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北上资金在一路向北中如何调整行业布局(附股)

紧跟北上资金行业布局变动,大数据分析增加吃肉成功率

罗盘导航|看北上资金在一路向北中如何调整行业布局(附股)

都说外来的和尚会念经。其他行业不知道是什么情况,暂时来看,在投资这个行业,外来的和尚的确会念经,不仅会念,而且念得还很好。

老手与新手

与具有几十甚至上百年投资经验的外资相比,我们的内资绝大部分都是新手。

从2440点以来的反弹,越来越多的人相信是牛市来了。各路资金随着反弹的行情和急躁的市场情绪大干快上。明星基金经理发产品又出现了排队拥挤的盛况,3月份沪深新增开户数超过300万户,这的确是只有在牛市里才有的景象。

即便如此,罗盘君也不认为牛市来了。因为罗盘君看了一眼罗盘,显示的不是牛市卦象,顶多算个强反弹。从技术面讲,是周线底背离后的强反弹;从基本面上讲,是央妈给快饿断气的熊孩子喝口汤续点命,要是一下子饿死一堆熊孩子,会连累一堆能自己吃饱饭的好孩子陪葬。

在日成交额屡屡突破万亿元关口后,牛市来了的声音已经不中听了,更多人愿意听的是攻上3500,拿下5178,解放6124这样的豪言壮语。各个证券营业部里又是人头攒动,各路股神随着行情好转又活跃在微博微信上,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账户里有万把块钱!

然而这一切热闹的景象在三个月前却是完全相反的。惨淡的成交,绝望的市场气氛,那时候各路股神大多预言大盘要跌破2000点,甚至砸穿1664。为了解释,拉来了中美贸易战、股权质押暴雷、新增人口大减等看起来十分吓人的数据。不过在随后而来的大涨中,这些又都被解释为利好了。

在天朝A股,绝大部分投资者和各路股神的投资能力都是随着行情涨跌进行周期波动的。

要想真正领略投资的艺术,还得看具有代表性的外资动作。从16年前外资进入A股以来,他们把外来的和尚会念经这句话诠释的很好。在内资的公募私募游资大炒概念题材的这些年里,外资用巨额资金买下A股里的优质公司股份,赚的盆满钵满;在一轮又一轮牛熊交替的周期变化里,各路财经媒体带着一众散户或唉声叹气,或指桑骂槐,或群情激昂,或添油加醋。各种概念题材轮番炒作后留下一地鸡毛,被割韭菜的散户晕头转向,财经媒体充当了吹鼓手,而外资却在各种噪音中带着真金白银源源不断的支援着A股,等到大众反应过来的时候,才发现底部廉价筹码又被外资抄走了。

把A股里为数不多的优质股都集中起来,看看前十的大股东你就会发现,几乎每家里面都有各种外资的身影。以前是QFII,五年前随着沪港通的开通,大多数外资借道沪港通北上了。他们一上来就直奔优质股而去,一路买买买,五年来只有五次中途休息。休息完,又开足马力加仓买,当前正是第五次休息期。

新手和老手的区别,不仅仅体现在投资能力上,还体现在管理层的管理能力上。

A股的数据披露向来被人诟病。管理层喊叫我们要与国际接轨的声音几十年了,但在重要的有利于投资者的制度安排上一直踌躇不前。好不容易在十年前由上交所推出了Topview数据,后来受到各方压力,这个在成熟市场已经普遍实行的数据披露制度,在我们这夭折了。一个前十大流通股名单现在还是每个季度披露一次,在时间上非常的延迟,等披露出来已经是好几个月的数据了,失去了时效性的数据几乎就是一堆垃圾。

北上资金数据的披露让A股第一次与国际接轨。北上资金由港交所负责披露,而且是每天都能看到更新的数据,这一点对投资者来讲简直就是福音。北上资金买了谁,买了多少,占比多少,都披露的一清二楚,就差公布人家是哪个账号买的了。对于做数据分析的人来说,能做到更新每日持股数据就已经足够了。

北上资金的加速买与第五次休息

虽然北上资金一路买买买就像是个开印钞机似的,但五年来,受各种因素的影响,也不是每天都在买,对资金的动向,一要看买卖差净额的大方向,二要看额度的绝对额。

北上资金自沪港通2014年11月开通以来加上深港通2017年3月开通以来,累计净买入7579.59亿人民币(数据截止2019年4月17日,文中所有数据截止日相同)。从0到净买入七千多亿,中间只有五次短暂的休息。

罗盘导航|看北上资金在一路向北中如何调整行业布局(附股)

很明显,从2016年以后,净买入这条线斜率变大,2018年后这条线的斜率陡增,也就是说北上资金在2018年后加速买买买了。

而近五年来的A股行情可是经历过牛市和轮番股灾的,包括2018年一整年的阴跌,也没有挡住北上资金拿着真金白银支援我们。而内资在刚过去的2018年做什么?猜指数,猜政策,唾沫横飞高谈阔论中美贸易战,然后砸盘、清仓、各种抱怨。

2019年市场反弹后,追高进来的就是这一批人。

罗盘导航|看北上资金在一路向北中如何调整行业布局(附股)

北上资金的5次休息罗盘君在上图中用阴影部分标出来了

第一次是受股灾的影响。那是第一次出现北上资金百亿规模的减仓。在此之前基本上是一路买买买的,特别是2015年6月15日市场开跌一直到减仓的7月初,指数已经从5178暴跌到3373。初来乍到的北上资金被我天朝A股如此暴跌也打的有点懵逼。匆忙减仓后再也不敢动了,直到跌到2850点才开始加仓买。

第二次是在各种千股涨停中急流勇退。这一退,躲过了随即而来的熔断,时也命也?

第三次是在2018年2月份。彼时和现在一样,随着指数的上涨,各种慢牛来了、中国开启价值投资元年等声音甚嚣尘上。然而指数的突然崩塌打的信口雌黄的带路党们措手不及。北上资金在这次暴跌中有过短暂的回撤,但随后很快就创了新高。

如果五年后我们站在更高的指数位置上回顾,那么2018年绝对是绕不过去的最重要的一年。这一年发生了太多的有转折意义的事情,无法用一两句甚至一两段话就能说清。

尽管2018年各种艰难,市场行情也特别低靡,但几乎没有挡住北上资金加速买买买的劲头。在各种利空下猛跌一年的A股,被北上资金净买入超过1000亿。这一动作完美的诠释了什么叫做别人恐惧时我贪婪。

北上资金似乎具有我东北人的气质,有事别瞎逼逼,干就对了。

第四次是在本次大盘见底的2449点前后,持续时间也很短,这种回撤和前几次一样,受到当时行情的短暂影响。随后用了一个交易日的时间,就把这个回撤的资金补回来还创了新高。

第五次就是当前。从3月4号开始,北上资金净买入额这一个半月在震荡减少。从绝对额上看,只减少了156亿,但持续的时间比较长。

罗盘导航|看北上资金在一路向北中如何调整行业布局(附股)

近一个半月,指数创新高


罗盘导航|看北上资金在一路向北中如何调整行业布局(附股)

和2018年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彼时市场跌跌不休,北上资金买买买不停;现在是指数震荡创新高,北上资金震荡休息,持续了好几年的买买买节奏从3月初开始画风突变了。是什么让北上资金改变了这种节奏。如果要解释,理由会有很多,但罗盘君只陈述事实,不添加个人主观臆断。

罗盘君要做的是通过数据搞清楚在这一个多月里,北上资金在震荡中做了什么。

重要事情再说一遍:北上资金从3月初开始做调仓换股,一个多月市场处于横盘震荡中,就在这个月,我们新增开户数超过300万。谁在高位派发,谁在盲目追高接盘,一目了然。

震荡中调整行业布局

中国作为全球经济最具活力的国家,老外虎视眈眈已久。而这第五次休息也不会导致北上资金停止买入A股。罗盘君通过研究数据发现,北上资金正在调整行业布局。

首先从行业布局来看,北上资金重仓这六大行业。按照申万行业分类,市场里共有28个一级行业,226个细分行业,罗盘君的这里只用一级行业分类来说,在这28个大行业中,北上资金重仓(5%以上)的有6个行业,按照最新数据,这6个行业合计持仓占到北上资金总持仓的64.09%,分别是食品饮料、家用电器、非银金融、银行、医药生物、电子。

罗盘导航|看北上资金在一路向北中如何调整行业布局(附股)

北上资金重仓的这6大行业,几乎囊括了A股市场里所有的优质资产,以大消费为主,大金融为辅,兼具成长和价值,具有较强的抗周期性。这样的集中布局,显示出北上资金在投资理念上的成熟。

其中食品饮料行业一枝独秀,是北上资金第一重仓行业。

食品饮料作为终端消费品,其品牌粘性强大,消费者品牌忠诚度高;加之刚需特征,又具备弱周期抗通胀特性,上游成本的增加能够通过下游终端提价转嫁成本,因此其盈利具有稳定性和高度确定性;作为人口大国和消费大国,白酒、酱油、醋、牛奶、榨菜、面包、软饮料等细分行业里,消费者认可的大品牌具有强大的马太效应和虹吸效应,消费升级带来的行业成长前景广阔,因此北上资金对该行业的青睐有加超过了吃存贷差但市场化和成长性严重不足的银行业。

其他重仓的五大行业就不一一而论了。

持股在3%到5%之间的交通运输、汽车、房地产、公用事业这四个行业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总体持仓14.09%。要论成长性,成长性不足,要论盈利能力,盈利能力差强人意,要论行业前景,家家有本难念的经。但由于其规模化特征,比持股比例更低的其他行业整体上要好一点。食之无味,弃之可惜,鸡肋!

持股比例在3%以下的十八个行业占总体持仓的21.82%。其行业特征要么是强周期,如化工、钢铁、煤炭、有色,要么是行业盈利能力特别差,如纺织服装、国防军工等。几乎都是高污染高耗能产能过剩,是国家政策调整的对象。这样的行业属性注定其盈利能力具有高度不确定性。这样的行业属性注定其不会是主流和关键。

其次从调仓换股的力度上看,北上资金在3月份以来的震荡行情中对其持仓从行业分布上进行了调整。这种调整,属于小规模调整,是在既定的行业布局架构之上进行内部微调,虽然不是大动干戈式的调整,但从这种调整中可以窥得北上资金对整体市场接下来的走向的一个预判。因为具体单一个股上的变化除了变动特别明显的,那些变化不是很明显的就单独来讲不会给我们带来具有提示意义的指示,但整个28个行业内部的仓位调整还是可以看出北上资金对后市的看法。

3月份以来,持续加仓的行业主要有家用电器、非银金融、房地产、建筑材料、机械设备、休闲服务、通信、采掘、商业贸易、综合等十个行业,这十个行业整体仓位提升1.15%。加仓比例较大的是非银金融建筑材料以及休闲服务这三个行业。

罗盘导航|看北上资金在一路向北中如何调整行业布局(附股)

在这加仓较大的三个行业里,非银金融对应的是券商和保险板块,主要加仓的公司是中国平安、申万宏源、中国太保、东北证券、长江证券、中国银河等;建筑材料对应的是水泥板块,主要加仓的公司是海螺水泥东方雨虹;休闲服务行业主要加仓的公司是中国国旅

3月份以来,持续减仓的行业主要有食品饮料、交通运输、公用事业、化工、传媒、钢铁、国防军工、纺织服装等十个行业这八个行业整体仓位减少1.26%,仓位减少较大的是钢铁、化工、交通运输和公用事业这四个行业。

罗盘导航|看北上资金在一路向北中如何调整行业布局(附股)

在减仓较大的这四个行业里,钢铁行业减仓较大的是马钢股份、鞍钢股份、太钢不锈、三钢闽光、南钢股份、柳钢股份、重庆钢铁、凌钢股份、韶钢松山、本钢板材等公司,32家钢铁公司里有9家没有被北上资金买入,剩余23家公司里3家公司持股数量一直在100万股以下,可以忽略不计,其余20家公司中,10家出现大比例减仓。

化工行业里减仓较大的是中国石化、中国巨石、桐昆股份、巨化股份、赛轮轮胎、金禾实业等公司。

交通运输行业里减仓较大的是上港集团、东方航空、广深铁路、申通快递、中远海控、中远海发,唐山港、华贸物流、广州港、招商公路、怡亚通、大众交通、大连港、海航控股等公司,主要分布在港口、物流、海运、航运等板块。

公用事业行业减仓较大的是国电电力、中国核电、浙能电力、碧水源、华能国际、皖能电力、兴蓉环境、新纶科技、大众公用、万邦达等公司,

主要分布在电力、环保板块。

持续加仓的10个行业,持续减仓的8个行业,还有10个行业自3月份以来仓位处于波动状态,要么先加后减,要么先减后加,整体仓位处于波动之中。可见北上资金做短线也是上心的。这10个行业分别是银行、医药生物、电子、汽车、电气设备、农林牧渔、计算机、建筑装饰、有色金属、轻工制造等。

其中银行、医药生物和电子是北上资金六大重仓行业中的后三个,这三个行业中仓位波动较大的是银行,先在3月份减仓1.01%,然后又在4月份这半个月加仓0.66%,整体还是在减仓;医药生物在3月份先加仓0.87%,4月份又减仓0.34%,整体处于加仓状态;电子行业先在3月份加仓0.07%,4月份大减0.44%,减仓幅度是北上资金重仓的六大行业中比例最大的一个。

其他出现仓位波动的7个行业中,汽车与计算机行业波动较大,其余5个行业整体仓位占比和波动幅度都较小,可以忽略不计。对于这些行业,重点是北上资金对其中某一两只重要个股的仓位变化。比如轻工制造行业的晨光文具,由3月1日的562万股加仓到4月17日的2131万股,一个半月时间,加仓1570万股,这个力度很罕见。

罗盘导航|看北上资金在一路向北中如何调整行业布局(附股)

罗盘观点:紧跟主流,灵活应对

罗盘君不敢自诩高手,但对高手的定义却十分认同。所谓高手,就是在高价值区域里做持续正确的事情。

北上资金已经净买入A股超过七千亿资金,而且将来还会不断的买买买,毫无疑问的是有一小批个股的定价权已经被外资拿走,

虽然绝对额和我们内资的公募私募相比还非常小,但其投资理念之成熟已经让北上资金已经具备了主力资金的气质,罗盘君会紧跟这样的资金动向来验证自己的基本面研究结论,有如此大的资金来验证自己的研究结论,肯定是能加持自己的信心的。

内资虽然有公募私募等绝对额较大的资金,但大部分公募私募的投资理念依然还停留在短线炒题材概念的非主流阶段,因此在罗盘君看来,内资这些公募私募基金不具备成为主流资金的气质,罗盘君从来不看这些资金有什么持仓或者持仓有什么变化,看这些纯属浪费时间。当然,这是罗盘君一面之词,罗盘君选择的是和自己价值观在一个频道上的志同道合者。

北上资金的行业布局已经非常合理了,重仓持有的六大行业几乎涵盖所有优质资产对应的公司,其他小行业里的大公司也被一一拿下。面对这样的布局,除了极尽赞美之词外,还要有所行动。

由于北上资金人家是几千亿的规模,可以覆盖每个行业,我们一般个人投资者或者一般规模的投资机构也不可能覆盖这么广的层面。因此就

需要灵活应对,精选个股,定期把北上资金持股数据导出来做分析,看看他们在加仓谁减仓谁,出现加仓的且符合自己投资要求的跟上他们的步伐大概率就有肉吃啦。

这篇文章写行业变化,里面捎带写到几个个股仓位变化,但不全面。北上资金在个股的仓位变化细节下篇文章写。

敬请期待!


如果你有幸看到本文就赶紧关注吧

罗盘君会接地气的说一些投资问题,增加成功概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