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城市的标准是什么?

吴文建


智慧城市只是城市的一个维度,与康养城市、旅游城市等维度并不冲突,智慧城市是科技城市发展的阶段性定义,不是终极目标。在以AI、人工智能、大数据为科技背景下,智慧城市把城市的综合竞争力提升到了一个新台阶。以印度目前的国情,2020年前建设100座智慧城市恐怕也只是计划了。

智慧城市的定义

所谓智慧城市,就相当于赋予了城市一颗“大脑”,能综合有效管理以整座城市为“个体”的能力。它的的兴起得益于信息、通信和技术革命,带来的网络联通、数据爆炸、云端处理能力的提升。涵盖了硬件建设、软件管理、数据分析等在城市各领域中的集中服务。科技技术发展成果进入到城市管理这一领域,经过不同的解读、应用和概念延伸,成为一种被广泛接受综合发展理念。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AI等技术的应用,使整座城市的感知、联系和应对内外部的变化发生巨大改变。适用于基础设施、城市服务、交通管理、智能建筑和商业服务等领域的城市应用。

智慧城市的内涵

要让城市拥有智慧,首先需要一个操作系统。为城市各行各业的运转提供环境,总体框架包括五个层面:应用层、感知层、传输层、大数据和支持系统。拿人体做比喻,其中城市数据和控制是城市智慧城市的核心,相当于人的大脑和中枢神经,通信网络系统为城市运行提供支撑,相当于人体骨骼,有了这些我们人体的肌肉血管皮肤这些才有地方放置,城市里的应用和各类终端才能搭载其中。这些基础的工作基本为政府主导建设,印度总理莫迪欲建成100个智慧城市的计划应该指的是这个层面。

但智慧城市的体现远不止于此,它存在于城市服务、公共生活的各个方面,城市服务方面包括:市政设施、环境监测、公共安全、交通管理、民生服务、社区服务等;生活层面包括:智慧医疗、智慧生活、智慧旅游、智慧物流等。另外智慧城市还包括建设服务型政府,用科技技术手段建立跨部门、多联动、系统性的服务平台,为城市治理、产业创新、幸福生活、循环经济提供动力。

智慧城市建设是一个系统性工程,是由政府主导的高效运转的城市综合体系。以印度目前的国力和发展阶段看,要做到这一步困难丛丛,各位觉得呢?


微言互联网


每日点兵为您回答:

虽然印度总理莫迪将改革作为其努力拼搏的方向,并对此抱有巨大的信心,但其仍无法逃脱印度心比天高,命比纸薄的命运。现在印度所面临的,不是其2020年前建成100个智慧城市的问题,而是在经济增长大幅衰退,主权信用评级难以融资的情况下,如何保证印度社会的稳定。至于智慧城市的发展,我们需要首先知道智慧城市必须包含哪些要素。(下图是印度首都新德里)

虽然对于智慧城市,很多人会提到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等看起来比较高大上的名词,甚至还有一票人会说印度的软件工业如何如何强悍。但实际上,建设并真正运营智慧城市的核心,首先是稳定的电力工业,其次是健全的市政管理能力,而这两条,貌似印度都不具备。(下图是据说领先上海20年的孟买)

首先说电力供应,在经过数十年发展,已经初步建立国家电网的情况下,目前印度有超过2亿的居民无电可用;而且国家电网则是这个世界上管理最为混乱,停电和限电次数最多、规模最大的电网体系。在国家层面,印度设有电力部和电力监管委员会,并成立了国家电网公司,下辖五个区域电网(下图)。公司内设有国家调度中心,但人员、管理等由电力部直接负责,相对独立。在地方层面,印度各邦独立性很强,邦电力公司与国网公司间并无管理关系,是平等的法律实体。在这种奇特的结构中,印度的国调中心与区域调度中心对各邦电网并无调度权,只有建议权。也就是说,在发现到电网负荷过高,已经处于危险状态时,印度国网调度中心只能建议各邦电力公司切除自己的部分负荷,而如果这种要求被拒绝,国调中心就再没有任何手段来调节电网,只能够向国家电监会提出申诉,请求协调解决。

这等于说,当我们家里电路出现故障时,用于保护其他电路,或者其他业主的空气开关不是立刻自动跳开,而是要先给小区总开关打一个电话,两家人坐下来开个会,再把小区物业喊来作仲裁,决定这个开关该不该拉开。……到那时,也许,电线上的火花已经蔓延到整个单元,整栋楼,甚至是整个小区了。这也导致了现在印度的有钱人,大多会在自家准备柴油发电机,以备不时之需,而这种情况,是习惯了优秀基础设施的中国人,根本无法想象的。这样的电力保障能力,统统需要用电的互联网和各种终端,如何才能有效使用呢?(下图是印度工业城市班加罗尔)

其次是印度的市政管理能力。在这一点上,印度人表现得更差。还是以印度电网为例,这种缺乏责任认定,随时可以相互推诿扯皮的体系,你无法指望有谁能高效的运行一个城市,或是真正落实一个计划。这一点上,我们甚至可以从最要求系统作战的军队上,看出印度的实际情况。1999年的卡吉尔冲突,印度陆军一只部队呼叫空中支援,结果在印度陆军、空军两大参谋长以及印度总理和国防部长多次开会研究,最终在陆军呼叫的15天后,印度空军出动了……究其原因,就是因为印度军队自独立至今的数十年,除了内斗整人,就是在各种花钱买装备,却从未有人真正想要建立一个符合现代军队特征的“参谋总部”。而这种情况,在印度文官中,出现得更多,更夸张。所以,指望这样的印度去建什么智慧城市,还得是2020年……印度人还说他们会在2020年前载人登陆火星呢!注意,最后这句不是吐槽,印度人真这么说的!


每日点兵


所谓智慧城市(smart city )一般的概念是指基于新一代信息技术,知识社会创新环境下的城市形态;充分运用信息和通信技术手段预测,分析,整合城市运行核心系统的各项关键信息,对城市管理与发展的各种需求做出智能反应,并实现以用户创新,大众创新,开放创新,协同创新为特点的以人为本可持续创新的新的城市发展模式。智慧城市不光需要基础设施(硬件)的投入,更需要人才(软件)的开发和培养。

先看一个数据:截止20176月,支付宝Alipay在印度的用户已经有一个亿。

再来看一个故事:

按照印度版的"扶贫计划",印度农村贫困户可以获得配给供应以保障最低生活水平,但因为Unique Identification point-of-sale 唯一标识销售点对领取配给家庭人员的需要指纹识别以及一次性密码,很多年纪大的农民由于常年劳动以致指纹模糊不清,不易识别而领不到配给,生活陷入困境。

印度的这个凭指纹识别技术推广已有一段时间,但仍然还有近一千万贫困人口没能领到配给。主要原因是当初运用这个技术只是考虑城市受教育人口多的情况,完全忽略了农村人口对新技术的恐惧和陌生而可能产生的弊病。很多年长者根本就不会上网,家里也没有互联网接入的端口;而且印度城市的发展是很不平衡的。

所以,"智慧城市"的建立只不过是是硬件,是一个壳;真正能起作用的是软件,是人,是受过良好教育的人。不过从印度人口受教育程度程度来看,离驾驭"智慧城市"还相差甚远。

另外,没有试点,什么样的城市才是"智慧城市"?到2020年还有两年时间,要实现100个"智慧城市"的计划未免太不现实了吧。


闲看秋风999


智慧城市是运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空间地理信息集成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促进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和服务智慧化的新理念和新模式。

智慧城市的建设目标,就是要实现城市管理精细化、生活环境宜居化、基础设施智能化、网络安全长效化。

城市管理精细化。指市政管理、人口管理、交通管理、公共安全、应急管理、社会诚信、市场监管、检验检疫、食品药品安全、饮用水安全等社会管理领域信息化体系基本形成,统筹数字化城市管理信息系统、城市地理空间信息及建筑物数据库等资源,实现城市规划和城市基础设施管理的数字化、精准化水平大幅提升,推动政府行政效能和城市管理水平大幅提升。

生活环境宜居化。指居民生活数字化水平显著提高,水、大气、噪声、土壤和自然植被环境智能监测体系和污染物排放、能源消耗在线防控体系基本建成,促进城市人居环境改善。基础设施智能化。指宽带、融合、安全、泛在的下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基本建成。电力、燃气、交通、水务、物流等公用基础设施的智能化水平大幅提升,运行管理实现精准化、协同化、一体化。工业化与信息化深度融合,信息服务业加快发展。

网络安全长效化。指城市网络安全保障体系和管理制度基本建立,基础网络和要害信息系统安全可控,重要信息资源安全得到切实保障,居民、企业和政府的信息得到有效保护。


草原独狼


回答这个问题,需要讲清楚第一什么是智慧城市?第二,智慧城市的具体特征是什么?第三,建设智慧城市的途径?第四,依据印度经济技术实力在3年时间里估计究竟可以完成多少任务?最后才可以得出结论。

但是这样写文章太长,估计人们不太愿意看这样的长文。所以我尽力所为尽最大可能把文章写短,方便诸位阅读。

一,智慧城市的定义

从字面来看,智慧城市就是智慧+城市。它的本质在于信息化与城市化的高度融合,是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和知识社会创新环境下城市信息化向更高阶段发展的具体表现。

二,智慧城市的具体特征

一般情况下,人们把具备四大特征的城市称之为智慧城市。四个特征是:

1,全面透彻的感知

2,宽带泛在的互联

3,智能融合的应用

4,以人为本的可持续创新。

三,建设智慧城市的途径

1、智慧城市建设必然以信息技术应用为主线。

智慧城市可以被认为是城市信息化的高级阶段,必然涉及到信息技术的创新应用,而信息技术是以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和大数据等新兴热点技术为核心和代表。

2、智慧城市是一个复杂的,相互作用的系统。

在这个系统中,信息技术与其它资源要素优化配置并共同发生作用,促使城市更加智慧的运行。自动化智能化是总的趋势。

3,方便快捷满足人民美好的愿望是城市发展的新兴模式。

智慧城市的服务对象面向城市主体——政府、企业和个人,它的结果是城市生产、生活方式的变革、提升和完善,终极表现为人类拥有更美好的城市生活。

智慧城市将成为一个城市的整体发展战略,是城市经济转型、产业升级、形象提升的新引擎;是达到提高民众生活幸福感、企业经济竞争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


四,印度城市建设的规划的前瞻性与可能性。

智慧城市建设是一切国家与社会透彻了解城市发展后,必须选择的一条康庄大道。不论是早与晚,现阶段都要以智慧城市为建设目标。如果脱离这个目标,城市建设要走弯路。因为超大城市建设已经呈现极限,就是现在解决城市问题,也要靠智慧城市来解决。所以当城市建设以智慧城市为目标的时候,城市化的最终问题才可以得到解决。

在这个意义上,印度城市发展规划为智慧城市,没有什么过错,也许是一步到位的美好设想。因为印度经济力量达到2.2万亿美元,人均GPD不足2000美元,孟买市人均GDP不足4000美元,许多地方贫穷落后;中国人均GDP达到8000多美元。最发达的经济文化中心孟买市是印度的第一大城市,尚不具备建设智慧城市的经济实力,所以大规模建造100座城市为智慧城市,觉得心比天高,痴人说梦。但是可以在10座城市试点,在50座城市部分领域探索,在100座城市或者全国高唱智慧城市之歌,让智慧城市的理念深入身心。我看完全可以。


锦绣中华一捧土


智慧城市这个词语追根溯源要到2008年了。2008年11月,纽约召开了外国关系理事会,IBM(国际商业机器公司)在会上提出了“智慧的地球” 这一理念后,引起了很多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国家的争相响应,进而引发了智慧城市建设的热潮。

智慧城市的概念和每一个城市居民的生活,资产和就业息息相关。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提出;

现在城市管理服务水平不高,“城市病”问题日益突出。目前一些城市空间无序开发、管理服务滞后、城市管理运行效率不高、公共服务供给能力不足,智慧城市建设迫在眉睫。


新型智慧城市的评价标准主要包括基础设施、社会管理、机制保障和生态宜居。智慧城市要实现信息网络宽带化、规划管理信息化、基础设施智能化、公共服务便捷化、产业发展现代化、社会治理精细化发展。

作为智慧城市的广州,就将智能与城市管理结合的很好,比如广州道路上都有摄像头识别道路上的违章现象,被发现后,交通部门会立即通过网络以短信或者微信的形式发送到车主的手机上。而且还给了车主就成错误的机会,如果收到短信的车主能够立即纠正错误,则不会罚款,不然就通过微信来缴纳罚款。

和很多新型发展体系一样,智慧城市重要体现在数字化。要想成为智慧城市首当其冲就要推动智能制造。要利用数字信息技术来实现城市的智慧管理和运行。

在这个时代,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是重中之重,智慧=数字。


镁客网


首先说说什么是智慧城市:

1、以互联网、物联网、电信网、广电网、无线宽带网等网络的多样化组合为基础

2、技术集成、综合应用、高端发展的网络化、信息化、智能化和现代化的城市

3、以智慧技术、智慧产业、智慧人文、智慧服务、智慧管理、智慧生活等为重要内容的城市发展的新模式


其次,构造智慧城市,要抓住三个要点:

1、互联网——稳定安全的应用系统

2、物联网——技术的结合应用

3、通信网——有保障、可持续的管理体系


在这个建设智慧城市的热浪上,难免会忽略建设中遇到的问题:

1、缺乏有效规划,导致部分重复建设

2、各模块信息不对称,形成信息孤岛,无法发挥综合效应

3、城市信息化缺乏标准体系,制定计划后落地难实现

4、缺乏“对症下药”的城市规划方向,做不到根据不同类型城市建设不同模式的智慧城市


指日可待的智慧城市,没有顶层设计、多元化标准,终究会感觉不落地。


科技行者


莫迪上台以后的计划很多,要废钞 ,要同时发动2.5线战争,如今又要建成100个智慧城市。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不是看不起印度,印度有精英,而且为数不少,无论在其本国,还是国外,都有不少成功人士。

但智慧城市,不是少部分精英的智慧城市,种姓制度、民族政策割裂了印度,也使得智慧只能属于部分群体的专属。所以,印度的致命问题,是社会的组织能力,尚处于一个比较低下的水平。

如果莫迪真的有心,先在100个城市消灭露天厕所吧,这是一件功德无量的事情。


洋杨大观


智慧城市很难说有标准,因为全世界的智慧城市建设都是在摸索状态下进行的。没有任何一个城市是以智慧城市的标准拔地而起的。在纽约、洛杉矶、伦敦、东京等国外城市也都保留着很多没有信息化的建筑或区域。在国内北京市智慧城市建设程度最高的,但是四合院依然是原来的四合院。

智慧城市的都是在逐步完善中建设的,比如拆分之后有智慧交通、智慧政府、智慧照明、智慧环卫。咱们仅仅拿智慧交通一个来说,有标准吗?很显然没有

现在的交通本身存在着严重的拥堵问题,无论是世界哪个城市都存在,所以这个问题没法解决,智慧交通建设再怎么搞也不算是标准吧。就说初步的智慧交通建设将摄像头连接上自动识别系统。能够自动追踪危险车辆。市民的公交出行连上移动设备,能够准确的得到车辆位置信息,合理调整自己的时间。但是这些显然只是在现在的基础上多了一些累赘。真正的智慧交通也许就像高晓松在《晓说》里说的那样,人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小车厢,你在手机上选择到哪里,那个车厢会自动上特定的轨道,然后切换交通方式,最终帮你达到目的地。但是这是标准吗?不能够算吧,因为人始终是追求自由的,最终的智慧交通形态还是会不断地进化。

真要是说有哪个项目是可以标准化的,那当属智慧农业,智慧农业它的实践比较成熟。农作物在人工设定的环境下生长,并且可实现24小时光照,极大缩短生长周期。并且植株附近的传感器会将农作物的各项指标实时传递至指挥中心,那么可以随时知道是否该灌溉或施肥等等。


企客云


智慧城市是一个高范畴的指标与领域。

现在讲智慧城市的都是想给他自己赚彩头。

如果想诞生智慧城市需要人类的共同奋斗,这样是否达到还要看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否真的融洽。

作为印度还做不到,我们国家在智慧城市面前也要打一个大大的问号。智慧城市是集合智慧与系统为一身的高度融合体系,拥有对城市自身状况的自我修复能力。智慧城市只是载具,核心还是人为因素,人自身不能进入智慧时代谈什么都是惘然。

智慧宇宙下缔造智慧星球,智慧星球缔造智慧文明,之后要每一个智慧文明相互携手共同奋斗打造智慧城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