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诸葛亮私人遗嘱,看三国时人物德行

从诸葛亮私人遗嘱,看三国时人物德行

武乡侯

公元234年10月,五丈原,秋风萧瑟,黄沙漫天。蜀军大营内,士兵顶着风沙,操练。点将台上,督军挥舞着令旗,忽而向左,忽而向右,数千将士,从容应对。

但今日中军大帐内,并不平常。往日只是军事要务才齐聚的文武,如今都挤满帐内。忽的,帐外马蹄声渐近,外帐之人,回头一瞥,是丞相参军杨仪。杨仪下马后,停了一下,目视帐内正中,缓缓趋步,庄严地移向帐内。

从诸葛亮私人遗嘱,看三国时人物德行

杨仪

杨仪一边挪步,一边挤开人群,问左右人道:丞相情况如何?

“怕过不了这一关了”,一位将领说道。

正说间,杨仪已移至最前。姜维和魏延,回头看了一眼:“杨参军来了。”

杨仪忽的跪在榻前,两行老泪骤下,慢慢握住丞相的手。诸葛亮缓缓睁开双眼,头微微向右一挪,见是杨仪,便知来意。杨仪见诸葛亮有话要说,便左耳凑近,用力听。

“吾百年后,蒋琬可继。”诸葛亮声音颤抖。

从诸葛亮私人遗嘱,看三国时人物德行

蒋琬

“蒋琬之后,谁可继之?”杨仪语气凝重地问,左边姜维,早以泪洗面。

“费祎可继。”诸葛亮答道。

从诸葛亮私人遗嘱,看三国时人物德行

费祎

杨仪再问:“费祎之后呢?”

诸葛亮闭目不语,只是微微摇了摇头。

杨仪见丞相不说,知道诸葛亮也管不了那时的事了,停了一下,又说:“丞相,怀帝遣人八百里加急,欲问丞相,可还有嘱托?”

过了一会,诸葛亮张口,说道:“你写。”

杨仪立刻提笔沾墨:“丞相请言。”

诸葛亮慢慢说出了下面的话:

《三国志》┃臣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顷,子弟衣食,自有余饶。至于臣在外任,别无调度,随身衣食,悉仰于官,不别治生,以长尺寸。若臣死之日,不使内有余帛,外有赢财,以负陛下。


诸葛亮这段遗嘱透出的风骨,两千年来,已成鞠躬尽瘁之代表,为无数后人称道。诸葛之才德,几近圣贤,不需多说;但他遗嘱之高风亮节,在他的时代,实在不止他一人如此,且看:

《三国志》┃夏侯惇,本性清俭节约,有多余财产,都分给他人,自己不够了,就悉仰于官,不治产业。

《三国志》┃邓芝,为大将军二十多年,身之衣食,资仰于官,不苟素俭,然终不治私产,妻子不免饥寒。死之日,家无余财。

他们,并不比诸葛亮逊色。

从诸葛亮私人遗嘱,看三国时人物德行

夏侯惇

还有比诸葛亮做得好的:

《三国志》┃朱桓,对待手下人和亲戚,非常爱护。自己的俸禄和产业,都分给他们。到了朱桓自己困顿时,手下人和亲人们都非常为他担忧。

从诸葛亮私人遗嘱,看三国时人物德行

朱桓

反例?遍地都是,请看董卓:

《三国志》┃(董卓)筑郿坞,高度与长安城相同,积攒了能吃三十年的谷物,说:我要是能成功,就雄据天下;不成,守在这里也足以让我安享后半辈子了。

从诸葛亮私人遗嘱,看三国时人物德行

董卓

当然,也有闷声发大财的:

《后汉书》┃刘虞,以节俭为德操,名著于世,衣服破了,还要打补丁。等公孙瓒打败刘虞,搜查其家眷,却发现刘虞妻妾,锦衣玉食。当时人们就怀疑刘虞的品行。

从诸葛亮私人遗嘱,看三国时人物德行

刘虞

还有步骘:

《三国志》┃步骘,穿着打扮和住房条件,与一介儒生差不多,但自己的妻妾,都锦衣玉食。

从诸葛亮私人遗嘱,看三国时人物德行

步骘

他们这么做,还有一个原因:

树立榜样

当时蜀国国力,在三国之中,最为薄弱。诸葛亮以一州对抗魏国九州之地。诸葛亮《后出师表》中说:

┃现在我们益州民穷兵疲,如果我们不主动出击,是不可能用一州之地,与魏国抗衡的。

顾祖禹在《读史方舆纪要》中说:

┃四川不是坐守之地。以四川争衡天下,最好的结果是称王,中等结果是称霸;如果只是凭借其地势险要而拒守,必败无疑。

这种情况下,举国节俭,就非常必要。而领导阶层是全国人民之表率,如果诸葛亮自己都做不好这个表率,又怎能让全益州的百姓效仿他呢?这方面的反例,是袁绍:

《三国志》┃袁绍对手下管得宽松,有官有势之人,许多都中饱私囊。曹操攻破邺城后,查抄审配等人的家产,数以万计。这难道不是袁绍灭亡的原因吗?

从诸葛亮私人遗嘱,看三国时人物德行

袁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