婺源汪口村 徽派建筑精美雕刻历史故事丰富

婺源汪口村 徽派建筑精美雕刻历史故事丰富

汪口村全局

汪口村在古代,是徽州府通往饶州府的陆路必经之地,是婺源物产水陆外运的端点码头,是徽州有名的商埠和货物集散地,村内18个溪埠就是18个小型货运码头。现有省际沥青公路婺(源)休(宁)线沿村后而过。

据《永川俞氏宗谱》载,村庄为宋代朝议大夫俞杲于大观三年(1109年)所建。1375年前后设立了驿铺。1405至1687年,木业和茶业商人发财致富,兴建了官邸、商宅、祠堂、牌坊等建筑。1730至1890年间,又兴建了俞氏宗祠、平渡堰、一经堂、懋德堂、四世大夫第、柱史坊和同榜坊等建筑。咸丰十年(1861年),近半建筑被战火焚毁。宋至民国,建有存舆斋书院、四宜轩、心远书屋、岩筑山房、养源书屋、国民小学等教育馆舍,出了14名进士、73名七品以上官员、137部著作和若干族谱家乘、村规乡约。现在,一年有36天要举行各种全村性的祭祖、祭神、灯彩、唱戏、同年会、打字虎比赛等文娱活动。

婺源汪口村 徽派建筑精美雕刻历史故事丰富

汪口村俞氏宗祠

村落布局暗含风水文化,近似网形,以一条官路正街做“纲”,十八条直通溪埠码头的主巷道连着错落有致、纵横发展的小巷,将民居织成一个个“目”。布局上除规定的正屋并排三间以外,又视功能需要在正屋的前后左右建庭院、书斋、橱房、作坊、花园、牲畜圈栏等余屋,甚至以回廊三间的型制往后扩建。如“慎知堂”就有三进六堂、14个大小天井、2个塾馆、1个前院和1个花园。

清一色的徽派建筑,统一规整,墙连瓦望,蔚为壮观。布局规整灵活,墙角、天井、栏杆、照壁、漏窗等多用青石裁割成石条、石板筑就;外部粉墙黛瓦、飞檐戗角;内部四水归堂,木质构架;装饰精美三雕(石雕、砖雕、木雕),雕法有浅雕、深雕、圆雕、透雕、镂空雕,雕刻内容有传统戏曲、民间故事、神话传说和渔樵耕读、宴饮品茗、出行乐舞等场景,体现“书乡”人家的情趣。

婺源汪口村 徽派建筑精美雕刻历史故事丰富

汪口村平渡堰

村内现有民居282幢,其中明代建筑11幢、清代建筑254幢(含古商铺66幢),古建筑占地逾27000平方米。

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俞氏宗祠,建于乾隆元年(1736年)。祠堂包括花园、书院,占地1116平方米,中轴歇山式,分门楼、享堂、寝堂三进,前后进各五间,中进三间,木板卷棚做顶,青石板铺地。凡梁枋、斗拱、脊吻、檐椽、雀替、驼峰等均巧饰雕琢,人物鸟兽呼之欲出,山水花果形态逼真,不愧为“木雕宝库”、“建筑艺术宝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