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舉考試最大的弊端是什麼?

鵬友程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首先要弄清楚什麼事科舉?科舉就是一種通過考試來選拔人才的制度或方式。

科舉制度非常複雜,1300年中國科舉史上也有諸多變化,它可以是唐代選拔數學和法律人才的明算科和明法科,也可以是考經學和文學的明經科和進士科;它可以是明清以八股文為主要考試內容的古代考試製度,也可以是1902到1904年間主要考中西政治經濟內政外交知識的近代考試製度;它可以是李自成大順政權以策論為主要考試形式的考試製度,也可以是太平天國以《舊約》《新約》和《天王詔書》等為主要考試內容的考試製度;它既可以是以滿蒙文字為考試內容的翻譯科,也可以是清末以內政外交理財等為考試內容的經濟特科……。

但是,萬變不離其宗,有一點始終不變的是,科舉制的實質,就是一種開放報名、公平競爭、擇優錄取的考試製度。你不能說明清考八股文的科舉才是科舉,而唐宋時期考《九章算術》等內容的明算科和1901年以後改革考試內容以後的科舉就不是科舉。因為考試內容和題型可以變化,它不是科舉制度的實質所在。

當然再好的制度也有不好的一面,科舉考試的弊端也是有的。

作為考試內容,肯定是經過沉澱之後被社會所認可的知識。在中國古代小農社會里,信息傳播遲緩,交通不便,故難以經常更新考試內容,所以確保科舉考試內容相對穩定是必要的。但是,不能因此而拒絕變革考試內容。封建社會維持的程朱理學歷經幾百年而不變,導致科舉內容的日益僵化。八股有罪可以分兩股說。一是這文體集中了漢文化傳統中的一些習慣程式又固定下來,達到頂峰,因而僵死如木乃伊,不能再有發展。二是它成為中國科舉傳統中最後的限制最嚴的工具,又重腔不重意,不顧詞句通不通,只准代言,不許露出己意,在狹隘天地裡摸轉圈子,於是重複說空話廢話,對皇帝說假話,成為習慣,出現定式,永恆不變,因而也成為木乃伊。

由於科舉與重農抑商的小農經濟天然地融為一體,科舉制度在客觀上遏制了中國工商階層的崛起,阻止了中國多種經濟成分的良性發展。孫中山先生指出:“吾國人最喜作官,不問其所學如何,群趨於官之一途,所學非所用,是猶以庖人治衣,安能盡職。華人向以官為利藪,不知西人之業工商者,歲入數十萬乃至數百萬,亦尋常之事。若作官雖位至總統,亦不過十餘萬而已。”

科舉考試所謂公正是以犧牲應試者的個性為代價的,這一現象既浪費了大量人才,又阻礙了中國社會的良性發展。錢穆先生論道:“中國又是一個絕大範型的社會,而時時處處用心在裁抑特殊勢力上。封建貴族社會崩潰了,資本主義的社會始終未產生。門第社會消失了,軍權社會也難得勢。終於走到科舉制的社會上,而停滯不前。這是中國社會在其已往演變中的一個客觀歷史的真相。”

在中國古代社會,由於知識分子就業範圍有限,故科舉入仕成了士人們的共同追求,其強勢指揮棒的作用十分明顯。為了能夠考中,一部分教師、官員和考生及其親屬等具有急功近利乃至不擇手段的思想和行為,薦舉當中的一些醜惡現象在科舉時代變相存在著。同時,因應付考試而導致的浮薄學風也非常明顯,正如明臣張璁所言:“自夫世俗以科舉為學,師弟子之所相授受者,不過稀章繪句之文,而道卒無得於心焉。”

與張璁同時的桂萼也指出:“諸生業舉子,志在仕進,經書初解章句,便擬題作文字,競為浮華放誕之言,以便有司之口,遂致破裂經傳,不特買櫃還珠而已。”乾隆時的兵部侍郎舒赫德也認為:“時文徒空言,不適於用,墨卷房行,輾轉抄襲,膚詞詭說,蔓衍支離,苟可以取科第而止。”對於絕大多數士子來說,科舉中式如水中之月,可望而不可及。

隨著難度的提高和科場競爭的日趨激烈,使絕大多數士子在無奈中感到絕望,但為了跟風,又不得不與書籍為伴,消磨時光。多數士子平日不再認真研讀儒家經典,而一味地揣摩試題,摹擬仿作。儘管此類庸才不可能在科場得逞,但因人數眾多,其所作所為對學風和士風造成了惡劣的影響。王德昭先生就此論道:“科舉制度之下,利祿的引誘卻轉使多數士子於考試時作弊,為不忠、不信、寡廉、鮮 恥 的 行 為,則 當 非 立 法 者 所 能 逆 料 了。”


方言講史


《人有優缺,事有利弊》——中國的選官制度隨著朝代的更換而不斷變化。從原始社會後期的禪讓制到奴隸社會的王位世襲制,標誌著“公天下”向“家天下”的轉變。兩漢時期的孝廉察舉制度使得政府不再是“貴族”或“世襲”,讀書人並非憑藉出身走上政治舞臺。到了魏晉南北朝實行九品中正制,這一制度仍然能夠隱現漢代鄉舉裡選之理念,從當時的社會局勢來看,此制度的確得以除一時之弊。再至隋唐的開科取士,科舉制度得以開創,並在中國歷史長河中開啟了長達1300年的歷史長跑。

公元587年,隋文帝廢除了九品中正制,規定通過分科考試的方式選拔官吏,公元606年,隋煬帝始設進士科,標誌我國的科舉考試製度就此誕生。科舉制度在唐朝得以不斷完善,唐朝考試的科目分為常科與制科,常科是指每年分期舉行的考試科目,包括秀才、明經、進士、明法、明字、明算等五十多種,其中明經、進士兩科最為常見,是唐代常科的主要科目。而制科是指由皇帝下詔臨時舉行的考試,主要用於選拔各類特殊人才。

宋代科舉制度較之唐代主要的變化在於一些新的變革,如放寬了錄取和任用範圍、設殿試製度、革除舞弊行為等,這些制度對打破魏晉以來的門閥制度起到了積極作用。明清時期是科舉制度發展的鼎盛時期,科舉制度的各種細節與規則得到更加細緻化、系統化的完善,其中最為突出的是對考試等級的規定。

在明代,學校是科舉的必經之路,首先要通過入學考試——童試獲得生員資格,才能參加鄉試、會試、殿試。鄉試考中者稱為舉人,第一名稱解元;會試考中者稱為貢士,第一名稱會元;參加殿試的均為貢士,殿試由皇帝主持,殿試錄取共分三甲,一甲三名,賜進士及第,其中,第一名稱狀元,第二名稱榜眼,第三名稱探花,二甲賜進士出身,三甲賜同進士出身。清朝末期,科舉制度在內憂外患的巨大沖擊之下徘徊在改革與廢除之間,1905年9月2日,延續了1300年之久的科舉考試製度終被廢止。

科舉制度作為中國歷史上影響時間最長、影響範圍最廣、影響程度最深的選官制度,其持久存在必有一定的合理性,它的存在將教育的價值、功能與政治聯繫在一起,對我國曆史上的教育領域、政治領域都有重要意義。科舉制度通過考試競爭的方式擇取優秀人才,讓他們成為輔佐天子治理國家的人選。

這一制度相較於先前的世襲制、察舉制、九品中正制,首先,從理論上講體現了公平性與開放性。仕途之路不再是貴族子弟的專權,“學而優則仕”成為全民崇尚的人生道路。這就打破了門閥的壟斷,開拓了參政的機會,為社會階層的流動開闢了一條道路。其次,基於這種公平性與開放性,為國家培養選拔治國精英的整體素質有了相當的保障。如此一來,經過自身努力而得以為官者必當勵精圖治,則治國安邦不遠矣。科舉制度在當時無疑是一種進步。

然而,制度實施的過程中難免有不盡如人意的地方。例如,科舉考試內容單一、脫離現實、僵化思維,難以選拔出優質人才。又如科舉考試的公平性有限,具體表現在一是考試對象的限制,即女性、商人等不予為官的機會;二是考試成本高昂,對處於社會階層底部的貧民子弟而言仍是一個沉重的負擔。再如科舉奪第後帶來的巨大榮耀,蠱惑了部分極端追求功名的學子之心,使得人們對仕途的狂熱已經形成了一種病態的追求,為了走上仕途,甘願冒險科考舞弊。


秋姨講歷史


科舉考試始於隋朝,終於清朝。

就我來看,古代科舉考試和如今高考有著異曲同工之妙。二者都是寒門學子一飛沖天最有效的辦法。唐著名詩人孟郊曾作《登科後》:“昔日齷齪不足誇,今朝放蕩思無涯。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朝看遍長安花。”

朝代不同,科舉考試內容也略有不同。但不論那個朝代,科舉考試都有著太多的弊端。

我認為,歷代科舉考試最大的弊端是明太祖將源於元(也有說法源於北宋)的一種特殊文體“八股文”正式定為科舉考試文體。

什麼是八股文?

八股文就是要求必須要有四段對偶排比文字的文章,包括八股,因此稱為“八股文”。八股文題目必須用《四書》《五經》的原文。內容必須用程朱學派的註釋為準。全文必須由破題、承題、起講、入題、起股、中股、後股、束股、大結等部分組成。除此之外,八股文字數明清兩代也有都著明確的規定。

那麼八股文有什麼用處呢?個人認為:八股文除了應付科舉,毫無用處!、

這種將考試格式規定的如此之死的科舉制度使考生們整天研究經書,不講實際學問。扼殺了人們的聰明才智,束縛了人們的思想,為皇室培養出了一批批忠心的奴才!

當然,科舉制度的出現也有著很多的好處。

從統治者看:科舉制度打破了世家大族對官場的壟斷,提高了官員的行政效率和素質,擴大了統治基礎,有利於社會穩定。

從寒門考生看:科舉制度給了他們越過龍門的機會,有利於實現自己的政治抱負,是一個展現自己的最有效的平臺。

無論如何,不可否認的是:科舉制度對中國古代的政治、經濟、文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歷史繼承者丶


中國在秦朝以前採取的是“世卿世祿”制度,後來又加入了軍功爵制;但大部分還是世襲制。到了漢朝,為了選拔民間人才,由各級地方推薦德才兼備的人,由州推舉的稱為秀才,由郡推舉的稱為孝廉。正式的科舉創建於隋朝(也有說始於唐朝),平民通過讀書考試獲取入仕機會。

任何的制度和事物都有它的兩面性,有利就會有弊。科舉改善了用人制度,沒有世家背景的平民百姓,只要有才識,還是有機會進入各級政府任職;推動整個社會讀書的風氣。科舉制度的弊端也是顯而易見的,第一考試的內容是由統治者制定,成為了統治者控制文人思想的工具。第二就是加重了官場的腐敗,滋生很多貪官以科舉考試內容作為收受賄賂的一個捷徑。第三導致部分人產生畸形的價值觀,“十年寒窗無人問,一舉成名天下知”,能一舉成名的太少了,所以經過那麼多年“寒窗無人問”成名之後的價值觀會產生很大的變化。


年代哥


什麼是科舉

科舉創於隋朝,到清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廢除科舉。是古代通過考試選拔管史的制度!科舉改變了之前的用人制度,讓社會底層的人也有機會進入上層社會,獲得施展才智的機會!

科舉制之利

改善用人制度,讓社會底層有能力的人也能進入上層社會,進入各級政府任職。促進社會教育發展,社會讀書風氣盛行。



科舉制之弊

  1. 科舉到了明清即封建社會後期,政府採取八股取仕,這些嚴重限制了考生的創新思考,導致科學技術的發展止步不前。
  2. 科舉導致了官場的腐敗,造成了嚴重的師門裙帶關係現象,師門關係拉幫結派,官官相護!
  3. 科舉是底層人民翻身機會,也造成了一些悲劇,經常會有貧士拋妻棄子的悲劇發生。


談歷史那些事


我是孫老師,我來回答。

科舉制最大的弊端我覺得在於封建社會中只有這一條路改變自身命運,那麼必然減少了對自然科學的研究,也存在束縛人們思想的弊端。

第一,科舉制是封建時代的產物。那麼它的存在肯定是統治階級為了自身的統治而設立,由於在封建社會,階級的對立使得被統治階級的人們很難通過其他途徑去實現自身的階級轉變,科舉制的出現讓人們看到了這種希望,於是自然而然的就會有很多知識分子去走這個“獨木橋”,也形成了“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社會風氣。而人們通過科舉制的主要目的不是真的去研究學問,而是藉此實現步入仕途的願望。很多人終其一生都在為這個目標努力。那麼就會形成研究自然和技術的人才減少的局面,這也是為什麼我們封建社會後期科技逐漸落後西方的一個原因。

第二,科舉制是統治階級的工具,那麼統治階級肯定會宣揚適合自己的思想理論。比如封建社會後期的八股取士。眾多知識分子如果想步入仕途就必須熟悉這些東西,從這方面就會束縛人們的思想。即使踏入政途,也最終淪為統治階級統治工具。

第三,隨著科舉制的發展,它的政治性越來越明顯。很容易形成同門,師門之間的貪汙腐敗或者小團體這樣的情況。

誠然科舉制確實是封建社會的一個進步,增加了選拔官員的公平性。但任何事情都有兩面性,這也是我們研究歷史最基本的原則。科舉制總的來說,利大於弊!

我是孫老師,謝謝你的閱讀和評論。

記得關注我哦


孫老師說歷史


1. 科舉,按照字面上的字去解釋,則可以說是始於隋朝,一直延續到了清朝光緒帝下令廢除科舉,歷時長久。 2. 科舉的本意是好的,本為皇帝招攬天下賢才,唯才是用,但隨著時間的發展,科舉這一制度就被人變成用來謀利的工具了, 甚至出現了用錢買試卷的一群人,這些人當官後則是加倍剝削百姓,賺回了十倍甚至百倍的回報,朝代便日益腐敗,談何強國呢。 3. 科舉變成了套路,想要通過科舉只能按照套路去走,而不是從實際出發,大量美文,歌頌文層出不迭,一個個都是書呆子,酸儒,甚至連自身都照顧不好。


這節課上歷史


科舉制自隋朝始一直延續到清朝滅亡。而我們現在的考試製度其實也就是那時候的科舉制。而任何一種選拔人才的制度都會出現問題,這種問題不是出現在制度本身,而是執行這些制度的人。

從漢武帝開始,國家實行的人才選拔制度是察舉制,既舉孝廉。中央派官員到地方考察,然後將合格的人推舉給皇帝,皇帝看著好,就任用為官。

察舉制的危害不用多說,東漢末年的士族門閥,兩晉南北朝的士族門閥都是察舉制(兩晉南北朝為九品中正制,就是察舉制的翻版)的產物。

而正是吸收了前代的教訓,隋朝才用科舉制取代了九品中正制。科舉,說簡單點就是考試,一層層往上考,最後到了中央,和我們現在的考試是差不多的。

而科舉制從制度層面上無話可說,它確實是一種十分先進的人才選拔制度。而問題的出現在於人,貪汙舞弊,這都是人將這種制度搞壞了。

當然,到了清朝,科舉變成了考八股,確實禁錮了人的思想,但這也不是制度的原因,這還是人的原因。


秋水暝


科舉考試製度起始於漢代,隋煬帝創立進士科這一真正意義上的科舉制,到1905年廢除科舉制,有1300餘年,對封建王期的選賢作出了貢獻!

科舉制度中最大的蔽端是要求考生嚴格按八股文來應對,只有做好八股文才能獲得主考官的親睞,才能進入朝廷,因此埋沒了相當多的人才,為歷史的進程創造了很大的阻礙!



耕耘我以我血薦軒轅


這個問題,我的回答是;在《建軍大業》這部電影中


胡適先生就說過。科舉考試的最大的弊端就是隻會考試,不會實踐。只懂理論,實際操作能力基本較弱。

我們需要的是實務人才,而不是隻會做題。不會操作的人才。紙上談兵終是淺,唯有實踐才能出真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