起名為“二鍋頭”。

這裡不談價格,只說一下個人口感上的喜好。

答主最常喝的是這款二鍋頭,牛欄山典藏陳釀十二,只有46度,配料為水、高粱、大麥、小麥、豌豆,口感比較柔,而且不會口乾,也不上頭,雖然不是經典的高粱酒,但味道還是很推薦的。

第二款是紅星的藍瓶二鍋頭,綿柔8陳釀,酒精度43,配料為水、高粱、大麥、豌豆,這種酒入口爽烈,稍有點衝,但是入喉後會有回甘,淡淡的甜味,雖然後勁大,但是喝了第二天也不會頭痛。

第三款是偶然喝到的,紅星二鍋頭內部品鑑酒,43度,好像市面上不太常見,這個酒入口感覺很綿柔,同樣會有回甘,而且回味悠長。

其實作為清香型的代表,答主更愛的還是汾酒系列,從高端到低端口感都很不錯。

這是答主平時會私藏的青花汾酒,價格小貴,但是完全符合“入口綿、落口甜、飲後餘香、回味悠長”的形容,瓶身也漂亮。

這是低端的黃蓋汾酒,作為口糧酒同樣值得推薦。


濟南時報

新中國成立初期,糧食供應緊缺,緊接著又是三年困難時期,二鍋頭酒的產量始終受到限制。1949年二鍋頭酒的生產總量達到了44萬斤,但在當時仍然是供不應求。在50年代中期糧食開始了統購統銷,酒廠非得納入計劃後,才能享受到糧食配給。所以當時的二鍋頭可是家中的一件寶,屬於配給產品,北京市民憑購貨本每戶每月限購兩瓶。作為北京唯一一家白酒廠,在建廠初期的紅星二鍋頭一直沒有統一的酒瓶,用的是國外酒廠的啤酒瓶子,品相五花八門,顏色更是五顏六色,但物美價廉,人們覺得很有老北京的味兒,入口更加柔順,因此深受老百姓的喜愛。


為了能讓大家都能喝得起純正的二鍋頭酒,當時政府明確規定二鍋頭酒的價格不得過高。多年以來,二鍋頭一直是國家物價指數範圍內的一個產品,企業沒有自主的定價權。因此,二鍋頭是國家最後一個放開價格的白酒產品。這一傳統從第一瓶二鍋頭酒的誕生,一直延續到1990年代。

在那個艱苦卓絕的時代,除了改善民生、讓人民喝上好品質白酒這一重大任務之外,紅星的另一大主要任務就是研究白酒生產從原始作坊向現代工廠轉變,從手工勞作向機械化生產轉變。50年代初,全國範圍出現社會主義改造高潮,資本主義工商業實現了全行業公私合營,這對中國白酒業的發展起了一個重要的促進作用。但是,還是限於糧食緊張,國內很多酒廠為了實現按計劃供應市場,採取以薯類(很多是黴變的)代替糧食的釀酒方法,以致酒的品質開始出現了不良影響。

1965年,為了確保市面白酒品質,北京市政府實行行業歸口管理,並負責統一管理北京市的釀酒工業,紅星二鍋頭酒廠成為全國最大的酒廠之一。當時為提升整個北京的二鍋頭產品質量,紅星無私地向北京19家郊區酒廠輸送技術人員、傳授二鍋頭釀製技藝,扶持幫助其發展生產。以牛欄山酒廠為例,牛欄山的首任廠長就是紅星當年的調酒師。也正是這一大公無私的舉動,使二鍋頭酒逐漸走上了規範化生產與科學管理的道路。

對於二鍋頭酒的發展,其實還有一件里程碑式的事件。當時北京有19家郊區酒廠生產二鍋頭酒,但是各廠的酒只能使用其自己的品牌,比如十三陵牌,向陽牌,但這些產品上市以後並未得到老百姓認可。昌平酒廠的十三陵牌只能在昌平銷售,向陽牌在順義銷售可以,可是到了北京市區,大家還是隻認可紅星二鍋頭。為了北京市白酒廠家的良好發展,紅星再一次做出重大決定,於1981年主動放棄了“二鍋頭”的全名稱商標註冊,只用“紅星”的註冊商標,與其它所有的二鍋頭酒類生產企業共享“二鍋頭”。這樣才確定了二鍋頭這商標可以在其他的郊區廠使用,各郊區廠才把它原有的商標全都改為二鍋頭。這一大公無私的舉動促進了二鍋頭酒的發展,二鍋頭酒逐漸成為了一個百姓家喻戶曉的名字,成為一瓶可出落於各種場合的老北京“當家酒”。


清風明月逍遙客

要說最好喝的二鍋頭,就品牌來說,那肯定是紅星,就種類來說,那肯定是,紅星52度藍瓶紅標紅星八年陳釀二鍋頭。注意是藍瓶紅標。再注意是52度的。

其諸如什麼牛欄山了,等等,那都不是老酒鬼喝的酒,懂酒的人,只喝紅星二鍋頭。

我們從這個酒的標籤上,也可以看到,我們看生產原料那一欄,紅星二鍋頭,就是高粱和水,牛欄山二鍋頭是什麼?還有香精?其他的二鍋頭就更不用說了。


免費學滷菜

小科普:

1,何為二鍋頭:就是釀酒工藝中,掐頭去尾取中間最好的那一段酒,也就是說酒頭,酒尾都不 要,只要最好的酒心

2,單梁釀造,主要是以高粱為主料小麥玉米等為輔料

3,二鍋頭香型一定是清香型的,就跟汾酒一個香型


萬能的鈺鉑

二鍋頭是指第一次釀出來的酒 通過蒸餾的方法再次蒸餾一次!



現在的白酒的水有多深只有消費者自己矇在鼓裡!所謂的純糧酒都是一部分原酒 也就是說純糧酒 加一大部分的酒精酒經過勾調而成!白酒其實事很簡單的東西 只不過現在認們把他搞複雜了!現在絕大多數都是勾兌酒! 即使是糧食酒也都勾調加香精等添加劑 喝純糧就到農村冒煙的小酒坊, 看現場接酒,好喝的,老百姓為生存都會努力做好自己的小買賣!我父親釀酒多年 各種糧食酒都有!不是純糧原漿我不得好死!想喝的找我 黑龍江純糧小燒酒!在重複一遍 不是純糧原漿我不得好死!!哈哈😄好好看執行標準吧!


專業釀酒純糧酒坊21

以前的紅星都是五十六度的,現在的四十三度和三十八度都是酒桌上騙菜用的,要喝還是紅星五十六度。喝半斤吹會牛,玩玩遊戲就睡覺!晚上起床喝點水繼續睡!

還有一個好像是永豐的北京二鍋頭,老國營廠了現在很少了,那是真好喝!20以內的,高端喝的少,個人感覺,紅星的上頭,牛欄山的不上頭。


我還是喜歡牛欄山……牛欄山是廣告做的好,你看紅星二鍋頭基本不做廣告,也就這兩年做了個藍瓶,年紀稍微大一點的基本喝紅星。注意,建國初期紅星是北京唯一一家白酒生產廠,可何來百年牛欄山呢?誰來解疑。



牛欄山二鍋頭也就是這十來年才發展起來的,之前北京人只認紅星二鍋頭,只是後來假紅星太多了才讓牛欄山冒出來了。



無愛一生輕1984

是什麼樣的一款酒,讓一群清華人紛紛拍照、分享、讚不絕口?是什麼樣的一款酒,讓整個晚會高潮迭起,推杯換盞?

  12月23日,走進中關村皇冠假日酒店,放眼望去,只見人人手持一瓶小酒,反覆把玩,紛紛拍照、分享,到底這瓶小酒有什麼魅力,讓參會的清華人如痴如醉。走近一看,一款名為“偶遇”的小酒,闡釋了剛才見到的場景,超高的顏值,扎心的語錄,豐富的話題,讓五道口金媒五期班舉辦的新年晚會如此狂歡。

  被同學親切稱為“一斤能跑,二斤不倒”的五期班的班長詼諧幽默地說:“偶遇酒明明可以靠顏值,卻偏偏非要靠品質!以後喝酒,只喝偶遇! ”

  晚會上偶遇酒代表親自上臺為清華金媒班送新年祝福,當場豪飲兩瓶,場下歡呼不斷,掌聲雷動,紛紛舉起手中偶遇一口乾!酒瓶相互碰撞的清脆聲,痛飲後的連連叫好聲,成為青春新一代清華人的靚麗風景。

  宴會的組織者張先生如是說:“酒要對味,喝酒的人更要對味”,人生無處不偶遇,偶遇讓我們在北京,在清華,在金媒班相遇,祝偶遇越做越好”。

  偶遇酒的創始團隊成員均是名牌大學畢業,都已在所屬的行業裡取得耀眼的成績,他們深信,將偶遇塑造成一個小酒領導品牌,不僅僅是為了向消費者提供高品質的產品,更是向社會傳遞積極向上的正能量,為夢想打call!


偶遇酒

北京二鍋頭以前有一陣子可以說是縣縣都出產二鍋頭,密雲,平谷,延慶,昌平,房山,大興等都有酒廠,也都喝過,不過最正宗的當然是紅星了,當年65度的一瓶一塊七(那時汾酒是二塊七)。其次就是順義牛二了,現在十幾塊的二鍋頭基本都是釀造酒和食用酒精混合而成,(廠家會在原料一欄標明的)至於比例那要看價格了,一般價越低,酒精比例就越高。


江上往來人歐陽蕭言


永豐二鍋頭,口感不錯,現在就喝這個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