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囊高參建言長三角一體化示範區:不做政策窪地要成制度高地

自年初“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示範區”在上海市政府工作報告中被提出,示範區的落址、建設方案一直備受關注。

今年全國兩會期間,上海市委書記李強在上海代表團全體會議上透露,滬蘇浙三省正抓緊研究制定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示範區建設方案。

智囊高参建言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不做政策洼地要成制度高地

中國城市百人論壇2019春夏研討會現場

4月20日,以“長三角一體化:理論與對策”為主題的中國城市百人論壇2019春夏研討會在上海舉行。李強在致辭中談及示範區的四個定位,即改革開放新高地、生態價值新高地、創新經濟新高地、人居品質新高地。

他指出,在滬蘇浙三省交界區域建設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示範區,就是要深入踐行新發展理念,率先探索區域一體化制度創新,率先探索高質量發展體制機制,推動全面深化改革舉措的集中落實、率先突破、系統集成,努力打造改革開放新高地、生態價值新高地、創新經濟新高地、人居品質新高地。

在這次研討會上,多位專家學者談到了示範區該如何建的問題。

“一體化的實踐可以從小到大,逐步推進”

“一體化的實踐可以從小到大,通過試點逐步推進。”第十屆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國工程院主席團名譽主席徐匡迪在研討會上談到。

徐匡迪指出,京津冀城市群有雄安新區作為試點,粵港澳大灣區有前海作為試點,長三角也可以在滬蘇浙交界處劃出一塊先行試驗區,在政策制定、行政服務、共同管理等方面進行探索,摸索到一體化的方法和經驗以後,在合適的時間做出推廣。

國家發改委原副秘書長範恆山認為,示範區應做好三項重點任務,概括起來就是抓住“一軟一硬”兩個關鍵、統籌“一頭一尾”兩個重點、把握“一低一高”兩個要求。

“一軟一硬”,“軟”的是體制機制建設,也就是要建立生產要素無障礙自由流動和區域間最高水平開放合作的機制;“硬”的是基礎設施互聯互通,這絕不僅是打通斷頭路的問題,應基於長三角進行重大交通設施的設計。比如建設機場,上海不能只考慮上海,應該考慮整個長三角佈局。

“一頭一尾”,“頭”是生產,長三角最大的問題之一是產業同構,尤其是滬蘇浙三省,因此要統籌協調產業進行發展;“尾”是生活,其核心是基本公共服務的一體化和均等化,也就是要解決好教育、文化、衛生這些關係老百姓生活和福利的事業。

“一低一高”,“低”是要實現更高水平的富裕,“高”則是在富裕的基礎上還要實現幸福,需要為民眾提供安全、舒適、自由的環境。

對於實施路徑,範恆山的建議是要強化規劃引導、制定行動方案、建立法規約束、建設協調機制、探索共享模式以及利用一些特殊手段,比如建立一體化平衡基金、特殊的稅收設計等。

“我注意到長三角一體化方案中只提出建立發展投資基金,我講的是平衡基金,用來實現一體化中的獎承機制和彌補重大投資不足等問題。”他解釋。

國務院參事、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原副部長仇保興從日本筑波科技城的經驗教訓對示範區建設給出了另一種思考。

日本筑波科學城是日本政府在上世紀60年代為實現“技術立國”目標、緩解東京人口和非首都核心功能而建立的科學工業園區。仇保興指出,從功能看,筑波與雄安新區有相似之處,而從選址看,與上海青浦也很相似。

他總結道,搬遷到新城的機構和優惠激勵政策需盡明確並有連續性;連接新城的快速軌道交通需儘快啟動建成;新城建設協調機構的高規格與務實運行是關鍵之一,搬遷集聚的企業與科研機構既要高端前沿,又要注重相互的協同性,以利於形成集群效應;新城的基礎設施要貫徹綠色低碳微循環的理念,防止“偽綠色”;通過立法來減少新城建設中的“不確定性”;此外,新城要比老城有更優質的公共資源和更優惠的政策,以集聚人才,並調動積極性。

“示範區可以在未來30-50年時間成為中國新的‘王牌’”

在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示範區浮出水面後,由上海交通大學和上海市人民政府發展研究中心合作建設的中國城市治理研究院進行了熱烈討論。

上海交大黨委書記、中國城市治理研究院院長姜斯憲談到,示範區處於經濟發展相對滯後的兩省一市交界處,同時也是水源生態的保護地,研究院的多數專家認為應發展環境友好的高增值產業。

他將示範區對標浦東新區的開發開放,“如果這個區域最後不能產生一個經濟增長極的話,這個區域不見得是成功的。”

如何實現?姜斯憲指出,示範區建設一定要突破行政區劃限制、實行高效開發體制和高度開放政策,在全球範圍內吸引長期資金、一流人才、新興產業和創新成果。

此外,示範區要從構建新的高水平都市圈的角度來予以規劃。“一些學者還講到,城市群和都市圈都是中央提出的新概念,二者是什麼關係需要釐清。我們覺得,城市群是新型城鎮化的主體形態,是支撐全國經濟增長、促進區域協調發展、參與國際競爭合作的重要平臺;都市圈是城市群內部以超大特大城市為中心,以一小時通勤圈為基本範圍的城鎮化空間形態。”

姜斯憲說,一定要審時度勢、螺旋上升,堅持改革、擴大開放,使得示範區在未來30-50年時間成為中國新的“王牌”,進而推動長三角地區成為全球六大城市群之首,這是完全可能實現的。

上海大學黨委書記、校長,中國工程院院士金東寒認為,打造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示範區要重點解決三個關鍵問題,一是協同培育產業,要將各省市競爭最激烈的戰略新興產業和高能級產業的協同培育作為示範區的工作重點。

二是推動區域一體化領域的體制機制改革和跨區域協同治理重大制度創新突破,示範區不能做“優惠政策窪地”,而要成為“制度創新高地”。

三是打造示範區的統一市場。行政壁壘以及各省市對自身發展的追求,導致要素資源自由流動的困難。示範區可以建立統一市場,打破體制機制壁壘,實現資源要素順暢流動、高效配置,為長三角統一大市場的建設作出示範。

如何打破市場壁壘,金東寒還給出了能否參考歐洲“舒曼計劃”的建議。

據其介紹,1950年法國外長提出的“舒曼計劃”抓住煤鋼等具體領域,制定切實可行的統一歐洲市場計劃,在法國、德國、意大利、比利時、荷蘭和盧森堡六國內部建立沒有關稅、沒有配額、沒有壁壘,實現產品生產流通自由化的共同體市場,為之後的歐洲統一市場建立基礎。因此,長三角地區也應通過具體的聯合項目,逐步打破區域行政壁壘,發展企業主體在區域間的自我聯合、自我協調和自我發展機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