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翰牛的利刃——二戰英國17磅反坦克炮傳奇

約翰牛的利刃——二戰英國17磅反坦克炮傳奇

二戰中英國研製了大名鼎鼎的17磅反坦克炮,全稱Ordnance Quick-Firing 17-pounder(簡寫為17-pdr),意為17磅速射武器,口徑76.2毫米(3英寸)。二戰期間,英國認為6磅炮將難以對付德國日益強大的坦克,便著手開發了17磅炮。該炮是二戰期間盟軍所擁有的最強大的反坦克炮,特別是使用脫殼穿甲彈(APDS)時該炮幾乎能擊穿當時所有它能遇見的德國坦克。除了裝備英國部隊,17磅炮還被搭載於盟軍其它坦克上;如裝備該炮的美國M4謝爾曼坦克即眾所周知的螢火蟲坦克,螢火蟲在二戰期間發揮了舉足輕重的作用。17磅炮使得英國有了抵抗德國坦克部隊的能力,有效打擊了德國法西斯的囂張氣焰。

約翰牛的利刃——二戰英國17磅反坦克炮傳奇

在QF6磅炮服役前,英國人就預測6磅炮很快就會無法擊穿德國坦克日益加厚的裝甲。於是在1940年末英國就開始設計替換6磅炮的火炮,並在1941年年底大體完成了新火炮的設計工作,次年春天建成該炮的生產線。恰逢虎式坦克在北非出現,英國人迅速調集100門原型17磅反坦克炮送往北非以應對這一新的威脅。戰事緊迫,以至於英國人連火炮的炮架還沒設計出來就把炮身運走了。北非的英軍將新火炮安裝在25磅榴彈炮的炮架上來使用。這些早期的武器被稱為17/25磅炮,還有個外號叫Pheasant(雉,或是野雞,野雞炮)。1943年初,包括炮架在內的17磅炮設計完成並開始生產。同年二月,完全體17磅炮首次在意大利戰役中出現。

約翰牛的利刃——二戰英國17磅反坦克炮傳奇

約翰牛的利刃——二戰英國17磅反坦克炮傳奇

I 型:最初生產型。

約翰牛的利刃——二戰英國17磅反坦克炮傳奇

約翰牛的利刃——二戰英國17磅反坦克炮傳奇

II型:坦克炮型,取消炮架,改進炮口制退器。裝備於“弓箭手“坦克殲擊車和”挑戰者“坦克

約翰牛的利刃——二戰英國17磅反坦克炮傳奇

III型:用於海軍登陸艇,類似於I型,但加裝了自動裝彈機,未裝備。

約翰牛的利刃——二戰英國17磅反坦克炮傳奇

IV型:坦克炮型,改進炮口制退器,改進火炮托架,將炮閂由垂直方向改為水平方向以減少空間佔用。裝備於”螢火蟲“坦克

約翰牛的利刃——二戰英國17磅反坦克炮傳奇

V型:坦克炮型,IV型的另一版本。裝備於”阿喀琉斯“坦克殲擊車

約翰牛的利刃——二戰英國17磅反坦克炮傳奇

施特勞斯改進型:實驗型,由著名設計師尼古拉斯·施特勞斯設計。將17磅炮安裝在附有彈藥箱的的帶動力四輪底盤上使其能夠自行移動,無需卡車牽引。進入作戰狀態時只需卸下炮架上的車輪即可進入射擊狀態

約翰牛的利刃——二戰英國17磅反坦克炮傳奇

約翰牛的利刃——二戰英國17磅反坦克炮傳奇

77mm HV:英國人著手開發一種比較小的坦克炮,以便應用在克倫威爾等英國坦克上。這種炮設計用來發射美製75mmAP彈或HE彈,射速比美製火炮更快。該炮為50倍徑,藥室部分由20英擔防空炮改進而來,炮管部分由3英寸(76.2mm)炮管經縮頸工藝縮窄到75mm,使用更大的發射藥筒。雖然75mmHV是一個有前途的武器,但悲劇的是它對於克倫威爾坦克還是大了。當設計克倫威爾的替代坦克彗星時75mmHV計劃被重新提起。英國人想了個簡單的辦法:把17磅炮截短。新炮的後坐力以及制退行程都比17磅炮少了很多,這將使得火炮更易於安裝在空間較小的坦克裡,當然,該炮的穿透力也有所下降。雖說這門炮的口徑和17磅炮的口徑相同,但二者的彈藥不能混用。為了區別,該炮被命名為77mm HV。彗星坦克搭載了這門坑爹的炮。

約翰牛的利刃——二戰英國17磅反坦克炮傳奇

彈藥:

17磅反坦克炮使用了兩種類型的反坦克彈藥。空心被帽穿甲彈(APCBC)彈藥能以30度入射角在500m距離穿透130mm裝甲,在1000m距離穿透119mm裝甲。次口徑脫殼穿甲彈(APDS)在當時是一種超前的彈藥,它能以30度入射角在500m上穿透204mm裝甲,在1000m距離穿透185mm裝甲。理論上APDS能擊穿虎王,然而APDS在遠距離上的動能衰減比APCBC更快,炮彈散佈也更差,炮手想擊中目標也會更難。一般來想次口徑穿甲彈的傷害應該比較小,但事實上APDS擊穿裝甲的話將會損傷周邊裝甲並波及車載設備及乘員,也就是說威力並不小。APCBC是英軍使用的17磅炮標準彈藥,APDS在17磅炮的彈藥消耗中僅佔有6%左右。多數人士認為英軍在諾曼底登陸時沒有APDS,在1944年中期攻入德國和荷蘭時才逐漸裝備了APDS。

17磅炮最初裝備的高爆榴彈(HE)威力不足,因為17磅的藥筒很大,射擊時膛壓很高,為了使彈頭經得住高膛壓,HE彈頭的外殼就要做的比較厚,這樣彈頭的高爆裝藥也就減少了。為此英軍減少了藥筒的裝藥,這樣17磅HE彈頭外殼就能儘可能的薄,裝藥就能增加。

17磅炮射擊時炮口火焰非常明亮,其後坐力也相當大。使用該炮的士兵形容17磅炮射擊時像是打了一記硬朗的耳光

約翰牛的利刃——二戰英國17磅反坦克炮傳奇

約翰牛的利刃——二戰英國17磅反坦克炮傳奇

車載化:

17磅炮的性能勝過盟軍所擁有的全部反坦克炮,因此它很快被嘗試著安裝於各型坦克底盤上。然而,由於炮塔座圈大小的限制,很少有坦克能夠承載如此大的火炮。這些坦克原計劃安裝維克斯公司正在研製的75mm炮,但這門炮並未服役。英國人只得想法讓手頭已有的克倫威爾安裝17磅炮,要裝上17磅炮意味著需要對坦克進行新的設計,經過延長車體及擴展戰鬥室寬度等大幅度修改工作,誕生了編號A30的“挑戰者”式坦克。儘管A30計劃倉促上馬且樣車尚未完全通過最終測試,但由於除此以外實在無替代產品,英國國防部仍訂購200輛此型車並裝備部隊

約翰牛的利刃——二戰英國17磅反坦克炮傳奇

鑑於直到1943年春A30型車的研製開發工作仍未結束,因此無法按時投入量產。英國皇家坦克兵團通過對盟軍各種坦克搭載可能性的研究比較後認為美國送來的M4謝爾曼最具有改裝潛力。此後經過一番努力,17磅炮成功塞進了謝爾曼的炮塔。改裝後的謝爾曼定名為“螢火蟲”, “螢火蟲”式坦克的訂單為2,100輛,但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時實際產量約為計劃總數的一半。未能完成全部生產的主要原因是由於17磅火炮的實際生產量遠低計劃產量

約翰牛的利刃——二戰英國17磅反坦克炮傳奇

約翰牛的利刃——二戰英國17磅反坦克炮傳奇

除了謝爾曼,美軍的M10“狼獾”坦克殲擊車也裝上了17磅炮。由於M10本來裝備的就是和17磅炮同口徑的76.2mm炮,因此改裝工作很順利。改裝後的M10改名為阿喀琉斯坦克殲擊車。運抵英國的約1560輛M10中有1100餘輛被改裝為阿喀琉斯。

約翰牛的利刃——二戰英國17磅反坦克炮傳奇

英國部隊所裝備的大量瓦倫丁坦克由於性能過於低下已基本被廢置,但17磅炮的出現為它們帶來了生機。瓦倫丁的車體可以容納17磅炮,英國人立刻著手改造瓦倫丁,將17磅炮簡單粗暴地安裝上去,配置了功率更大的發動機,改造後的瓦倫丁更名為弓箭手,共生產了800輛左右。

約翰牛的利刃——二戰英國17磅反坦克炮傳奇

英國人將丘吉爾坦克車體擴大,安裝了更大的炮塔以容納17磅炮,這種改裝車就是A43黑太子。雖然車體炮塔加大了一圈,坦克的發動機卻還是丘吉爾的原裝發動機。因此黑太子的機動能力可想而知。隨著螢火蟲坦克的出現,行動遲緩的黑太子完全沒有了存在意義,被英軍丟進了垃圾堆。黑太子是丘吉爾系列坦克的最後一個型號,它還標誌著英國“步兵坦克”概念的終結。

約翰牛的利刃——二戰英國17磅反坦克炮傳奇

約翰牛的利刃——二戰英國17磅反坦克炮傳奇

英國人甚至把按一戰思想設計的TOG坦克抓了出來,安裝了挑戰者的炮塔以及17磅炮,這就是玩家戲稱的陸地巡洋艦TOG II(土狗)。值得一提的是TOG II是油-電傳動,機械可靠性還算不錯哦

約翰牛的利刃——二戰英國17磅反坦克炮傳奇

約翰牛的利刃——二戰英國17磅反坦克炮傳奇

澳大利亞的“哨兵”坦克也成功裝上了17磅炮,但改裝後的坦克並沒有服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