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读完研究生,不想再读博士,作为家长应持什么意见?

沙漠风暴一滴水


读书是孩子自己的事,要遵从他内心的想法,尽管我们身为父母都希望孩子在学业这条路上走的越远越好,但是别忘了,孩子已经成人,他们对学业的内心感受,还有对社会的了解,都已经不再是当年的毛头小子了。所以,我建议家长尊重孩子的选择,才是最为明智的父母。

现在的年轻人,和前十年,前二十年的那两代人相比,吃苦能力变弱了,恒心毅力也下降了,这已经是不争的事实,大抵与我们当下的社会环境有关,与父母过于宠爱孩子有关系。当我们有无数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时,常常会忽略掉环境变化带给孩子的影响。

远且不说,近两年内,有些在读博士生的焦点事件,对人们的观念冲击力是非常大的,以往我们作为父母可能只会关注孩子学业本身,而忽略他们的心理健康,忽略他们的生存状态。我想家长应该深入去了解孩子的学习与生活环境,才能理解他们的想法。

博士虽好,也要看修的是什么专业或科研方向。博士再好,也要看孩子是否有雄心大志呢。如果题主孩子已经厌倦了学习生活,想让自己走向社会,和同龄人或普遍人一样,去过自己的生活,身为父母就不能持反对意见。否则,你极力阻止孩子别停下,继续申造,而孩子又缺乏坚持的毅力,哪天放弃了,会责怪你们当初给他选择的路呢。

孩子大了,让他们去走自己的路吧。作为父母你们辛苦这么多年,也该歇歇了。乐见其成,应该是你们夫妻应该持的态度。顺其自然,反而会比强求更好。这就是我的建议,如果有不妥之处,请见谅。


寒石冷月


请尊重孩子的选择!

我来举几个真实的事例。

一位邻居的孩子,是个女孩子;但是整个人脾气个性大大咧咧的,就像男孩子一样。

小姑娘从小学开始到整个高中阶段,一直是不把学习放在心上的那种状态;但是由于人很聪明领悟能力极强,所以只要用功点成绩就是嗖嗖地往上窜的那种。

到高三下学期的时候,她终于开始觉得需要用功了;然后埋头苦读,最后考上了二本的学校。到了大学后,她似乎是像开了挂一样;从大一就开始拿奖学金,年年都不落空,英语四级、六级也都是很轻松地就过了。

转眼间大学四年就过了,父母觉得女孩子一个人在外地会很辛苦,就劝她回来工作吧;她觉得有些不甘心,但架不住父母的苦口婆心,回来后考上了编制在一个事业单位工作。

但是虽然工作单位很好,她却没有找到自己的归属感;在一年后不顾父母的反对,毅然辞职了。然后自己考语言、投资料、找中介,所有的事情都是自己去经办,到海外继续进行研究生的学习。

另一位女孩子,在名牌大学毕业后,到某规划院工作。按理说,专业对口、工作单位又好,她应该很开心;可是她等到工作了,才发现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

当知道她想要辞职的想法时,她的父亲激烈反对;好在母亲还是支持她,去追逐自己的梦想。

于是,她向单位辞职,同时郑重向父母借了些钱作为启动资金;然后租了一个小小的店面,开始了她心中的梦想——开了一家甜品店。

后面的过程自然很辛苦,在刚开始的阶段,不要说加班、简直连每天的睡眠时间都不能保证几个小时;但因为有心中的信念支撑,所以她觉得所有的苦都是值得的。

几年下来,她的甜品店早就换了地方,店铺面积是刚开始时的四倍;而且第二家甜品店也已经开张,生意同样兴隆。至于当初借父母的钱,自然早就还清了。

我举这两个例子,是想说孩子是独立的个体,他们的人生应该由自己来作主。

就像题主的孩子,作为一名研究生,心智已经成熟、也有了一定的阅历,肯定会有自己对人生的规划;而且我相信,这样的规划也不是一时心血来潮、而是深思熟虑的后果。

作为家长,我们要相信孩子的能力,认同他们的选择。如果成功了,对孩子今后的人生会有很大的帮助;万一这样的选择并不理想,但年轻人胜在年轻,可以有试错的机会,大不了跌倒了再爬起来。

但是,因为父母于孩子来说,是他们最为亲密的人;所以父母的支持,对孩子来说才是一份最好的礼物,也才能让孩子在面对任何选择时都会感到安心和有底气。

我是“诺善说育儿”,可以和你聊亲子教育,陪孩子一路成长。


诺善说育儿


我女儿也是读完硕士之后,一点也不想读博了,因为她觉得,如果读下去,她将会一直在实验室待下去,她不知道实验室以外的世界是啥样的?虽有所不甘,但依然尊重她的想法。在经历了一系列的面试、工作、辞职之后。她终于明白自己真的就是适合呆在实验室里,而且读博离她的梦想更近一些。于是她又联系导师,在毕业两年之后,获取了国家公费留学生的资格,在英国继续她的博士生活。她现在很享受她的学习生涯,沉浸在克隆细胞的实验中,怡然自得……

读博是一段很艰难的学习,只有让孩子想得明明白白的,她读博的目的,她今后要从事什么样的工作等等,她才有勇气和力量坚持下去。


迷糊46025


我也是工学研究生毕业,本计划继续深造攻读工学博士的,后来导师建议我去听一场工学博士研究生的开题报告,然后根据再决定是否读博。于是在听完那场报告后,我毅然决然放弃了读博,因为那场报告让我认清了工学博士的难度......实在太大了!

我也不是劝所有的读者放弃读博,这是因人而异的,虽然博士研究生的难度比硕士研究生高很多,但是也有很多人选择读博,而且博士毕业后的收入也是很客观的!

读博过程中的艰辛不是一般人能够承受的,既有来自学术上的挑战,又有来自导师的高标准要求,还要有能抗高压的心理素质,所以读不读博一定要听取当事人观点,家长切不可为之做决定!

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我个人对博士的一些理解:

博士研究生平均毕业年限>4年

不论是哪个学科的博士,除了少数人才之外,大部分的毕业时间都是四年以上,甚至六年、七年,原因就不多说了,大家都知道,要么学术成绩不达标,要么导师不放人。

博士安家费不少(限高校方向)

我有一个博士师兄毕业去了高校当老师,安家费给几十万,还送一套120平房子,同时解决其妻子工作问题,非常可观,所以花个五六年读个这样的博士还是很可观的。

博士就业面较窄

博士毕业大部分人都是进高校,少数部分进企业研究院或者研究所,因为博士的可塑性没有本科生或者硕士强,一方面是因其专业方向已经非常明确,另一方面是因为很多企业不会花高价钱去请博士来做一个本科生或者硕士生都能干的活。

。。。

解读教育形式,分析教育动态,我是猴哥知识站,感谢您的阅读


猴哥知识站


我觉得还是要尊重孩子的决定!

一个人读书,可以读到哪种学历,除了看勤奋和天资聪颖,还要看孩子学习的意愿程度。

我是今年考研成功的幸运人士,如果是我,我也不愿意再读博士了。

首先是我考的是专硕,不能直博,如果想再深造,就要自己再考博士;

其次,我家里的经济条件有限,如果有幸考上博士,我将会面临很大的经济压力;

最重要的一点是,我想,我本身科研能力不足,没办法成为博士。

我想,一个人既然都考上了研究生,应该是对未来已经有所规划了,可能不想读博士的原因还有很多种,但真的要尊重孩子的决定。不要把父母的想法强加到小孩子身上。父母觉得读博士似乎很简单,但小孩经历过科研生活,发现自己不适合这个方向,所以早点出来就业远好过于考博士。因此,尊重使双方很好的沟通!


你的甜味小祖宗


根据问题的描述,您的孩子似乎满足一切读博士的条件,但这一切都只是外部条件。

而他自己愿不愿意读,愿意什么时候读,适不适合读才是关键。

本人1993年计算机相关专业毕业后,在国内某大型计算机公司工作四年后,考取经济学研究生,本来打算毕业后就工作。但后来确实对经济研究产生了浓厚兴趣,于是继续读博士,以至于后来做博士后研究,大学从教等都是顺理成章的事。

个人体会,如果没有浓厚的兴趣,为了饭碗,或为了光宗耀祖,都没有必要读博士。第一大可不必,第二确实很痛苦,要想学点真东西,确实不容易。

当然,现在没兴趣,不等于以后一直没兴趣,我对经济学的兴趣就来自于工作过程中对一些问题的思考,后来博士后研究方向转向知识管理,也是来自于关注问题的转变。你的孩子现在没兴趣读博士,可能是因为没有发现为之付出多年努力的研究方向,这正说明他是认真的。

再一个,并不是具有良好知识基础的聪明人都适合读博士。说到底,博士应该是现在某个领域前沿,能够发现新的问题或方向,并能够寻求突破的人。从对问题的敏感性、研究方法、意志品质等方面都有一定的要求。也许您的孩子发现自己确实不适合。这也正说明他是认真的。

当然,确实有很多博士生或博士真不适合读博士或不配这个名字。但这并不证明,你的孩子也要不考虑兴趣或适不适合,而去一味追求高学历。

他的个人条件和家境正可以给他足够的空间去发现自己到底适合做什么,包括读不读博士,以及什么时候读。

愿他能够自由地用心选择,而且越走越好!


七星导学


我的观点:聪明,学习能力强和科研能力没有必然的联系。攻读博士之路是一条漫长的艰辛之路,选择同样要慎重。

以人文社科领域而言,硕士研究生阶段,对学生的科研能力要求还不太苛刻,研究生只需要中规中矩完成一篇3万多字的论文即可。学生毕业要拿到学位证书,绝大多数学校也不需要发表核心期刊以上论文。基于此,硕士学位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容易拿到的。

以我的观察,身边绝大多数学生根本不是冲着科研这条路来考研究生,而是为了给学历镀金,提高求职平台,继续攻读博士学位的研究生比例不超过1%。

博士学位不同于硕士学位,含金量要比后者高很多。因此,过程也比后者难度高了几个级别。

比如:博士毕业论文需要的篇幅,10万字以上,这个篇幅不好轻易糊弄过去的。博士学位论文的创新性要求也比较苛刻:或者建构一个新的理论-现象模型,或者需要观点或方法的创新。而要完成这些,大量的资料文献阅读必不可少。除此之外,要拿到博士学位,中期发表论文也是绝大多数学校规定的硬性条件:人文社科领域博士大多要求2篇CSSCI或SSCI,理工科领域则要求SCI……这些决定了博士学位的攻读绝非一蹴而就,而是一个漫长、孤独、艰苦,需要不断跟自己较劲,克服巨大压力,磨砺自己意志的过程。

谈完了博士学位攻读过程特点,再来谈一下博士就业。

一般来说,拿到博士学位后,就业的范围基本锁定在科研院校:大学、研究所、企事业研发部门等。当然,也有的博士会选择初高中,去年人大附中招聘,最后录取的教师拥有博士学历的不少。

仅以科研院校为例,我自己的观点,博士就业的境遇是在不断恶化的。主要表现在:

第一,现在很多高校尤其是名校进行人事制度改革。打破终身制,采用聘任制。对于新聘员工,签订考核期,“非升即走”。这意味着,博士就业并非苦尽甘来,而只是从一个“压力场”转入了另一个“压力场”。去年武汉大学的“3+3”聘期制,第一个三年工作考核期后,教师淘汰率达到97%,只有4人通过评审进入正式教师编制就是一例典型。

第二,博士正常入职后向上晋升的途径难度也在不断加大,表现在从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的职称系列上,晋升高级职称的条件和难度都在不断向上叠加。不仅如此,很多高校现在对副高以上职称有名额限制。仅以我们学院为例,一年一个学院一般只有2个高级职称名额:一个副教授名额,一个教授名额。而我们学院现在有讲师20多人,这意味着有些讲师可能得熬到40-50岁才能评到副教授。

第三,聘期考核挑战。现在很多高校实施4年一考核,能升能降。4年终规定了科研和教学任务,完不成降岗,比如从教授降到副教授岗等。4年一度的岗位考核同样让人放松不得。

……

综上所述,说明了什么呢?那就是:博士-科研-大学的这条路越来越艰辛,远非一条可以投机取巧的人生路径,除非你有足够的科研悟性,强大的意志力,浓厚的科研兴趣,坐冷板凳的耐心,游走学术江湖的情商。

有些职业,只是表面上光鲜亮丽,其实暗地里的苦不比任何职业少。

回到这个问题,孩子读完研究生,已经成人,对自己的前途其实能有独立的判断力,孩子的人生是他自己的,家长所需要做的只是放手,尊重自己孩子的选择,让孩子多做尝试,哪怕这意味着要多走一段弯路。有可能孩子未来会在尝试了别的人生路径后仍然回归博士-科研这条路,但那个时候的选择就是孩子主动性很强的选择了,这种主动性意味着更大的成就可能性。

以上,供参考。


孙卫华


孩子聪明,年龄又小,关键是研究生毕业才23岁,家里经济条件很好,完全可以支持孩子攀登博士甚至博士后的学历高峰,但孩子研究生毕业后不想继续读博士,遇到这种情况,我的建议是尊重孩子的意见,不可强求。

读不读博士不要紧,关键是要尊重一个成人的选择,可以和孩子坐下来好好的谈一谈,不要把自己的理想强加于孩子,尊重才是孩子成才的关键。

很多人为了满足自己的高学历梦想,把很多不切合实际的理想强加于孩子,不管愿意不愿意,甚至对所学专业选择进行强制安排,搞得孩子学习毫无兴趣可言,当然,孩子小的时候不是很懂,当他们长大后,既然可以自由选择,家长为什么非要参和进去,当好参谋和助手不一样挺好。

也许很多家长借鉴自身的生活阅历,督促孩子要往高学历的方向发展,但如果换位思考,一二十年的不间断的学习,孩子已经变得有些不耐烦,一味地高压、强制,很有可能效果相反,与其如此,还不如尊重孩子的选择。

现在不读博士,并不意味着以后不能读博士。一个人的教育不能仅仅局限于学校,社会更是一所学校,如果将学习仅仅看作是年轻时的任务,那么这个人即使学历再高也迟早会落伍。

总之,尊重孩子的选择也是培养孩子情商的一种途径,高学历并不意味着高才能。


心情保温杯


1、要读下去。

博士必须继续读,应该继续读。

2、理由:

研究生现在遍地都是,一个砖头下来砸着几个都是研究生,已经大幅贬值了,而且现在研究生数量规模十分巨大,甚至还不如以前的本科生、专科生,大学里面研究生培养根本没有达到应有的高度。其社会地位根本与博士无法相提并论。

博士生国家控制规模,而且现在大部分学校不能收在职博士了,现在不读,以后没有机会,而且一旦成家立业,就更不会读了,错过了就是一辈子。

就是从经济上看,博士生国家给的待遇也比一般的社会劳动力要好,何乐而不为?不读才是想不开呢!

3、建议:

好好开导开导吧,一定要读下去,于国于民、于己于人都是好的不得了的事情呢。


鸿道乐学


我儿子也是工学硕士研究生,研二上学期导师问他是否愿意硕博连读。我儿子看到博士师兄师姐整天在实验室给导师做课题研究,发表论文第一作者都挂导师名字,辛苦几年还是第二作者。而且博士生难及时毕业,非要把导师项目完成后,导师才准毕业。而产生副作用影响了师弟师妹,等你毕业大多数都在三十岁年龄了,除高校教师和研究院研究员职位外,就业面窄,一般公司养不起博士生,只有大公司需要博士,但人数不多几个人而已。分析分析下来还是放弃读博士,早点出来工作,成家立业孝敬父母。女博士生找对象都困难,都是恋爱后男朋友支持才读博士。家庭条件好可以继续读博士,一心一意搞科研会出成果,穷人家没必要读博士,培养费用太大了家庭付出代价也受不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