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習俗:三月十九太陽公生

相傳農曆三月十九日是太陽星君的生日,潮汕民間有拜太陽公生的習俗。與八月十五太陰孃的生日對應,源自於潮汕先民對大自然的畏懼和崇拜,也是崇拜自然,感恩自然,感恩日月的一種表現方式。

潮汕習俗:三月十九太陽公生

潮汕習俗:三月十九太陽公生

▲太陽星君

從潮汕人的祭祀對象來看, 太陽公生應該是中和節的變異。中和節是為了祭祀勾芒神,即日神的生日。

據《唐書》所載:中和節是在唐德宗親自提倡下興起的一個節日。雖然其立節為時較晚,但實際上應該是上古的自然崇拜的演變結果。

據清人汪啟淑的《水曹清暇錄》載:“(中和節)市中貨太陽糕,以祀太陽星君。”“亦有持齋誦太陽經者”(《春明歲時瑣記》)。

太陽經也稱為《太陽星君聖經》,經文曰:

太陽明明珠光佛,四大神州鎮乾坤。

太陽日出滿天紅,曉夜往來不住停。

行得快來催人老,行得慢來不留存。

天上無我無晝夜,地下無我少收成。

家家門前都走過,倒惹眾生叫小名。

惱了門神歸天去,餓死黎民苦眾生。

個個神明有人敬,那個敬我太陽神。

太陽三月十九生,家家唸佛敬香燈。

有人傳我太陽經,閤家老少免災星。

無人傳我太陽經,眼前就是地獄門。

佛說明明諸光佛,傳與善男信女們。

每日早晨念七遍,永世不走地獄門。

臨終之時生淨土,九元七祖盡超升。

有福念我太陽經,世代兒孫福祿深。

潮汕習俗:三月十九太陽公生

潮汕習俗:三月十九太陽公生

潮汕習俗:三月十九太陽公生

潮汕習俗:三月十九太陽公生

現時潮汕人祭祀太陽公,已經沒有這一套繁瑣的禮節。每年的三月十九日,各村各戶的婦女們,就會在烈日炎炎之下,擺方桌、供粿品、麵條、青果等,焚香祭拜太陽公。相傳三月十九太陽公生,還有清時民眾的懷念故主的愛國情懷。

潮汕習俗:三月十九太陽公生

▲明崇禎皇帝

三月十九日是明朝末代皇帝崇禎帝朱由檢的忌日。明中後期政治越來越腐敗,經濟貧窮,社會動盪,盜賊四起。崇禎帝即位後也想要勵精圖治,無奈整個朝政已如大廈傾頹,加上崇禎剛愎自用,中了後金皇太極的、的反間計,錯殺大將袁崇煥,自毀長城,政局已不可收拾,崇禎無力迴天。時西北李自成起義,勢如破竹,攻陷京都。朱由檢於崇禎十七年三月十九日在煤山自縊。

傳說朱由檢自盡之前題字宮牆:“萬方有罪,罪在朕躬。不殺百姓,殺孤一人可也!”

潮汕習俗:三月十九太陽公生

潮汕習俗:三月十九太陽公生

▲位於北京昌平區天壽山的崇禎皇帝陵墓:明思陵

清光緒年間黃用端編的《婦孺淺史歌》:“

亡明誰之過?神宗與天啟。

思宗(即崇禎)無他失,病在用錯人。

可憐屍任割,囑賊勿傷民。

三月十九日,人言日神誕。

其實祭崇禎,當時身死難。”

神宗,即萬曆帝朱翊鈞,在位48年,長期怠政,30多年幾乎不上朝接見朝臣,耽於修道煉丹。天啟,是熹宗朱由校的年號,熹宗熱衷於做木工活,魏忠賢當權。明朝至此已病入膏肓,難以救治了。《婦孺淺史歌》以淺顯語言總結了明亡以後廣大民眾對這段歷史的看法,也提到三月十九“日神誕”其實是“祭崇禎”,可見三月十九日“太陽公生”的真實意義在於發洩對清朝的不滿和思念前明。

潮汕習俗:三月十九太陽公生

▲崇禎皇帝殉國處

時至今日,前朝的烽煙早已消散,然而潮汕人對天地,對自然的感恩依舊,有了陽光的照射,萬物方能生生不息,百業方能迅猛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