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怎么看山东省教育厅发文,严禁强制初三学生放弃参加中考,上职高的规定?

月夜秋凉857


我的工作单位是以“春季高考”为升学渠道的中职学校,对于中考招生和分流比较熟悉,下面说一下某些学校或教师在中考中的一下不合法规的做法及原因。

一、因为“春季高考”(又称“高职高考”或“对口高职高考”)的政策每个省份不尽相同,而中考政策在每个地市也不尽相同,因此只能具体到某个代表性的地市或省份。

二、声明一下,我所在的单位因为有“春季高考”的渠道,以及较高的本科升学率,生源非常稳定,质量也比较高,教师只需安心教学就可以,没有以“就业”为培养方向的某些学校的招生压力。

三、为什么某些初中强制学生放弃中考?

实际上,初中和小学属于义务教育阶段,本该具有“强制性、公益性、统一性”的特点和要求,并且学校还有“控辍保学”的责任。但是,这项强制性的惠民政策在执行中往往走偏了路,具体有以下几种情况:

(一)缩减分母,“提高”升学率。

个别学校认为中考是为升学准备的,已经不属于义务教育了,因此不必执行;更重要的是,个别学校为了提升升学率,故意阻挠成绩不好的学生中考,在他们眼里,只有升入普通高中才算是升学,甚至只有升入重点高中才算是升学,升入普通高中或重点高中的学生是“分子”,全体学生是“分母”,成绩不好的孩子做不了分子,但如果参加中考,就扩大了分母的数值。在分子不变的情况下,把这些分母去掉一部分,升学率自然就高了,学校声誉和教师声誉都有很大提升,何乐而不为?因此,为了一己私利,剥夺了孩子参加中考的权利。

(二)招生背后的“利益交换”。

我刚才提到过,我所在的中职学校因为有“春季高考”和比较高的本科录取率,生源非常稳定。家长让孩子报考我所在的学校,也是瞄准三年后考本科院校的目标。也有部分普通高中的学生学习了一年多之后,发现“夏季高考”的竞争过于激烈,自己考上本科院校的希望不大,于是转学到以参加“春季高考”为主的中职学校来,和职业学籍学生一起参加“春季高考”。但是,某些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学校在招生上遇到不少困难。首先初中毕业生年龄约15-16岁,进入以就业为主的中职学校(比如技校、就业型中专、职高等),毕业时(18岁左右)直接进入企业劳动,这不符合大多数家长为孩子设计的成长道路,至少大学毕业后(哪怕是专科院校)才工作;另外,“就业型”中职学校一般是开放式管理,管理上不如普通高中和高考型中职学校严格,十五六岁的孩子自律性也差一些,家长也怕“孩子学坏了”,不想让孩子去就业型中职学校。因此,就业型中职学校就陷入了“生源质量差→管理难度大→育人质量不高→学校吸引力不大→生源质量差”的恶性循环。

为了学校的生存和发展,很多就业型中职学校不得不将“招生”作为重要任务,派出专门的招生队伍,去各个初中“做工作”,最直接的是送去一名学生给负责的教师一定的“回扣”。大多数教师本着为孩子未来负责的态度,客观理智地和家长、孩子沟通,为孩子选择合适的分流方向。毕竟,中考是选拔性考试,只有一部分学生可以升入普通高中参加夏季高考,其余的孩子只能选择其他道路(民办高中、高考型中职学校、就业型中职学校以及直接进入社会)。但是,极个别的教师在金钱利益的趋势下,违心地诱导或强制孩子去有回扣的学校,虽然这样的教师是少数,但是败坏了教师队伍的名声,带来很恶劣的影响,如果深究,已经涉嫌渎职罪和受贿罪。

在这一点上我深有感触,在中考报志愿时,有的家长和孩子对志愿规则和所报学校的不了解,个别的班主任利用这种“信息不对等”,明示或暗示孩子报考他所指定的学校。因为我所在的学校对于“送孩子来校”的教师没有回扣,都是学生自由报名,因此,劝导孩子报考我所在学校“无利可图”,而外县区有几所就业型中职学校招生困难,许诺每送一名学生“奖励”教师500-800元。有一次,我一位朋友的孩子中考报志愿,朋友让我陪他去初中听老师讲报考流程。班主任在会上劝学生报考“指定学校”,还指定了十几位成绩不是太好的学生。有几位家长问能不能报某某学校(就是我所在的学校),班主任居然造谣说那所学校不能升本科,上完三年进企业干活,强烈“建议”不要报考。我听完后,又好气又好笑,我所在学校和这所初中仅有一墙之隔,情况都互相了解,本科(省内公办或民办)录取人数都破千了,还说不能考本科,这一千多升入本科的学生中,尽管都是省内的院校,而且没有名校(一本院校通常不招春考学生),但是也不乏青岛大学、山东科技大学、青岛科技大学、山东理工大学、青岛理工大学、烟台大学、临沂大学等质量不错的高校。班主任为了一己私利,昧着良心“做生意”;虽然就业型中职学校也培养出很多人才,也是初中毕业生的一条成才之路,但是至少让孩子有知情权和选择权。

最后说明一点就是,高考型中职学校的升学率比较高,但也不是轻轻松松就考上本科院校的,管理模式、教学模式、学生的努力程度和普通高中是一样的,只是学习的科目不同罢了。照样是两周休息一次,照样是早自习5:30,晚自习到21:30,照样封闭式管理,照样高考誓师,照样争分夺秒,所付出的努力一点也不比夏季高考的学生少。


Hello翻译官


我是一名初三班主任老师,我认为山东省的这一明文规定可以“拯救”很多学生,为何这么说呢?因为这是一项为学生的利益与长远发展提出的切实可行的措施。


很多老师为了升学率,不惜劝阻一部分所谓的“差”参加中考,这严重违反了学生受教育的权利,是不合理的。更有甚者,有些班主任老师为了拿到提成,把自己教了三年的学生说服去一些不正规的职高去读,自己拿着丰厚的提成,殊不知,这样的行为只会害了学生,只是给跟这些职高签订了合同的工厂输送低廉的劳动力,美其名曰是毕业后有工作保障,其实学不到任何东西,毁了孩子的一生。


当然我作为一名初三毕业班的班主任老师,也有人到我校宣传过他们的学校,我都是义正言辞的拒绝掉,学生凭自己的实力能考多少分、能上什么学校,都是他们的造化,我今后只为他们的志愿填报提供参考建议,不会强制孩子们填报哪一所学校,更不会去做这个所谓的“中间人”。

您的一个赞是对教育事业偌大的支持,祝您早日生活愉快,工作顺心!


小鹏教育


文件虽好,贵在落实!



在中考前,将成绩不理想的学生提前分流去上职高和技校,这种操作方式由来已久。 记得初中毕业时,那时候毕业考试、中等专业学校招生考试和普通高中招生考试,这三个是分开进行的。当时,进行了毕业考试之后,对于部分学生就可以回家大吉了,到时候来领个毕业证。 一部分学生 等着去参加后面的中考和高中招生考试。后来国家再减负之后,将对三项考试合一。 一些学校为了片面的追求升学率完成,完成教育局下达的升学考核目标,也想出了自己的对策,那就是将一些学生提前分流去上技校、职高或者劝退。让中等偏上的学生去参加中考,以这样的方式提高自己的升学率。



九年寒窗苦,连中考都没有参加,我觉得对一个学生来说非常遗憾。 我们一些学校为了片面追求升学率,剥夺孩子的考试权,这是严重违规的。山东省日前下发文件,对于这一现象加以制止,我觉得是非常有必要的。虽然文件出台,如何落实?如何监督?是各级教育主管部门需要考虑的问题。因为在我们国家往往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我觉得对于这份文件的落实,更多的是利用学生的学籍系统。根据各校的考试报名人数,报名人数与学籍系统人数相差甚远,说明学校在这里面做了手脚。我们的教育主管部门,甚至包括纪检监察部门,可以启动对学校行政领导班子以及班主任问责机制。 要畅通家长的投诉举报渠道,对家长的投诉举报,保护个人隐私。投诉一起,查处一起,加大处罚力度。不能让这种现象蔓延,让慢慢形成不敢为,不能为,不愿意为。

大家都认为是片面追求升学率造成的,我们的教育主管部门是否也要考虑对基层学校的校长、老师考核机制也要改变,降低升学率所占比重。避免片面追求升学率,基层学校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现象!



我是汇智坊,欢迎大家转发+留言讨论!


汇智坊


初三学生分流的背后,是对学校升学率的考核——严禁强制初三学生放弃中考必将无果而终

每年的中考前,都会上演一场大戏:各学校为了提高升学率,纷纷在减少分母上做起了手脚。于是,一些成绩特别差的学生,完全没有机会考上高中的学生,被采取各种手段,软硬兼施,放弃了中考。

读书9年,连中考都没有参加,中考考场什么样都没有见到,这无疑是一种悲哀。有学生感叹!

明明知道参加也考不上,还不如早点读一所职业高中,学一点职业技能。老师循循善诱。

不管他能否考上高中,参加中考,是学生的基本权利,任何人无权剥夺。有专家义愤填膺。

于是,山东东明,一万福中学初三学生的家长向南都记者爆料,他的弟弟不能参加中考,表示该校有接近100多名学生不能参加中考,被强制“分流”。当晚该生班主任回复南都记者系教育局规定,并称他们班共有50多名学生,其中20多人不能参加中考。4月18日,东明县教育局工作人员回应南都记者,称没有强制学生不参加中考,收到过投诉,并通知相关学校遵循自愿原则。

事件一经暴露,紧跟着,山东省教育厅立即出台紧急通知:严禁强制分流学生、严禁剥夺学生参加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权利。

那么,仅仅是山东一个地方吗?其他地方有没有类似的方法?这样做的理由是什么?严禁强制分流,有没有效果?

第一,没有最好的教育,只有最适合的教育,这是中考分流最冠冕堂皇的理由

三水三心长期在中学工作,很清楚这其中的奥妙。事实上也确实如此,世界上没有最好的教育,我们想想,哈佛牛津大学,都是世界顶级的大学吧,你将一个成绩非常差的学生送进去,又能起到什么作用?


从理论上来说,确实有些人适合从事相对低端的基础技术工作和服务工作,有人比较适合李理论研究和发明创造工作。前段时间我到上海考察,有地方就开始对学生的学习能力、职业兴趣进行测试,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所以,中考分流,理由非常正当:那些不可能考上高中的孩子,高中教育不适合他,职业教育更适合他。

第二,升学率是初中办学质量的重要指标,考核是中考分流的最现实、最根本的原因

既然适合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那为什么学校、老师要花那么大的时间和精力来动员学生分流呢?其实,这背后,根本原因在于考核与评价。

我们知道,每一年,高考中考结束之后,学生、家长紧张,老师和学校一样的紧张——一个因成绩紧张,一个为升学率而紧张。因为,每一年,各地会将各学校的升学率进行排位,名校,升学率高;学校会将班级升学率排位,名师,升学率高。

提高升学率,从算术的角度来说,其实就是两种方式,增加分子,减少分母——那如果分子增加了,分母又减少了呢?是不是升学率就自然更高了?

三水三心有一个观点,可能会遭到批评,很多时候,学习是有天分的,有的学生,不管怎么努力,他都考不上普通高中!也就是说,增加分子,其实是非常困难的事情,但减少分母,就相对简单多了。

所以,分流的核心,不就是减少分母吗?减少分母的目的,不就是提高升学率吗?提高升学率,不就是表明办学质量高吗?

第三,没有人傻到强制学生放弃中考,但背后的工作,却总是在考验学校与老师的智慧

请注意,山东省教育厅出台的通知,严禁强制分流,而不是严禁分流,这又是什么意思呢?

明眼人都知道,这里的潜台词是,可以分流,但不能强制分流。那什么又是强制分流呢?很简单,强制分流,就是不管你愿不愿意,同不同意,反正就不让你参加中考!很多年前,高考有一个预考,只有通过了预考,才能参加高考。我们老家有一个学生,复读了5年,每年都没能通过预考!这就是不管你愿不愿意,只要没有通过,就不能参加高考!

但现在,我敢肯定,没有哪个老师,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强制分流,不准学生参加中考!但既然可以分流,那通过宣讲政策、做各种各样的工作,再附加上一些优惠条件,让学生及家长,自愿放弃参加中考,那是不是就不违背政策了呢?

所以,各个学校,所做的工作,其实就在这个地方。据我所知,有的学校,老师多次家访,帮学生和家长分析,动员学生不参加中考。有家长迫不得已,只好同意。还有的采取另外的策略,比如参加中考,考试不合格,连毕业证都拿不到,到时,连职高都不能读。

总之,各种各样的方式,只有你想不到,没有做不到的!或许有人会借此攻击老师,可你是否知道,老师,只是在金字塔的最低端而已——所有的压力,租后都被压在了老师身上!

所以,“严禁强制分流”,是变相允许分流,到最后,依然会出现各种手段的综合运用,依然有很多成绩非常差的学生,不能参加中考——虽然,即使参加了,除了多一份人生体验,没有任何其他实质意义。

第四,我的期盼,让所有的学生,都体验一把中考考场的神圣与庄严

从教数十年来,我一直对一个学生心存愧疚。

那个学生,成绩非常差,每次模拟考试,都只能考上200多分。他如果考上普通高中,我手板心都可以煎鱼!

他的家长知道,再逼,他也考不上高中!

他自己也很清楚,再努力,他也考不上高中!

家长会上,我讲了之高招生的政策之后,他的家长留下了,很无奈,“算了,他不参加中考,不拉学校的后腿,读个职高算了。”

但那段时间,他一直在我办公室外徘徊。叫他进来,他欲言又止!

他一直很信任我,什么事都会给我讲。现在如此反常,我感到诧异。多方疏导,他才吞吞吐吐:

“我其实很想去参加中考!”

“我知道我考不上,但我想体验!”

“您不是经常说,体验都是财富吗?”

但由于升学率在我的心里作祟,鬼使神差,我竟然说“没有任何实质意义的事,只会是又费马达又费电啊!”

十多年过去了,这个学生,这个曾经非常信任我的学生,没有回学校来看过我,也没有参加过同学会。

或许,在他的心里,没有参加中考,是一个梗,是我和他心灵上的一道厚厚的障壁吧!

我真的不希望,再有类似的事例发生,毕竟,教育,虽然需要哪些冷冰冰的数字,更需要的是,人与人之间,脉脉的温情!


三水三心


我是一名老师,我能够理解初三学生分流事情。学校和老师动员或者变相动员成绩不好的学生分流去读技校,职校,艺校和中专,主要基于两方面的考虑,第一,升学率,平均成绩。因为升学率和平均成绩关系着学校荣誉,排名,分类和拨款比例等。也关系着老师的职称评定,评优,奖励等。所以学校和老师想要把成绩不好的学生分流出去。

第二,学习成绩不好的学生,考上高中的可能性的确不大,就算勉强考上高中,也不会是比较好的,排名靠前的高中。三年高中下来,钱也花了,时间也耽误了,学生压力也大,最后也考不上大学,至少考不上好的大学,大学毕业也找不到好的工作。与其这样,还不如趁早学一门技术,现在技术工人待遇也很不错,工资也不低。这是学校和老师给学生和学生家长的主要说词,也的确不无道理。

我们应该尊重学生和家长的自主选择,诱导或变相诱导都是不可取的,强制那就更不对了!其实学习不好的最后逆袭的事例也是很多的,我们过早给学生下结论是不负责任的行为。


阿明老师说教育


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都有接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包括中考在内,没有人有权利剥夺学生的受教育权利。在每年初三的下学期,我们学校的初三“分流”动员工作都会大张旗鼓的展开。我想初三“分流”工作不仅仅山东在搞,全国很多地区都在搞初三“分流”。

山东省教育厅发文:“严禁强制初三学生放弃参加中考,上职高”。那是不是就等同于不能“分流”?其实该文件的关键词在于“强制”。何为强制?——就是不管你愿不愿意,都不允许你参加中考,必须去读职高,显然,强制是违反教育法规的。那么,不强制实施,学生自愿,那也就是合理合规的了。



我们追其分流根源,会发现造成“分流”的源头在于对教育局、学校、老师的考核和国家选拔人才的考试制度。差生都动员去了职高,留下的学生都是成绩好的,学生基数变小,成绩提高,那么升学率和校与校之间、班与班之间的排名就高。教育局和学校领导为了升学率,老师需要成绩排名,不得不分流。从自身利益出发,老师们都会尽自己最大的能力动员差生去读职高。


只要应试教育还存在,考核教师的制度不变,那么“分流”就不会停止,毕竟这关系到很多人的利益。可能很多人认为,学习差,参加中考也是充当“炮灰”,没有什么意义。但从另外一个层面上来讲,没有参加过中考的义务教育不是接受完整的义务教育。毕竟寒窗九年,为的就是一朝中考!十年磨一剑,连战场都没上就败了,这也许是人生中的一个遗憾。

从我个人的角度出发,我认为如果可以,春招工作完全可以换成秋招。等学生参加完中考以后,再动员落榜考生去读职高是最理想的办法。这样对于成绩差的学生而言,人生没有了遗憾的同时也留有更多的时间做出选择。

当然,这只是我的个人愚见,如果你有更好的看法,欢迎各位留言相互学习,如果喜欢请不要吝啬你的点赞和关注,谢谢!


山村老师看教育


山东菏泽市东明县的学生家长向媒体爆料称,当地万福中学有初三学生因为成绩差被禁止参加中考,家长怀疑这是校方为保障升学率而进行的强制“分流”。

基于以上事件,山东省教育厅做出如下通知:

山东省教育厅今日发布紧急通知,要求各地从中吸取教训,采取有效措施,正确宣传解读高中阶段学校招生政策,教育引导学生理性、自愿选择适合自己的高中阶段教育类型,严禁强制初三学生分流和剥夺学生中考权利。在5月底前,全面排查高中阶段招生工作中存在的各种违规行为,及时进行整改。要树立正确的教育政绩观,坚决纠正单纯以升学率考核评价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的做法。要加强监督检查力度,主动公开举报电话和邮箱。


通过文件,说说自己的想法,和大家交流一下:

第一,当下初三学生的现状决定了初中毕业后的教育选择!

临近初三毕业,基本上每个孩子对于自己的情况都有了一个了解,上高中,还是上中专,其实每个家长和学生心里都很清楚!考不了高中,踏入社会太早,大部分家长都会让孩子上职专,一来是学个专业技能,二来是让孩子年龄再混大一点!

客观的说,对于一些上不了高中的孩子,提前去职专学校学习一些技能,将来也是可以找到一份工作的,因为有一技之长!也可以让一些孩子在不能上高中的同时,多了一份继续学习的机会!


第二,应试教育的根子,让老师对学生的教育越来越偏面!

成绩是学生的根本,也是学校评价老师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标准!

为了让自己班上的升学率更高一点,有的老师就会做出一些违背教育初衷的事情,劝说孩子放弃中考,去上职高!做为班主任老师的这种行为,其实已经侵犯了孩子参加中考的权利,这是有违师德的行为!

第三,尊重孩子的选择,给孩子一个完整的初中!

初中属于九年义务教育阶段,每个孩子都有参加中考的权利。不能为了所谓的升学率,剥夺孩子参加中考的权利。中考是孩子以后人生的一个分水岭,一次中考,可能会改变孩子一生的命运。作为班主任老师,应该真心为孩子的前途考虑,不能急功近利,给孩子将来留下遗憾!


最后,希望山东教育厅的文件能够落到实处,实实在在的能够改变职高招生的各种弊端,规范老师的教育行为,正确解读教育政策,真正尊重孩子的选择。


中学教之道


你怎么看山东省教育厅发文:严禁强制初三学生放弃中考,上职高的规定。

认为学生学识读到大学都是基础教育。没有什么尖端学识,上个普通高中,普通大学需要大量筛选尖端人才吗?一个国家强盛的体验就是全民文化知识要比世界水平高,全国人民贫富不要分,认知水平可以随学而修,在年级读课本,顺直序而上,以提高文化水平来栽培学生才是教育事业。高中,大学知识是最平常的知识,算不上什么顶端学府,高中,大学门槛不要挡拦求学路上的学子,中国文化质量需要与时俱进,向国际接轨,对这个民族才有希望!对于中国的高中、大学文化程度入门还要设那么多路障:问斤求两,虚学,耗时…。普及大学,大专,是时代需要,现代大学生还未受重用,大学毕业找工作也是求饭碗,知识未够高度。而限制一部份学生上正统高等学院,是过早精拣,他们只有十五岁未成年就不被培养,划鸿沟。少年学生半途而废,误人子弟。路灯只为一部分学生照明。目前学生被某校强制分流阻止中考,这批被拒参加中考的学生,虽然是被剥夺求学上进的机会,但是最无奈的比较一下,没被录入中考的学生,进修专业学校、依然顽强地求学高校外的技术,能自立于社会不比大学毕业生差。遗憾之中也有大幸,学会一门求生技能。大学生未必有中专生的求生技术强。但是,要国强民富,全民持有大专,本科学识还是落伍的教育,太低水平了。求学知识没有界限,各自发挥能动性,共同推动人类文化发展这才是新世界应时代发展,文化普及时代过去,科技普及时代正当前,自然科学未知宇宙空间,发现新学说论理必须全民努力启智。但是人类私心太重,总是踩低别人抬高自己,偏心眼,扶植自己范围内的种类。以为“金玉资质”是良材,值得垄断留给私人贵金宝座;而石头,泥土是最贱平价的微尘,只能让人践踏的下层底层。一个权威教主,拖拽未来之星困牢固笼。而教主扶植的一些同类是铜臭利己奴才,加分,保送,泄卷。于家于国无用。使环境毒染恶臭扩散成人祸。倒退的是私帮体系。掌握着利益把柄,以私豢养的是狗腿子,只会阿谀(潜)媚,丢了人格。误了进步…问题难说,不言而喻。

国家学校,文化学堂并不是私人垄断的机构,为强国育才,助学,劝学,扶持,才是老师的责任,义不容辞,一视同仁,一体待遇,师生互相尊重,人权平等,道理公义。学生要珍惜宝贵时光,勤学苦练,不要辜负先生的苦心,不要辜负社会的期望,放弃玩物丧志。(手机游戏误了青春)一心攻读闯关,为中国崛起而读书,同学能考好,自己也要考好,奋起直追吧!祝中考生勇敢冲线,夺取最好成绩。


公民健康为重


在利益的驱动下,人还有啥干不出来的,教育这篇最后的净土也沾满了铜臭,中考和高考一样,是学生求学路上的两个关键,不能因为利益让部分差一点的学生上职高,即便是三流四流的高中也比职高强,说句过分的话,职高和民办大学一样都是为了赚钱,孩子去了职高,管理松散,教育质量差,不但教不好孩子学业,还容易让孩子过早的接触社会,有些孩子走上不归路,中国的教育改革了多少年,一个字,钱,职高,民办高校,独立学院,哪一个学费低,哪一个教学水平高,高级教授外聘你能聘的起吗?为了利润,在三流四流院校请几个老师上课,教学能好到哪里去。再看看毕业招聘会,好单位谁去民办学校,谁去独立学院,这样的学院都不在人家好单位招聘的字典里,所以说不要误人子弟,不要昧着良心赚钱,我曾在民办高校工作多年,我比谁都清楚!


会宁乡村趣事


这几天各媒体闹得沸沸扬扬的15岁学生喝农药自杀事件听说也跟这样的事有关,在我们讨论现在学生是否能体罚、学生心理普遍越来越脆弱的时候,作为教师,我是迷茫的。现在何止青少年心理脆弱,成年人的压力也很大,也经常有心理崩溃的时候。所以回到题主这个问题,我觉得教育厅的做法是再正确不过了,希望悲剧不再重演!

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应该享有受教育的权利,其中应该包含参加中考的权利,有的学校或个别老师置国家法律法规于不顾,追求好看的教学业绩数据,强迫或变相强迫学生不参加中考上中职,是严重的官僚主义,这种行为有驳于国家教育方针。

山东省教育厅发文严令禁止,说明教育部门开展工作是接地气的,是及时的。对于教育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发现及时解决,关注民声。这样的规定也必将得到广大群众的拥戴。

但有些事情是值得我们深思的,大家都知道违反规定的事,为什么学校和老师还要去做呢?为什么敢做呢?是否也出于无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