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來臨,誰能掌握“+智能”主動

當前,5G產業進入全面衝刺階段,5G商用進程正在提速。5G時代,場景驅動特徵明顯,運營商可以針對垂直領域的不同場景、不同服務對象按需提供定製服務,傳統水平化的運營模式將難以為繼,迫切需要加入新型智慧運營體系。同時隨著5G助推數字經濟不斷演進,通過將雲、大數據等新興科技整合進企業的核心流程和管理體系,可以使其業務的方方面面都變得越來越數字化,也越來越智能。

新型智慧運營體系如何引入?新型智能如何整合?誰能在這一輪角逐中佔據主動?近日,在數據中心聯盟與華為公司聯合舉辦的第五屆運營商“IT技術論壇”上,我們看到一些可喜的動向。

5G来临,谁能掌握“+智能”主动

運營商們已經開始行動

5G時代有可能成為電信運營市場創造新模式、構建新格局的重要分水嶺,誰能更好地洞察和培育5G應用的廣闊市場,誰能更好地適應和把握運營轉型的方向路徑,誰就會實現更可持續和更高質量的發展。

“5G打破了傳統電信封閉、僵硬的剛性網絡架構,構建開放、敏捷、簡約、集約、智能的新型智慧運營體系已經勢在必行。”工信部通信科技委常務副主任韋樂平日前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本次論壇上,我們看到運營商們已經在積極謀劃變革。

5G来临,谁能掌握“+智能”主动

中國移動廣東公司信息系統部副總經理譚麗麗分享了廣東移動大數據發展的傑出成果,她介紹說,廣東移動立足自身優勢資源和能力,本著“開放共享,合作共贏”的原則,藉助大數據開放平臺,聚合更多企業與社會力量一起繁榮壯大廣東省大數據產業,加快推動大數據在全省的深入應用。截止2018年底廣東移動大數據平臺節點規模突破了1800個,同時支撐內部精細化運營與對外數據服務。

對內,大數據平臺支撐了客戶全生命週期運營、渠道選址和異常監測、垃圾短信和詐騙電話識別、精準客戶觸達等系列模型,營銷轉化率高達47%。對外,大數據平臺推出了10大標準化大數據產品,包括蜂巢系列的熱圖、精銷、信用、輿情、APP分析等;聚焦金融、政府、交通行業等60個行業解決方案;2018年服務了政務報告111份,並聚攏了一批大數據生態合作伙伴。

5G来临,谁能掌握“+智能”主动

“5G時代業務類型極大豐富,連接數隨物聯網發展將呈10~100倍增長,業務壓力和數據量需求將激增,”中國電信福建公司PaaS平臺開發主管陳燁分享了核心業務系統升級改造的成果。他認為,面對5G時代的物聯網、AR、VR等豐富的業務場景,採用全閃存陣列能夠實現很好的支撐。福建電信ODS系統在使用了全閃存磁盤陣列之後,數據庫I/O平均響應時延由26毫秒降低到5毫秒、空間節省90%、電力節省75%。數據的全量備份由48小時縮減到11小時。

5G来临,谁能掌握“+智能”主动

中國移動遼寧公司信息技術中心資深架構師崔巍分享了從2014年至今的分佈式存儲應用實踐,BOM域業務和雲資源池,各個場景都使用了分佈式存儲。他透露,之前採用了軟件和硬件分別部署的方式,出現過分佈式存儲軟件與服務器操作系統及硬件等兼容性問題,導致運維事件發生。2017年之後採用軟硬一體的部署方式,以往的小問題都很好地解決了,維護效率有非常大的改善。

此外,中國移動研究院網絡與IT所云計算高級研究員張婷婷、中國聯通江蘇公司業務質量與網管中心主任朱衛鋒、中國移動設計院河北分院交換數據所資深規劃專家梁楊、中國移動浙江公司雲計算中心平臺架構部主管郭嶽、中國移動遼寧公司信息技術中心資深架構師高東生等業內專家均做了精彩的分享。

“+智能”就是全面賦能和提升

為了更好地幫助包括運營商在內的各行各業把握數字化轉型機遇,華為從2017年就提出了“+智能”概念,並且在2018年分析師大會上將“+智能”作為旗下所有業務的新標籤。而這一年多來,華為已經將“+智能”完善為一個包括雲、大數據和數字化平臺等在內的全面賦能和提升方案,這其中體現了華為最新的創新成果。

5G来临,谁能掌握“+智能”主动

華為Cloud & AI產品與服務總裁侯金龍認為,隨著5G的到來,海量的數據、AI、大數據到來,海量的數據不是十倍增長,也不是一百倍增長,是成千上萬倍增長。無論是雲、大數據還是數字化平臺,首先需要的底座是“數據中心”,怎麼構建一個數據中心來解決算力和數據增長與成本的矛盾。華為在打造一個基於AI的全棧雲數據中心,從算力、存儲、數據包括平臺都在重構,打破現有L1、L2、L3,集成網絡的邊界,重構數據中心建設模式。華為年初發布了採用最領先的7nm製造工藝的ARM鯤鵬920處理器,在性能超越業界的情況下,功耗降低了20%,未來將基於ARM的算力重構數據中心。

5G来临,谁能掌握“+智能”主动

華為Cloud & AI CTO黃瑾介紹了華為公司全棧雲重構數據中心的基礎能力,華為ARM鯤鵬920在整形計算性能上首次超越了所有的CPU。目前市場上存儲介質SSD的發貨量已超過傳統HDD硬盤。華為基於自研SSD芯片打造了業界性能領先的全閃存陣列Dorado,第三方性能評測SPC-1業界第一。產品在電信、金融等行業已獲得廣泛應用。

黃瑾介紹,分佈式存儲,在未來一個數據中心邏輯上只對應一套存儲,數據可實現自由流動,存儲資源統一後,運維管理會極致簡單。ARM服務器將在分佈式存儲應用中發揮更大的作用。比如在美國,大規模的數據中心及公有云廠家都已經完成了整個大數據領域的計算和存儲架構的分離。大數據存儲解決方案的計算和存儲分離,能真正實現大數據平臺總體TCO 降低50%。ARM服務器會在大數據計算存儲分離場景中得到廣泛應用。5G來了之後會有更多的數據量存儲,計算和存儲分離非常重要。

5G時代數據量越來越大,分析型數據庫的彈性和分佈式架構是非常關鍵的。華為重點打造滿足多租戶需求、高擴展、高算力、高時效的GaussDB分佈式數據庫。其中值得一提的是多雲管理,混合雲的管理是華為的優勢,未來混合雲上會有越來越多的場景,可實現在同一個網站上消費所有的雲。

華為已掌握“+智能”的主動

5G来临,谁能掌握“+智能”主动

業內人士指出,“+智能”的三要素是算力、算法、數據。

算法是核心,通過通過深度學習,構建模型,實現智能化處理。但算力和數據同樣是關鍵,只有具備強大且有保障的“算力”和高效、低成本的“數據”存儲處理支撐,才能真正支撐“+智能”落地。其中,“算力”是實現“+智能”前提,雲的出現解決了算力不足的問題。“算力”核心依賴於芯片技術,未來自主可控的國產化芯片架構是滿足“算力”的保障。

這其中,ARM是芯片架構最佳選擇,ARM多核架構、低功耗、高性能、優化成本等特點更加適合分佈式架構部署需求。華為擁有ARMv8架構永久授權,可對ARMv8架構指令集按需進行擴展或縮減,可以永久無限制地自行研發處理器核及SoC(System on Chip),不受環境及貿易爭端等因素影響,可長期持續開發和規劃產品。

“數據”是實現“+智能”基礎。結構化與非結構化海量數據的融合為“+智能”帶來了足夠的生產資料。海量大數據的處理需要成千上萬的計算與存儲資源。大數據處理支撐平臺同樣可基於ARM芯片技術實現創新。基於ARM芯片技術的計算存儲分離方案,大大降低了計算資源與存儲資源的不匹配性,大幅降低了硬件資源配置需求,而應用華為EC技術,大大提升了存儲資源池利用率,最終在大數據場景下計算存儲分離方案降低50%以上的TCO投入。

最後,本次論壇上發佈的GaussDB 分佈式數據庫可實現海量結構化數據的秒級檢索,支撐構建高擴展、高算力、高時效融合數倉方案。華為提供Hadoop+LibrA(GaussDB)整體大數據解決方案可以支撐運營商建設需求。

毫無疑問,從芯片算力,核心算法再到高效、低成本的“數據”存儲,在“+智能”的這一輪角逐中,華為已經在核心層面全面掌握了主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