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說】不爬車難維權?這叫什麼事兒!


【明●說】不爬車難維權?這叫什麼事兒!



許明,大報記者,好寫詩而不拘平仄,每有所成則欣然忘食,人稱之詩人記者。


明說

不鬧難維權

列位看官:經濟學裡有“羊群效應”的說法,來描述經濟個體的從眾跟風心理。

西安奔馳女車主爬上引擎蓋成功維權後,最擔心的就是,自己的錯誤行為會被全國維權的車主所效仿。不幸言中,爬車維權的事情還是接二連三地發生了。

鄭州出現了女車主爬上車頂維權,蘭州出現了女車主坐在凱迪拉克引擎蓋上維權,佛山又出現了一名孕婦坐上奔馳車頂維權。

維權是消費者正當的權益,但採取以暴制暴等極端方法並不可取。

可問題是,這些車主爬車維權前,都經過了較長時間和4S店的交涉,並沒有得到滿意的答覆。得益於西安奔馳女車主“不鬧不解決”“按鬧分配”的啟發,這些女車主似乎只能出此下策。

4S店中的潛規則及亂象不少,車主往往成為利益受損者。如果正常維權能有效果的話,似乎誰也不願意爬車“丟人現眼”。

車主非常規維權,其中也隱含著一些市場監督管理部門的少作為甚至是不作為。法治社會,依法維權本應該是第一選項。

正所謂:


【明●說】不爬車難維權?這叫什麼事兒!



明說

土地開發亂象多

列位看官:“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這是那個著名的戰國時期楚人“自相矛盾”的故事。擁有公權力的政府部門,一些公開的答覆如果自相矛盾,其中有沒有“故事”,的確令人浮想。

網傳比“曹園”更牛的“袁府”,近日激起輿論風波。輿論發酵的次日,河北邯鄲曲周縣出具的是“並未違法佔地、實為養老項目、不佔農田”的一紙說明。不過兩天,當地又回應媒體:此項目存在未批先建、違法佔地、違規建設問題。

兩次的回應天壤之別,那首次的回應是如何做出的呢?有沒有糊弄輿論甚至是“護短”的嫌疑?

從“秦嶺別墅”到濟南“大白宮”再到建在黑龍江林區的“曹園”,以及尚在查處的“袁府”,凸顯了一些地方用地審批審查不嚴、土地開發隨意的亂象。

亂象的背後是監管的縱容和失職。而監管為什麼既不“監”也不“管”,其中可合理推斷的地方很多。

正所謂:


【明●說】不爬車難維權?這叫什麼事兒!



漫畫:鄒晶

美編:秋菊

校對:張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