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大强看复联4,怎知遇上......

苏大强看复联4,怎知遇上......

苏大强看复联4,怎知遇上......
苏大强看复联4,怎知遇上......苏大强看复联4,怎知遇上......
苏大强看复联4,怎知遇上......苏大强看复联4,怎知遇上......

现身说法!

苏大强看复联4,怎知遇上......

关于电影票价定价过高的情况,并不属于诈骗行为,而是一种市场价格行为。但我国《价格法》规定,经营者定价,应当遵循公平、合法和诚实信用的原则,不得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牟取暴利。《制止牟取暴利的暂行规定》进一步明确指出,商品的价格和服务的收费标准,应当符合“某一商品或者服务的价格水平不超过同一地区、同一期间、同一档次、同种商品或者服务的市场平均价格的合理幅度”的规定。

若此次复联4的放映观影服务,其在服务内容、服务项目等各项内容或者说经营成本并没有(明显)改变(提升)的情况下,却比平时价格成倍上涨,甚至比条件和服务质量更高更好的同一时段的地区影院票价要高出很多,也比当地附近影院票价高出很多,很显然超出了相近地区、相同时间、相同档次商品或服务的平均价格和利润率,违反了不得牟取暴利的限制性要求,显属“趁热涨价”,实属“趁火打劫”,涉嫌非法牟取暴利,理应受到相关执法部门严厉查处。

苏大强看复联4,怎知遇上......

《复联4》的“高票价”也引发了众多网友和观众的吐槽,网上近期热传一则关深圳某影城4月18日发出的《关于的紧急通知》,要求服务费不得超过票价的10%。部分影院也相继强制向消费者退回多收的服务费。

网传国家电影局整治此次票价服务费的事件是否属实,未有官方回复之前,无从得知真相。但此次风波,小编建议相关行业协会应思考以下几个问题:行业的市场定价行为是否存在漏洞;院线借影片热度坐地起价进行牟利是否该制止;服务费过分超出影片本身票价是否合理;消费者作为最直接的影响人在事前事后是否有相关投诉及理赔渠道等。

在高票价问题没有彻底解决之前,建议苏大强还是不要“明摆着宰你,还硬赶着上去被宰”了~

苏大强看复联4,怎知遇上......
苏大强看复联4,怎知遇上......

此时此刻,苏大强得意地以为自己做了好事,让朋友们都看上了便宜的电影,自己又能发笔小财,却不知道自己已经触犯了法律。

我国著作权法明确规定,著作权包括发行权和信息网络传播权。前者即以出售或者赠与方式,向公众提供作品的原件或者复制件的权利;而后者是以有线或者无线方式向公众提供作品,使公众可在其个人选定的时间和地点获得作品的权利。

上述事件中一是部分网站在未取得电影版权方的许可的情况下,擅自通过信息网络传播电影资源;二是苏大强从网上下载电影资源后,企图通过出售电影资源,收取相关的利益。这两种在网络空间复制、传播盗版电影资源的行为,都已侵犯了电影权利人的发行权和信息网络传播权。

在网络上叫卖盗版电影资源,大多属于民事侵权行为,但达到一定程度之后则可能涉嫌刑事犯罪。

根据我国《刑法》第二百一十七条规定,侵犯著作权罪,是指以营利为目的,未经著作权人许可复制发行其文字、音像、计算机软件等作品,出版他人享有独占出版权的图书,未经制作者许可复制发行其制作的音像制品,制作、展览假冒他人署名的美术作品,违法所得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行为。

侵犯著作权罪是以违法所得数额或者情节来量刑的。只有违法所得达到一定的数额,或者情节具有一定的严重性才构成“侵犯著作权罪”。一是违法所得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二是违法所得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苏大强的行为虽暂时未达到刑罚标准,但此时也应该敲响警钟,增强法律意识,及时停止自己的违法行为。

苏大强看复联4,怎知遇上......苏大强看复联4,怎知遇上......
苏大强看复联4,怎知遇上......苏大强看复联4,怎知遇上......

苏大强因轻易在网络上登陆钓鱼网站,并输入个人信息,导致个人信息泄露,使得犯罪分子有了可趁之机。因自身的防范意识不强,财产也受到损失。

随着科技的发展,电信诈骗犯罪迅速发展蔓延,手段方法也是层出不穷,给人民群众造成了很大的损失。即便现在各种公众媒体对于防范电信诈骗的宣传力度已达到一定程度,但身边受骗的情况还是时有出现。平板电脑、手机等通讯工具的普及,也使得诈骗的群体进一步扩大。

其中,18岁—25岁占整体受骗者52.4%,其次是26岁—30岁,占整体的21.4%。但是,老人依旧是通讯网络诈骗受损金额最大的群体

苏大强看复联4,怎知遇上......

一方面坚决遏制电信网络诈骗犯罪蔓延势头,是我们检察机关义不容辞的责任。五年来,全国各级检察机关深入推进打击整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专项行动,坚持重拳出击,形成打击合力,推动源头治理,初步实现了查处电信网络违法犯罪人数明显上升、破案数明显上升、发案数明显下降、人民群众财产损失明显下降的“两升两降”目标。

另一方面群众要不断加强防范意识。在电信诈骗案中,犯罪嫌疑人往往是利用被害人淡薄的防范意识和人急无智的心理,通过虚假身份信息、变换电信号码、异地取款等作案手段,可在短时间内取走赃款,给人民群众财产造成了损失。

SO大家在遇到不熟悉的来电或者短信,务必要做到:

不信!

不说!

不转!

马上报警!

苏大强看复联4,怎知遇上......

作者 / Sunmato

2019年113期|总第430期

苏大强看复联4,怎知遇上......

精彩回顾

苏大强看复联4,怎知遇上......

世界读书日 | 阅读是一场灵魂的壮游

苏大强看复联4,怎知遇上......

世界地球日|你喝的饮用水水源水质合格么?

苏大强看复联4,怎知遇上......

996,法律的归法律,情怀的归情怀

苏大强看复联4,怎知遇上......

点下看看多少好友正“在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