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政協委員連玉明:建議設環渤海大灣區和京津冀自貿港

新京報快訊(記者 倪偉)今年全國兩會,全國政協委員、北京國際城市發展研究院院長連玉明提交多份提案,聚焦京津冀未來發展。

他認為,未來30年建設以首都為核心的京津冀世界級城市群,從戰略佈局看,可以分為三個層次:一是形成“一核兩翼”北京城市新骨架,二是建設中國(京津冀)自由貿易港,三是推動構建環渤海大灣區。

全国政协委员连玉明:建议设环渤海大湾区和京津冀自贸港

全國政協委員、北京國際城市發展研究院院長連玉明。新京報記者 倪偉 攝

構建環渤海大灣區,將遼東南納入

2018年11月18日,中共中央國務院發佈《關於建立更加有效的區域協調發展新機制的意見》,明確以北京、天津為中心引領京津冀城市群發展,帶動環渤海地區協同發展。

連玉明認為,在這一背景下,可以超前謀劃和推動構建環渤海大灣區,進一步拓展京津冀的疏解戰略和灣區經濟。

連玉明介紹,構想中的環渤海大灣區是環渤海地區的核心區域和對外開放戰略前沿,包括京津冀協同發展區、遼中南地區和山東半島地區,涉及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和遼寧省瀋陽、大連、鞍山、撫順、本溪、營口、錦州、鐵嶺、丹東、遼陽、盤錦,以及山東省濟南、青島、煙臺、濰坊、淄博、威海、德州、東營等城市,是戰略性資源、戰略性產業和戰略性通道的集聚區,是面向亞太地區全方位開放合作門戶,在東北亞和“一帶一路”建設中具有重要戰略地位。

在環渤海建立大灣區,有什麼區位優勢?連玉明分析,環渤海的海域很寬闊,京津冀一體化使其腹地也很豐富。連玉明研究發現,世界經濟的中心正從歐美轉向亞太地區,而東北亞地區是亞太經濟的中心。環渤海大灣區最大的意義,是搶佔東北亞地區發展制高點。同時,東北振興也需要引擎,環渤海將遼東南包括進來,可以成為東北振興的新引擎。從外部來看,也可以與長三角大灣區、粵港澳大灣區共同形成統籌國內國際、協調東中西和南北方的區域發展新格局。

連玉明建議,要把京津同城化作為環渤海大灣區規劃建設的中心環節,更加突出北京、天津兩個超大城市的龍頭地位,引領京津冀城市群發展,進而輻射帶動環渤海大灣區。

“以北京、天津為中心,並不是以北京、天津為雙中心,關鍵是北京、天津如何形成一箇中心。”連玉明說,核心是京津聯動、加快京津同城化,重點是實現京津交通體系一體化、資源配置一體化、產業發展一體化、公共服務一體化、生態保護一體化,建立環渤海協同發展新機制的重大戰略支點。

推動中國(京津冀)自由貿易港建設

在京津冀協同發展方面,連玉明認為,北京正在建設的大興國際機場,也將是一個重要抓手。

“未來京津冀發展的三個制高點,就是環渤海大灣區、新機場領空經濟合作區和首都這個核心。”連玉明說,未來30年建設以首都為核心的京津冀世界級城市群,戰略佈局可以分為三個層次:一是以形成北京“一核兩翼”城市新骨架為標誌,解決“建設一個什麼樣的首都、怎樣建設首都”的重大問題;二是以建設中國(京津冀)自由貿易港為重大突破口,推動京津冀更高層次協同發展問題;三是以北京、天津為中心引領京津冀城市群發展,推動構建環渤海大灣區問題。

2018年全國兩會期間,他提交了一份《關於依託北京新機場臨空經濟區,探索建設中國(雄安)自由貿易港的提案》。今年,他再次提交《關於加快構建北京新機場臨空經濟合作區,推動中國(京津冀)自由貿易港建設的提案》。

目前,天津已經設立自由貿易試驗區,《河北雄安新區規劃綱要》也明確提出支持以雄安新區為核心設立中國(河北)自由貿易試驗區,連玉明建議,以北京新機場臨空經濟合作區為核心,以京津冀空港、海港、陸港一體化建設為支撐,未來由北京聯合中國(天津)自貿區和中國(河北)自貿區,共同申報建設中國(京津冀)自由貿易港。

連玉明建議,為此,京冀兩地應共同申報構建北京新機場臨空經濟合作區,借鑑前海模式破解制度障礙,儘快形成統一管理機構。並探索建立跨區域公共決策機制、資源共享機制、溝通協調機制、利益分配機制和合作保障機制。

新京報記者 倪偉 編輯 劉丹 校對 劉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