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0-600分考生怎样报志愿?向你介绍线差常量使用方法!

说明:

1、530-600分考生针对理工类本科一批院校而言,这个分数区间的考生选择的院校,按照“579”三分法(即重点线上50分以内为低层次院校,低层次以上70分亦即50-120分区间为中等层次院校,120分以上为高层次院校),大致可以分类为批次内中等层次院校。

2、“530-600分”与“线差常量”同时出现在标题中不一定确切,只是考虑了考生及家长的习惯说法。因为参考线差法中的线差常量填报志愿,重点使用的是线差,而并非原始分。

3、本表结合甘肃情况讨论,530-600分考生主要根据2018年理工类本科一批投档原始分而言,但讨论2019年填报志愿问题时,重点使用线差值,尽量不使用原始值。

530-600分考生怎样报志愿?向你介绍线差常量使用方法!

4、近年来在甘肃招生的省内外理工类本科一批院校300余所,2018年316所(不包括民族班等重复出现的特殊院校)。当年批次控制分数线为483分,530-600亦即重点线上47-117分考生。为测算方便,表中按重点线上50-120分计。

5、对于2019年使用线差常量选择院校的考生而言,首先需要从考生线差和院校录取线差匹配角度考虑问题。就是说,不论你原始分多少,不论今年批次控制分数线多少,只要你的分数在重点线上50-120之间,可供你选择的院校基本为批次内中等层次院校。

6、考生线差50分左右的踩线考生,考虑与其分数线差匹配的院校作为冲高院校,选择院校时需要在50分基点上浮5分(这是为冲高院校给出的宽容度,由于多数院校线差低值到冲高常量值区间处于5分以内,则其值允许略低于冲高常量,但应略高于线差低值,即考生线差应处于冲高院校线差低值至冲高常量区间内);同时,稳妥院校和保底院校下浮20左右的线差区间内做出选择(这个区间值根据冲稳保的梯度原则确定,它的大小一是与批次控制分数线差及批次内考生密度有关,二是与院校录取分数扁平度有关,一般设定院校之间梯度为3-6分,这样6所拟报院校总的平均梯度在15-25分左右)。

7、为方便今年考生及家长参考,本文提供《2019年重点线上30-120分院校录取线差常量表》。此表根据近年来平行志愿下院校录取分数扁平度逐年收窄的实际情况,结合省内外院校历年录取分数线差变化规律制作。制作过程中,院校 “2018年测算值” 中最低线差使用了当年投档线差,最高线差、平均线差参考了“2015-2017年均值”中低线差区间值及高线差区间值。

8、这张表是一路阳光于2018年甘肃高考录取结束后,根据本省分院校投档分数及历年录取数据的测算值。对新一届考生,待今年5月省考试院《志愿指导》发行后,你可以用原始值与表中“2018年测算值”加以验证(二者数据接近),或者你也可以将测算值替换为原始值重新计算对应院校的线差常量。各省读者都可以根据本省往年录取数据,制作出适合本省考生的线差常量表。有了这个常量表,高考成绩公布以后,考生只需要将本人分数转换为分数线差,就可以直接查表选择院校。

9、使用线差常量选择好6所拟报院校之后,至少需要对靠前的1-2所冲高院校历年数据进行变量分析,旨在把握好新的一年其投档录取分数变化趋势,必要时对其做出进一步修正和调整。

10、常量是一个测算值,变量则是一个经验值。考生对任何一所院校常量进行变量分析的过程,实际上是通过分析其历年录取数据的变化规律,从中找出它在新的一年变化趋势的过程。重点在于做好以下判断:一是通过对拟报院校变量分析后的冲高常量修正值做出判断,是略低于冲高常量的原始值,接近最低录取线差?还是略高冲高常量原始值,接近于平均线差?以便确定新招生年度投档线差接近值;二是通过对拟报院校变量分析后的保底常量修正值作出判断,是略低于保底常量的原始值,接近平均线差?还是略高保底常量原始值,接近于最高线差?以便确定保证按前1-2个专业录取的接近值。

11、志愿确定之前,最好再用位次法加以验证,二者测算结果相近,说明选择合理。只有通过上述分析和验证,确认6所拟报院校和36个拟报专业都科学合理的情况下,才可以确定为正式提交的志愿院校。

附:2019年甘肃高考理工类本科一批部分院校线差常量表

530-600分考生怎样报志愿?向你介绍线差常量使用方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