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不可能了,看我孩子了!”多少人因这想法放弃追求自我?

前几天,同事下乡正好可以顺路载我一程。一路上我们开玩笑说出国后不懂外语的人全是文盲,纷纷感叹不少人出国留学以后就不再回国发展,国家因此失去了不少的人才。

我便说:“你也可以努力一把,出国留学深造去。”她看我的眼神好像我是一个疯子:“我?你没开玩笑吧?我是不可能了,我女儿倒可以。不过她还这么小,不想让她早早就出国了。”

“我是不可能了,看我孩子了!”多少人因这想法放弃追求自我?

我突然想起了同事小妍。当时我们约好一起出去逛街,两人在高楼林立的街边一边散步一边谈天说地,话题不可避免地聊到了彼此的爱好。

小妍先开了口:“我很喜欢舞蹈,钢琴这些艺术类的事物,小时候超羡慕那些学艺术的女生。”

我立马鼓励她:“去学啊!现在经济独立了,想学什么去学就是了。”

她毫不犹豫地反驳我:“我不学。以后我有了孩子,我会让他去学。舞蹈钢琴架子鼓小提琴等等,他会成为一个优秀的人。”

“你呢?”

“我的一生就这样了。以后,找个有钱的对我好的男人结婚,再生个龙凤胎,好好培养他们。”

有多少人以爱的名义,抱着“我不用做,培养孩子就行了”的想法麻痹自己,理所当然地决定了自己的人生走向,安然停在原地,把自我/希望和梦想寄托在了孩子的身上。

“我是不可能了,看我孩子了!”多少人因这想法放弃追求自我?

《无声告白》中讲述了迪莉亚背负着妈妈的希望和梦想,一味委屈自己,不敢追逐自我,最后选择跳湖自杀。可悲的是,当她在湖中终于想清楚要向妈妈诉说内心时,她低估了游泳的难度,带着遗憾离开了人世。

迪莉亚离世以后,她妈妈根本不相信乖巧懂事又有上进心的女儿是自杀的,直到真相一点点浮出水面,家人们逐渐走出失去亲人的痛苦,转变了自我,化解了顽固,开始尊重和珍惜身边人。

就像书封面上写的那样:“我们终此一生,就是要摆脱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

上幼儿园的时候,老师们总会教小朋友们:“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让小朋友们能够更加独立地面对生活。为什么长大后的我们反而忘了呢?忘了自己的期待只能自己去实现。

谁也不能决定谁的人生。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谁也没权利给谁下定义。希望和梦想从来都不应该是他人强行给予的,也没有谁能把自己的希望和梦想赋予他人。你的梦想不等于孩子的梦想,你的成功不等于孩子的成功,自然,孩子的成功也不等于你的成功。

《摆渡人》里有句话:“每个灵魂都是独特的,都有各自的美德和过错。”

既然这样,谁又能替谁享受谁的美德,谁又能替谁承担谁的过错呢?谁也不能给谁定义什么,想完成的梦想就得自己去完成。代替完成的梦想从来就不代表你完成了梦想。将希望和梦想赋予了最亲密的独立个体后,即便他成功了,你还是一个畏畏缩缩躲在犄角旮旯里的失败者。

即便你为他付出了不少心血,可能他内心却怨恨着你剥夺了他的选择自由权,甚至那被压迫的精神会在日复一日中崩溃,可能做出些难以置信的事情来。

“我是不可能了,看我孩子了!”多少人因这想法放弃追求自我?

曾引起网络热议的新闻,北大学生吴谢宇在学校是一个乖巧听话的好学生,但却做做出了大逆不道的事情—弑母,案发后没有人相信他会做出这样的事情来。他作案后封死了住处,将尸体用塑料布层层包裹,还放入了活性炭吸臭。作案结束后,丧心病狂的他还以母亲名义贷款消失在了大众视野中。

就像迪莉亚的母亲不相信迪莉亚是自杀的一样,吴谢宇身边人的朋友亲戚也不相信他做了这件事情。如果这件事情真的是他所为,他大概和迪莉亚一样。为了成为别人眼里的乖孩子,不让母亲失望,顶着巨大的压力,隐藏着自己的内心,等最后那根弦崩掉时,事情失控了。

自己不能追求梦想就不要强加给家人,正所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退一步说,你自己都不愿去实现它,它该有多假,可能你也只是为了说起来好听而已。接受他人期待的人也不要以爱的名义委屈自己沉沦在痛苦中,勇敢说出心声追求自我。

“我是不可能了,看我孩子了!”多少人因这想法放弃追求自我?

没有热情的虚假梦想从来都不能算成功。即便你做得足够好,最终你还是要回到自己该走的路上。

所有的期待/希望和梦想都是从喜欢开始的,从喜欢转化为热爱后事情会产生奇妙的化学反应,生命能够达到的高度和幸福超乎你想象。

物理学家罗伯特J朗因为从小喜欢折纸,为了能够专心折纸辞掉了工作了13年的NASA工作,结果还用折纸原理解决了太空难题。

罗伯特出生在美国俄亥俄州的一个普通家庭。罗伯特六岁时被父母送的折纸书吸引,十岁开始创造书上没有的东西。中学时代他迷恋折纸但没有影响学业考上了斯坦福大学并留校继续攻读硕博士。大学时,他一边坚持折纸来练习一边兼顾学业。折纸无法养活自己,于是他找了NASA的工作。工作期间,罗伯特陆续发表了80多篇相关物理研究的论文并成为了美国数学学会的成员。十三年后他决定放弃工作追求兴趣。

在罗伯特的努力下,他开创了“圆河包装”解决了一直困扰着折纸大师的问题。此外,他还利用自己的数学知识开发出了用于制作复杂设计的计算机折纸程序,作为一款数学折纸软件,被称为TreeMake,运用该软件上的折纸技能与计算程序,可在无其他外力作用的情况下在一张纸上折出从没有过的形状。他根据经验和折纸手艺设计出了一款可以折叠的太阳能板解决的太空难题,折纸原理还被用于生活的方方面面。

要知道,当初几乎没有人看好他的选择,可他勇敢追求自我,凭着热爱/经验和知识开拓了新的行业,为社会做出了贡献。也正因为他的父母不曾把个人的期待和梦想强加于他,他才能如愿以偿实现自己的梦想,达到了自己也未曾想象过的高度。

“我是不可能了,看我孩子了!”多少人因这想法放弃追求自我?

“要么永远不踏出那一步,要么就是现在。”

根据心理学上所说的“花盆效应”,人如果在舒适的“花盆”中呆久了 ,就会不思进取安于现状。人的想法一旦趋于沼泽化,难起波澜,也难以脱离。

人生短暂,等待太漫长。不要以等待为借口,把寄托强加于他人。该你做的事情要早点去实践,该追求的自我要早点去实现,该完成的梦想要早点去落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