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手翻飞,增收致富,社旗县农村“巧媳妇”顶起脱贫“半边天”!

“家门口就业有活干,照顾家庭老少都方便,一年收入万把块钱,挣钱持家两不耽误,这样的好事上哪找去?”这几天,社旗县太和镇马埂村服饰加工车间里的妇女们正干得热火朝天,巧手翻飞间,一套套手工女衫、一件件服装饰品便“新鲜出炉”,满足各地源源不断的订单。

巧手翻飞,增收致富,社旗县农村“巧媳妇”顶起脱贫“半边天”!

女工牛耀鹏和大家有说有笑,忙并快乐着,“多亏有了‘巧媳妇’扶贫车间,把姐妹们凑到了一块儿,大家有活干、有钱挣,生活充实,心里敞亮,美哩很!”

巧手翻飞,增收致富,社旗县农村“巧媳妇”顶起脱贫“半边天”!

在社旗,心里同样敞亮的还有唐庄乡官营村贫困群众陈清霞。由于丈夫和两个女儿常年在外打工或求学,家中又有年迈的婆婆和正上小学的儿子需要照顾,她只能选择在家留守。可就这样,这几年她也没闲着,只要一有空儿,她就从附近仿真花厂领活儿干,经常抽空在家组装,如今已成为组装仿真花的行家里手。

巧手翻飞,增收致富,社旗县农村“巧媳妇”顶起脱贫“半边天”!巧手翻飞,增收致富,社旗县农村“巧媳妇”顶起脱贫“半边天”!

“大家加油干啊!咱的产品要在世界月季洲际大会上展览,以后肯定会更火。”自从接到县里安排的月季洲际大会展览任务,大冯营镇周庄村“女子工坊”的女工们近段时间格外忙碌,大家每天都聚在一起穿针引线赶活计,一朵朵颜色鲜艳、形象逼真的月季在香包上活灵活现。

巧手翻飞,增收致富,社旗县农村“巧媳妇”顶起脱贫“半边天”!

周庄村“女子工坊”是去年省妇联、省扶贫办确定的“巧媳妇创业就业工程示范基地”,2016年创办以来,愣是把传统的香包、虎头靴、婴儿肚兜、千层底布鞋、团扇、工艺折纸线贴等民俗手工技艺逐渐转变成了文化产业,基地采用农户加工、工坊回收、市场销售的模式,香包等手工产品广销北京、上海、江苏、湖南、湖北等省市,甚至还通过电商远销英国。经过几年的发展,周庄村“女子工坊”已经辐射带动附近8个行政村265名贫困家庭妇女在家门口灵活就业,92户已经实现光荣脱贫。

“一个产妇‘月子’侍候下来也就20来天时间,净收入8000块钱左右。”“巧媳妇”工程培育出来的优秀典型代表——晋庄镇桃园村李巧兰说起现在的工作,幸福和满足写满双颊。

巧手翻飞,增收致富,社旗县农村“巧媳妇”顶起脱贫“半边天”!

李巧兰做月嫂收入高,让当地不少农村妇女“红了眼”,纷纷找上门来问计取经。“一人富了不算富,要为扶贫出把力。”2016年以来,在镇妇联的协调帮助下,由她和雪绒花培训中心联合,在晋庄镇先后举办了三期月嫂培训班,培训合格后持证上岗,一有订单,她总是优先推荐给贫困家庭妇女;在李巧兰的带动下,该镇有近百名农村妇女通过了月嫂培训,其中,36名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妇女通过月嫂业务实现了增收脱贫,开始向小康生活迈进。

巧手翻飞,增收致富,社旗县农村“巧媳妇”顶起脱贫“半边天”!

把工厂开在村子里,把机器搬进农户家中,把技术送到农村妇女的手里,把岗位落实到贫困妇女身上。近年来,社旗县立足农村留守妇女多的县情实际,持续引进龙头企业到乡镇、村组建立扶贫车间和流水线班组、工段加工点,并通过系统的技术培训,多渠道、全方位推动“巧媳妇”工程全面深入实施,最大限度使每位有意愿的贫困家庭妇女都能找到适合自身的就业岗位,不仅有效破解了农村留守妇女就业难题,而且帮助广大妇女增加了经济收入,提升了社会地位。

巧手翻飞,增收致富,社旗县农村“巧媳妇”顶起脱贫“半边天”!

一人就业,全家脱贫。该县妇联主席吕如香介绍,依托“巧媳妇”工程,全县引进服装服饰加工、食品加工、手工艺品制作等相关企业29家,建成100多个扶贫车间和加工点,培育“巧媳妇”创业就业典型16个,带动13个乡镇、220个行政村、9600多名农村妇女实现了家门口就近灵活就业,其中贫困妇女3000多人,658户建档立卡贫困妇女家庭实现增收脱贫,农村“巧媳妇”成了脱贫的“半边天”。

巧手翻飞,增收致富,社旗县农村“巧媳妇”顶起脱贫“半边天”!

原载4月18日南阳日报 申鸿皓

地址:社旗县红旗路西段综合办公楼

1号楼五楼

邮箱:[email protected]

统筹:杨银鹏

编辑:申鸿皓 王章成 张阳蕊 何双月

传播社旗好声音 | 传递社旗正能量

您的关注,会让我们变得更好

长按,识别二维码,就可加关注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