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考试最大的弊端是什么?

鹏友程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首先要弄清楚什么事科举?科举就是一种通过考试来选拔人才的制度或方式。

科举制度非常复杂,1300年中国科举史上也有诸多变化,它可以是唐代选拔数学和法律人才的明算科和明法科,也可以是考经学和文学的明经科和进士科;它可以是明清以八股文为主要考试内容的古代考试制度,也可以是1902到1904年间主要考中西政治经济内政外交知识的近代考试制度;它可以是李自成大顺政权以策论为主要考试形式的考试制度,也可以是太平天国以《旧约》《新约》和《天王诏书》等为主要考试内容的考试制度;它既可以是以满蒙文字为考试内容的翻译科,也可以是清末以内政外交理财等为考试内容的经济特科……。

但是,万变不离其宗,有一点始终不变的是,科举制的实质,就是一种开放报名、公平竞争、择优录取的考试制度。你不能说明清考八股文的科举才是科举,而唐宋时期考《九章算术》等内容的明算科和1901年以后改革考试内容以后的科举就不是科举。因为考试内容和题型可以变化,它不是科举制度的实质所在。

当然再好的制度也有不好的一面,科举考试的弊端也是有的。

作为考试内容,肯定是经过沉淀之后被社会所认可的知识。在中国古代小农社会里,信息传播迟缓,交通不便,故难以经常更新考试内容,所以确保科举考试内容相对稳定是必要的。但是,不能因此而拒绝变革考试内容。封建社会维持的程朱理学历经几百年而不变,导致科举内容的日益僵化。八股有罪可以分两股说。一是这文体集中了汉文化传统中的一些习惯程式又固定下来,达到顶峰,因而僵死如木乃伊,不能再有发展。二是它成为中国科举传统中最后的限制最严的工具,又重腔不重意,不顾词句通不通,只准代言,不许露出己意,在狭隘天地里摸转圈子,于是重复说空话废话,对皇帝说假话,成为习惯,出现定式,永恒不变,因而也成为木乃伊。

由于科举与重农抑商的小农经济天然地融为一体,科举制度在客观上遏制了中国工商阶层的崛起,阻止了中国多种经济成分的良性发展。孙中山先生指出:“吾国人最喜作官,不问其所学如何,群趋于官之一途,所学非所用,是犹以庖人治衣,安能尽职。华人向以官为利薮,不知西人之业工商者,岁入数十万乃至数百万,亦寻常之事。若作官虽位至总统,亦不过十余万而已。”

科举考试所谓公正是以牺牲应试者的个性为代价的,这一现象既浪费了大量人才,又阻碍了中国社会的良性发展。钱穆先生论道:“中国又是一个绝大范型的社会,而时时处处用心在裁抑特殊势力上。封建贵族社会崩溃了,资本主义的社会始终未产生。门第社会消失了,军权社会也难得势。终于走到科举制的社会上,而停滞不前。这是中国社会在其已往演变中的一个客观历史的真相。”

在中国古代社会,由于知识分子就业范围有限,故科举入仕成了士人们的共同追求,其强势指挥棒的作用十分明显。为了能够考中,一部分教师、官员和考生及其亲属等具有急功近利乃至不择手段的思想和行为,荐举当中的一些丑恶现象在科举时代变相存在着。同时,因应付考试而导致的浮薄学风也非常明显,正如明臣张璁所言:“自夫世俗以科举为学,师弟子之所相授受者,不过稀章绘句之文,而道卒无得于心焉。”

与张璁同时的桂萼也指出:“诸生业举子,志在仕进,经书初解章句,便拟题作文字,竞为浮华放诞之言,以便有司之口,遂致破裂经传,不特买柜还珠而已。”乾隆时的兵部侍郎舒赫德也认为:“时文徒空言,不适于用,墨卷房行,辗转抄袭,肤词诡说,蔓衍支离,苟可以取科第而止。”对于绝大多数士子来说,科举中式如水中之月,可望而不可及。

随着难度的提高和科场竞争的日趋激烈,使绝大多数士子在无奈中感到绝望,但为了跟风,又不得不与书籍为伴,消磨时光。多数士子平日不再认真研读儒家经典,而一味地揣摩试题,摹拟仿作。尽管此类庸才不可能在科场得逞,但因人数众多,其所作所为对学风和士风造成了恶劣的影响。王德昭先生就此论道:“科举制度之下,利禄的引诱却转使多数士子于考试时作弊,为不忠、不信、寡廉、鲜 耻 的 行 为,则 当 非 立 法 者 所 能 逆 料 了。”


方言讲史


《人有优缺,事有利弊》——中国的选官制度随着朝代的更换而不断变化。从原始社会后期的禅让制到奴隶社会的王位世袭制,标志着“公天下”向“家天下”的转变。两汉时期的孝廉察举制度使得政府不再是“贵族”或“世袭”,读书人并非凭借出身走上政治舞台。到了魏晋南北朝实行九品中正制,这一制度仍然能够隐现汉代乡举里选之理念,从当时的社会局势来看,此制度的确得以除一时之弊。再至隋唐的开科取士,科举制度得以开创,并在中国历史长河中开启了长达1300年的历史长跑。

公元587年,隋文帝废除了九品中正制,规定通过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吏,公元606年,隋炀帝始设进士科,标志我国的科举考试制度就此诞生。科举制度在唐朝得以不断完善,唐朝考试的科目分为常科与制科,常科是指每年分期举行的考试科目,包括秀才、明经、进士、明法、明字、明算等五十多种,其中明经、进士两科最为常见,是唐代常科的主要科目。而制科是指由皇帝下诏临时举行的考试,主要用于选拔各类特殊人才。

宋代科举制度较之唐代主要的变化在于一些新的变革,如放宽了录取和任用范围、设殿试制度、革除舞弊行为等,这些制度对打破魏晋以来的门阀制度起到了积极作用。明清时期是科举制度发展的鼎盛时期,科举制度的各种细节与规则得到更加细致化、系统化的完善,其中最为突出的是对考试等级的规定。

在明代,学校是科举的必经之路,首先要通过入学考试——童试获得生员资格,才能参加乡试、会试、殿试。乡试考中者称为举人,第一名称解元;会试考中者称为贡士,第一名称会元;参加殿试的均为贡士,殿试由皇帝主持,殿试录取共分三甲,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其中,第一名称状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二甲赐进士出身,三甲赐同进士出身。清朝末期,科举制度在内忧外患的巨大冲击之下徘徊在改革与废除之间,1905年9月2日,延续了1300年之久的科举考试制度终被废止。

科举制度作为中国历史上影响时间最长、影响范围最广、影响程度最深的选官制度,其持久存在必有一定的合理性,它的存在将教育的价值、功能与政治联系在一起,对我国历史上的教育领域、政治领域都有重要意义。科举制度通过考试竞争的方式择取优秀人才,让他们成为辅佐天子治理国家的人选。

这一制度相较于先前的世袭制、察举制、九品中正制,首先,从理论上讲体现了公平性与开放性。仕途之路不再是贵族子弟的专权,“学而优则仕”成为全民崇尚的人生道路。这就打破了门阀的垄断,开拓了参政的机会,为社会阶层的流动开辟了一条道路。其次,基于这种公平性与开放性,为国家培养选拔治国精英的整体素质有了相当的保障。如此一来,经过自身努力而得以为官者必当励精图治,则治国安邦不远矣。科举制度在当时无疑是一种进步。

然而,制度实施的过程中难免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例如,科举考试内容单一、脱离现实、僵化思维,难以选拔出优质人才。又如科举考试的公平性有限,具体表现在一是考试对象的限制,即女性、商人等不予为官的机会;二是考试成本高昂,对处于社会阶层底部的贫民子弟而言仍是一个沉重的负担。再如科举夺第后带来的巨大荣耀,蛊惑了部分极端追求功名的学子之心,使得人们对仕途的狂热已经形成了一种病态的追求,为了走上仕途,甘愿冒险科考舞弊。


秋姨讲历史


科举考试始于隋朝,终于清朝。

就我来看,古代科举考试和如今高考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二者都是寒门学子一飞冲天最有效的办法。唐著名诗人孟郊曾作《登科后》:“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朝看遍长安花。”

朝代不同,科举考试内容也略有不同。但不论那个朝代,科举考试都有着太多的弊端。

我认为,历代科举考试最大的弊端是明太祖将源于元(也有说法源于北宋)的一种特殊文体“八股文”正式定为科举考试文体。

什么是八股文?

八股文就是要求必须要有四段对偶排比文字的文章,包括八股,因此称为“八股文”。八股文题目必须用《四书》《五经》的原文。内容必须用程朱学派的注释为准。全文必须由破题、承题、起讲、入题、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大结等部分组成。除此之外,八股文字数明清两代也有都着明确的规定。

那么八股文有什么用处呢?个人认为:八股文除了应付科举,毫无用处!、

这种将考试格式规定的如此之死的科举制度使考生们整天研究经书,不讲实际学问。扼杀了人们的聪明才智,束缚了人们的思想,为皇室培养出了一批批忠心的奴才!

当然,科举制度的出现也有着很多的好处。

从统治者看:科举制度打破了世家大族对官场的垄断,提高了官员的行政效率和素质,扩大了统治基础,有利于社会稳定。

从寒门考生看:科举制度给了他们越过龙门的机会,有利于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是一个展现自己的最有效的平台。

无论如何,不可否认的是:科举制度对中国古代的政治、经济、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历史继承者丶


中国在秦朝以前采取的是“世卿世禄”制度,后来又加入了军功爵制;但大部分还是世袭制。到了汉朝,为了选拔民间人才,由各级地方推荐德才兼备的人,由州推举的称为秀才,由郡推举的称为孝廉。正式的科举创建于隋朝(也有说始于唐朝),平民通过读书考试获取入仕机会。

任何的制度和事物都有它的两面性,有利就会有弊。科举改善了用人制度,没有世家背景的平民百姓,只要有才识,还是有机会进入各级政府任职;推动整个社会读书的风气。科举制度的弊端也是显而易见的,第一考试的内容是由统治者制定,成为了统治者控制文人思想的工具。第二就是加重了官场的腐败,滋生很多贪官以科举考试内容作为收受贿赂的一个捷径。第三导致部分人产生畸形的价值观,“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能一举成名的太少了,所以经过那么多年“寒窗无人问”成名之后的价值观会产生很大的变化。


年代哥


什么是科举

科举创于隋朝,到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废除科举。是古代通过考试选拔管史的制度!科举改变了之前的用人制度,让社会底层的人也有机会进入上层社会,获得施展才智的机会!

科举制之利

改善用人制度,让社会底层有能力的人也能进入上层社会,进入各级政府任职。促进社会教育发展,社会读书风气盛行。



科举制之弊

  1. 科举到了明清即封建社会后期,政府采取八股取仕,这些严重限制了考生的创新思考,导致科学技术的发展止步不前。
  2. 科举导致了官场的腐败,造成了严重的师门裙带关系现象,师门关系拉帮结派,官官相护!
  3. 科举是底层人民翻身机会,也造成了一些悲剧,经常会有贫士抛妻弃子的悲剧发生。


谈历史那些事


我是孙老师,我来回答。

科举制最大的弊端我觉得在于封建社会中只有这一条路改变自身命运,那么必然减少了对自然科学的研究,也存在束缚人们思想的弊端。

第一,科举制是封建时代的产物。那么它的存在肯定是统治阶级为了自身的统治而设立,由于在封建社会,阶级的对立使得被统治阶级的人们很难通过其他途径去实现自身的阶级转变,科举制的出现让人们看到了这种希望,于是自然而然的就会有很多知识分子去走这个“独木桥”,也形成了“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社会风气。而人们通过科举制的主要目的不是真的去研究学问,而是借此实现步入仕途的愿望。很多人终其一生都在为这个目标努力。那么就会形成研究自然和技术的人才减少的局面,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封建社会后期科技逐渐落后西方的一个原因。

第二,科举制是统治阶级的工具,那么统治阶级肯定会宣扬适合自己的思想理论。比如封建社会后期的八股取士。众多知识分子如果想步入仕途就必须熟悉这些东西,从这方面就会束缚人们的思想。即使踏入政途,也最终沦为统治阶级统治工具。

第三,随着科举制的发展,它的政治性越来越明显。很容易形成同门,师门之间的贪污腐败或者小团体这样的情况。

诚然科举制确实是封建社会的一个进步,增加了选拔官员的公平性。但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这也是我们研究历史最基本的原则。科举制总的来说,利大于弊!

我是孙老师,谢谢你的阅读和评论。

记得关注我哦


孙老师说历史


1. 科举,按照字面上的字去解释,则可以说是始于隋朝,一直延续到了清朝光绪帝下令废除科举,历时长久。 2. 科举的本意是好的,本为皇帝招揽天下贤才,唯才是用,但随着时间的发展,科举这一制度就被人变成用来谋利的工具了, 甚至出现了用钱买试卷的一群人,这些人当官后则是加倍剥削百姓,赚回了十倍甚至百倍的回报,朝代便日益腐败,谈何强国呢。 3. 科举变成了套路,想要通过科举只能按照套路去走,而不是从实际出发,大量美文,歌颂文层出不迭,一个个都是书呆子,酸儒,甚至连自身都照顾不好。


这节课上历史


科举制自隋朝始一直延续到清朝灭亡。而我们现在的考试制度其实也就是那时候的科举制。而任何一种选拔人才的制度都会出现问题,这种问题不是出现在制度本身,而是执行这些制度的人。

从汉武帝开始,国家实行的人才选拔制度是察举制,既举孝廉。中央派官员到地方考察,然后将合格的人推举给皇帝,皇帝看着好,就任用为官。

察举制的危害不用多说,东汉末年的士族门阀,两晋南北朝的士族门阀都是察举制(两晋南北朝为九品中正制,就是察举制的翻版)的产物。

而正是吸收了前代的教训,隋朝才用科举制取代了九品中正制。科举,说简单点就是考试,一层层往上考,最后到了中央,和我们现在的考试是差不多的。

而科举制从制度层面上无话可说,它确实是一种十分先进的人才选拔制度。而问题的出现在于人,贪污舞弊,这都是人将这种制度搞坏了。

当然,到了清朝,科举变成了考八股,确实禁锢了人的思想,但这也不是制度的原因,这还是人的原因。


秋水暝


科举考试制度起始于汉代,隋炀帝创立进士科这一真正意义上的科举制,到1905年废除科举制,有1300余年,对封建王期的选贤作出了贡献!

科举制度中最大的蔽端是要求考生严格按八股文来应对,只有做好八股文才能获得主考官的亲睐,才能进入朝廷,因此埋没了相当多的人才,为历史的进程创造了很大的阻碍!



耕耘我以我血荐轩辕


这个问题,我的回答是;在《建军大业》这部电影中


胡适先生就说过。科举考试的最大的弊端就是只会考试,不会实践。只懂理论,实际操作能力基本较弱。

我们需要的是实务人才,而不是只会做题。不会操作的人才。纸上谈兵终是浅,唯有实践才能出真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