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如何理解老子的“不爭之德”的?

子夜奇談


這個世界上,處處都是一個爭字:人人爭先恐後,爭名奪利,爭權奪勢,爭長論短。因為優質的資源就那麼多,如果不爭,就得不到最好的。

然而老子卻在《道德經》一書中告誡人們不要爭,比如第八章說:“利萬物而不爭”,第八十一章說:“為而不爭”……為什麼老子要這麼說呢?

有的人說,老子是個陰謀家,他是叫人表面上不爭,背地裡卻要用盡各種手段去爭,因為《道德經》第二十二章中說:“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

真的是這樣嗎?當然不是。因為老子一向提倡清淨無慾,自然無為,功遂身退,所以他絕不會鼓勵人們去爭搶。老子的真意是:只要你不爭,你就能利於不敗之地,一切都將水到渠成,就像大海並沒有爭什麼,天下的大江大湖卻都奔流到海。

為什麼老子提倡“不爭”呢?因為他從水這種物質中觀察到了“道”的偉大力量。老子發現,水這種物質非常特殊,它非常柔弱,比任何事物都柔弱,卻又能勝過一切堅硬的事物,無堅不摧了。所以《道德經》第七十八章說:

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以其無以易之。弱之勝強,柔之勝剛,天下莫不知,莫能行。

世界上沒有什麼東西比水更柔軟了。水無常形,它流到什麼容器裡,就會變成什麼形狀,可謂柔若無骨。然而卻沒有什麼東西能真正戰勝水:李白說:“抽刀斷水水更流”,你的刀子再鋒利,能切斷水流嗎?中國有個成語:“水滴石穿”。水滴只要堅持不斷的滴落,再堅硬的石頭也會被水穿透。如果大量的水彙集在一處,那就更不得了,浩浩蕩蕩的洪流將一路摧枯拉朽,沖毀一切膽敢阻擋它的障礙物,沒有任何東西可以抵禦水的威力。

為什麼水如此柔弱,卻又如此強大?老子認為,這就是因為水“不爭”啊,所以它體現了最高的美德。老子在《道德經》第八章中說:

上善如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

這句話的意思是:具有最高美德的人就像水一樣。水滋養萬物卻不爭名爭利,總是流向低處,甘於居卑處下,水的這種特性與道是相近的。

正因為水有不爭之德,所以水最接近於道,所以這個世界上沒有什麼東西能戰勝水。因此老子特別重視“不爭”,學道之人也要像水一樣,其他人爭強好勝,學道之人就要居卑處下,這樣卻能勝過所有爭搶之人。因為把自己擺在卑下的位置上,反而能收穫他人的景仰與歸附。這就是老子所說的“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

寫到這裡,居士我想起以前看過的一則新聞:劉盛蘭是山東省煙臺市招遠市的一位普通的孤寡老人,屬於當地分散供養的“五保”老人。他1996年就開始靠拾垃圾助學。18年來,他總計捐資助學10萬多元,資助了100多個學生。劉盛蘭是個卑微的拾荒老者,但是他的事蹟感動了所有中國人,成為所有人的道德楷模。2014年2月10日,劉盛蘭光榮入選“感動中國2013年度人物”。劉盛蘭逝世後,在他的追悼會上,社會各界民眾冒雪前來送這位“感動中國”的老人最後一程。這則故事,正說明了老子所說的“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

那麼老子所推崇、提倡的“不爭”,具體是什麼意思呢?居士我認為“不爭”一詞蘊含著兩重含義:

第一,不爭名利

老子在《道德經》中說,人應當無私地為天下人的福祉而奮鬥,但是不要奮鬥的成果據為己有,能做到這種程度的人是聖人。《道德經》第二章說:

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而不為始,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意思是聖人(具有最高美德的人,最理想的統治者)順應萬物的本性處理事情,輔助百姓自我成就。萬物興起時不加干涉,生養萬物卻不據為己有,作育萬物卻不誇耀自己的能力,事情辦成了也不居功。正因為聖人不居功,所以他的功績才不會泯滅。

可見老子認為,聖人主動成就大眾的事業,功勳卓著。但是他們既不佔有勝利果實,也不宣揚自己的功勞,反而讓老百姓感受不到統治者的存在。他們既不爭利,也不爭名,是“不爭”的典範,在老子看來這是統治的最高境界,無人能夠動搖他們的位置。

不僅聖人自己不爭名爭利,還要讓百姓們也不爭名爭利。老子生活在春秋亂世,他看到當時的天下你爭我搶,混亂不堪,征戰不休。所以老子認為,大家都不要爭了,這樣天下才能太平無事,百姓才能生活安康。

天下人人爭搶,一方面是因為人們的貪慾難以滿足,一方面也是因為生活資料的不足,所以窮苦的百姓不得不爭。餓了幾天後,最高尚的紳士,看到食物絕對會上去爭搶。所以要在整個社會中消滅“爭”,一方面要讓人們生活富足安樂,一方面要去除人的私慾。這是《道德經》第三章所說的:

不尚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不見可欲,使民心不亂。是以聖人之治,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常使民無知無慾,使夫智者不敢為也。

一方面要去除民眾的慾望與智巧,使他們心不亂,不想去爭;一方面要實其腹,強其骨,讓他們不用去爭。老子在這裡說的當然不是愚民政治,而是如何在社會中消除爭端。

第二,不爭是非

“爭”的另一重意義是“諍”,也就是爭論、爭吵。老子不僅反對爭名奪利,也反對爭是論非,逞口舌之快。正如《道德經》第二十二章中說:

不自見,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長。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古之所謂"曲則全"者,豈虛言哉?誠全而歸之。

在這一章中,老子提出了“四不”,即:“不自見,不自是,不自伐,不自矜”,一言以蔽之,那就是“不要自以為是”。

社會中又很多自以為是的人,他們剛愎自用,固執己見,聽不進不同的意見,用老子的話說就是自見、自是、自伐、自矜。如果兩個自以為是的人碰到一起,他們都認為自己是對的,誰也說服不了誰,最終就會產生紛爭。

針對這種情況,老子提出“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要虛懷若谷,不要固執己見,更不要做無謂的口舌之爭,這樣,天下就沒有人能爭得過你了。

居士我相信,真正對社會有利的人,一定是那些腳踏實地、埋頭苦幹、默默無語的人,而不是整天誇誇其談、說是道非、爭論不休的人!

我是夢露居士,為你解讀國學經典。歡迎點擊關注,閱讀系列文章。


夢露居士


老子哲學中有一個很重要的概念,那就是“不爭”。《道德經》一書中經常會出現“不爭”這兩個字,如第八章說:“利萬物而不爭”,第八十一章說:“為而不爭”等。

有人認為,老子提倡不爭,是叫人表面上不爭,背地裡卻用盡手段去爭奪,因為《道德經》第二十二章中說:“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老子真的是一個陰謀家嗎?當然不是,因為上述這句話是老子經常使用的一種表達方式:正言若反。

那麼老子為什麼認為“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呢?這要從一種常見的物質——水說起。

在上一篇文章中,居士我說過,道是萬物的自然本性,所以老子常常從客觀事物的本性中去求道。老子注意到水這種物質非常有趣,它非常柔弱,卻又能勝過一切堅硬的事物,可以說是無堅不摧了。《道德經》第七十八章說:

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以其無以易之。弱之勝強,柔之勝剛,天下莫不知,莫能行。

天下沒有什麼比水更柔弱了,它沒有固定的形狀,注入什麼容器就呈現出什麼樣子。然而水雖然柔弱,卻沒有敵手。哪怕再鋒利的刀都無法切斷水流,所謂“抽刀斷水水更流”。相反,柔弱的水卻可以戰勝堅硬的東西。大家都知道一個成語:水滴石穿,水不停的滴下來,可以將堅硬的石頭滴穿。而水如果彙集到一起,形成洪流,將會浩浩蕩蕩摧枯拉朽,沒有什麼可以抵禦它的威力。

水儘管柔弱,卻無比堅韌。老子注意到了這一現象,因此他認為,在水的本性中體現了道,體現了最高的美德。《道德經》第八章說:

上善如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

也就是說,具有最高美德的人就像水一樣。水滋養萬物卻不爭名爭利,總是流向低處,甘於居卑處下,水的這種特性與道是相近的。正因為水柔弱不爭,所以沒有什麼東西能戰勝水。

因此老子特別重視“不爭”,不爭的人就像水一樣,儘管柔弱,儘管居於卑下之地,卻勝過所有剛強之人。這就是“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的道理。居士我想起以前看過的一則新聞,一個拾荒賣破爛的老人,靠賣破爛的收入供養了很多貧困兒童上學讀書。這位老人可謂是“利萬物而不爭”的典型了,他感動了全國人民,成為所有人的道德楷模,正說明了“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的道德。

那麼老子所推崇、提倡的“不爭”,具體是什麼意思呢?居士我認為“不爭”一詞蘊含著兩重含義:

第一,不爭名爭利

老子雖然總是提倡“不爭”、“無為”,但他的哲學並不消極頹喪。老子並不是讓人放棄一切努力遁入山林,而是認為應當無私的為人類而努力,“利萬物”,卻不將成果據為己有。

所以《道德經》第二章說:

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而不為始,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意思是聖人(具有最高美德的人,最理想的統治者)順應萬物的本性處理事情,輔助百姓自我成就。萬物興起時不加干涉,生養萬物卻不據為己有,作育萬物卻不誇耀自己的能力,事情辦成了也不居功。正因為聖人不居功,所以他的功績才不會泯滅。

可見老子認為,聖人主動成就大眾的事業,功勳卓著。但是他們既不佔有勝利果實,也不宣揚自己的功勞,可以說既不爭利,也不爭名,是“不爭”的典範。

在聖人的統治下,百姓卻感受不到聖人的存在,等等事情成功了,他們會說:“我們本來就是這樣呀。”在老子看來這正是統治的最高境界。

不僅聖人自己不爭名爭利,還要讓百姓們也不爭名爭利。因為在老子看來,這個時代之所以這麼混亂,就是因為爭奪名利的人太多了!

爭是因為人們的貪慾,也是因為生活資料的不足。有一句俗話說:“窮山惡水出刁民”,當你餓了三天後,看到食物絕對會上去爭搶。所以要在整個社會中消滅“爭”,一方面要讓人們生活富足安樂,一方面要去除人的貪慾。這是《道德經》第三章所說的:

不尚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不見可欲,使民心不亂。

是以聖人之治,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常使民無知無慾,使夫智者不敢為也。

老子在這裡說的當然不是愚民政治,而是如何在社會中消除爭端。

第二,不爭論是非

《道德經》第二十二章說:

不自見,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長。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古之所謂"曲則全"者,豈虛言哉?誠全而歸之。

可見,這一章說的“不爭”指的就是“不自見,不自是,不自伐,不自矜”,如果用一句話概括,那就是“不要自以為是”。

這個社會中,有很多人剛愎自用,固執己見,自以為是,也就是老子說的自見、自是、自伐、自矜。如果兩個自以為是的人碰到一起,他們都認為自己是對的,誰也說服不了誰,最終就會產生紛爭。

針對這種情況,老子提出“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可見老子所說的“不爭”,不僅是指“不爭奪利益”,同時也指“不爭論是非”,也就是要虛懷若谷,不要固執己見。真正對社會有利的人,一定是那些埋頭苦幹的人,而不是整體誇誇其談、爭論不休的人。

老子認為,要讓百姓不爭論是非,統治者就不能崇尚賢人,即“不尚賢,使民不爭”。為什麼老子這麼說呢?因為只要統治者不崇尚賢人,百姓就不會為了顯示自己能耐而爭論不休了。

我是夢露居士,為你解讀國學經典。歡迎點擊關注,閱讀系列文章。


夢露居士讀國學


先說答案

天德不爭,人德好爭。

聖人不與天爭天,則人德不生,天德足全。

德厚故能慈愛,慈愛故能衛道安民。

為之以天,蓄之以德,則百姓清靜自化,聖王無為而天下富。

是謂不爭之德。

<strong>

《道德經》第六十八章

善為士者,不武;

善戰者,不怒;

善勝敵者,不與;

善用人者,為之下。

是謂不爭之德;是謂用人之力;是謂配天古之極。

同時,由於天人同構,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都是同樣一個道理,因而,不爭之德在修身、齊家的結構範圍,也有類似的適用。

《道德經》中的“不爭”


《道德經》中所說的“不爭”主要是針對聖王來說的,書中的“不爭”,有這樣幾類含義:

一是指天德之性,天道無爭,“道”無常形而通利萬物,不為物所敝,聖王守道如一,以道御物,則應物無窮,遊刃有餘;

如《道德經》第八章: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

第七十三章:...天之道,不爭而善勝...

二是指聖王守道,“道”生萬物而不自衿,“道”不與天地萬物爭,以道蒞天下的聖王則不與天爭功不與百姓爭利,不害物,不傷民,使天下萬物,承天運自化,食天時而自成;

《道德經》第二十二章: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

《道德經》第六十六章:以其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

以及第六十八章中的:不爭之德

第八十一章:聖人之道,為而不爭

三是指,聖王教化百姓,使百姓不見可欲,不過度追逐財富,百姓之間便會不爭。因為天道積虛,人道積物。天道積無,人道積有。以人道治天下,以多為美,天下紛爭,以天道治天下,百姓無知無慾,守天不離,互不相爭。

如:《道德經》第三章:不尚賢,使民不爭

如果只是將“不爭”作為人倫之德,是謙虛禮讓,那實際上是對《道德經》的一種降格解讀,如果反而要將這樣的降格解讀再去升格應用到人倫之德以外的場合,那就會進一步失其所,失其德了。

《道德經》的核心思想,有兩個,一個自我保存,一是自我延續;或者說,一個“生”,二是“久”。

天道不爭的根本目的,還是為了自我保存,是為了長久的生存。

該不爭的時候不爭,該爭的時候則爭,爭的目的,是為了不爭。

關鍵,還在於順天應人,經世致用,因時而動。

《道德經》中的不爭,實際上是天下層面上的聖王的不爭,是國家層面上的君王的不爭,是家庭層面上的家主的不爭,是修身層面上的心神的不爭;

聖王、君主不與百姓爭,家主不與家庭成員爭,心神不與細胞爭;

但聖王、君主、家主、心神都要與不道者,不道的行為爭。

因此,《道德經》的總體思想,是順應天道而不爭,但《道德經》中也講軍事鬥爭。

《道德經》第三十一章:夫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惡之,故有道者不處。君子居則貴左,用兵則貴右。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為上。勝而不美,而美之者,是樂殺人。夫樂殺人者,不可得志於天下矣。吉事尚左,凶事尚右。偏將軍居左,上將軍居右。言居上勢則以喪禮處之。殺人眾多,以悲哀泣之。戰勝,以喪禮處之。

軍事鬥爭,就是“爭”,但“爭”的原因,是不道者的侵襲,“爭”的目的,是為了恢復和平,以戰止戰,因而不得不爭;

在軍事鬥爭中,水無常形,兵無常勢;水善利萬物而不爭,兵為不可勝以待敵之可勝。這就是戰爭中的“不爭”,“也是“天之道,不爭而善勝”在戰爭領域的應用;

同樣,在適當的場景下表現出謙虛禮讓,也可以理解為“天之道,不爭而善勝”在人倫領域的正確應用;

“勝”而得以生,得以久,不是“不爭”的目的,不是“無為”的目的,而是“不爭”、“無為”,順應天道而來的自然而然的結果,也是積“不爭之德”而來的自然而然的結果。

聖人為天道於天下,不見可欲,不見可得,不與道爭名,不與天爭功,不與天下爭利。

慈以積德,儉以衛德,不敢為天下先,不害道傷物,輔萬物以自然而不敢妄施妄為,為而不爭。

人道為私,天道為公;

以人道之私治國,則國滅;以天道之公治國,則國昌。

<strong>

<strong>


平凡2850


我是誠交天下友的人禾雜記,願與大家共同探討國學文化。

對老子的“不爭之德”,我們不能脫離春秋時代背景去理解;也不能斷章取義片面理解;更不能忽略著書立言的對象與不爭之目的和本意。當然,還不能完全照盤接收。

《道德經》共8次提到“不爭”。摘略如下:

不尚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不見可欲,使民心不亂。——《道德經》第三章

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夫唯不爭,故無尤。——《道德經》第八章

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古之所謂曲則全者,豈虛言哉!——《道德經》第二十二章

以其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道德經》第六十六章

是謂不爭之德,是謂用人之力,是謂配天,古之極。——《道德經》第六十八章

天之道,不爭而善勝,不言而善應,不召而自來,繟然而善謀。——《道德經》第七十三章

天之道,利而不害﹔聖人之道,為而不爭。——《道德經》第八十一章

在不斷提到 “不爭”的同時,老子還12次提到“無為”,同樣摘附如下:

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焉而不辭。——《道德經》第二章

為無為,則無不治。——《道德經》第三章

明白四達,能無為乎?——《道德經》第十章

是以聖人無為,故無敗﹔無執,故無失。——《道德經》第二十九章

道常無為而無不為,侯王若能守之,萬物將自化。——《道德經》——《道德經》第三十七章

上德無為而無以為,下德為之而有以為。上仁為之而無以為,上義為之而有以為。——《道德經》第三十八章

無有入無間,吾是以知無為之有益。不言之教,無為之益,天下希及之。——《道德經》第四十三章

為學日益,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無為而無不為。——《道德經》第四十八章

故聖人云我無為而民自化,我好靜而民自正,我無事而民自富,我無慾而民自樸。——《道德經》第五十七章

為無為,事無事,味無味。——《道德經》第六十三章

不爭與無為,是道德經的一對姊妹花。無為的本質,也是不爭。因此,老子在道德經裡,念念不忘一直強調的,盡是不爭。

那麼,怎麼理解老子的“不爭之德”呢?

首先,我們要看看老子所處的時代背景。

春秋時期,大爭之世。群雄並起,諸侯爭霸,天下紛爭。諸侯之間征戰不休的結果就是生靈塗炭,民不聊生。面對紛爭亂世,諸子百家,提出各自的解決辦法。而正是這種背景下,老子經過深刻思考,提出“不爭”與“無為”的思想,來解決無休止的爭鬥。“夫唯不爭,故無憂”。

其次,老子所謂不爭的對象是王侯聖人。

春秋諸侯之爭,其實質是諸侯之爭,王侯之爭,而非百姓之爭。王爭才是世界紛爭的根源。所以從本質上講,老子學說,是針對王侯將相的勸說學。只來過到現在,變成了世人推崇的一種處世哲學。

第三、所謂不爭,前提是已經爭過。

春秋時期,在爭的大都居高位的聖人在爭。這些人,該爭不該爭的,都爭過了;該為不該為的,也都為過了。現在已居廟堂之高,過著人上人的生活。在老子看來,這些王侯,何須再爭呢?所以,老子從天道到人道,從自然到社會,從辯證的角度提出上下不爭,左右不爭,與世不爭,敵我不爭,人人無為,安於現狀,從而達到世界太平的理想狀態。甚至提出消滅人類的智慧,要“去聰明、黜智慧”,回到小國寡民的狀態。

第四、不爭只是一種理想。

有時,不爭只是人對各種爭鬥一時的厭倦,甚至是失敗者的自我安慰。不爭,並非這個世界的通行法則和處世的最高哲學。有人就有紛爭,人心即江湖,有江湖就有爭鬥。君不見,老子學說流行至今幾千年,許多人不也嘴上說無為不爭,卻把種種制勝的謀略兵法、帝王的心術奉為圭臬。再說,對人類社會來說 “物競天擇”“適者生存”是客觀規律,幾千年的中處史,無不是一部部鬥爭史,爭才是社會發展的動力。所以有偉人說:“與天奮鬥,其樂無窮。與地奮鬥,其樂無窮。與人奮鬥,其樂無窮。”

另外,從現代人來講,即使作為處世哲世,也不是一味的不爭與謙讓。不爭,也看對象,也有個度的問題。當然,要爭也是和平競爭,君子之爭。

我是人禾雜記。確認過眼神,彼此的關注,就是共同進步的理由!


人禾雜記


老子說:“弱者道之用。”(四十章)又說:“綿綿若存,用之不勤。”(六章)這說明了“道”的創生作用雖然是柔弱的,卻能綿延不絕,作用無窮。“道”在創生過程中所表現的柔弱情況,正是“無為”狀態的一種描寫。正由於“道”所表現的柔弱,使萬物並不感到是強力被造的,而是自生自長的。

柔弱的作用,運用到人生方面,老子認為:“柔弱勝剛強。”(三十六章)並且認為:“堅強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七十六章)他說: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堅強。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堅強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強則滅,木強則折。(七十六章)

老子從經驗世界的事象中找到論據,用以說明“堅強”的東西是屬於死亡的一類,而柔弱的東西是屬於生存的一類。老子拿人作為例論,他說人活著的時候,身體是柔軟的,死了的時侯,就變成僵硬了。同時他又拿草木作為例論,他說,草木欣欣向榮的時候,形質是柔脆的,花殘葉落的時候,就變成乾枯了。從這兩個例論中,得出這樣的結論:“堅強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這個結論蘊涵著“堅強”的東西已失去了生機,“柔弱”的東西則充滿著生機。這是從事物的內在發展狀況來說的。

若從它們的外在表現上來說,“堅強”的東西之所以屬於“死之徒”,乃是因為它們的顯露突出,所以當外力逼近的時候,便首當其衝了。所謂“揣而銳之,不可長保。”(九章)才能外顯,容易招忌而遭致陷害,這正如同高大的樹木,容易引人來砍伐。這是人為的禍患。自然的災難也莫不如此;例如颱風吹襲,高大的樹木往往摧折,甚至連根拔起。而小草卻能迎風招展,由於它的柔軟,反倒隨風飄搖,而永遠不會吹折。俗語說:“狂風吹不斷柳絲,齒落而舌長存。”或說:“舌柔在口,齒剛易折。”這些道理人人都知道。又好比水是“至柔”的東西,它卻具有攻不破的特點,水中抽刀,無論費多大的力氣,永遠是切不斷的。老子從經驗世界中找到諸如此類的論據,而得出這種結論:剛的東西容易折毀,柔的東西反倒難以摧折,所以最能持久的東西不是剛強者,反是柔弱者。因此他說:

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以其無以易之。弱之勝強,柔之勝剛,天下莫不知,莫能行。(七十八章)

天下之至柔,馳騁天下之至堅。(四十三章)

老子認為世間沒有比水更柔弱的,然而攻擊堅強的東西,沒有能勝過它的。我們看看,屋簷下點點滴滴的雨水,由於它的持續性,經過長年累月可以把一塊巨石穿破;洪水氾濫時,淹沒田舍,沖毀橋樑,任何堅固的東西都抵擋不了。所以老子說柔弱是勝過剛強的。在這裡可以看出老子的“柔弱”並不是通常所說的軟弱無力的意思,而其中卻含有無比堅韌不克的性格。

老子“柔弱”的主張,主要是針對於“逞強”的作為而提出的。逞強者必然剛愎自用,自以為是,也就是老子所說的自矜、自伐、自是、自見、自彰。世間的紛爭多半是由這種心理狀態和行為樣態所產生的,在這種情況下,老子提出“柔弱”的主張。並提出“處下”“不爭”的觀念。

老子喜歡以水作比喻,來說明他的道理。他說柔弱的水還具有居下、不爭、利物的特點。人生的態度也應該如此:要能處下、不爭而利民。

“處下”是老子“柔弱”道理的另一種運用。它含有謙虛容物的意思。老子常用江海作比喻,由於它的低窪處下,所以百川都匯歸於海。老子有感於世上的人,大家都想站在高處,都要搶在亮處,所以他以“川穀之於江海”(三十二章)來說明“處下”的好處。他認為若能“處下”,自然能夠消解爭端,而培養容人的心量。

“不爭”的觀念也基因於此。在現實社會上,沒有一個角落不是在為著私自的利益而爭嚷不休的,老子深有所感,所以他要人“利萬物而不爭”(八章)“為而不爭”(八十一章)。老子的“不爭”,並不是一種自我放棄,並不是對於一切事、一切人的放棄,也不是逃離社會或遁入山林。他的“不爭”的觀念,乃是為了消除人類社會不平的爭端而提出的。他仍要人去“為”,而且所“為”要能“利萬物”。“為”是順著自然的情狀去發揮人類的努力,而人類努力所得來的成果,卻不必擅據為已有。這種為他人服務(“利萬物”)而不與人爭奪功名的精神,也可說是一種偉大的道德行為。老子所說的“功成而弗居”(二章)“功成而不有”(三十四章)“功成名遂身退”(九章),都是這種“不爭”思想的引申。由此推知老子“謙退”、“居後”的觀念都蘊涵在這種“不爭”的思想裡面,主要的目的乃在於消除人類的佔有衝動。

說明:內容參照陳鼓應《老子註譯及評介》;


智慧經典錄


水利萬物而不爭是說,水滋養萬物、功於萬物卻不與萬物爭地位,萬物皆欲爭上就上只有水甘願流向最低最窪處。水的不爭是在利萬物功於萬物的前提下,所以老子講不爭是說功而不居。沒有功勞,對於萬物沒有任何貢獻而不去爭,就不是老子所講的不爭。

老子為什麼要講功而不爭呢?因為帝王君主是有功於萬民的,但是他們在功於萬民的前提下處處爭上。作君主稱孤道寡,是爭;自認為功勞於天下就應當受到萬民敬仰,就應當擁有全天下最多的財富,就應當過天下最奢靡的生活,也是爭。但是,他們居高稱貴,就會有低下貧賤;他們競逐財富,收斂財貨,老百姓便日益貧乏;他的奢靡,百姓便益嫉妒。所以老子講,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盜,不尚賢,使民不爭,不令見可欲則民心不亂。

所以老子認為,天下紛亂的根本原因就在於君主帝王的功而爭,功而爭就是老子講的有為,所以老子講我無為民自定,我無慾民自樸。無為就是功而不爭。水利萬物而不爭,有無為之德,所以老子講水幾於道。





國學新邏輯


我喜歡用很簡單明瞭的大白話去回答問題,不繞彎子、不咬文嚼字。

所謂“不爭”,是【不對立】的概念!

老子五千言大多講無為、不爭,其實概念也差不多,無為不是不作為,而是不妄為;不爭不是不競爭,而是不亂爭。

其實,老子的思想處處都透露著積極進取的智慧,只是很多人把它看反了,所以老子有句話提醒我們了“正言若反”。

想想看,你不去為、不去爭,個人如何成功?社會如何進步?老子講求功成弗居並不是讓我們不去作為;老子講求上善若水並不是讓我們不去爭取。

凡事講究一個度,儒家叫作“中庸”、佛家叫作“慈悲”、道家叫作“不爭”。

以不妄為的心態去為,以不爭強的心態去競爭,總結四個字就是【為而不爭】。老子也說的很明白了,功成弗居嘛,你去作為了不妄為,最後把功勞歸於別人,不去爭這些功勞。

我問你們,粗活累活髒活你們有沒有爭著幹?功勞卻要爭著要?說白了,吃虧的事情別人不願意幹,你覺得值得幹,你幹了,幹好了,功勞不要去爭,這就是“善利萬物而不爭”、“聖人之道為而不爭”!



奉天法古



此言有合理成分,也存在巨大成分的偽善。

李汝珍在《鏡花緣》中曾寫到個“君子國”。君子國的人們都有禮賢下士,謙讓的不爭之德。謙謙之德的君子精神他們發揮的淋漓盡致。首先,實在佩服李汝珍的想象力呀,其次,按他的合情合理的思考的結果是,吾看到的是“君子國”實在是彆扭的令人生厭的所在,啥情況呢?

譬如說,踢足球吧,在君子國,他們奉行不爭,球跑了我面前,然後我趕緊呀禮賢下士,不爭,歉讓的給對方,“嗯,你先來。”

對方一看,不爭呀,不能讓人家比自己有不爭之德,於是也是謙讓的給對方,“嗯,你先來。”

同樣,球一不小心到了誰面前,誰向對方都來一句,“嗯,你先來”……“嗯,你先來”,“嗯,你先來”……

一個小時兩小時過去了,彼此連一個球也沒進,還在互相謙讓不爭呢。這是為了獲得不爭之德的有品德,

別說去踢球了,就是看球也沒一點球毛興趣呀。

繁文縟節,效率極低。

哀其不幸,怒其不爭。

一萬年太久只爭朝夕。

隨曲就伸,因勢利導,不爭而爭。所以“青”“爭”則是靜。以靜制動,這本來就是爭。萬事萬物運動是絕對的,靜止是相對的。

當爭的必須爭,而且是據理力爭,不當爭的自然不去爭。假若,只要不爭就是有德,吾只想說全天下的植物人是最道德的了,那是偽道德。


實踐洞察


老子《道德經》說的不爭是有前提的,並不適合所有的人。天下人要分成已成功者 (包括聖人、高管、成功者)、未成功但努力的人(君子、奮鬥者、知識分子)、不成功不努力的人(普通人、小人、混混)三種人,而《道德經》所說的情況只適合一種人,那就是聖人、成功者。如果你不是聖,也不是成功者,那麼你什麼都不爭,這是不對的,這樣會誤人子弟。千萬不要忽略老子所說的前提,仔細閱讀《道德經》,研究一下它的主語是誰,數一數聖人作為主語的個數就明白了。因此老子的不爭之德應該是:聖人不與百姓爭,家主不與成員爭,心神不與身體爭。你只有成了聖,成為家主,才有資格不爭,否則你有什麼資格不爭。地位低者能不爭嗎,不爭著升官嗎;窮人能不爭嗎,不爭著掙錢嗎,孩子能不爭嗎,不爭著上大學嗎。千萬不要搞反了!否則適得其反!誤人子弟!!!


河圖3456


我以前在個辦公環境複雜的單位工作,資源爭奪型的崗位,這種就難免爭,大家都使各種手段。


我實在是不擅長辦公室政治,後來請教了一個行業的前輩大叔,他發給我這樣一段話:“曲則全,枉則直,窪則盈,敝則新,少則得,多則惑。是以聖人抱一為天下式。不自見,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長。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古之所謂曲則全者,豈虛言哉!誠全而歸之。”


大叔讓我把視野打開,看遠著點,站的高點。我就找了很多書,又去相關論壇,查找了一些同行業前輩們的分享。突然發現,其實我完全可以把精力放在收集公司外的資源上,而不是侷限在領導每天發的這點資源上。


有了這個思路,我開始嘗試以後發現,我雖然不跟領導要資源,不跟同事們爭資源,不參與辦公室的拉幫結派。可是我自己一個人的業績比其他人都高。而且因為外部業務的拓展,我學會了很多東西,比如閱讀、寫作、運營,每過多久,我就被獵頭聯繫,挖去了更好的平臺,拿到了更高的薪水。


你跟別人爭,很難,誰也不會願意把自己手裡的東西分給你。可是你跟自己爭,把自己的盤子做大了,你盛的東西自然就多了。不用跟別人爭也就夠用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