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丰朝重臣肃顺为什么“轻满员”而喜欢重用汉族人呢?

随缘stz


满人入关后,虽强调满汉一家,皇帝在军国大事上也颇倚重汉族大臣,但是满汉藩篱深固、旗汉界限分明,满洲地主阶级不仅享有种种特权, 掌握着各级政府实权, 而且对汉族官员进行多方限制, 竭力不让他们握有军政实权。但是太平军兴,八旗绿营接连失败,毫无战力。清廷不得不倚重汉族大臣举办地方团练,肃顺认为必须重用有能力的汉族官僚, 才有可能渡过重重难关。

为了巩固满清统治,肃顺广泛结纳汉人,在其府邸聚集了一批汉族人才。其手下有所谓的“肃门六子”,分别是郭嵩涛、王闿运、尹耕云、高心夔、李寿蓉、盛康, 另外, 还有李鸿裔、龙汝霖、邓辅纶、莫友芝、许振袆、吴汝纶、赵树吉、刘树堂等人。其中不少人如郭嵩涛、王闿运等,后来都加入了曾国藩集团。

肃顺在重用汉人的同时,也主张以汉制汉,如在扶植曾国藩的同时,也大力任用胡林翼、左宗棠等人,使他们之间相互牵制,以此维护满人统治。肃顺这一策略得到了郑亲王、怡亲王等宗室的支持。辛酉政变后,肃顺虽死,但是其政策却被慈禧和奕等人继承下来。


老照片


首先看一看肃顺的身世,和他在咸丰年间的地位。

清太宗崇德五年,努尔哈赤的侄子、阿敏的弟弟济尔哈朗被封为和硕郑亲王,这是第一代郑亲王,此后济尔哈朗的后代一直传袭这个爵号。

道光二十六年,郑亲王乌尔恭阿去世,大儿子端华继承了王位,同时担任御前大臣。而我们这里要谈的肃顺就是乌尔恭阿的第六子。

肃顺在道光年间毫不出众,只做过户部郎中。到了咸丰年间,因为肃顺很会玩,喜欢交朋友,被端华等人推荐给咸丰皇帝。咸丰皇帝很赏识他的才干和魄力,他的地位迅速窜升,由内阁学士升任左都御史、理藩院尚书,再升御前大臣、内务府大臣。

咸丰十年八月,英法联军逼近北京,咸丰皇帝逃往承德避暑山庄。肃顺一直随侍左右,以户部尚书协办大学士,署领侍卫内大臣。

咸丰十一年七月,咸丰皇帝病重,立五岁的儿子载淳为皇太子,委托御前大臣载垣、端华、景寿、肃顺和军机大臣穆荫等八人为顾命大臣,辅佐年幼的皇太子。

三十一岁的咸丰皇帝病逝,随即在承德和北京之间上演了一场夺权大戏,两宫皇太后联手恭亲王奕,击败肃顺等顾命大臣,肃顺被处斩,载垣、端华被赐自尽。

再来说一说肃顺“轻满员”的问题,个人认为,其中原因大概有这样几点:

第一,个性的原因。肃顺有才能,为人强势,做事高调,得到咸丰皇帝器重之后,更是恃宠而骄,气势凌人。他认为满洲人糊涂,只知道伸手要钱要好处。也因此,他平时对满洲的官员不太客气,视同奴隶,对话时口无遮拦。对汉族官员就要温和、客气一些,府中的坐客也大多是汉人。

第二,为了延揽人才,培植自己的势力。随着地位不断提高,肃顺需要笼络能士,巩固自己的地位。满洲人入关二百年,各种关系互相交织,盘根错节。相比之下,许多汉族人士的能力出众,背景又相对单纯了许多,肃顺提拔和重用他们,各方面的效果更好。比如他就向咸丰皇帝举荐过曾国藩和左宗棠等人,并努力在朝廷中为他们说话。

第三,大势所趋。道光、咸丰时代,清朝的统治危机重重,内忧外患。统治者要维护统治地位,被迫重用人才,不再为民族和出身所限制。所以我们看到,咸丰皇帝和他身后的慈禧、恭亲王奕等人,在用人上都和肃顺一样倾向于惟贤是举,不分满汉,并给予他们很大的权力。这个完全是形势所迫。


于左


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要弄清楚肃顺是何许人也。

肃顺:满洲镶蓝旗人,生于嘉庆二十一年,兄弟中排行老六,人称“肃老六”。 他是努尔哈赤的侄儿济尔哈朗的后人,传到他这一代已经是第七代了。


祖先“郑亲王”这个“铁帽子王”爵位只能传给一个儿子,肃顺是妾室所生,王位自然轮不到他而是给了肃顺的三哥端华,自己只得了个三等辅国将军的职位。

直到咸丰四年,怡亲王载垣与哥哥郑亲王端华向咸丰皇帝推荐了肃顺,经过咸丰皇帝的考察,发现肃顺确为可用之才。 咸丰六年以后,肃顺为官之路飞黄腾达,历任兵部尚书、户部尚书等要职,逐渐成长为咸丰王朝权倾朝野、一言九鼎的能臣干吏。最终还做了咸丰皇帝的托孤重臣,“顾命八大臣”之一。


为何满洲人出身的肃顺会轻视满人,重用汉人呢?

原因一:

咸丰王朝中后期,太平天国运动风生水起,占领区域不断扩大,国家税收损失大半,军费成倍增加;国内灾荒不断;外国列强挑衅连连,不断发动侵略战争,要求巨额赔款。国家财政形势万分严峻。户部尚书肃顺看到国家情势危急,于是向咸丰建议削减八旗钱粮。 八旗子弟自然不满肃顺的建议,骂声一片,肃顺成了全满族的声讨对象。 没有不透风的墙,消息传到了肃顺耳朵里,肃顺也恨透了这些满族人。


他有两句口头禅: 咱们旗人混蛋多。—《奴才小史》 满人糊涂不通,不能为国家出力,唯知要钱耳。—《清代野史》 足见肃顺对满人全无好感。

原因二:

清王朝到了咸丰当政的时候,江河日下,百弊丛生。特别是太平天国运动爆发以来,八旗军队连战连败,肃顺认识到要挽救国家的颓势不能再依靠满人。再加上他“常心折曾文正公之识量、胡文忠公之才略”,于是决心提拔汉士,放权汉族官僚,暗助曾国藩、胡林翼自己组织团练,抗击太平军。


上将嗳福斯


肃顺,是咸丰指定的顾命大臣中的带头大哥,后来慈禧和奕䜣发动辛酉政变,肃顺被杀。但是有个非常有意思的现象,肃顺在朝时,提携了不少汉族官僚,而肃顺倒台后,慈禧也在继续用这些汉族官僚。

说到底,肃顺为什么“轻满员”而喜欢用汉族官僚,还不是因为满族人中无人可用。本来满族人口就不是很多, 承平之后,不少八旗子弟更是不学无术,各种优哉游哉,直接导致了满族人中出类拔萃的很少。在这种情况下,肃顺只得依靠优秀的汉族官僚。

这也是肃顺死后,那些被他提拔的汉族官僚,依然还是被慈禧使用,原因也很简单,也就这批人了,不用就没人了。


张杰谈史


“轻满员”而喜欢重用汉人不是肃顺喜欢不喜欢而是形势逼出来的,重用汉人这项决策对晚清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既缓和了清朝江河日下走向灭亡的颓势,又是清廷大权旁落清朝灭亡的重要原因。不过从肃顺主张并落实重用汉人来看,这个人首先是头脑清醒的人,肃顺有句不留情面的话“满人都是混蛋”,特别是太平天国运动兴起,要镇压太平军满洲旗人里竟无人可用,最能打的科尔沁亲王曾格林沁是蒙古贵族,满人塔齐布却是在曾国藩的湘军里被逐渐提拔重用的,不到40岁就死了。再有肃顺这个人魄力够大的,为了保住清朝敢放权给汉人官员,很精通“舍得”之道哈。肃顺即使在咸丰死后的“辛酉政变”被慈禧等人剥夺权力还被处决了,清廷还是一如既往重用汉人官员,虽然对崛起的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等汉人官员从来没少过限制提防挑拨关系矛盾可又不得不倚重,原因无他,汉人比满人能为国家扛得住事儿


立志成虫


肃顺是清朝中后期满清贵胄里难得的一个明白人。

他明白不重用汉臣,满清则速亡,重用汉臣,满清或可缓亡。他当然不会公开承认满清会亡,尽管在他心里一定会这样想。

与慈禧后来的“宁赠友邦、不与家奴”的思路截然不同,肃顺究竟是真的具有一点“国天下”而不是“家天下”的格局,还是仅为满清朝廷续命的权宜之计,其思想深处无人得知,但他的确迈出了重要的步子。

作为出身于爱新觉罗氏宗族,也是铁帽子王之一的郑亲王家族,他的地位升级离不开兄长郑亲王端华的举荐,后来也颇受咸丰帝器重,一步步走上总管内务府大臣、户部尚书、协办大学士的位置。官居高位后,在咸丰帝的支持下,肃顺开始他的“严禁令、重法纪、锄奸宄”的治国方针。

从方针政策上讲,这些都是针对财政制度、吏治等满清朝廷的沉疴痼疾,并非刻意针对哪个民族出身的官员,但在实际操作中,敢于贪污腐化、卖官鬻爵的自然还是以满臣为主,所以受到打击比较多的也是满族群体。

肃顺最为旗人诟病的,是向咸丰帝提出的一条建议,他主张削减旗人的财政支出,要打破旗人的铁杆庄稼制度,所以这条建议一提出,八旗子弟无不切齿痛恨,没人关心他的出发点完全是为了大清国有一个能恢复身体、涅槃重生的空间。

面对旗人的舆情反扑态势,肃顺更是说出了一句名言:“咱们旗人混蛋多,做事情还是得要依靠汉人”。他不仅仅是说,也做得出来,毫不掩饰对曾国藩、左宗棠、胡林翼等人的信任和提携,对地方上的汉族名士颇为敬重,选拔人才不拘一格,一旦任用则全力支持。

反观对满臣的态度,就要逊色得多,究其内心渊源,也是怒其不争之举。正因为他对汉臣的态度太过“暧昧”,以至于被留下了“轻满员”的历史评价。

咸丰帝死后,作为顾命八大臣之一的肃顺对慈禧保持了高度戒备,试图用慈安压制慈禧,但慈安最终却被慈禧拉拢到了一个阵营,在恭亲王奕䜣的合谋下,慈禧他们发动的“辛酉政变”成功翻盘,一举拿下顾命八大臣,肃顺被斩首除根。

根据慈禧后来给肃顺整理出的黑材料,到了斗争晚期,肃顺似乎有篡位之嫌,真要是肃顺有这能耐,按照他对沙俄犯境时的强力作风,也未尝不是爱新觉罗氏重振旗鼓之时。

吊诡的是,肃顺死后,他当年的一些改革政策和亲近汉臣的手段最后大都被慈禧分别延时继承,清末新政中规劝旗人改行种地的政策也与当年肃顺的手法一脉相承,但可惜时间又浪费了几十年,哪怕此时的慈禧已经“肃顺化”,但大清朝的统治终究是抵达了迅速崩坍的前夜。


历来现实


满族权贵当时太顽固,目中无人,都不把肃顺放在眼里!相反汉人大臣就跟随和,能和肃顺打成一片!肃顺进行改革,受到了汉人大臣的支持,相反满人大臣强烈阻碍肃顺的改革!和肃顺势同水火,不能相容!后来肃顺也是被满人大臣六王爷和慈禧太后一同搞死的!所以肃顺更喜欢汉人大臣,敌视满人大臣,就不足为奇了!希望我的回答,大家能够喜欢,谢谢!



翠楼看天下


满清朝廷能够入主中原,和皇太极使用汉族人有着莫大的关系。多尔衮也是依靠大明王朝的叛臣进入中原,康熙皇帝平灭三藩叛乱时,也是以汉军旗绿营兵为主。但是到了咸丰皇帝时期,由于满清八旗兵和汉军绿营的腐败堕落,只能依靠湘军 淮军 楚军等地方团练军最为镇压太平天国的主力军。作为八大顾命大臣的肃顺大力提拔使用汉族官员,也是无可奈何的选择。后来,他的对手叶赫那拉.玉兰也就是慈禧太后,也延续了肃顺的大力提拔使用汉族官员。他们的最终目的,也是为了延续满清朝廷生命而已。


爱看爱思考


从大清入关到咸丰已经过二百年,满人早已过惯骄奢糜烂的生活,享受先人为他们创造的贵族身份,不思进取,目中无人,不听管教,胸无大志;肃顺看到了问题的根结,重用汉人是属明智。


老左152682918


因为汉臣大部分都是科甲出身!且都是饱学之士!又都能干!能出好的理政办法!所以用汉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