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酷聯為何只有華為發展的最好?

劉不羈670


中華酷聯為什麼只有華為發展得好?

這個說法不完全準確,華為確實發展最好,也是世界級的頂尖科技公司了;聯想發展得也不錯,全球最大的PC廠商,有份量也有排面;中興發展也還是算不錯的,酷派成功轉型後已經扭虧為盈了。華為能發展到今天的規模,成為讓美國忌憚了科技公司,是眾多內因、外因多方面因素決定的。

華為到今天的規模,都是窮怕了、被逼出來的

你看上面說到這幾家企業,天生命就比華為好,各個都比較滋潤,正所謂溫飽思淫慾,日子過得好了就不思進取了。

中興自然不用多說,作為國企中興有各種各樣的政企資源,這是其他企業都得不到的機會,加上中興做的是通信業務,這些業務都是可以賺得盆滿缽滿的業務。聯想從中科院脫胎出來,同樣擁有中科院背書的聯想同樣拿到了很多政企資源,聯想的發展還碰上了PC在中國市場爆發,一夜之間讓聯想聲名鵲起。

酷派比較神奇,早些年發展順風順水,不過酷派趕上了好機會,深圳當年正是發展的好時候,掙了錢之後酷派買了很多地皮,於是這就成了後來酷派翻身的資本。當年酷派手機業務做黃了之後,先後委身360和樂視,不過這兩家企業都看中的是酷派的手機業務,最終360沒做起來,酷派又成了樂視控股的企業,不過後來樂視又被賈躍亭玩壞了,酷派就只能靠自己了。酷派就只能靠自己了,這時候手裡的百億地皮就成了酷派翻身的資本,沒想到還真把企業給就過來了,經歷了三年的虧損之後,酷派終於扭虧為盈、起死回生。

華為沒這麼好的命,華為從一開始命就比較苦,任老爺子帶著一群退役老兵艱苦創業,最初就是靠代理香港企業的設備生存,不過代理不靠譜啊,人隨時都可能掐死你的命脈,華為就開始走上了自主研發的道路。華為從山寨”大企業設備開始,可是設備生產了之後沒人用啊,華為就只能打“低價格、優服務”這兩張王牌來換取市場。華為能有今天,是被別人掐著脖子,自己過著苦日子發展起來的。

自主研發之路,做中國通信科技的脊樑

前面也說了,華為是被別人掐著脖子才想著自主創業的,過著苦日子的時候,天天就要想著明天怎麼辦。你要想不被人掐死,那就只能做自己的技術,華為把賺來的錢又大規模投入到技術研發,這才有了今天的規模。

後來華為又發展了以手機為主的消費者業務,消費者業務存在的本質上也是華為為了更好的發展通信業務。通信業務屬於企業業務,企業業務回款週期極長,一般定金付了,可能企業要把產品用個一年兩年才會結尾款,這對企業現金流的壓力是可想而知的。華為又需要足夠的現金流支持才能更好的發展業務,消費者業務的優勢就是資金迴流較快,足夠的現金流能夠讓華為有更多的資金投入到通信業務的研發,保持一個良好的正向關係。

現在華為已經擁有一支超過8萬人的研發團隊,在全球各地擁有14個研究所和研發中心,這是全世界高科技公司都首屈一指的研發力量。現在華為在處理器(CPU和GPU)、通信芯片、5G技術方面,都已經擁有非常強的實力,可以說現在華為是中國通信行業的脊樑。

華為發展不錯,是內因外因綜合因素決定的,華為艱難創業之路,加上華為進入的行業特殊性,讓華為走上了自主研發的道路,現在華為不僅具備很大的規模,更重要的是華為擁有通信行業核心技術,這能讓中國科技公司在國際上擁有比較大的影響力和話語權。


EmacserVimer



首先無論如今“中華酷聯”是不是隻有華為活下來,其他幾個品牌是不是已經退出手機舞臺,我覺得作為國人還是應該給這四家廠商致以敬意,是他們大力推動了當年中國移動手機行業的發展,只不過在某一個時間點沒有把握住機會被新秀超越。

同時還應該向已經在手機行業倒下的摩托羅拉致敬,作為中國手機行業的“黃埔軍校”,摩托羅拉來中國市場以後,培養了大量移動通訊人才,才形成了如今中國手機行業可以與韓國、美國這些國家對抗的實力。



運營商才是背後的掌控者


手機這個產業中國還歐美最大的差異,就是通訊這樣的基礎建設,包括後續的服務,歐美是採用私人企業來市場競爭來實行的;而中國的通訊行業一直都是國家為力量在背後建設,三大運營商本質上就是國營單位。

這樣帶來的問題有一點:如果是完全市場化的社會,各大運營商之間為了搶佔市場,會推出各種各樣的優惠活動,專屬服務,獨立合作設備等等,來儘可能的贏得消費者。但是國營性質的企業也會有相互的競爭,但是僅僅停留在各自為陣的階段,目標不是打垮對方,而是相互牽制不要出現一家獨大的情況。



於是乎上面這種差異,帶來的現象就是在海外,消費者和手機品牌,其實更青睞和依靠於運營商這個中間商的角色。運營商會推出各種各樣的補貼,把手機價格想辦法打下來,比如說199美元的iPhone手機,但是要連續綁定3年的付費套餐。這樣對於消費者來說可以以一個較低的價格買到手機,對於手機廠商來說讓出一部分利潤來獲得更多的銷量和市場。這種模式是一直持續到今天的,中國目前海外口碑較好的兩個品牌“華為”和“一加”,都與海外運營商打下了良好的合作關係才走到了今天。


那麼中國市場就不一樣,在服務早期,運營商當然願意通過對設備的大額補貼來推行自己的新服務。尤其是在3G網絡剛剛普及和發展的時期,由於中國手機潛在用戶巨大,而在2G時代手機用戶佔比較少,因此在2G到3G時期過渡時期,隨著硬件價格的下降,消費者購買力增加,中國移動行業迎來井噴發展是必然的趨勢。因此在當時,三大運營商開始通過充話費送手機的形式快速拉取用戶。

在這樣的補貼活動中,“中華酷聯”這四家企業,就是與運營商合作最緊密的企業,超過90%的銷售量都來自於各大運營商的門店。從2007年開始一直到2012年5年多的時間,四家企業通過運營商合作,成為了中國四大國產手機品牌,一時間風光無限。


潮水退去都在裸泳


上面的問題在於,這樣與運營商合作的形式,一方面是在競爭力上對於品牌來講沒有任何幫助,渠道都是他人的,只要運營商放棄就會全面崩盤;另一方面是運營商壓根就不看合約機性能到底如何,補貼就免費拿的機器,消費者又會多在意性能呢?這樣反推到品牌來講就是研發的缺失,用戶需求的短視。可以說運營商補貼這樣的合約機政策,就像是溫水煮青蛙,慢慢把手機廠商的競爭力徹底煮幹。

用老話來講就是“只有退潮過後,才知道誰真正在裸泳”。2014年開始,三大運營商開始調整自己的戰略目標,大幅度降低零售終端的補貼。這個時候對於“中華酷聯”四家企業來說,就約等於走出象牙塔的學生,準備遭受社會的毒打。毒打的都有誰呢?



首先是蘋果三星這兩家海外巨頭。蘋果iPhone從2009年開始正式入華之後,在中國市場就一直被視作為“身份象徵”,我記得2010年iPhone 4上市的時候,不少工薪階層的年輕人願意吃一兩個月的土,也要買一臺iPhone 4手機。三星在當時也打敗了HTC,坐上了安卓陣營老大的位置。這兩個品牌在當時要口碑有口碑,要技術有技術,要顏值有顏值。


其次是OV兩家企業。雖然沒有“中華酷聯”一樣得到運營商的大規模補貼,但是憑藉OV在步步高時期積累下來的線下渠道資源,還有通過代言和廣告樹立起來的品牌形象,其實活得都很好。還有珠海的魅族,曾經MP3時代的國產巨頭,手中的魅族手機就是一顆核彈,無論是系統還是工業設計都要吊打中興、聯想的機器。


最後是小米......2014年和2015年,小米已經衝到了中國手機銷量第一的品牌,通過性價比產品和純線上渠道銷售,配合各種互聯網營銷活動。在當時手機廠商壓根就還沒看懂小米的模式到底是怎樣的,只知道小米主打性價比快速圈攏用戶(但是小米真正的目標是做自己的智能硬件生態)。賣手機不賺錢,確實比運營商補貼少賺一點還有狠......


對於這樣的手機市場,沒有了運營商支持的“中華酷聯”肯定是懵的,中興做了努比亞;聯想一方面做了ZUK,另一方面收購了摩托羅拉;酷派則是先與360合作,然後再賣身樂視,最後的結局大家也都知道了......但其它廠商要品牌有品牌、要渠道有渠道、要技術有技術的時候,過去傳統的企業再想殺回來已經是不可能的事情了。


華為的幸運壓中


那麼華為為什麼活到了今天呢?為什麼成為“中華酷聯”中唯一一家保持長期優勢的企業呢?

其實華為也並非一帆風順,早年間還差一點點就賣身給摩托羅拉,任總套現安心養老,但是由於收購協議簽署之前摩托羅拉更換了新的CEO,否決了這筆收購案......於是乎華為自己活了下來,並且這次事件也逐漸讓任正非看明白資本對於企業的控制慾望,因此到現在華為也並沒有上市集資,控制權始終在自己手中。



華為能夠順利活下來並且做到現在,其實有很多機緣巧合拼湊到一起,成就了現在的華為。


從渠道層面來看,因為華為本身業務是通訊設備服務商,也是全球最大的服務商,與愛立信、諾朗一起服務全球運營商,因此華為的客戶本身就是移動運營商們,尤其是在海外市場,這樣一來華為手機就天生在海外擁有了銷售渠道資源,這也是可以在目前佔領歐洲市場的主要原因。


從技術層面來看,華為背後的海思半導體,做出了麒麟手機芯片和巴龍基帶芯片。手機有三大件:屏幕、處理器+基帶、內存閃存。其中最核心的就是處理器+基帶芯片,畢竟屏幕和內存閃存都在三星手裡,你要想競爭也不可能。但是處理器+基帶芯片,華為用了7代產品,終於在麒麟990系列上開始與蘋果和高通家的性能持平。這樣一來華為就擺脫了其他廠商處理器和基帶芯片被高通控制的局面,可以自己安排產品的發佈節奏,在市場空窗期搶先發布佔領市場。


從產品層面上來看,華為在2012年就開始制定了衝擊高端市場的計劃。但是幸運的地方在於,站穩高端市場需要的功能特性有很多,華為壓中了拍照這個技術路線.......從P9與徠卡合作之後,開始主打拍照功能,成功壓中2018年開始圖片社交和短視頻行業的興起,拍照成為消費者買手機的核心因素,而華為的高端機器,每一款都是DXO拍照榜單的第一名,數據上可以吊打三星和蘋果。


從品牌形象來看.......算了,這個事情還是不多講了,晚上一堆關於這一塊的爛事,咱不敢問,也不敢說。


總而言之,“中華酷聯”之所以有三家倒下,是因為自己的轉型沒有跟上市場本身的變化,等到需要轉型的時候,才發現各個市場已經有了競爭對手,再想開始已經沒有太大的優勢。而華為能夠做起來,有很多很多機緣巧合在裡面,幾乎壓中了所有在現在手機市場必須要具備的因素......


PM宋先生


很高興回答這個問題

中華酷聯,是前幾年的事了,現在是HXOV的天下了,華為,小米,oppo,vivo,酷派在前年就倒閉了,由於是款式跟不上,質量跟不上,還是一個電信移動綁定手機?後來就慢慢沒人去關注,沒人去買,聯想呢?沒有漂亮的款式,和銷售方面的亮點,我們在網頁上根本看不到聯想手機的動態,所以自然而然沒人知道這個品牌了,現在網絡上或實體店都是看到華為小米OPPO,Vivo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