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鹽城好人#2019年第一季度 “鹽都好人”公佈,他們是……

2019年第一季度 “鹽都好人”公佈,他們是……

在我們的身邊

總有一群無私的人

他們默默做著自認為該做的“小事”

或孝老愛親,或助人為樂

或見義勇為,或敬業奉獻

他們是平凡的“小人物”

卻做著不平凡的大事業

2019年1月至3月,經基層推薦、材料審核、徵求意見、媒體公示,評選出2019年第一季度愛崗敬業、助人為樂、誠實守信、見義勇為、孝老愛親等“鹽都好人”。他們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傳遞社會文明正能量。

愛崗敬業類

01 刻苦鑽研強業務 愛崗奉獻護藍天

——劉永友

劉永友,男,48歲,中共黨員,鹽都區環保局環境監察局副局長、汙染防治科科長。

10多年來,他堅守在環境監管第一線,利用業餘時間自學環保法律法規,刻苦鑽研環保業務知識,重要法律條文章節能熟記於心。工作中,劉永友深入現場,多方協調,主動幫助企業化解各種矛盾,解決發展難題,在全區企業中口碑較好。

2018年,汙染防治科累計整治黑煙囪373根,完成59家重點行業企業揮發性有機汙染VOC整治,取締和關閉“散、亂、汙” 廢塑料加工點34家;推進6個水汙染防治重點工程項目建設;安全轉移工業危險固廢1019噸、醫療固廢434噸;幫助187家企業、單位申領排汙許可證和輻射安全許可證。近年來,他先後被市政府表彰為藍天工程先進個人、汙染防治工作先進個人;區委區政府表彰為“十大類重點工程建設”先進個人、年考核優秀個人。

02 創新創業謀發展 文明社區譜新篇

——孫祥銀

孫祥銀,男,41歲,中共黨員,高新區鹽瀆街道福才社區黨總支書記。

他2016年擔任福才社區黨總支書記以來,創新發展不停步,奮力開拓富裕路。2018年,他抓住發展良機,大膽決策,以2900萬元的價格購置紫金大廈3000平方米的房產,目前,房產增值500萬元,年總收入增加135萬元,人均分紅增長30%,集體資產實現了有效增值。居民至上不懈怠,為民利民促和諧。成立專業運輸隊12支,與家居市場簽定長期合作協議,吸納社區勞動力400人。社區註冊3家物業公司,競得4家小區物業管理權,解決了近300名婦女和非青壯年的就業,實現就業與小區管理的“雙贏”。他還成功幫助73名居民創業。發展惠民不動搖,社區盛開文明花。

堅持“福為民謀,才為民用”的理念,建立居民福利增長機制,讓居民共享發展成果。在香城美地等4個小區創新建立社區服務工作站,成立多支志願服務隊,實行網格化管理服務,他率先示範,帶頭奮戰在創文一線,全力建設神州路城市管理精細化示範街。他關愛老人,結對幫助留守兒童,帶頭移風易俗,開展“福才好人”“文明樓幢”評選,積極構建文明和諧社區,2017年社區被評為全國最美志願服務社區。2015年,他獲得市委、市政府表彰創衛暨創文工作三等功,今年3月被評為鹽都區“十佳”村黨組織書記。

助人為樂類

01 伉儷攜手萬里支教 日記鐫刻援疆深情

——蔡金龍、徐維蘭

蔡金龍,男,49歲,中共黨員,鹽城市第一中學教師;徐維蘭,女,45歲,鹽城市第一中學教師。

他們積極主動報名參加援疆,克服重重困難,以飽滿的熱情和無私的愛心進行教育援疆,得到了當地師生和百姓的普遍讚譽。他們為當地教育注入全新的教學理念,不斷努力嘗試課堂教學改革,與學生深入交流,成績顯著;積極推行“青藍工程”,悉心指導青年教師;積極參加教研活動,多次在校內外開設示範課和專題講座;應邀作為校內外優質課評委,並對鄉中小學校進行學情視導。

他們和哈薩克族貧困戶結對幫扶;週末義務為山區小學生進行德育宣傳和作業輔導;為民族老師義務輔導普通話;為有困難的教職工家庭捐款;為社會愛心人士聯繫山區貧困孩子為其捐贈衣物等。他們堅持每天以日記形式記錄援疆生活點滴,書寫著培育時代新人的新篇章。

02 致富不忘鄉親 善行一路留香

——張桂華

張桂華,男,58歲,中共黨員,鹽都區樓王鎮慶西村人,蘇州墨客園董事長。

在物資匱乏的年代,他懷揣夢想、獨走他鄉,用無聲的堅韌,鑄就人生的價值。致富後,他心懷故土、牽掛鄉親,用肩膀扛起了鄉親的期盼,他總在看鄉親們需要什麼,他總在想自己還能為鄉親們做些什麼:望著泥濘的道路,他出資出力修路;望著漆黑的夜晚,他帶頭倡議捐款裝燈;慰問貧困老人,春節前他買面買米買油送到家;關愛重病老人,他送去500到1000元不等的慰問金;平時只要看到傷殘人行乞都伸出援手,少則100元,多則1000元……二十多年來,他一直保持著勤儉節約的習慣,卻為家鄉捐資達四十餘萬元。他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贏得了鄉親們的讚譽。

03 平凡鄉村理髮師 服務村民熱心人

——葛紅芳

葛紅芳,女,44歲,高新區鹽瀆街道楊韋村村民。

一把剃刀、一把電動剪、一張椅子、一面鏡子,葛紅芳在高新區鹽瀆街道楊韋村吳抬路邊上經營著一家理髮店。20年來,葛紅芳為鄉鄰們服務,堅持不漲價,理髮價格大人5元,小孩一律2元。村裡行動不便的老年人和殘疾人等特殊群體需要理髮時,隨叫隨到,經常免費服務。理髮店靠近公交站臺,經常有鄉親們忘記帶錢乘車,她總是先“墊”上,還勸說:“別放心上。”理髮店雖然沒有招牌,但只要門開著就會不間斷地有人光顧,即使沒有客人理髮,只要理髮店門開著,都會有老爺爺老奶奶去那裡聚集,聊天、拉家常,十分開心。

身患重病的村民王曉琴在理髮店裡經過葛紅芳苦口婆心的勸導,堅定了生活下去的信心。小小愛心理發店已經成為老年人的“快樂驛站”。熱心腸的“葛大姐”,2017年當選鹽都區第十六屆人大代表。

誠實守信類

01 拾金不昧好司機 傳統美德暖人心

——聶小萍

聶小萍,女,40歲,鹽都區大縱湖鎮村公交司機。

聶小萍是濱湖鄉鎮公交車駕駛員。今年3月10日下班後騎電瓶車回家途中,經過北宋居委會陳琳路與宋曹路交界處世紀大橋時,無意發現路上有張紙片像存款單,下車子撿起來一看,果真是一張當天才存款的無密碼存單,名字叫張某某,存款額為18000元。她在橋頭等了半個多小時,也沒發現失主前來尋找,就騎車來到濱湖派出所,把存單交給值班幹警苗峻清,請其幫忙轉交失主。苗峻清在戶籍平臺上打開公安人口庫,確認了失主,駕車下鄉把存單交還失主。失主今年79歲,一個人生活,這錢是他全部的積蓄,當天到期去大縱湖農商銀行轉存,不小心弄丟了。他的存單失而復得,高興得夜裡睡不著覺,第二天一大早就到濱湖派出所感謝好司機。

聶小萍上有公婆、父母,下有兩個兒女,夫妻都是鄉鎮公交車駕駛員,收入不豐,撿到鉅款歸還失主,她拾金不昧的精神,先後被市區報紙等媒體宣傳報道。

見義勇為類

01 鄰居落水危在旦夕 熱心群眾勇救脫險

——潘幹年等5人

2018年12月31日7時許,鹽城市鹽都區大縱湖鎮群眾潘幹年在家門口突然聽到有人喊救命,她循著聲音到其家東側河邊時發現鄰居宋粉幹正在河中央掙扎呼救。當時天氣寒冷,潘幹年不敢下水救人,遂大聲呼救,鄰居宋兆秀、餘阿裙、鍾大翠等人聞聲後迅速趕到河邊,當時宋粉幹離岸較遠,她們幾個婦女拽不到,天氣又冷,不諳水性的婦女們不敢下水,急中生智的潘幹年連忙到鄰居家借了根竹竿子,讓落水的宋粉幹抓住竹竿子,潘幹年、宋兆秀、餘阿裙、鍾大翠幾人合力將宋粉幹拖到河邊。

這時,鄰居宋金亮聞訊跑過來,一隻腳踩在水裡,一隻腳站在岸上,與潘幹年等人齊心協力將落水者宋粉幹拖到了岸上。潘幹年等人立即將宋粉幹送回家中,守護觀察,直至安然無恙。熱心群眾合力上演救助落水鄰居的感人一幕,在當地傳為美談。

孝老愛親類

01 寫16萬字家書 傳誠實勤儉家風

——周達伍

周達伍,男,83歲,鹽都區龍岡鎮軍營村村民。

從2011年起,周達伍用了整整7年的時間,完成了16萬字的家書《風雨人生》,他把自己走過的人生路,酸甜苦辣、坎坷滄桑,用樸實的筆墨記錄下來。初稿拿出後,家人們非常感興趣,特別是孫輩們,都希望他能早日把書印出來,兒子和女婿們搶著出錢要幫他出版,兩位外孫也分別為家書作了卷首語和卷後感言。2018年,周達伍自費印製了這本耗費他7年心血的家書。

周達伍說:“寫書的目的,一是想讓兒孫們看看我在各個時代背景所走過的平凡而又不平坦的道路;二是讓他們借鑑我一路所經歷的經驗教訓;三是傳承我們老兩口誠實做人、勤儉持家的好家風好傳統。”周達伍言傳身教,教育自己後輩勤奮讀書,艱苦創業,百善孝先,遵紀守法,愛崗敬業,誠實做人,樂於奉獻。在他和妻子許紅英好家風的感召下,他們的5個女兒、2個兒子及孫輩們無不家庭和睦,相親相愛。

爭做文明人,共建文明城

為鹽城聚力建設“一中心三高地”

爭當全市高質量發展排頭兵

#鹽城好人#2019年第一季度 “鹽都好人”公佈,他們是……

#鹽城好人#2019年第一季度 “鹽都好人”公佈,他們是……

#鹽城好人#2019年第一季度 “鹽都好人”公佈,他們是……

#鹽城好人#2019年第一季度 “鹽都好人”公佈,他們是……

#鹽城好人#2019年第一季度 “鹽都好人”公佈,他們是……

#鹽城好人#2019年第一季度 “鹽都好人”公佈,他們是……

#鹽城好人#2019年第一季度 “鹽都好人”公佈,他們是……

#鹽城好人#2019年第一季度 “鹽都好人”公佈,他們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