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產品是保本的嗎?

如果你還閉著眼睛在購買銀行理財產品,是不是得醒一醒了?

理財產品是保本的嗎?

老百姓接觸的最普遍是銀行存款及銀行的理財產品,在人們的印象之中,存款和理財產品都是保本保息的。

大家在購買理財產品的時候,銀行會標明:不保本浮動收益,我相信很多人是視而不見的。

因為現在銀行理財產品大多是預期收益率型的,就是說好投資期限和收益率,不管保本還是非保本,到期基本都是連本帶息一起兌付。

理財產品是保本的嗎?

可是“資管新規”頒佈之後,銀行的理財產品將轉型到淨值型產品!那就不一樣了。

它就像買基金,每天估值,今天1.1,明天就有可能0.9,賺多了是你的,少了也虧你的,沒人再補貼你了。

理財產品是保本的嗎?

銀行保本理財逐步消亡

《意見》明確,在《意見》發佈之日起至2020年底的過渡期內,金融機構發行的新產品需符合《意見》相關規定,意味銀行新發行的保本理財正式壽終正寢。

我們想要保本,用什麼來滿足這個需求?

大額存單或結構化存款是保本理財替代者!

理財產品是保本的嗎?

附招行的大額存單表

結構性存款:其實就是定期存款加上一個金融衍生品,比如原油價格掛鉤、股票指數漲跌幅掛鉤等等。

這裡的核心在於運用金融衍生品的能力。

將來是考驗市場和投資實力了,說不定理財產品收益更高也是有可能的!

理財產品是保本的嗎?

沒有了剛兌,沒有了承諾收益率,投資者有必要更仔細的閱讀資管產品說明書了。

理財產品是保本的嗎?

沒錯,投資將變得更加“費勁”,其實我認為這是好事,這本就是投資者應該做的功課呀!

真不明白大家買車千挑萬選,各種性能、美觀、價格、品牌等比較,買件衣服、買只口紅估計也得做各種功課關注各種流行趨勢。

為何投資幾十萬乃至上百萬的金融產品卻能閉著眼睛一鍵購買,就簽下名字呢?

理財產品是保本的嗎?

你是合規投資者嗎?不是的話,先存錢賺錢,很多投資渠道不屬於你!

合格投資人須滿足下列條件:

1 、具有2年投資經歷

2、 家庭金融淨資產不低於300萬元,或者家庭金融資產不低於500萬元,或者近3年本人年均收入不低於40萬元。

注:金融資產不包括房子車子噢~

看似三選一頗為人性化,但要求顯然比以前提高了不少,幾乎可以和香港地區的專業投資者(Professional Investor)相看齊——後者要求的是擁有800萬港幣或等額外幣的投資組合。

也就是說,不滿足條件的屌絲們,今後只能投資公募產品,沒機會投非標了,非標可是好東西啊收益增厚都靠它………

普通老百姓賺錢的機會又少了,一點風險不能承擔的老老實實做存款吧!

因為保本產品也沒了,先努力賺錢存錢,滿足合格投資者的要求吧!

理財趨於更成熟!

理財產品是保本的嗎?

我覺得未來投資理財的市場趨勢更好,因為這將逼著人們的理財觀念走向成熟。

長期投資、分散投資、價值投資以及資產配置等優秀的理念將真正深入人心,以後再也不可能閉著眼睛買個理財產品而認為它是保本保息的了~

問題來了,我想保本保息,銀行定存太低了,我想要年化利率3以上,但是我沒有100萬甚至也沒有20萬怎麼辦?

歡迎閱讀我的上一篇文章:

更歡迎找我私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