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中國人民的老朋友” 故宮文物急調白馬寺

1973年初,曾在柬埔寨推行“佛教社會主義”的西哈努克準備到洛陽,但中國佛教祖庭白馬寺的文物已在文革破四舊運動中毀去大半。為了“中國人民的老朋友”,國家文物局調撥故宮大佛堂全部文物運往白馬寺。本期#老寒講古#,聽豫州老寒揭秘白馬寺文物為啥都是“舶來品”。

為了“中國人民的老朋友” 故宮文物急調白馬寺

千古第一名剎白馬寺的佛像竟然是“舶來品”

佛從何處來?

文|豫州老寒

白馬寺作為中國第一古剎,創建於東漢永平十一年,是佛教傳入中國後興建的第一座寺院。白馬寺作為中國佛教界的“祖庭”是毫無爭議的,然而,這樣一座國之瑰寶,寺內主要佛像卻是“舶來品”,佛像的來源與紫禁城,與清代孝莊太皇太后,與千里之外的北京紫禁城藕斷絲連,這又是為什麼呢?我們首先從白馬寺的興廢說起。

歷史上的白馬寺廢了又興

東漢建寺在洛陽是在公元68年的永平年間,而白馬寺第一次遭到毀滅破壞是在120年後的初平元年。當時正逢漢末群雄逐鹿,渤海太守袁紹組成聯軍圍攻洛陽,為了防止流民作亂,聯軍圍困洛陽城,將周邊二百里以內的房屋全部燒光,一代名寺白馬寺就這麼灰飛煙滅。

為了“中國人民的老朋友” 故宮文物急調白馬寺

(1907年的白馬寺)

三十年後的三國鼎立時代,曹丕剛剛在許昌稱帝就著手重建洛陽城,歷經曹丕、曹叡兩朝,白馬寺重燃香火,曇柯伽羅在白馬寺譯“佛律”的記載就此留下。然而西晉代魏後,長期的戰亂使得洛陽城遭到嚴重破壞,白馬寺也朝不保夕。

史料記載,南北朝期間白馬寺仍在存於洛陽城,北魏的米勒佛像如今已被美國某博物館收藏。有唐一代的武則天稱帝期間,白馬寺迎來了屬於自己的黃金時代,這一時期我國的佛教文化得到了長足的發展,洛陽成為了佛教文化的中心。好景不長,安史之亂和唐末各節度使的亂戰使得洛陽再無寧日,白馬寺遭到極大的衝擊。

為了“中國人民的老朋友” 故宮文物急調白馬寺

(一百年前的白馬寺僧人墓地)

寺院總是這麼隨著時代起起伏伏,宋太宗興建,蒙古軍就拆毀;朱元璋下旨完善,景泰帝就限制寺產……直到嘉靖三十四年(公元1555年),信奉道教的朱厚熜索性來個無為之治,崇信佛法的掌印太監黃錦調集力量大規模整修白馬寺,奠定了近日白馬寺的規模和佈局。

此後,寺院經歷了多次重修和荒廢,但是直到解放初期大體格局保持在62畝左右。值得一提的是,民國年間洛陽一度稱為陪都的候選之地,國民黨元老張繼建議重新營建白馬寺,這次重修完善了各打殿堂,配置了寶鼎、銅鐘等禮佛器物,還請來了一尊白玉佛奉於毗盧閣內。

新中國成立後,白馬寺先後與50年代經歷了三次重修,郭沫若在第三次重修後參觀白馬寺,留下了七律“白馬駝經印度來”的詩詞。1961年,國務院確定白馬寺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然而,接下來的“十年浩劫”將這些成效毀於一旦,也正是這次大規模的破壞,促使了“佛自北方來”。

為了“中國人民的老朋友” 故宮文物急調白馬寺

(毛澤東會見來訪的西哈努克)

西哈努克與白馬寺

諾羅敦·西哈努克是柬埔寨國王,是柬埔寨獨立之父,也是中國人民的偉大朋友。他長期致力於柬埔寨與中國的友好,同毛澤東、鄧小平等老一輩黨和國家領導人結下了深厚的友誼。由於柬埔寨的國情和西哈努克的身體原因,他在中國生活和工作了很多年。

這位老人是不折不扣的佛教徒,年輕時深受佛教文化的薰陶,還曾按照柬埔寨的傳統一度出家。主政柬埔寨之後,他曾將自己的政治理念稱為“佛教社會主義”。就是這樣一位收到佛教洗禮的政治家,在1973年初,決定去洛陽走走轉轉,當然要去中國佛教“祖庭”——白馬寺。

1973年,正處在“十年浩劫”的旋渦中,此時的白馬寺更是蒙受了極大的損壞。根據史料記載,原本古樸幽靜的白馬寺在愚昧無知的人們衝擊中變得寂寥,單在1966年8月26日,當地紅衛兵和貧下中農社員到白馬寺破“四舊”,先後共砸毀佛像94尊,砸毀匾額十餘件,燒燬碑帖、古字畫200多件。尤其是大雄寶殿內的三世佛和十八羅漢元代彩色塑像,早已變得“粉身碎骨”了。

為了“中國人民的老朋友” 故宮文物急調白馬寺

(故宮大佛堂)

這樣的空曠殿堂,自然不是西哈努克親王想看到的。白馬寺這樣的境遇,自然也引得了中央有關部門的重視。外交無小事,何況西哈努克這樣的國家元首還是中國人民的老朋友,佛教界的老朋友。

時任國家文物局局長的王冶秋向中央請示,調撥故宮大佛堂全部文物運往白馬寺。請示得到了李先念的批准,“故宮有檔案”。就這樣,故宮大佛堂裡的佛就被請到了洛陽白馬寺。值得一提的是,白馬寺“眾佛歸位”,修葺一新,西哈努克親王卻另有安排沒有到達洛陽。

眾佛歸祖庭

以三世佛和十八羅漢塑像為代表的故宮佛像,原本都安置在大佛堂。其實這大佛堂大有來頭,供奉各大佛像的廳堂居然就是大名鼎鼎的慈寧宮後殿。從明朝就有慣例,慈寧宮是皇太后居住的地方,前殿用以舉行各種典禮,後殿用以居住。可是,從什麼時候起,“老佛爺”居住的地方就真的稱為了佛堂呢?

為了“中國人民的老朋友” 故宮文物急調白馬寺

(故宮大佛堂運抵白馬寺的佛像)

根據故宮博物院的考證,將後殿開闢為佛堂,進行禮佛的不是別人,是清王朝中前期赫赫有名的孝莊太皇太后。這位歷經三朝的女政治家決定,將慈寧宮後殿即大佛堂用以供養諸佛。

在有關佛龕內背板上發現了乾隆皇帝的題記:“慈寧宮所供養諸佛皆聖祖母孝莊文皇后時鼎成者,歲月流久。”翻閱清廷《奏銷檔》可知,孝莊本人騰出了後殿,住在了慈寧宮的東南圍房,也就是偏殿之中。可見其禮佛心之虔誠。

康雍乾三代皇帝對這位老祖宗的大佛堂是呵護有加,幾乎完整的保護了下來。整體遷往洛陽白馬寺是佛像十餘尊以及部分佛器和傢俱,主要有三世佛和十八羅漢,三世佛左右兩邊有兩尊伽藍護法,樑上懸掛有黃緞子帷幔,佛像前均有木質條几和供案,上面擺放著各種供器。

為了“中國人民的老朋友” 故宮文物急調白馬寺

牆壁上掛滿了壁佛十八羅漢佛像,姿態各異、栩栩如生,都是金漆夾紵像,衣服的紋飾繁雜而細緻,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和歷史文物價值。

1983年,白馬寺由文物保護部門變更為宗教部門管理,這批文物的歸屬問題被一再擱置,至今仍在洛陽白馬寺接受者五湖四海人們的參拜。從另一個角度看,白馬寺是中國佛教界的祖庭,故宮大佛堂是皇家禮佛的神聖之地,這批珍貴的佛教界文物正式兩者的文化紐帶。“眾佛歸祖庭”或許也是一種佛緣。

豫記版權作品,如需轉載,請通過私信豫記微信公號yjhltxdjm或者郵箱[email protected]聯繫我們。



分享到:


相關文章: