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清朝官員遇到自助餐,出洋相了

隨著世界格局的變化,清廷也開始向西方派駐外交使團,但這些外交官們是不被當時的國人理解的。1876年,郭嵩燾出任第一任駐英公使時,有人專門寫了一副對聯兒嘲笑他,出乎其類反而呼其萃,不見如堯舜之事;未能侍人焉能侍鬼,何必去父母之邦?湖南長沙準備鄉試的考生們揚言要搗毀他的住宅,開除他的湖南籍?

當清朝官員遇到自助餐,出洋相了

當時的駐俄使節回國後,衣著起居都有了一些歐洲風氣,全家老少也跟著效仿。對此,朝中大臣們深惡痛絕。說他父親曾國藩以道學聞名於世,兒子需要用遺俗改變國家,簡直是大逆不道,一時物議沸騰,幾乎要鳴鼓而攻之啦!這也不變那也不變變的,變的便只有尊嚴了。

當清朝官員遇到自助餐,出洋相了

1898年夏,清廷派黃遵憲出使日本,總理衙門撰寫國書,開頭為大日本國皇帝云云,光緒皇帝字斟句酌,又提筆在大日本國皇帝上加了同洲同種同文最親愛九個字,當其時,大清朝曾經的冷漠和高傲已蕩然無存,只剩下戰戰兢兢、唯唯諾諾的可憐與可恨了。

當清朝官員遇到自助餐,出洋相了

清朝官員既不熟悉外交事務,也不瞭解外國風俗,中國的駐外使節們,也由此遭遇了許多尷尬。每年的櫻花節,日本天皇都要宴請百官,各國使節也會應邀參加。宴會採用的是西方禮儀,飯菜並不端上桌,而是放在大盆裡,有點類似現在的自助餐。於是便出現了下面的狀況:

當清朝官員遇到自助餐,出洋相了

佔了座位的沒有飯吃,去取餐時座位又被別人佔了,清朝時穿的衣服都很寬大,袖子也很長,不利於使用餐具,每每行動遲緩,而宴會的時間又很短,使臣們往往剛取來食物還沒有來得及吃,宴會就結束了。

有沒有對小編想說的,無論有沒有,小編都希望你發表一下你的觀點再走,歡迎吐槽點評點贊都是對小編的支持與厚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