鹰潭这些大项目正在崛地而起,你知道吗?

四月鹰城,温暖而又充满希望。伴随着和煦的春风,全市项目建设速度节节攀升,如火如荼的建设场面随处可见:塔吊林立,机器轰鸣,人声鼎沸,一台台大型挖掘机正在忙碌,一辆辆工程运输车来回穿梭,一栋栋厂房拔地而起,构成了鹰潭项目建设的壮美画卷。

鹰潭这些大项目正在崛地而起,你知道吗?

鹰潭城市面貌“蝶变” 记者 张维民 摄

年产15000台服务机器人项目即将开工、中心城区厕所改造预计年中完成、警用无人机将实现“鹰潭造”、市民年内或将享受到全域一体的智慧照明……新项目孕育新希望,大项目预示大发展。在鹰潭,一批批大项目、好项目先后落地开工,迸发出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城市面貌“蝶变”,推动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勃勃生机。

鹰潭这些大项目正在崛地而起,你知道吗?

我市“四馆”(博物馆、科技馆、文化艺术中心、青少年活动中心)工程项目建设现场记者 徐蓉 摄

围绕“总盘子” 抓牢“牛鼻子”

俗话说:“一年之计在于春。”一年能有多少收获,开始打下什么基础至关重要。一座城市也是如此。

2月12日,市委书记郭安、市长于秀明到龙虎山景区调研项目建设;

2月14日上午到余江,下午到月湖;

2月15日,到信江新区;

2月18日上午到贵溪市,下午到鹰潭高新区;

……

从节后上班第二天开始,短短7天时间,6次调研,一个主题——一切围绕项目转、一切围绕项目干,释放出咬定项目不放松的强烈信号,确立了“项目为王”的鲜明导向。

鹰潭这些大项目正在崛地而起,你知道吗?

江西沃得尔科技有限公司车间,工人在有序操作设备生产 记者 徐蓉

当前,发展不足仍然是鹰潭的主要矛盾,经济结构不优、产业层次不高等掣肘性问题长期制约鹰潭加速发展。解决这一矛盾的钥匙就是“项目”。大项目大发展,小项目小发展,没项目难发展,抓项目就是抓机遇、促转型、惠民生、强后劲。今年以来,全市上下紧抓项目建设这个“牛鼻子”,千方百计上大项目、上好项目,努力以项目建设的更大成效推动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

一处处工地热火朝天:智联小镇、中心城区供水工程、市中心广场品质提升工程、信江新区麒麟大道等九条路段排水管网改造、鹰潭市老年大学、林安智慧物流园(一期)等一批项目工程鏖战正酣;

一串串数字振奋人心:2月20日,全市集中开工重大项目97个、比去年增加39个,总投资722亿元、同比增长145%,数量和规模较上一年均有大幅度增长;今年安排大中型项目384个;截至一季度,全市大中型项目完成投资99.83亿元;

一个个远景令人期待:花桥水利枢纽工程今年9月有望开工,鹰潭大桥重建项目规划设计方案已通过专家审查,市博物馆、文化艺术中心、青少年活动中心、科技馆四馆项目预计明年年底完工……

一切围着项目转、一切围着项目干,鹰潭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精彩华章”,“写”在了热火朝天的项目建设主战场上。

走好“老路子” 走出“新路子”

鹰潭这些大项目正在崛地而起,你知道吗?

信江新区周塘九年一贯制学校项目现场 记者 徐蓉 摄

鹰潭以传统产业起步,但面对传统产业优势减弱、传统路径红利减少,以及区域竞争的白热化,一场“小市大为、跨越赶超”的发展大变革迫在眉睫、箭在弦上。

对此,市委、市政府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对鹰潭产业发展给出了精准的定位,就是既要走出“新路子”,又要走好“老路子”。“新路子”就是抓住国家03专项试点示范的历史机遇,持续培育集聚壮大物联网产业,着力打响“物联鹰潭”品牌。“老路子”就是坚定不移地以铜为首位产业,策应江铜倍增创新发展战略,全力实施铜产业三年倍增计划,不断推动铜产业转型升级,着力打造具有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发展内涵的世界铜都。

如何把两条“路子”走好,项目建设成为最为关键破题路径之一。

围绕“老路子”,我市大力开展铜产业优化升级专项行动,有选择地招引龙头型、旗舰型重大项目,以项目引进的高质量推动“老路子”越走越好。目前,总投资50亿元的鑫铂瑞科技高端铜箔项目正在进行总平面布置图设计、云泰铜业10万吨高性能高精度铜板带项目已经进行设备调试、江铜集团贵溪冶炼厂年产20万吨阴极铜建设项目即将开工,总投资15亿元的巨帆铜业铜熔炼加工及铜精深加工生产项目厂房正拔地而起,总投资20亿元的韩亚半导体材料公司年产3万吨无氧铜杆、1.2万吨氧化铜粉项目基础工程已经动工……

传统支柱产业要进一步升级壮大,培育新兴产业也在加快跟上。在鹰潭高新区,智联小镇建设全面启动,中车智慧旅游交通装备生产、中临鹰智能装备产业园、欧菲炬能物联网模组制造基地、浙江沃得尔汽车传感器、普华鹰眼无人机基地、明芳汽车零部件制造等一批重大项目落地,集智慧大健康、智能家居、智慧芯片、智能装备制造四大产业组团于一体的万物智联生态圈正在加快形成,一个物联网产业的高地在鹰潭呼之欲出。

与此同时,我市还围绕医药食品产业、眼镜产业、雕刻产业三大特色优势产业,精心谋划项目,深港沪眼镜产业集群项目、华宝香精香料公司年产3.5万吨食品用香料及食品配料项目、雅视光学“眼镜高新配套科技园”等一批项目先后落地开工。

如今,在鹰潭的产业地图上,一个个大项目、好项目宛如一颗颗明星,串珠成链,布局在鹰潭各个区域节点,成为推动鹰潭“小市大为、跨越赶超”的强力引擎。

紧盯“补短板” 突出“惠民生”

鹰潭这些大项目正在崛地而起,你知道吗?

“一江两岸”城市景观亮化 记者 张维民 摄

每天晚饭后,家住信江新区的郑女士都会到滨江公园去散步。“以前这里晚上还没有这么漂亮,现在环境更好了,没事就来走走,感觉很惬意。”

“一江两岸”城市景观亮化提升工程是展示鹰潭综合文化及产业的重点工程,也是我市通过项目建设补短板、惠民生,推动城市功能与品质提升的一个生动实践。

善政莫大于惠民生。“惠民利民”始终是我市项目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近年来,我市积极顺应群众期盼,致力于增进民生福祉,开工建设了一大批教育、医疗、交通、环境等领域的重点民生工程,让发展更有“温度”,幸福更有“质感”。今年以来,我市继续聚焦民生领域和公共服务,布局了一批补短板、惠民生项目:对中心城区100多座公厕进行改造,对信江新区南区雨污水管修复改造,计划新建军民路、莲花路菜场,打造道文化主题雕塑公园……这些重大工程和重点项目的建设,将进一步让群众在便捷、舒适、宜居中增加更多获得感,提升群众的幸福指数。

放眼鹰潭大地,无论是机器轰鸣的车间,还是塔吊林立的工地;无论是在日新月异的园区小镇,还是车水马龙的城市中心,都能清晰地看见这座城市扎实奋进的足迹。春日的鹰城,项目建设拉动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马车跑得分外欢实。

鹰潭这些大项目正在崛地而起,你知道吗?

鹰潭一江两岸 记者 许志平 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