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在農村宴席上吃過的什麼菜,讓至今還非常懷念的?

農友君


老家座標河南新鄉最北的太行山深處,由於深處大山,交通不便,至今還保持著最古老的農耕,種地靠天吃飯,運輸全靠擔挑肩抗,雖然現在生活水平已經有所提高,起碼吃飽穿暖不成問題了!但有時候還是會非常懷念小時候奶奶做的黃窩窩頭!

大家認為的黃窩窩頭,大多都是玉米麵做成的,我奶奶做的是,用紅透的柿子和麵,然後在地鍋裡蒸出來,吃起來非常甜!

哎呀,現在想想還流口水呢!只是多年沒吃過,已經沒有了相應的照片,不過大多數70後,如果家裡是大山裡的,應該都吃過,90後95後,肯定都對此都沒有任何記憶了!





手工先生阿沙


小的時候我最喜歡做客,做客不僅可以認識鄰村相同年齡的小夥伴,而且還可以吃到糖果,松子瓜子,更主要的是席面上有許多好吃的菜。

在我們這裡,無論是娶嫁喪還是立房子請月子客,都要宰大肥豬。要是辦喪事, 還興宰羊,在以前的農村,宰羊是最高級的待客方式,捨得,有錢人家才宰,並不是每家都宰的。

所以坐客宴席上吃到最多的是用豬肉做成的各種各樣的菜,譬如一開始宰豬那一天就有豬血,炒豬肝,酸菜炒豬大腸,豆腐煮心肺,涼拌豬頭肉等等。



這些菜中,我最中意的是那碗酸菜炒豬大腸,因為在以前,這道菜一年只可能吃到一次,而且是在過年的時候家裡宰豬才吃得到。

這道菜有嚼勁,酸辣可口,鹹中帶甜,越嚼味越濃,我比較喜歡吃, 所以,在做客的時候,只要看到有這道菜,我都會偷偷的坐在那道菜的旁邊。

記得有一次到鄰村做客,我感冒發燒,看到油膩的東西都會發抖,打了一支小針後,媽媽用背衫揹著我,我軟遢遢的靠在靠在她的背上,媽媽時不時用筷子夾起一塊肉問後背上的我要不要吃。

我都是拒絕吃,到後來,媽媽用豬大腸炒醃菜的湯拌了一碗飯餵我,可能是針水的作用,燒退了,當時我覺得肚子挺餓,一連吃了兩小碗,覺得這是最美味的。

在我們山寨裡做客,吃飯時通常是松毛宴,因為沒有餐廳,都是在自個兒家裡辦,只要是空地,撒上青松毛就成了席。

青松毛配補著一碗碗菜,有酒香,有花生的香味,有菜的香味,還有松毛的清香味,這些在我的童年裡是最難忘的。

我們這裡請客 ,還興“看酒”,“看米線”,就是親戚朋友提前和主人說好要“看”的東西,看就是請,買來的意思,這個“看”的東西有好幾十斤,可以讓眾人吃上一二天。

其實也就是待一道菜,讓主人家少破費一點,這個是很親的人,朋友才捨得這樣做的。 上這道菜時,村裡德高望重的人會大聲的說,上某某家看的米線,上某某家看的酒。

一聽到這吆喝,我是最高興的一個,米線是我們最愛吃的,因為這碗米線只有趕集的時候才可以吃到,我們又經常不去趕集,幾年都吃不到一碗。


以前農村人看米線,宴席上都是每人一碗,白生生的米線,澆上高湯, 舀上哨子,上面撒著綠綠香菜,還有一大坨紅油油的辣椒,只是看看就讓人咽口水。

現在米線可以天天吃,醃菜炒大腸也不貴,但吃時我總覺得少了點什麼,已吃不出當年的那個味了。


泥糖小丫


說起“十三話”,那可是很有講究的。不管是從色、香、味還是其他,十三花都是上品。一般包括九個煮菜和四個跑菜。


而且,吃的順序也是很有講究的。每個菜上來後都是由坐主位長輩先動筷子,其他人才陸續開吃。這也說明坐席有很強的倫理意識。坐席代表著中國飲食文化的特點。尊卑有序也說明我們的傳統文化特點。


魅力定西


我們老家好吃的多了,但是我最愛的還是那道菜-粉蒸肉。

這道菜甜而不膩,仔細品嚐一下,會感覺有一點點小疙瘩,小疙瘩吃起來像魚籽。每一片肉都被蒸的軟軟的,入口即化。再加上一個小土豆,那就是絕世佳餚。我能不喜歡吃嗎?

要說這道菜咋做?你算是問對人了。這是以下步驟:

一:把五花肉切成薄片,裹上米粉。

二:放入油鍋裡炸開,撈出來。

三:把土豆切成塊。

四:把土豆和肉放入盤子中,把盤子放入米飯鍋中煮。

五:過半小時拿出即可享用。

我喜歡粉蒸肉,你們呢?


彩霞漫天1983


小的時候那時候家裡條件不怎麼好,所以對於有結婚或者生孩子這種宴席還是比較嚮往的,因為能吃到平常吃不到的菜,也許是那時候條件不好平時吃不到那麼好的菜!我最喜歡的也是最愛吃的就是四喜丸子,村裡廚師自己做的,色香味俱全,看著就流口水!
我們那廚師也是周圍做的比較好的,不是專業的那種,
宴席都是擺在家裡,不像現在都是去酒店飯店!我們那裡的紅燒肉,是比較肥的那種,但是那時候吃的特別香滿嘴流油!雖然現在條件好了,吃的也多了,就是吃不出小時候的味道!


現在的宴席缺少了兒時的記憶,也沒那種特別的嚮往,也品不出兒時的味道,也許這就是成長,這就是過程!


泰安海洋


這個問題難免會勾起鄉愁。我的老家是湖北鄂州的,我記得小時候家裡很窮,我記得上初中那會兒,每天五點半鐘起床,走路要走一個多小時才到學校,那會兒都是自己帶菜去吃,都是媽媽頭天晚上炒的一些醃菜,或者是土豆絲兒,如果誰家辦事兒,有宴席吃,那是我們最開心的事情了,我最喜歡吃的就是那個魚丸子了。那個魚丸子一般的是將白鰱魚扁成魚肉片,把魚肉刮下來剁成沫沫摻一些澱粉和雞蛋進行攪拌勻稱過後,捏成員形,然後,放到熱水鍋裡面去,等它煮熟,在放點蔥花和醬油。現在想起來就口水直流,現在常年在外面工作,很難吃到家鄉的味道了。

親,別急著走喲,伸出您的金手指,關注,轉發,點個讚唄!





屈鄉橙哥


我的老家是河南農村的,在我們老家只要誰家辦事都會去吃,你可別說我貪吃,主要是那個年代太想吃一頓好的了。

小時候的標準宴席的文化的日子

在我們農村只要是逢初二,十二,二十二,初六,十六二十九,初八,十八,二十八,初九,十九,二十九,都是好日子。

在這些好日子裡結婚的人特別多,當然我們小時候最喜歡吃的喜宴,因為喜宴的菜品多,主要是肉多。

要知道在那個農村的90年代吃肉,是多麼奢侈的一件事,所以啊一定要敞開肚子吃個痛快,那個時候的廚師都是美差的工作,讓多少人羨慕不已。

農村婚宴的菜品

在農村結婚的菜品,我說的是小時候,小時候的婚宴菜品一共有36個菜,別問我菜的名字都有什麼,現在我都快不記得了。

但是我印象最深最喜歡,最期待上的一道菜是我們老家的特色太康肘子。

這個肘子你別提有多香了,整個腿上都是肉,,那個肉真是幼兒不膩入口香,當時只要一上桌我就直接站起來用手抓,別說我不禮貌啊!那個時候年齡小就是愛吃點好的,所以可以體諒。

在農村吃不完的怎麼辦

在農村的那個年代大家吃完以後不能自己打包帶走的,所以我的那個最愛吃的菜如果沒有吃完,也不能打包帶走。

因為那個時候什麼東西都比較珍惜,只能回到家後等著,大概當天下午辦事的這家會掂著一個大桶挨家挨戶的送,每家每戶一碗雜菜,就這樣吃著也特別香。

現在想想還特別想吃這道太康肘子,但是還有一道菜我不喜歡的那就是雞蛋湯,因為吃了雞蛋湯後就要散席了。


紀錄鄉土


很高興回答您的問題。小時候最喜歡的就是參加結婚、新房入夥,月子酒席了,主要是因為可以吃到很多很美味的佳餚。出生在八零年代,小時候物質缺乏,太餓了。小時候在農村宴席上吃過的香芋扣肉至今我還是難以忘懷的。



一口咬下,扣肉滿嘴油卻不油膩,香芋也是軟綿綿的,糯糯的。真的是太好吃的,如今想起來不禁也在吞口水。在那個年代,這道香芋扣肉家常菜是很少做的,一般都是大型的酒席宴席上才會有。所以平常在我們小家庭裡面是不可能吃得到的。


如今農村上辦酒席餐桌上還是會有這一道菜。慶幸的是,那麼多年過去了,那一碗誘人的,香噴噴的香芋扣肉的味道依然不變,也是留給我小時候最深刻的味道。朋友們,你們喜歡吃香芋扣肉嗎?歡迎留言評論,關注黃皮妹妹。喜歡我的請點贊轉發。


黃皮妹妹


我雖不是長在農村,但我生在農村.五歲時隨家女來到金城父親的身邊.農村的宴也曾吃過,但因年紀幼小沒留下任何記憶.倒是三年自然災害時在金城吃的一次婚宴倒是讓我終生難忘.大約是六二年時期,我所住的院子有一位大哥結婚,姓什麼記不清了,只記得他找的那個媳婦挺漂亮,高高的個子,白晢的皮膚,大大的眼晴,苗條的身材.宴席就在院子裡辦,擺了好幾桌.我當時就坐在中間的一桌上.當時正是物資匱乏之時,席上也沒什麼太好吃的東西.然而當一盤紅燒肉端上桌時,被大家烘搶,肉盤子一下扣在我的腿上,弄我是一片狼藉.好的一條新褲子弄上一大片油汙.後來怎麼洗都沒洗掉,只要扔了.現在人們生活好了,像紅燒肉好多人都忘而卻步.但不那個年代卻哄而搶之.真是難忘.但難忘之餘也要慬記那些艱苦的歲月,珍惜當下的幸福生活。


sjx35


小時候在徐州農村吃大席,丸子湯時最常見的菜。那時候生活條件普遍不好,婚喪嫁娶大都用丸子湯來招待親朋好友。廚師們會炸出藕丸子、蘿蔔丸子、大米丸子、山藥丸子等,家庭條件好些的會炸魚丸子和肉丸子……吃大席時,各種丸子湯一碗接著一碗,鄉親們圍坐一起邊吃邊聊,津津有味。如今,農村人辦喜憂事也大都去酒店包席了,不過大夥兒一起吃宴席時仍會時不時提起那些丸子湯,丸子湯已深深植根於這些人的記憶裡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